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外資金融論文

外資金融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4-01 06:13:4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外資金融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外資金融論文

篇(1)

論文摘要:文章通過分析我國資本項目管制的格局和非均衡管制對 經濟 的不利影響,認為我國資本項目管制的格局應適時調整,合理拓寬資本流出的渠道,加大“走出去”戰略的力度,使我國資本項目管制更加符合經濟發展的需要。

資本項目管制,是指國家通過法規和有關政策及相應的方法,對國際收支中資本項目下外匯資金的流出入、兌付及資本交易等行為的管制,即包括對資金的流入和流出兩方面的管制。

一、我國資本項目的非均衡管制格局

1996年12月1日,人民幣實現了經常項目的自由兌換,資本項目還沒有完全放開。目前,資本項目的可兌換的范圍和程度已有所提高,2002年10月10日,時任

我們可做一個估算,假定實際利用外資從現在起以每年5%的速度增長,并且 投資 回報率為10%的話,那么這意味著5年以后由外國直接投資帶來的資本和 金融 項目盈余將無法彌補投資收益匯回引起的經常項目逆差。

篇(2)

[摘要]隨著國民經濟的戰略性調整,我國的中小企業將越來越多,越來越活,這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競爭,我國經貿委對中小企業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發現中小企業目前面臨的主要困難是融資難,資金短缺經濟成為制約中小企業方發展的主要因素,如何改變這一瓶頸,是我國當前需要解決的一道難題。本論文從風險投資角度進行研究,結合目前中小企業的發展狀況為研究依據,分析了中小企發展風險投資的問題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風險投資對策建議

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障礙是資本的缺乏,因此,外部融資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是對高新技術進行投資的一種金融行為,是高新技術產業的,孵化器,從投資行為的角度來講,風險投資是把資本投向蘊藏著失敗風險的高新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領域,從運作方式看,是指由專業人才管理下的投資中介向特別具有潛能的高新技術企業投入風險資本的過程,也是協調風險投資家,技術專家,投資者的關系,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一種投資機制從本質上講,風險投資是高新技術產業在投入資本并進行有效使用過程中的一個支持系統,它加速了高新技術成果的化壯大了高新技術產業,催化了知識經濟的蓬勃發展,這是它最主要的作用。除此之外,風險投資還可以促進科技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完善、促進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的調整、完善企業融資體系和優化資本配置、提供大量的就業機會并增加國民財富。風險投資的重要作用,已經被人們所普遍認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投資的發展主要依靠市場主體和市場力量的推動,但是,僅僅如此是不夠的。由于風險投資本身的特性以及,市場失靈,等現象的存在,需要政府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同時,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給風險投資提供一定的待遇和發展環境。中國要認真學習和研究國外經驗,但需要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道路。

一、風險投資的內涵

風險投資(VentureCapital)也常被稱為風險資本、創業投資,關于風險投資基本定義的界定,目前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而研究風險投資之前對其內涵須有一個正確認識,這樣才有利于引導風險投資業在我國的發展。美國全美風險投資協會(NVCA,NationalVentureCapitalAssociation)2000年指出,風險投資企業是由專業投資者提供資金投資并參與管理的一種投資形式,該投資的投資對象為高速發展并蘊藏著有望成為某行業重要公司的潛力新興公司。經合組織(OECD)1996年定義風險投資為對常被大公司和傳統金融機構忽略,具有高風險和規模較小的高科技公司的投資,并提出風險投資亦可指那些對未上市的初創公司投資并參與管理的資本。我國人大副委員長成思危則指出,風險投資是指資金投向蘊藏著失敗風險的高技術及其產品的研究開發領域,旨在促進新技術成果盡快商品化,以取得高資本收益的一種投資行為。以上幾個概念區別在于:投資領域是否僅限于高科技領域及是否采用參與管理的投資方式。我們認為風險投資是將資金投入高風險、高潛力的行業或中小企業的并參與其管理的對企業而言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融資行為的股權投資。這樣的定義突出了風險投資的股權投資性質及參與管理,并且將其投資領域擴大至高科技領域之外。

二、風險投資對中小企業的發展所起的作用

1.風險投資的介入可以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題

風險投資可以股權投資形式,比如發行可轉換優先股或可轉換債券的方式投資中小企業。投資的目的并不在于獲取短期的財務利潤,而為了企業進入成熟期股本增值之后的股權轉讓獲取一次性的中長期高額回報。

2.風險投資有利提高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

一般來說,風險投資家在投資一個企業時,首先考慮投入高增長的行業,同時企業的業務發展必須有一定的可持續性。企業要在本行業里發展,必須要能夠不斷挖掘新的機會,這就需要在管理人員方面也要有很好的配置。可能企業剛開始的時候有一個很好的產品,但是當這個企業發展壯大的時候就要考慮找好的管理者。風險投資家注資中小企業之后,出于把握企業發展的需要,必須參與管理。因為專業投資公司、多數風險投資機構在企業的發展戰略及管理方面必然有著獨到見解,對經理人員的聘任、內部激勵機制的建議、財務體制的架構等將提供各種有效措施及策略。風險資本在提供資金和增值服務的同時,將自己的技術、管理、營銷等理念注入到企業當中,為企業提供一種完善治理的機制,還有后續服務的機制。風險投資機構的管理介入可以有效推動企業發展。

三、中小企業發展風險投資所面臨的問題

1.資金來源渠道窄,投資主體單一

目前我國風險投資主要來源于政府財政撥款和銀行科技開發貸款等,主角主要是政府,沒有充分利用個人、企業、金融和非金融機構等具有投資潛力的力量來共同建立一個有機的風險投資網絡。

2.資本有效供給不足,風險投資規模偏小

風險投資是創業投資,是一種市場行為。在我國風險投資業的發展中,由于風險資本的有效供給不足,出現了諸多弊端。一是由于規模較小,無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形成規模經濟,取得規模效應;二是力量有限,無法形成投資組合,從而達不到分散風險的目的;三是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投資于涉及高金額、高風險的項目,因而也就無法在高科技產業化方面起到主導作用。

3.融資難度大,而且所能籌到的資金總量也很小

在我國,銀行和非銀行等金融機構經常會對一些大企業爭貸,而對中小企業卻不愿借貸,并且對中小企業的貸款期限也很短,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這樣,由于經營規模較小,資金不足,風險投資業一開始就會面臨融資難度大、壁壘多、融資量小等問題。

四、加快中小企業利用風險投資的對策

1.建立良好的風險投資市場體系

建立良好的風險投資市場體系,關鍵在于建立多元化的風險投資主體和建立相應的風險投資市場機制,美國風險投資的主要來源是個人資本,養老基金,保險基金,大公司資金,國外資金等,形成了一個多元化,多層次,社會化的風險投資網絡,我國發展風險投資業的當務之急是要建立一批有實力高水準的風險投資管理公司,其資金來源除了加大政府投資力度以外,還應該設法鼓勵投資銀行,大型企業集團,上市公司等參與風險投資,允許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社會保障基金等機構投資參與組建風險投資管理公司,鼓勵外資成立風險投資管理公司,并積極鼓勵居民從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風險投資,努力培育私人風險投資家,在退出機制方面,可建立高技術產權交易所,以提高交易水平,切實起到支持風險投資股權轉讓的作用

2.建立有效和便捷的中小企業風險投資退出機制

建立一套適合市場經濟和高技術產業發展特點的風險資本市場體系,提供風險資本融通渠道的,入口與出口,無疑是近期我國資本市場與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為此,應盡快采取如下措施:

盡快推出創業板市場,確保創業板在風險資本市場體系中的龍頭地位。已有專家指出,我國推出創業板市場的主要障礙不在技術面、不在基本面,而在認識層面。當前一種流行的觀點是決策層之所以不及時推出創業板市場,是因為擔心我國創業板受NASDAQ、香港創業板市場低迷的影響,擔心出師不利。其實,這種擔心是多余的。首先,我國近幾年的經濟發展前景將是創業板市場發展的堅實基礎;其次,國內外投資者對我國創業板市場的強烈需求將為其發展提供有力的市場支撐;第三,一個由眾多中小企業構成的科技板塊市場是不乏炒作基礎的。鑒于此,決策層不必過多考慮推出創業板的時機,一旦制度建設與技術準備到位,應在年內最遲在明年初推出創業板市場,充分發揮其在新一輪經濟結構調整中的助中小企業風險投資與發展對策研究是小柯通過網絡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員整理后的,中小企業風險投資與發展對策研究是篇質量較高的學術論文,供本站訪問者學習和學術交流參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業目的,中小企業風險投資與發展對策研究的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因網絡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詳,敬請諒解,如需轉摘,請注明出處小柯,如果此論文無法滿足您的論文要求,您可以申請本站幫您論文,以下是正文。推器作用。

3.加快風險投資專業人才的培養

風險投資的融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風險投資家的個人魅力。風險投資天生就具有,高風險、高收益的特征,要求投資主體具有很強的風險意識和抗風險意識,所以風險投資不僅要求從業人員是懂技術、管理、金融、財務等知識的復合型人才,而且還得具備敢于冒險,敢于創新的精神。所以在以后的風險投資發展中,要注重對風險投資人才的培養。

4.加大政府對風險投資的支持力度,改善投資環境,降低投資風險

政府通過財政資金投資:政府財政資金的投入要明確投資方式、管理辦法并做好投資評估。其中,在投資方式上可采取三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提供R&D資金。在這方面國家財政還應保持并加強。這種資金主要投放在基礎性、關鍵性的科學研究方面。它可以以政策為導向。事實上我國1986年開始實施的,863計劃,和1988年開始實施的火炬計劃,也可以看作是兩個由政府投資于種子期的風險投資計劃。第二種方法是提供投資擔保。如美國、英國、日本、臺灣均設有各種,投資擔保計劃。根據國外的經驗教訓,政府在操作中應控制投資方向。第三種方法是直接投資。如英國、日本、新加坡、以色列均有過政府直接投資風險投資資本的方式。這種投資與第一種方法不同,它應按市場型為導向。從比較研究中我們可以看出,政府的直接投資一方面應限定投資領域、投資階段。政府不要直接操作風險投資基金而應委托投資管理公司操作。另一方面,政府對其直接投資部分應加強監管、評估。對管理政府投資的操作人員必須建立合理的、可操作的、類似于美國審慎人的評判規范。

5.拓寬資金來源渠道,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

結合中國國情,中國在解決風險投資資金短缺難題時,必須廣開投資渠道,做到:爭取政府投資。即政府有計劃地將用于技術創新的資助金轉變為風險投資主體的股本,然后由風險投資主體利用這筆資金對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活動進行實際投資;爭取商業銀行的風險性貸款;發行股票、債券以籌集社會游資;在技術創新活動開始前,向保險公司擔保,借助保險機制,分散投資風險等。其中我國政策性投資主體的大部分資金應由政府通過財政撥款、發行特種債券以及向國外金融機構借款等方式來解決,其余部分可以運用股票市場向社會公眾籌集。商業性投資主體的資本金則毋需國有資本占主體,大可由社會公眾廣泛持股,國有資本進入其中不過是為了尋覓一處更為有利的投資場所;維持銀行貸款。原有的銀行科技貸款仍要繼續發放,使之成為風險資本一個相對穩定的來源;吸引民間資金。要創造條件,吸引總量超過8萬億元的民間資本流向風險投資業,使民間資本成為中國風險投資的主要來源;引進國外資本。注意引進外資和國內信貸之間的時間、風險和權益的權衡。我國目前風險投資所引進的外資,大多數都是屬于擴張期的投資,即屬于后期投資。這個時候風險投資所經歷的高風險差不多都已經過去,只是等待秋收果實了,若這時國內的一些銀行能夠準確地瞄準時機,那么這顆碩果就不會與外國分享了。如深圳,金蝶,到了成熟期,外國人來投資了,也就是采摘熟果實了,如果當時國內的銀行能給,金蝶,提供貸款,分享果實的就是國內銀行了。所以,一方面,國內金融機構應提高自身的專業判斷能力,使之能夠在適當的時間對風險投資企業進行投資,以便也能分享風險投資的成果;另一方面,應努力改善我國的風險投資環境,積極爭取外資在創業期的投資,使之收益與風險相均衡。

參考文獻:

[1]田超:利用風險投資發展中小企業[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濟,1999,(10)

[2]姚長輝沙重九:對我國風險投資現在問題與相關策略分析[J].經濟科學,1998,(4)

[3]張軍謝冰:企業改革中小企業·風險投資·資本市場[J].企業改革,1999,(4)

[4]吳鳳明:中外風險投資對比分析[J].遼寧青年管理學院學報,2002,(1)

篇(3)

論文關鍵詞:采用BT模式進行公路工程項目建設的探討

 

BT是英文buildtransfer的縮寫,中文的狹義解釋是建設移交,廣義解釋代表一個完整的投資過程,即項目融資、建設、移交的全過程。通俗地說,BT投資是一種“交鑰匙工程”,政府通過特許協議,社會投資人投資、建設,建設完成以后“交鑰匙”,政府再回購,回購時考慮投資人的合理收益。google_protectAndRun("render_ads.js::google_render_ad", google_handleError, google_render_ad);

目前采用 BT模式籌集建設資金成了項目融資的一種新模式。 1、BT模式產生的背景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及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實施,基礎設施投資尤其是公路工程建設資金的銀根壓縮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如何籌集建設資金成了制約公路建設的關鍵。原有的投資融資格局存在重大的缺陷,金融資本、產業資本、建設企業及其關聯市場在很大程度上被人為阻隔,資金缺乏有效的封閉管理,風險和收益分擔不對稱,金融機構、開發商、建設企業不能形成以項目為核心的有機循環閉合體項目管理論文,優勢不能相補,資源沒有得到合理流動與運用。2、BT模式的運作政府根據當地社會和經濟發展需要對項目進行立項,完成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籌劃報批等前期工作,將項目融資和建設的特許權轉讓給投資方(依法注冊成立的國有或私有建筑企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根據項目未來的收益情況對投資方的經濟等實力情況為項目提供融資貸款,政府與投資方簽訂BT投資合同,投資方組建BT項目公司,投資方在建設期間行使業主職能,對項目進行融資、建設、并承擔建設期間的風險。項目竣工后,按BT合同,投資方將完工驗收合格的項目移交給政府,政府按約定總價(或計量總價加上合理回報)按比例分期償還投資方的融資和建設費用。政府在BT投資全過程中行使監管,保證BT投資項目的順利融資、建設、移交。投資方是否具有與項目規模相適應的實力,是BT項目能否順利建設和移交的關鍵論文提綱怎么寫。

3、實施BT模式的依據3.1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采購法》第二條“政府采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和團體組織,使用財政性資金采購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購目錄以內的或者采購限額標準以上的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3.2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公路法》第一章第四條“國家鼓勵引導國內外經濟組織依法投資建設,經營公路。”3.3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2003]30號《關于關于培育發展工程總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企業的指導意見》第四章第七條“鼓勵有投融資能力的工程總承包企業,對具備條件的工程項目,根據業主的要求按照建設―轉讓(BT) 、建設――經營――轉讓(BOT) 、建設―擁有――經營(BOO) 、建設――擁有 ――經營――轉讓(BOOT)等方式組織實施。”4、廣東順德公路BT工程案例中國中鐵順德公路BT工程項目――廣東省佛山市一環南拓暨順德區快速干線項目,是佛山市順德區政府與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適應改革發展要求,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采用BT工程總承包模式建設的廣東省2010年亞運會重點配套工程。該項目2007年開工建設,2008年超額完成了施工產值保4(億元)爭5(億元)的投資目標。盡管工期緊、壓力大、施工環境復雜,但項目開工至今,整個項目施工管段沒有發生一起大的安全責任事故,也沒有出現任何擾民事件。

5、BT模式的特點根據BT的概念可知:5.1 BT模式僅適用于政府基礎設施非經營性項目建設;5.2政府利用的資金是非政府資金,是通過投資方融資的資金,融資的資金可以是銀行的,也可以是其他金融機構或私有的,可以是外資的也可以是國

摘要求政府完善償債機制,建立專項償債發展基金,健全國有資產運作機制,重新整合各類資產項目管理論文,特別是特許經營管理的項目;10.5 BT模式不僅獲取了較大的投資效益,還提高了項目管理的效率,增強了投資方的人文技能、管理水平及參與市場的競爭能力,積累了BT模式融資的經驗,增加了施工業績,為以后打入融資建筑市場創造了條件;10.6 BT模式擴大了資金來源, 使項目順利建設移交給政府,推進了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其他行業的融資樹立了典范。結束語:作為工程項目建設的一種全新投資和管理模式,BT模式近年來在國內外取得了較大發展,它在較好地解決建設單位融資難題,加快公路建設的步伐的同時,也為資金實力雄厚、綜合經營能力強的承包商提供了更多機會。更為關鍵的是,依托項目承包者成熟的大型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和管理經驗,從源頭上確保了整個工程項目的安全、質量和工期,從根本上實現了工程項目建設的效益最大化。

篇(4)

關鍵詞:兩缺口模型,FDI,資本回報率

一、理論概述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走上了一條飛速發展的道路。對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要擺脫貧窮和落后,大幅度增加投資,擴大資本規模是一條必經之路,但由于這些國家收入相對偏低,人口又多,人均收入在滿足了基本生活需求后所剩無幾,無法形成有效的儲蓄水平。因而在擴大生產過程中經常有資金不足情況出現。這時候,引進外部資本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狀況的改變就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發展道路上也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嚴重的資金短缺狀況。這些年來,中國政府不斷加大力度引進外資以彌補國內投資不足的問題。如今,步入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改革開放已經二十多年,成為了世界上吸收外資最多的東道國之一。這些年來,外資對中國經濟發展起到的推動作用已經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隱藏在其背后的理論支持又是什么呢?學術界中對引進外資的理論已經作了很多有意義的探索。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錢納里和斯特勞在1966年提出的“兩缺口模型”。

“兩缺口模型”的中心思想是:當發展中國家實現其經濟發展的目標所需資源的數量與國內最大有效供給之間存在缺口時,引進外部資源是彌補這些缺口的必要條件。其推導過程可以表述為Y=C+I+X-M。其中Y為總收入,C為總消費,I為總投資,X和M個代表出口總值和進口總值。上式移項后為Y-C-I=X-M。又因為Y-C=S,所以S-I=M-X,即I-S=X-M。左邊的(I-S)表示投資與儲蓄之差,稱為儲蓄缺口;而右邊的(M-X)表示進口與出口之差,即外匯缺口,左右兩端必須平衡。如果投資大于儲蓄,則國內儲蓄出現缺口,這個缺口要靠進口大于出口來平衡。在一既定的核算階段,儲蓄缺口應于外匯缺口相等。

然而,在兩缺口模型中的四個變量的獨立變動的,他們各自計劃的數量也是獨自決定的,所以模型中的平衡是事后平衡。根據模型,調整兩缺口以使之平衡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一種消極的調整方法,分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當儲蓄缺口大于外匯缺口,可以采用減少國內投資或者增加國內儲蓄的方法是兩個缺口得到平衡。但增加儲蓄短期內難以做到,降低投資則會減緩經濟發展。第二種情況是當外匯缺口大于儲蓄缺口時,可以采用減少進口或者增加出口的辦法使兩個缺口平衡,但增加出口在短期內同樣難以做到,減少進口則會影響經濟的發展。第二中方法是一種積極的調整方法。即引進外資條件下的調整方式。如果兩個缺口不具有互補性,就不宜消極地采用壓縮投資或削減進口的方法,以免對經濟增長帶來不利的影響。而應當積極采用引進外資的方法,使兩個缺口在促進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得到平衡。引進外資以平衡兩個缺口模型具有雙重效果:一,可以減輕外匯不足的壓力。二,可以增加國內投資,減輕國內儲蓄不足的壓力。基于第二種方法的優點,其對發展中國家資金不足問題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二、兩缺口模型與中國實際的悖論

根據兩缺口模型,中國大力引進外資的背景應該是在對外貿易中的入超國地位。然而根據對中國從1978年到2004年的進出口貿易額的觀察,卻可以發現中國只有在改革開放初期的少數年份里是處于貿易逆差的地位,其余年份,特別是進入90年代后,中國在國際貿易中的順差地位越來越明顯。與此同時,中國引進的外資額卻在不斷增長。到2004年,實際引進外資總額達5621.05億美元,居發展中國家首位。這顯然與兩缺口模型所作的結論不相一致。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狀況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首先,兩缺口模型只是從資本方面衡量引進外資對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作用。引進外資不但從資本上補充了儲蓄缺口,而且在外商對中國投資的同時,還帶來了國外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管理理念。所以,僅僅從資本一方面做考察是不夠的。用以考量中國的實際情況會出現偏差。對于兩缺口模型的這個不足,赫爾希曼等人做了進一步研究并且提出了“三缺口模型”和“四缺口模型”等修正方法。發展形成的“四缺口模型”將引進利用外資的意義從彌補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擴展到了彌補儲蓄缺口、外匯缺口、政府稅收缺口及生產要素缺口,并論述了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對彌補生產要素缺口,即企業經營管理、企業家才能、技術和技能以及信息等方面存在的缺口所具有的特殊意義。在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較大、建設資金短缺時,引進資金通常會成為一國外資政策的首要目標,此時外資政策目標強調的重點是引進外資的規模和數量,在大規模引進外資的前提下兼顧外資的質量。相反,在儲蓄缺口和外匯缺口消失、建設資金比較充裕時,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高素質人才等生產要素便會成為一國外資政策的首要目標,此時外資政策目標的重點是外資的質量,而資金則是次要的。

其次,最近學者們的研究認為中國的經濟發展面對著相對低效率的國內金融體系和國外相對高效率的金融體系。因此,他們認為國內的儲蓄首先通過貿易順差流向國外,相應在國內積累起大量的國際儲備,然后又通過各種引進外資的渠道流回國內,通過這個迂回的過程來引入國外的效率較高的金融體系,使國內儲蓄得到比較充分的利用。

第三,在大多數產業,中國都對外商開放國內市場,允許其內銷產品,而所得人民幣經過國家外匯管理局批準,可以匯出中國。到2004年,外商投資總規模達到5000億美元,按照年內銷利潤為10%計算,即為500億美元。根據有關專家估計,大概有10%的利潤會被匯往國外,這就造成了外國投資資金的“回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引進外資的數額。。

綜上所述,我國在貿易中的順差地位和引進外資并不矛盾。

三、引進外資的適當規模的確定

引進外資的規模究竟應該多大是由中國的實際情況決定的。最佳的外資引進規模應該是讓其邊際收益等于邊際成本。為了計算方便,我們用平均成本代替邊際成本。收益是指引進外資對國民經濟增長起到的作用,用外資對GDP的貢獻率來衡量。成本則是外資在中國取得的利潤,用永續的現金流計算。根據資本的邊際產出遞減的效應,我們可以認為外資對中國國民經濟增長起到的促進作用也是邊際遞減的。為了計算方便,簡單的從外資Kf,國內固定資產投資Kd,勞動力labor三個變量來考察國民生產總值。采用線性模型來對上述幾個變量進行回歸。數據如下:其中,GDP采用實際GDP,FDI總量為各年FDI乘以當年平均匯率加總,并考慮了通貨膨脹因素,通貨膨脹為GDP平減指數,即為各年名義GDP除以實際GDP,內資固定資產投資總量為實際社會固定資產總投資總量減去FDI總量。我們假定回歸函數的形式為:GDP=b1Kd+b2Kf+b3labor+c+u

b1,b2,b3和c為待定系數,U是誤差項。根據中國統計年鑒的數據,可以得出如下結果:

GDP=1.937231*Kd +5.113702*Kf + 0.323227*labor - 12323.03

(10.73406) (4.006903) (1.875107)(-1.256035)

擬合優度:0.993353 F檢驗值: 697.4040

指標顯示,模型表現良好,反映了現實的情況Kd的系數為1.937231,表示每一美元的國內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是1.937231美元。而Kf的系數為5.113702,遠大于Kd的,這就說明外資部門的生產效率確實比內資部門高。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如外資進入中國帶來的現進技術和先進管理,以及在外資部門工作的勞動力普遍受過較高教育等。所以,根據回歸結果,外資的邊際收益為每美元5.11美元。

世界銀行對中國120個城市的1萬2千4百家企業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外資企業在中國投資回報率高達22%,即一美元每年回報是0.22美元。按平均資本回報率10%來算。那么,根據永續年金計算的外資每美元的平均成本就是2.418美元。遠遠小于邊際收益。所以,從成本——收益分析的角度來說,目前引進外資的規模還存在擴大的要求。

然而,我們應該看到該模型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

(一)模型使用的是總量分析方法,雖然證明了中國對外資存在需求,但是既未對國內投資結構和儲蓄結構做出分析,也未對所需的進口結構做出分析,因而同中國實際并不是十分吻合。實際上,有學者做過這方面更為深入,具體的研究,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

(二)模型強調了利用外資的必要性,卻淡化了挖掘國內資源來填補缺口的潛力。

(三)模型并未考慮到中國對外資的吸收能力。

(四)模型忽略了引入外資過多,將會對我國本土經濟帶來重大沖擊這個問題。

所以,單純從外國資本的成本——收益來考慮引進外資的必要性雖然對我們的政策有參考作用,但還不夠以此做出判斷。我們必須更深入的,更具體的作多方面的研究。

四、政策建議

(一)完善市場經濟制度和投資環境。在引進外資過程中,我們應該加強和完善經濟制度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外商直接投資硬環境,同時健全外商直接投資管理體系,改善外商直接投資軟環境。

(二)改革政府管理體制,明確界定政府職能。規范政府行為,轉變政府調控方式。建立和健全宏觀調控體系。加強對政府公務員的培養,努力提高中國政府的形象。

(三)加強外商直接投資的產業導向。引導外商加大對第一,第三產業的投資力度。引導外商增加對重工業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投資。引導外商投資更多的流向一些薄弱的第三產業部門。積極促進環保產業中外商直接投資,鼓勵外商投資與中國出口創匯產業。

(四)優化外商直接投資地區結構,實現地區間的均衡發展:1,繼續發揮東部地區對外開放,利用外資的優勢。2,繼續辦好經濟特區,提高引資質量和檔次。3,改善中西部地區的投資環境,積極引導外資投向中西部地區。

(五)通過方式創新提高利用外資的規模與質量。多樣化引進外資,進一步擴大服務貿易領域的對外開放,強化市場競爭程度,完善投資環境。。通過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和金融體制,利用金融創新手段,提高資本市場的國外資本吸納能力。通過資本市場的逐步開放和產權交易制度的完善,為外資參與國內企業的跨國兼并,重組提供良好的制度環境,并促進外資以多種形式投資國有企業的改革和改造,參與不良資產的處理。取消國內金融機構面向外資企業的惜貸限制。。

(六)注重利用外資與宏觀經濟目標的相互協調。調整外資來源結構,積極吸引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加強宣傳,促進交流,用足用好現有政策。拓展融資渠道,鼓勵國內有條件的企業到海外融資與投資。

參考文獻:

[1]譚崇臺.發展經濟學[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2]生延超.中國外商直接投資適度規模研究[D].中國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湘潭大學,2004.

篇(5)

[論文摘要]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資本的全球流動使得各國金融市場聯系日益緊密,對發展中國家來說,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關鍵是如何實施有效監管,以達到避害趨利之目的。本文對此進行了探討。

一、金融資本全球化加深了發展中國家的金融脆弱性

1.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的加深

金融機構的產生和發展有效地削弱了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性,降低了信息不對稱的成本,但是金融資本全球化導致金融機構規模日益龐大,這反而使債權人很難及時了解其經營狀況,也大大增加了金融機構有效篩選和監督債務人的困難,結果使原本弱化的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問題重新顯現出來,從而加大了金融機構的脆弱性。

首先,金融資本全球化之前,金融機構一般是區域性的并且規模不大,債權人的數目相對有限并且比較集中,他們比較容易了解本地金融機構的經營狀況和風險狀況,所以金融機構和債權人之間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并不很嚴重;但是金融資本全球化使金融機構債權人的數量大大增加,并分散在全球各地,他們要了解一家跨國金融機構的經營和風險狀況是非常困難的,這加大金融機構和債權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程度。根據經典的“囚徒困境”理論,如果某個意外沖擊使存款的提現速度加快,那么每個理性的儲戶都會趕緊加入擠兌的行列。即使銀行的經營是穩健的,即使所有的儲戶都能夠認識到如果他們不進行擠兌更有利于整體的利益,擠兌行為仍然會發生。因此全融資本全球化加大了債權人和金融機構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加劇了金融機構脆弱性。

其次,在金融資本全球化之前,一般來說,金融機構規模不大,債務人的數量相對有限也比較集中,金融機構對債務人的篩選和監督的效率比較高,這樣金融機構和債務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并不十分嚴重。但是金融資本全球化使得金融機構的規模全球化,債務人的數量全球化,這使得金融機構對這些債務人的篩選和監督成本急劇上升,結果導致金融機構和債務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日益突出。

2.金融機構道德風險的加深

金融機構的產生本來可以降低借款人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但是金融資本全球化的發展卻反而使金融機構隱藏了巨大的道德風險。

首先,在金融資本全球化的條件下,規模巨大的跨國金融機構的破產可能對一國乃至全球經濟造成沖擊,因此金融機構經營者認為如果單個銀行出現困難,政府可能聽之任之,如果大規模的金融機構陷入困境,政府就不得不進行拯救;再加上競爭壓力也迫使它們繼續其進行冒險性的決策。這將導致道德風險加劇。

其次,金融資本全球化使得經營者可能面臨的獎勵和處罰之間出現了嚴重的不對稱性。經營者的某種風險性決策一旦成功,他將獲得極大的獎勵;如果失敗其最壞結果也不過是下崗而已,所有者從錯誤決策中招致的損失只不過是其自有資本,所以金融機構管理者的理總是傾向于作一些風險較高的決策。一旦失敗,那么金融機構就面臨巨大的災難。巴林銀行就是如此。

最后,由于金融資本全球化使全球金融機構之間的往來關系非常密切,因此個別金融機構的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將極有可能擴散到整個金融系統。

3.發展中國家金融資產價格波動的加劇

(1)發展中國家匯率的波動性加劇

隨著金融全球化的發展,金融衍生工具超速增長,貨幣當局在面臨強大的貶值或升值壓力以及國際金融市場上巨額投機資金時往往無能為力,即使實行固定匯率制度其結果也必是貨幣匯率的大幅波動。如果實行浮動匯率制度,其波動將更加劇烈。

(2)發展中國家股價的波動性加劇

歷史上的金融危機甚至經濟蕭條均與股市的劇烈波動相關,而金融資本全球化更是加劇了股市的波動性,其原因主要有:

第一,全球經濟的不穩定和股市的波動加劇了發展中國家股市的波動。金融資本全球化使得發展中國家證券市場與發達國家證券市場間的聯系緊密。當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發生波動時,即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正常,其證券市場也會相應地出現波動。另外,實體經濟波動在很大程度會影響股市的波動,因此全球經濟的不穩定也會加劇全球股市的波動,進而加劇發展中國家股市的波動。

第二,市場投機與操縱。隨著金融資產大量涌入發展中國家的股票市場,一些大型機構投資者憑借自己的資金實力和信息優勢操縱股票市場,創造虛假交易,制造交投繁榮景象,推動股價持續上漲。因此,金融資本全球化使得發展中國家股市的波動更加頻繁和劇烈。

第三,外國投資突發性的大規模撤資,往往會造成發展中國家證券市場的流動性困難。在許多發展中國家,股票市場的規模十分有限,外國投資往往占有較大比例。在資本賬戶開放的條件下,突發性的外國撤資幾乎沒有任何障礙,此時,不僅發展中國家的宏觀經濟會遭受沖擊,而且往往伴隨貨幣大幅度貶值,進而導致證券市場流動性大幅萎縮。

(3)發展中國家金融資產風險的傳染性加劇

由于金融資本全球化使得金融機構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比以前更加復雜,因此金融資產風險的傳染性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一旦某個金融機構的金融資產價格下跌以至于其不能保證正常的流動性頭寸,那么局部的金融困難就會迅速、劇烈地傳播到其他金融機構,甚至演變成整體性的金融動蕩。

二、發展中國家對金融資本全球流動的有效監管

1.對金融機構實施有效監管

發展中國家對外資金融機構進行有效監管不僅要遵守巴塞爾委員會頒布的關于加強國際金融監管的一系列協議所管提供的最低標準,還應該就本國有關對外國金融機構的專門管制或更嚴厲的審慎管制進行監督,綜合采取現場檢查和非現場檢查方法,檢查外國金融機構經營的合規性,以作為經營性監督的補充。

第一,加強對外資金融活動監管的立法準備。通過金融立法,制定全球化條件下的金融業運行規則,并完善金融執法體系,保證規則得到執行,以完善的金融法律制度構筑全球化條件下的金融安全網。

第二,加強對外資金融機構市場準入的監管。發展中國家中央銀行等金融監管部門在考慮是否批準國外銀行進入時,除了執行巴塞爾協議規定外,還應考慮以下因素:一是對國內銀行業將會帶來何種影響;二是本國經濟對其提供的金融服務的需求程度;三是其注冊資本數量和勞動質量;四是該機構母國是否有完善的金融監管體系。另外,中央銀行還應把握好引進外資金融機構的數量、速度與布局。

第三,加強對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的監管。大多數西方發達國家對外資銀行的業務管理與對本國銀行基本相同,即所謂“國民待遇”。但發展中國家還應該對外資銀行的業務范圍、經營地域等適當進行限制,對不同的外資銀行采取不同的政策。如對離岸商業銀行,只應允許其開展境外業務;對限制性外資商業銀行,可以允許其經營境外業務及部分境內業務。

第四,加強對外資金融機構異常動向的監管。發展中國家中央銀行一要加強對外資金融機構及國際資本異常流動的跟蹤監測能力,通過對外資機構業務過程的監督、測定、計量、分析和評估,及時發現國際游資的動向;二要加強對外資金融機構異動的應急處理能力。中央銀行應通過立法,保留在非常時期對外資金融機構特別處置的權力。

第五,加強與金融監管的國際合作。發展中國家政府應該努力搞好金融監管的國際合作,通過與國際清算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以及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的交往與協作,提高中央銀行的監管水平,在進一步擴大和提高金融對外開放水平的基礎上,不斷增強防范和化解風險的能力,確保本國民族金融安全和經濟可持續發展。

2.對長期外債實行規模控制

發展中國家要想把握住資本自由流動的機遇,把國際債務納入良性循環的軌道,保障本國在負債經營中能夠量力而行,借好債,用好債,還好債,既促進經濟發展,又防止發生債務危機,政府應建立起一套適合本國情況的較為完整科學的外債監測指標體系,并以此來對外債進行分析和考評,發揮其指導和監督作用,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為此發展中國家可以采用包括償債率、借債率、負債率、流動外匯持有額、外債增長率、短期債務率、外資依存率等指標對外債進行監測,以保證外債的適度規模。

3.對短期游資實施有效監管

鑒于游資的不穩定性和破壞性,發展中國家應該對游資實施有效監管,以減少巨額游資興風作浪給經濟發展帶來嚴重沖擊。發展中國家對游資的有效監管應該根據本國金融市場的發育程度,資本流動規模和結構,尤其是流動渠道(即短期借款、證券投資還是經常項目滲入)來決定是采取征收貨幣交易稅、數量控制等直接控制手段,還是采取財政政策調整、浮動匯率等間接手段進行調控。

第一,對短期境外借款的有效監管。監管短期境外借款可以采取三種針對性措施:一是期限管理,如規定借款合同的最短期限,鼓勵長期貸款;二是限制其流入本國股票市場、外匯市場、衍生金融工具市場和房地產市場,以根絕短期資本獲取暴利的可能性;三是業務限制,比如限制甚至禁止外資金融機構從事本幣業務特別是本幣借貸業務等。

第二,對證券投資的有效監管。短期游資進入發展中國家證券市場的渠道多種多樣,對其有效監管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對非居民投資本國證券市場施加外匯約束;規定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對境外投資者不同的開放度;提供給居民和非居民以不同的投資工具,如A股和B股,或者規定外資對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規定非居民持有的股份限額;限制非居民投資本國未上市股份;對游資侵入本國證券市場的中間機構進行限制。在本幣部分可自由兌換的條件下,無論境外資本是投資于東道國本幣證券還是外幣證券,無論境外資本是直接進入還是通過在岸、離岸外國機構投資者進入,都必須通過證券經紀公司。

第三,對通過經常項目滲入的游資的有效監管。對于通過貿易與非貿易渠道進入東道國的游資,可以通過完善外匯管制制度來加以控制,強調外匯買賣和資金進出必須建立在真實交易基礎之上,并要求以真實單據作為外匯交易的依據。

此外,稅收措施對各種游資都具有較強的監管作用。例如交易稅或印花稅,對投資所得依據來源地原則征收所得稅,對資本利得征收所得稅。

參考文獻:

[1]夏振坤李建軍:經濟全球化的面面觀[J].江漢論壇,2001

[2]郭根龍:WTO框架下的中國金融服務貿易政策[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3]吳興南林善煒:全球化與未來中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4]楊冬雪:全球化:西方理論前沿[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5]范愛軍:經濟全球化利益風險論[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

[6]張培剛:新發展經濟學[M].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篇(6)

       長遠發展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有色金屬工業振興規劃》。《規劃》中推動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進級以及充分利用海內外資源、增強資源保障能力是兩大亮點,這為徹底扭轉我國工業鏈兩端薄弱的現狀打下了基礎。我國礦產資源特點是貧礦多、富礦少,多數產品的原料供給對外依存度較高。以主要金屬產品為例,我國銅精礦自給率僅20%左右,鐵礦石只有50%,鋁土礦也只有55%,資源不足是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

      《規劃》的通過既能有效地改變我國資源不足的現狀,又能在當前金融危機中加強與國際的合作,給深陷金融危機的國家提供支持。近期華菱鋼鐵團體收購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出產商Fortescue Metals16.5%的股權、中國鋁業公司提出向澳洲礦業巨頭力拓R i oTinto投資195億美元、中國五礦團體斥資17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Oz Minerals以及中國與俄羅斯簽署的向俄羅斯能源企業提供250億美元貸款換取原油供給等,這些都是國家增強資源保障的積極步履。近十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產品附加值過低,企業惡性競爭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繼承高速增長的巨大阻力。

     《規則》中的工業結構調整和優化進級正好針對此題目展開。政府在這方面不僅通過直接提供專項資金支持有色金屬行業在新技術以及深加工方面的研發,而且通過政府采購直接獲取有色行業急需的提高前輩技術,加強和國外提高前輩技術公司的交流合作,進步工業進級的速度和質量。近期由商務部組織的中國商業投資促進團正在歐洲進行采購,在此次總額為150億美元的采購中,103億美元的訂單都瞄準了歐洲的新技術。其中,山東兗礦輕合金有限公司從德國機械商西馬克梅爾公司引進的四條鋁加工出產線是目前鋁加工行業中裝備水平最高、噸位最大、自動化水平最高的出產線。走高端路線,出產高端產品,這是中國經濟再次起飛的準確之路。在全球經濟危機之時,中國政府積極應對,《有色金屬工業振興規劃》的通過既為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也為全球經濟逐漸掙脫金融危機提供重要匡助。江西贛州:首開地方政府貯備資源的先河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海內鎢、稀土產品價格持續下滑,不少開采及深加工企業資金緊缺,發展受限。

       如何不亂鎢、稀土產品的市場價格,匡助企業渡過難關?江西贛州首開先河,積極推進鎢、稀土等上風礦產資源戰略貯備體系建設,并于今年立異性地在全市推行鎢、稀土產品收儲計劃,進步資源利用率,獨樹一幟,對國家戰略性礦產資源實施收儲,助力贛州礦業過“寒冬”。金融危機引發鎢、稀土價格跳水鎢和稀土是我國具有上風的戰略性礦產資源,在此次金融危機沖擊下,有色金屬工業無可避免受到了嚴峻的沖擊和影響,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的直接表現是價格暴跌,呈顯著下跌趨勢。相關數據統計顯示,自去年9月份以來,鎢精礦、稀土產品等有色金屬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下降幅度在三成至六成之間。其中,鎢精礦價格由去年最高11萬元/噸跌至為目前6萬元/噸左右,降幅約為45%;稀土原礦產品價格由去年最高8萬元/噸下降至目前5萬元/噸左右,降幅近40%。稀土出口金額全面下滑,海內不少中小稀土企業抵御風險能力不強,損失慘重,已停產或面對停產。

     碩士論文、職稱論文、畢業論文、、、,更多詳細信息請關注。

篇(7)

論文摘要: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資本流動格局呈現自由化發展,相當規模的國際資本也流入我國境內,在我國的經濟金融體系運行中扮演著日益重要的角色,而其中最為值得關注的是國際短期資本的流入。本文主要從自21世紀以來國際短期資本流入我國的原因、途徑、影響過程等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對國際短期資本流動進行管理的政策建議。

0 引言

短期資本一般是指具有較強流動性的金融資產,例如短期外債、貿易融資(如預收貨款、延期付匯)和其他一些帶有投機性質的資金等,都可以算作短期資本。由于短期資本流動具有投機性和不穩定性,將對一國宏觀經濟造成沖擊。2002年以來,一些短期資本通過各種形式涌入我國,給我國貨幣政策以及人民幣匯率穩定帶來較大壓力。

1 短期資本流入我國的原因

短期資本的頻繁流入與我國目前的宏觀經濟發展環境是緊密聯系的,究其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方面:

1.1 政策條件良好。由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飛速發展,國內市場對資本的需求不斷擴大,我國的外匯管制和利用外資的相關審批逐步放松,這些在制度層面上為資本的流入創造了良好條件。隨著資本項目的持續開放,外資通過經常項目、直接投資、QFII、地下兌換等各種形式流入國內。

1.2 人民幣升值預期。2002年以來,由于國際收支的順差和高額的外匯儲備,人民幣一直面臨著很大的升值壓力,2005年匯率制度改革前,短期資本已經開始大量涌入境內。2005年7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美元兌人民幣交易價格由1美元兌8.27元人民幣調整為1美元兌8.11元人民幣,人民幣匯率改為“盯住一攬子貨幣”。匯率制度改革后的初期,人民幣小幅升值反而被看成持續升值的前奏,給投機資本以無風險套利的較大遐想空間。此后人民幣開始了升值過程。三年來,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16%。持續的人民幣升值預期為大量的短期資本進入中國進行套利提供了條件。

1.3 A股市場的發展。2000年以后中國GDP年均增長超過10%,帶動了證券市場的繁榮。在對人民幣升值預期背景下,投資者發現只要持有人民幣資產,在獲取股價上漲的資本利得的同時,還能獲取鎖定匯率風險的人民幣升值收益。這種無風險套利的環境,進一步鼓勵各種渠道的境外非貿易資本向資本市場流入。

1.4 房地產市場的高回報。2003年以來, 房地產價格不斷上漲,國內房地產投資回報率相當可觀,保守估計投資回報率有30%左右,而在發達國家房地產市場的投資回報率僅為7%。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剛性發展,將促使國際資本可以通過投機國內房地產和匯率,賺取雙重利潤,并且會進一步導致人民幣的升值預期。

2 短期資本流入我國的途徑

短期資本以趨利目的千方百計地進入我國,其主要渠道目前有以下幾種:

2.1 虛假貿易。國際資本利用我國經常項目可自由兌換流入境內,其形式有,例如一些企業通過增大預收款、加快出口而放慢進口、高報出口價格以及低報進口價格等操作方式形成了一部分無真實貿易背景的國際短期資金。

2.2 混入個人外匯匯款。國際資本通過個人外匯匯款將資本項下的資金混入經常項目下的“服務”、“收益”等項目流入境內,例如境內居民將在外投資本金以非貿易外匯形式匯入境內結匯、外商投資企業國外投資總公司以個人捐贈款等名義將資金匯入國內外資企業的法人代表或董事會成員,并采取化整為零的方法結匯作為企業的流動資金等操作。

2.3 外商直接投資。國際資本通過外商直接投資等資本和金融項入境,而這部分境外資金入境后并未直接進入實業投資領域。例如2002年,我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共527.43億美元,約合4367 億元人民幣,當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額達4.3202萬億元人民幣,但當年FDI流入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卻不到10%,這說明外商直接投資中有一部分資金暫時閑置在外資企業的賬戶上,并且以現金管理等名義進入中國市場[1]。而在外資企業內部,我們也可以看到:外商投資企業以股東貸款方式進行對外短期借款并結匯或境內外資企業與境外關聯企業相互配合,以暫收應付款、預收貨款及延遲出口等方式,為境外資金入境提供便利。

2.4 地下錢莊。當國際短期資本找不到合適渠道進入我國時,則可將美元打入地下錢莊的境外賬戶,地下錢莊再將等值人民幣打入境外投資者的中國境內賬戶,這樣國際資本就以地下錢莊為中介進入我國。

2.5 外匯貸款并結匯。境內企業利用中資外匯指定銀行的離岸貸款業務,由中資外匯指定銀行離岸部門對境內外商投資企業的外方發放短期外匯貸款后,外方再轉借給境內企業,辦理結匯,從而繞開中資外匯指定銀行外匯貸款不能結匯的管制。

3 國際短期資本對輸入國的影響

由于國際短期資本流動規模大、停留時間短、脆弱性高和破壞性強,更容易對一國有限彈性的盯住匯率制度或固定匯率制發起沖擊,甚至從而引發貨幣危機,對一國經濟金融產生的沖擊會更大。

3.1 對資本輸入國的正面影響

3.1.1 有利于滿足對短期資金的需求。國際短期資本流動使國內經濟部門能夠以更低的融資成本和交易費用獲取外部資金,融資條件得到改善,便于獲得發展經濟所急需的境外資金支持,尤其是可以彌補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的外匯資金嚴重不足的情況,加速資本形成,改善國際收支狀況,促進經濟的高速增長。

3.1.2 有利于金融深化。銀行體系自身引進大量的外國資本,對外總負債增加,銀行體系資產規模也將擴大。同時伴隨外匯儲備的積累,各國中央銀行外匯資產上升,在國內金融市場投放大量本幣資產,導致國內金融資產的進一步擴張。而大量證券資本的進入以及外國投資者對市場交易活動的參與,也迫使資本流入國的金融管理當局不斷完善交易制度、加強市場監督和調控,改善信息可獲得性,增加市場的流動性和效率。 轉貼于

3.2 對資本輸入國的負面影響

3.2.1 削弱宏觀經濟政策有效性。在固定匯率制下,資本流入會造成一國國際收支出現不平衡的變化,一國會采用法定貶值或法定升值的手段調整匯率。若采用法定貶值,外匯儲備的增加就意味著中央銀行要向流通領域注入更多的本國貨幣,從而對貨幣供應量造成很大影響。在浮動匯率制下,資本流入往往導致本幣升值,作為有干預的浮動匯率制,中央銀行為維持匯率在一定水平必會在外匯市場上買進外匯,投放基礎貨幣,進而也導致貨幣供給的擴張,使國內利率下降、投資膨脹,從而導致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

3.2.2 影響國內匯率水平進而影響經濟增長。在浮動匯率制下,資本凈流入表現為外匯供給增加,在外匯需求不變的情況下,本幣名義匯率會上升。本幣匯率的上升,將損害本國出口品的國際競爭力,導致經常項目赤字,GDP 增長率會下降。在固定匯率制度下,雖然名義匯率保持穩定,但外匯供給增加最終轉化為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導致國內貨幣供應量的擴張,使本幣匯率高估,也不利于經濟的長期增長。

3.2.3 加大金融體系風險。在固定匯率制度下,為維持匯率水平,本幣高估,這將造成固定匯率制難以維持,貨幣危機可能會發生。在浮動匯率制度下,資本大量流入和流出,匯率波動幅度過大也可能發生貨幣危機。貨幣危機會動搖外商的投資信心,引發投資逆轉,進而危及到金融體系的穩定。同時金融體系風險的擴大也將加大匯率管理和各方面金融監管的難度。

4 對策與建議

基于上述的利弊分析,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盡量避免和緩解短期資本流入的負面效應,對短期資本流動進行有效的控制,對于穩定我國經濟金融市場是很必要的。

4.1 推進匯率市場化進程。可適度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范圍,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對資本流動和外匯供求的彈性,允許更多企業進入外匯市場,這樣可以使外匯供給過剩大大改觀,使一級市場的價格比以前更能準確反映真實的外匯供求狀況,從而逐步形成市場化匯率。同時,進一步擴大外匯遠期市場的規模、品種和交易范圍,大力發展匯率

避險工具,緩解人民幣升值預期對匯率穩定目標的壓力,降低國際套利資本的獲利空間。

4.2 完善外匯管理政策。建立健全立法和執法體系,加強執法檢查,加大對違規資本流動打擊力度,打擊“地下錢莊”、外匯黑市交易、現鈔非法攜帶出入境等破壞外匯金融秩序的違法行為,全面梳理現行外匯管理政策法規。同時建立系統全面的外匯資金跨境監測預警體系,實現對異常資金流動的全方位監控。

4.3 加快利率市場化進程。隨著對外開放步伐的加快,國外利率水平對我國貨幣市場利率的影響力會加大,我國的利率政策應考慮本國經濟的實際需要和企業資金供求狀況,同時又要兼顧國際利率關系。利率市場化的實現,將使利率工具與匯率工具更加協調配合,使它們成為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務的有力手段,有利于加強宏觀調控對國際短期資本流動的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鄒新.進入中國市場的境外資金研究[J].金融論壇.2005.(12).

[2]左小蕾.資本市場須防過度投機[J].金融縱橫.2007.(8).

[3]蘭振華,陳玲.中國短期資本流動規模測算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金融經濟.2007.(4).

[4]曲鳳杰.人民幣匯率改革對資本流動的影響[J].國際金融研究.2005.(9).

[5]馮菊平.國際游資與匯率風險[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2).

[6]曹詩畫.對中國短期資本流動的分析及其風險防范[J].世界經濟情況.2006.(9).

[7]左小蕾.警惕全球流動性過剩的輸入[J].經濟界.2006.(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猫咪av | 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 欧美丰满熟妇xx猛交| 欧美变态另类刺激|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成全影视免费观看大全二| 18禁日本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 艳妇臀荡乳欲伦交换h在线观看| 中文字日产幕码三区的做法大全| 亚洲乳大丰满中文字幕| 四个熟妇搡bbbb搡bbbb| 少妇被躁爽到高潮无码文 | 亚洲va无码专区国产乱码| 狠狠干狠狠爱|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亚洲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黄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最好看的最新高清中文视频| 免费国产a国产片高清| 特级西西人体444www高清大胆| 国产大片黄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9精品亚洲| 最新高清无码专区| 欧美性xxxxx极品少妇直播| 亚洲av永久无码国产精品久久| www国产内插视频| 中文字幕人妻高清乱码|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夫前人妻被灌醉侵犯在线| 国产美女裸体丝袜喷水视频 | 波多野结衣初尝黑人巨大 | 精品一区国产vr| 国产区图片区小说区亚洲区|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久久午夜神器| 无码国产成人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十八禁|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