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區域公共管理論文

區域公共管理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3-02-24 14:49:1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區域公共管理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區域公共管理論文

篇(1)

區域管理機制中新興的主導形態是行政區行政,行政區行政是國家治理的歷史產物,也是社會演進的時代標志,在人類行政區劃史的伴隨下誕生并發展。由此可見,區域性公共管理是國家內部行政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社會公共事務治理的主導機制。傳統的行政區域管理機制存在一定弊端,比如行政區域管理目標模糊、治理主體單一、“權力至上”等[2]。隨后,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科學技術的影響作用下,國家行政部門對區域性公共管理的認識更加深刻,切實感受到區域性公共管理對構建有序社會的積極意義,使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發展進入全新階段。在新形勢下,區域性公共管理面臨著多種因素的挑戰,同時也是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發展機遇,“無界性”和“外溢性”是當今世界格局下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突出特征,經濟、政治以及社會事業的治理急需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規范,它要求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區別于傳統的行政區劃模式,同時發展區域性公共管理的全新形態,進而推動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發展與崛起。

2.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時代特征

區域性公共管理是社會公共管理現代觀念的突出表現形式,其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都初具規模,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體系性。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掙脫了傳統行政劃區的硬性束縛,同時彌補了行政區行政的制度缺失,在全新的世界格局下構成了區域性公共管理機制的穩固框架。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發展與崛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可以從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社會背景、價值導向以及運行機制等方面著手探析。

2.1從社會背景的角度談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特點

從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社會背景出發,區域性公共管理是國家社會開放和制度透明的時代產物,它滿足了公民知情權的合法享有,是構建民主社會的機制保障。在全球化和區域化的影響下,權利變更、風險加大、難以估測是社會生態復雜的發展趨勢,市場經濟的全球化、科技信息的普及化以及社會公共事業的高度滲透鞏固了區域性和全球性的依存狀態,進而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對象層面不斷擴大,實現了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廣度”與“深度”的全方位管理。

2.2從價值導向的角度談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特點

從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價值導向出發,公共問題和公共事業是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價值導向關注的重點內容,彌補了傳統區域性公共管理中以行政區劃為一切工作重點的固有弊端,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堅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秉承區域性行政和共同合作治理的科學觀點,實現了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事務分層和細化治理。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主體是多元的,同時也是廣泛的,既有國家部門,也有私域機構和第三組織,切實構建了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新格局。

2.3從運行機制的角度談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特點

從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運行機制出發,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實現了多元、分散、上下互動的管理對象的有機整合,理順了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中合作網絡和交互重合的復雜關系。協商、洽談、調解、談判等方式方法是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主要手段,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對區域內部以及與該區域有橫向或是縱向交錯關系的區域進行聯合治理,這種聯合治理的模式遵循了經濟市場的內部原則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觀點,實現了公共利益的多元認同,加強了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多元主體的合作關系。

3.推動區域性公共管理發展與崛起的策略方法

3.1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理念創新

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理念創新需要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開展區域性公共管理的實踐工作,繼承并革新先前區域性公共管理理念的精華,打破傳統區域性公共管理理念的束縛,與現代管理理念接軌。在滿足時展需求的條件下,實現共同合作管理機制的創新與發展,與此同時,還需加快改變區域性公共管理“集權式”的傳統模式,明確區域性公共管理多元主體與多層客體之間的關系,加強主體與客體的現實聯系,促成新形勢下多元化的區域性公共管理模式,體現出區域性公共管理理念創新的優勢。

3.2區域性公共管理的法制建設

法制建設是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重要內容,能夠有效規范區域性公共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使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始終走科學化、理性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利用法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明確區域性公共管理的責任踐行范圍和權力使用范圍,加強區域間公共管理的新型合作關系,同時能夠有效保障國家間的國際化合作。縱觀區域性公共管理的發展歷程,現代區域性公共管理的法律制度化樹立了區域性公共管理主體的權威形象,保證了區域性公共合作管理的持續性。

4.總結

篇(2)

[論文摘要]現有的行政關系有陷于失序的隱患,應該引起關注。研究者針對行政關系調整所提出的不同思路,平衡論更切合中國的實際。但是,平衡論忽視了績效管理的功能。參與式績效管理對行政主體和相對方都是兼具控制和激勵作用,而且有助于形成行政共識。

行政過程屬于公共管理的微觀范疇,主要表現為行政主體與相對方之間的互動。這種互動關系在形式上體現為管制、指導、協商、控制及監督等,在過程中表現為相對平衡與絕對失衡的不斷轉化,在本質上存在著許多種矛盾和悖論。如何通過科學的機制設計實現行政過程的動態平衡,既有效地維持公共秩序,又能切實維護公眾權利,是調整行政關系所要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警惕行政關系的失序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社會經歷了巨大變遷,但目前仍然面臨多重轉型的任務。在這段歷史性的發展時期,新情況和新現象不斷涌現,新問題層出不窮。為了抓住關鍵時期的發展機遇,在欣喜于取得的巨大成績的同時,也不能忽視一些值得引起關注的問題,比如行政關系有陷于失序的隱憂。

(一)失序與失衡

“失序”不同于行政關系的“失衡”。失衡是指行政主體與相對方在行政過程中的不對等關系。“一般情況下,在實體行政法律關系中,行政主體和相對方形成行政機關為優勢主體、相對方為弱勢主體的不對等關系;在程序法律關系和司法審查關系中,則形成另一種反向的不對等關系”…。失衡有可能是有序的,也有可能是失序的。如果行政過程中的主體都認可行政關系的失衡,或者如果不認可這種失衡,但局限于采取合法合理的方式尋求調整失衡狀態,那么行政過程會呈現出有序性。但如果行政過程的主體不認可行政關系的失衡,并且訴諸于不符合法治要求的方式尋求調整失衡狀態,那么行政過程會表現出“失序”。

在目前的行政過程中,行政主體在大部分情境中仍處于強勢地位,但這種相對優勢面臨越來越大的公眾壓力,甚至是(暴力)對抗,而且社會對行政行為的信任度在不斷下降,以致在某些領域出現了政府的公信力危機。另一方面.相對方的權利意識在不斷增強,維權技能在不斷提高,但現有制度框架內的參與機制和維權渠道尚不健全,使得一些本屬正常的政治參與和利益表達容易訴諸于極端之舉。面對越來越頻繁發生的對抗行為,公信力不斷下降的行政主體為了維護公共秩序.往往選擇以危機管理的名義去強力控制。

在強制與對抗的互動中,如果上級部門或領導認為下屬部門的行為有悖于公共管理的政治要求,會以指示、批示、批評、懲罰等方式介入行政過程,從而使行政關系的優勢轉向相對方。在整個過程中,行政關系的調整既不是自我糾正式的,也不是有序的,往往取決于特定問題、特定領導以及特定情形。

(二)行政關系失序的表現

以上海某些區出現的“釣魚式執法”為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面對執法機關的不正當執法方式,處于弱勢地位的相對方大多選擇忍氣吞聲,因為表達訴求的渠道非常有限,而且成本高昂。行政關系的失衡格局縱容了一些行政主體更加毫無顧忌地選擇執法手段,這也為互動關系的逆轉埋下了伏筆。當個別相對方選擇極端的方式表達抗議時,其他感同身受的相對方即刻予以響應,社會公眾由于驚詫于行政主體的肆無忌憚而為指責行政主體的公共輿論奠定了社會基礎。于是,行政主體至少處于輿論上的弱勢地位。在該事例中,行政關系調整的直接起因是個別相對方的極端行為,而非有序的參與和表達;實現行政關系調整的直接動力來自于上級部門的關注,而非相關主體的協商與討論。

又比如,近年來各地的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城管”)普遍面臨一個三元困境:城管如何執法,才能既維護城市的市容市貌,又能讓城市小商小販合理生存。城市環境屬于公共產品,其供給要依靠行政主體的強制手段;小商販的存在既是民生需求,也滿足了一些社會需求;而對于小商販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社會公眾本身也是矛盾著的,在享用這些服務時會贊成小商販存在的合理性,而在其它時間,則希望小商販盡量不影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在行政實踐中,這些矛盾都集中到行政主體和相對方的行政關系上,造成城管工作“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局面,甚至出現“一管就有沖突、一放就有投訴”的現象。如此周而復始,不僅未能解決城市管理的根本問題,反而影響行政執法的公信力。

如果不正視行政過程中的關鍵問題,仍然以危機管理的思維沿用個案處理的方式,行政關系將會陷入失序的境地,其表現就是行政主體或者不作為,一旦作為就是強力控制,而相對方要么不參與,一旦參與就會釀成。

二、調整行政關系的不同思路

如何防范行政關系陷于失序,既使行政主體依法行政維護公共秩序,又能切實保障相對方的權利?在相關研究中,先后出現過管理論、控權論和平衡論等理論。

(一)管理論

管理論主張維護行政主體的優勢地位,認為行政過程的有序來自于行政主體的指導和相對方的服從。應該指出的是,管理論并非完全排斥對相對方權利的保障,而是將保障從屬于對行政秩序的追求。另外,也不能簡單地將管理論視為行政特權的等價物。因為如果法治相對健全,并且在行政過程之外設計了有效的利益表達機制,相對方的權益可以通過其他的渠道得到保護,那么行政主體的優勢地位依然是面臨實質約束的。

在實踐中,歐洲大陸一些法團主義文化的國家的行政管理過程更接近于管理論。在這些國家,行政主體在法定職責權限內享有絕對優勢,管理過程中的自由裁量權受到較為廣泛的認可。在政治運行中,致力于維護公眾利益的組織和集團是由國家和政府所創造并規范的。一方面,這些利益表達組織具有壟斷性,另一方面,這些組織在與行政主體的互動過程中享有較大的話語權。因而,行政主體在行政過程的優勢地位受到政治過程的約束,這也意味著行政關系的失衡由政治關系來調整。

(二)控權論

控權論主張限制或取消行政主體的主導地位,從而彰顯相對方的權利優勢。這種理論認為在大多數行政實踐中,行政主體不僅不能有效地解決公共問題,反而會滋生一系列問題,比如權力濫用、腐敗、限制相對方的自由等。所以,控權論主張政府最小化,認為大多數公共事務都可通過市場和私人組織得到解決。另外,控權論的基本假設是,行政過程是由各種利益集團相互博弈的活動所組成的,國家不具有主體性,只是一個各種勢力互爭雌雄的競技場。

自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一場被命名為“新公共管理”的運動席卷全球,一度壟斷了公共管理研究和實踐的所有話語資源。這場運動的基本思路就是控權論,主張公共管理的市場化、私有化和自由化。經過30多年的實踐,如今人們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這股潮流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它有其情境性,有其局限性。尤其對于眾多發展中國家而言,國家的空心化、公共管理的市場化和公共服務的私有化,并沒有實質性地促進公共福利的改善,反而引發了一系列嚴重問題,比如公共服務的有效供給不足、公共服務分配結構失衡等。

控權論在多元主義文化的英美國家(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等英語國家)較為盛行。在這些國家,政治活動的主體是各種利益集團,行政主體的管理行為受到多種主體的限制和監督。主流的社會文化和法律體系都主張對公共權力保持質疑和挑戰的態度,因而行政主體的自由裁量權是一種被普通公眾所廣泛擔憂的存在物。如何限制行政主體的權力,確保相對方的權益免受行政主體的肆意侵害,是這些國家在行政管理方面的主要議題。

(三)平衡論

平衡論是中國行政法學界的創新,認為無論對行政主體還是對相對方,都應在法治原則的統治下加以制約和激勵,以實現兩者在利益關系上、法律地位上,以及在制度、機制的構建和運作等方面的平衡。從理論上說,平衡論主張既要保障行政管理的有效實施,又要防止公民權利的濫用或違法行使。具體而言,平衡論“既不同意控權論過分強調行政程序、司法審查的作用,也不同意管理論過分強調命令、強制手段的作用,……主張綜合運用行政法的各種手段:既在必要的場合運用命令、強制手段,同時在大多數場合盡量避免采用行政命令、行政制裁、行政強制手段,淡化權力色彩”。

作為一項本土化的創新,平衡論在中國行政關系的研究中得到了廣泛關注。從文化角度看,平衡論的思路符合中國的中庸文化,主張通過調和來解決矛盾,而不是訴諸于零和的博弈與對立。從社會發展的實踐來看,平衡論試圖在政府與市場、行政主體與相對方之間取得平衡,符合中國在轉型時期的政治社會生態。

盡管平衡論的響應者眾,但質疑聲也不少。其中與管理實踐關聯度最高的質疑來自于具體的平衡機制:如何既制約行政主體濫用權力(相對方濫用權利),又激勵行政主體積極作為(相對方積極參與)。主張平衡論的研究者詳細探討過公務員制度、行政指導等具體的平衡機制。在此,筆者著重分析參與式績效管理作為一種平衡機制。

三、參與式績效管理

要實現行政關系的有序調整,既不能只突出行政主體的權力優勢,也不能只強調相對方的權利本位。就此意義上,我們贊成平衡論兼顧制約機制和激勵機制的觀點。不過,行政法領域的研究者忽視了績效管理的平衡功能。

(一)績效管理的發展與不足

績效管理是管理實踐的重要工具,也是現代管理學的重要議題。比如,早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紐約市就嘗試用現代方法測量和評估行政部門的績效。但是,由于行政行為具有目標多樣性,行政過程的委托關系具有多層次性,不同行政主體的產出難以橫向比較,以及公共產品缺乏類似市場這樣的價格發現機制,因而相比企業績效管理,政府績效管理實踐進展更為緩慢。在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影響下,政府績效管理廣泛地采用企業績效管理的理念、方式和工具,比如顧客導向、平衡計分卡、績效合同、績效規劃等。不過,從已有的案例材料看,這些工具的引人并未顯著改善政府績效管理的實踐。

近些年來,研究者逐漸認識到,績效測評工具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工具是否與問題以及環境相匹配。如果政府績效問題主要表現為公共服務供給不足,大規模地采用績效合同,并推行公共服務的市場化,那么不僅不能改善公共服務的供給,反而可能導致公共服務“嫌貧愛富”,使公共服務喪失應有的公益性。如果整個國家所處的階段是快速發展時期,一味地模仿其他國家的限制政府活動范圍的績效管理方式,不僅不能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反而會使整個社會陷于斷裂,因為這些國家的社會組織尚無法承接起政府轉移出的功能。

(二)參與式績效管理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政府績效管理先后采取過崗位責任制、目標管理、效能監察、政風行風評議、服務承諾等形式。這些做法在提高行政效率、健全行政監督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諸多尚待改進之處。比如,大多數績效管理形式都是封閉性的,沒有設計公眾參與的渠道。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在公眾參與政府績效管理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群眾評議政府、社會滿意度調查等。在目前中國的政府績效管理中,公眾參與最多的環節是對具體行政部門的評估。以南京市為例,該市自1999年以來,一直堅持“萬人評議機關”的做法。每年年底,南京市政府向市民發放評議問卷,要求對所有的政府機關進行打分排名。北京、珠海、杭州、海口、銀川、昆明等城市都先后開展過“萬人評議機關”的活動。

作為政府績效管理的一種理念,參與式績效管理主張社會公眾應有效地參與到對政府績效的測評和管理過程。公眾參與績效管理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對施政目標的討論,對評估體系的建議,對具體行政主體的評估,對績效結果運用的監督。所以,參與式績效管理并不僅僅局限于“萬人評議機關”的形式。從行政關系的有效調整角度看,公眾對具體行政主體的評測僅僅是一個起點,并沒有窮盡參與式績效管理的內涵。

如果缺乏政府信息公開作為配套工作,公眾的評測失去了基本的信息基礎,只能依據感性認識.不僅不利于行政主體改進工作,反而可能消耗公眾的參與熱情。比如在不少地方的“萬人評議機關”活動中,將所有行政部門不分類別地排列在一起,導致直接提供公共服務的部門普遍得分較低,而主要服務于政府內部的部門得分較高。南京市2001年群眾評議政府的活動中,得分第一的部門是市委辦公廳,得分最低的部門分別是市政公用局、市房地產局、市容局、市規劃局等;北京市2003年群眾評議政府的活動中,得分最高的部門是市鄉鎮企業局,得分最低的部門分別是市交通委、市建設委、市城管執法局、市政管理委、市規劃局等;昆明市2008年群眾評議政府的活動中,得分第一的部門是市政協辦公廳,得分最低的部門分別是市規劃局、市城管局、市建設局等。

由于各個行政主體的工作難以進行簡單的橫向比較,因而群眾的評議大多數只能作為評估各個部門實際工作的參考材料,這就引發了一個如何對群眾評議做出反饋的問題。如果給出積極反饋,比如南京市2002年根據群眾評議結果調整了幾個部門的領導班子,就會面臨“群眾感知是否為充分統計量”的問題,畢竟各個部門的法定職責對群眾感知有直接影響。但如果不對群眾評議結果做出積極反饋,那么群眾對評議活動的參議熱情就會快速消退,從而使評議活動陷入名存實亡的尷尬處境。

所以,參與式績效管理不是簡單地將公眾動員起來定期為行政主體給出評測分數,而是包括目標設定、體系設計、信息生產、結果使用等環節的全過程參與。那么,為什么說參與式績效管理有助于行政關系的有序調整?

(三)參與式績效管理促進行政關系的調整

1.參與式績效管理對行政主體而言,既是控制機制,又是激勵機制。績效目標為行政主體的管理行為設定了目標,指標體系則引導行政主體按照預定方向實施管理。如果公眾的合理訴求能夠被納入到政府績效管理體系中,行政主體的管理行為對公眾需求的回應度就大大提高。不過,應該指出的是,行政主體的管理目標應該融合公眾需求和部門法定職責,即行政主體在開放性條件下保持相對的管理自主。其中原因在于,公共需求的表達有其內在矛盾性,而且正如“阿羅不可能定理”所揭示的,多種多樣的公眾需求應該有一種提煉和合成過程,才能形成真正的社會公共利益。

在具體操作上,可以根據脆弱性和敏感度的強弱程度,將行政主體的行為分為四種類別,每一種類別所對應的公眾參與形式分別是:廣泛協商、自主決策、自由裁量和聽證會。如果某一公共問題的敏感度強但脆弱性較低,則可以考慮召集相關公眾的代表參與討論,比如舉行聽證會。這樣既可以節約管理成本,也能滿足公眾參與的需求,而且將行政關系的矛盾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這一類管理行為包括價格管制、區域性的環境問題、城市市容管理等。如果某一公共問題的敏感度和脆弱性都很強,就必須預先準備好公眾廣泛和深度參與的方案,因為這一類問題往往是引發行政關系失序的主要領域。這一類管理問題主要涉及社會治安、動拆遷、民生問題等。所以,對于公眾參與,行政主體應該在開放性條件下保持相對的管理自主,既充分了解各種公共需求,吸納其中合理之處,又要主動建立有效的利益合成機制,避免行政過程的不連貫性。從這種意義上說,參與式績效管理既有助于控制行政主體的方向,又能使行政主體保持一定的自主性。

2.對相對方而言,參與式績效管理既是控制機制,又是激勵機制。通過設定相應的渠道,將公眾訴求的表達引導到討論績效目標和監督績效結果等方面,使公眾參與呈現出有序性。

在城市管理中有一個著名的“垃圾桶問題”。在扔生活垃圾時,居民通常都希望垃圾桶離住所越近越好,因為方便快捷;而在扔完垃圾之后,居民又通常都希望垃圾桶離住所越遠越好,這是出于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考慮。如果只注重部門的法定職責,即便科學合理的垃圾桶設置有時也無法獲得相關居民的理解;而如果只注重居民的訴求表達,垃圾桶可能無立足之地。實際上,不僅僅垃圾桶的設置,包括公交車站、通信基站、電力設施等許多公共產品的規劃選址都面臨類似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如果沒有合理的參與途徑,行政相對方的訴求表達很容易演變為,使行政關系面臨嚴重考驗。換一個角度看,如果設計了有效的參與途徑,公眾有序地表達利益訴求,不僅能激勵公眾參與公共管理過程,而且也能避免行政過程的沖突。

篇(3)

【摘要】隨著自助旅游的興起,結伴自助旅游亦日趨流行,旅游者在長期結伴自助旅游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角色,針對自助旅游者的信息搜尋行為相關的研究已大量展開。與此同時,智慧旅游相關的實踐和理論逐漸發展成為前沿問題,相關研究重點傾向于宏觀層面的智慧旅游架構和智慧旅游概念解析,未將自助旅游者信息需求與智慧旅游信息提供二者結合起來進行探討。基于此,筆者在文獻梳理的基礎上,使用案例研究方法,使用公開的局內人身份對研究對象進行長期觀察和調研,發現在長期結伴自助旅游者中存在組織者與參與者兩種角色,通過對兩種角色分別進行訪談和調研,總結出二者在信息搜尋渠道與信息搜尋內容兩方面存在的較大差異。為促進智慧旅游發展更好的為游客服務,筆者從智慧旅游視角提出針對自助旅游者的信息服務體系構建對策。

【關鍵詞】結伴自助旅游;智慧旅游

一、研究背景與問題提出

“智慧旅游”概念最早由江蘇省鎮江市于2010年提出,并已在北京奧運會和上海世博會得到應用。之后有廈門、南京、蘇州、北京等18個城市入選首批“國家智慧旅游試點城市”,智慧旅游在我國旅游業發展趨勢日益明顯,尤其是經歷2014智慧旅游年之后,智慧旅游的概念深入人心,各地紛紛展開智慧旅游建設實踐,為廣大游客帶來諸多實惠。另一方面,根據驢媽媽的2015春節旅游報告,2015年春節游客出行方式同往年相比,自由行人數占比越來越大,參團旅游呈縮水趨勢,中國游客正趨于成熟,越來越多的傳統跟團游客加入自助旅游者行列成為新時代的主流旅游群體,這一群體旅游體驗卷入度高,信息搜尋努力程度高,在出游前和出游過程中伴有大量信息搜尋行為,給旅游信息服務提出新的要求。那么,自助旅游者這一旅游群體還可以進一步細分嗎?這一旅游群體會使用哪些信息搜尋渠道?主要關注哪類旅游信息?智慧旅游又該如何為自助旅游者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本文將對這些問題展開研究。

二、文獻綜述

(一)智慧旅游研究

從2008年IBM提出“智慧地球”概念以來,“智慧城市”、“智慧國”相關概念逐漸被延伸出來,受其啟發,“智慧旅游”應運而生。“智慧旅游”相關研究逐漸成為旅游學科研究的新熱點。目前國外在相關領域的研究較少,而主要集中于信息技術在旅游業的應用和實踐[1]。我國前期研究主要集中于智慧旅游體系的構建及智慧旅游的實踐價值方面[2][3];吳學安(2011)[4]、劉軍林、范云峰(2011)[5]、黃超、李云鵬(2011)[6]分別指出智慧旅游能夠滿足旅游咨詢、智慧的旅游預訂和購買、智慧的旅游接待和智慧的旅游售后服務等綜合旅游信息的需求,促使游客主動感知旅游相關信息,并及時安排和調整旅游計劃。后期研究逐漸轉移到對智慧旅游概念的理解和理論體系構建方面,如:張凌云、黎崾、劉敏(2012)[7]指出智慧旅游應用對象為旅游公共管理與服務部門、旅游者、旅游企業以及目的地居民;喬海燕(2012)[8]從智慧旅游角度探討了公共信息服務系統的構建;李云鵬等(2014)[9]指出智慧旅游是能夠讓旅游者隨時、隨地、隨需獲取到的無處不在的旅游信息服務是為旅游者個體提供的旅游信息服務;羅劍宏,楊茹(2014)[10]認為智慧旅游管理、服務、營銷對旅游消費行為存在顯著影響。

(二)信息搜尋研究

目前國內外對游客信息搜尋行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信息搜尋影響因素、搜尋渠道、搜尋內容、搜尋過程等方面。在旅游信息搜尋影響因素方面,現有文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特征、旅游者特征兩大方面[11-16],也關注了在團隊中不同角色對旅游信息搜尋產生的影響[17-18]。在信息搜尋渠道與關注信息重點方面,S?rensen(2003)[19]指出網絡可以幫助背包旅游者獲得旅游信息;岑成德,梁婷(2007)[20]研究得出在國內高校學生獲得旅游信息的途徑中,互聯網的使用位于第一,游客最重視價格信息、景點介紹、住宿情況、特色飲食和旅游線路。張學梅(2009)[21]總結了自駕車旅游最關注的信息為氣象、交通、維修、食宿等。蔣晟(2008)[22]認為旅游網絡論壇為背包客提供了驢友結伴、互動體驗、電子商務三大咨詢服務;文謹,宮輝力(2009)[23]認為自助旅游者的性別、年齡、文化程度、收入等因素影響了他們對旅游目的地有關信息的需求。

綜上所述,盡管理論界對智慧旅游的理論研究滯后于實踐,學術界對智慧旅游相關概念的認知角度不盡相同,但智慧旅游對游客信息搜尋以及旅游信息提供方面較大影響的觀點卻十分一致;而在旅游信息搜尋相關研究中發現,游客的信息搜尋渠道日趨網絡化,游客會利用網絡進行目的地相關信息的了解,并進行酒店、交通、餐飲安排。在自助旅游日趨成熟的趨勢下,智慧旅游為自助旅游者提供更全面、更及時的個本應為智慧旅游發展的題中之義,而現有研究尚未對二者的對接進行深入探討。本文將從自助旅游者的信息搜尋特征入手,探討智慧旅游信息服務提供策略。

三、研究方法

(一)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是對一個個人、一件事件、一個社會集團,或一個社區所進行的深入全面的研究。它的特點是焦點特別集中,對現象的了解特別深入、詳細[24]。盡管自助旅游形式越來越流行,智慧旅游也被上升到旅游發展總體規劃的戰略中來,如何應用智慧旅游為越來越多的自助旅游者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搜尋,現有研究并未做進入探討,因此本研究選擇個案研究方法,進行探索性研究。本研究選擇愛威海社區威海戶外版塊作為研究案例,因為該案例集中了大量的自助旅游者,群體行為突出體現了自助旅游者的行為特征,并且作為區域性旅游社區,可進入性、研究可行性、調研訪談便利性較好,能夠深入群體中去展開訪談與觀察,而通過筆者觀察分析,在長期的互聯網社區自助旅游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組織者與參與者兩種角色,本文對二者的區別分別進行分析,并基于此探討智慧旅游信息提供的啟示。

(二)研究信度

本文主要采用相關檢驗法(又稱“三角檢驗法”)、反饋法、參與者檢驗法三種方法對研究效度進行檢驗。(1)相關檢驗法。筆者通過結伴自助旅游者的召集帖、回顧貼、社區評論、訪談記錄、參與觀察多方面的對照來提高研究的效度。(2)反饋法。筆者將總結出的觀點與有經驗的結伴自助旅游者、相關領域的研究者進行交流,聽取他們對研究觀點的看法,以發現問題不斷修正。(3)參與者檢驗法。筆者與個別自助旅游的參與者建立了良好的人際關系,通過與他們的交流并詢問筆者的表述是否反映了他們的真實情況,聽取他們的意見,對結論進行修改。

(三)資料收集

本研究主要使用了文獻法、訪談法、參與式觀察三種資料收集方法。(1)文獻法,對現有的相關文獻和互聯網社區的網絡志進行整理。(2)訪談法,筆者主要采用無結構訪談,并隨研究深入對個別訪談對象進行多次訪談。(3)參與式觀察,采用公開的“局內人”立場,參與結伴自助旅游活動,公開自己的研究目的,以“圈內人”的身份深入了解和挖掘這一群體的思維習慣和行為特征。為了便于研究,筆者對所收集資料進行編碼:FT―訪談材料;01―被訪談者序號;a\b\c―訪談次數,兩者之間的大寫字母表示被訪談者代號。如“FT01-YG-c”表示該資料來自第一位訪談者YG的第三次訪談記錄。

四、自助旅游者信息搜尋行為特征

(一)信息搜尋渠道

1.網絡。組織者在確定目的地之后,首先會通過網絡來搜尋關于目的地的基礎性資料,甚至通過網絡地圖來判斷目的地的環境,對目的地的地理位置、大體空間走向進行詳細了解;通過網友在社區的攻略來判斷哪一條路線更安全,哪一條路線風景更優美;二者結合形成路線安排具體計劃。而參與者使用的網絡渠道主要為社區的帖子(本地社區與全國性的大型戶外資料社區)。

2.人際關系。經驗豐富的組織者會參考周邊資深驢友的意見來進行目的地選擇,確定目的地之后又會參考當地向導或者經驗豐富的驢友意見來衡量活動的可行性,以此為依據對旅游計劃進行更周密的安排或者取消活動。而參與者參與活動前期的信息主要來自于組織者,對組織者的信息存在嚴重依賴,隨著參與結伴自助旅游活動的次數增加,參與者的經驗也不斷豐富,獨立性與判斷能力不斷提高,也開始嘗試從網絡渠道獲取信息,對組織者的依賴程度逐漸下降。如下文是代表性人物訪談記錄。

森林人:網絡的信息來源更重要,信息量更大,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對目的地有所認識,網絡上不同的人寫的攻略所反映的側重點不同。預訂飯店是通過聯系當地向導或者通過網上驢友推薦,一般不會利用攜程網一類的旅游搜尋引擎,也不會通過飯店的官方網站預訂。(FT05-SLR-b)

小攀:組織活動信息搜尋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網絡……(FT04-XP-b)

寓公:從網上先查一下地理環境怎么樣,它在哪兒,然后對應著再找當地附近我熟悉的那些人來了解,聽取他們的意見作為參考,接下來我就會用心的從網上搜集相關的資料……。(FT01-YG-c)

紅粉丫頭:起初參加活動的時候是依賴組織者,基本是完全依賴。(FT08-HFYT-b)

睿童:活動信息一般組織者都會公布出來,周邊的活動對他們老驢來說都是小菜,看他們公布的信息一般就夠了,其他的可以從網上稍微看一看。(FT07-RT-a)

悠果:從網上搜集信息時主要是看社區或別而論壇上的帖子,也是為了學習別人的經驗,所以自己搜集學習很重要。(FT06-YG-a)

NG:一般都是看召集帖,再根據召集帖從網上搜些信息,有時間就多了解一些,因為出去了,主要靠自己。(FT10-NG-b)

約翰蘭博:上網看帖子是必須的,很多信息都是從網上得到的,但有時候也從電視媒體上獲得一些。(FT14-YHLB-a)

(二)信息搜尋內容

組織者在出行前需要大量信息搜尋工作,對各方面信息進行了解,以做出周密而有彈性的安排,防止意外情況發生,并根據可能發生的意外狀況做出緊急預案。根據筆者調研,發現組織者在出行前的信息搜尋中,路線及時間計劃是需要進行搜尋的重點內容,同時對目的地環境、氣候、可進入性等信息進行了解,保證活動的高體驗性、安全性和可行性;需要對隊員的經驗、體力進行了解,以免意外情況發生。而參與者在信息搜尋內容方面與組織者有較大差異,出于安全考慮,他們對裝備購買方面的信息比較關注,同時關心自己是否對目的地風景感興趣,路線長短及難度是否適合自己的體力,活動組織者是否可靠等方面信息。這些因素往往能夠決定參與者是否出行。

寓公:你發帖了就說明已經做了大量的前期準備工作,需要確認的信息都已經得到確認,認為活動非常可行,才會發帖召集活動。(FT01-YG-d)

森林人:對路線、時間計劃、天氣、目的地可進入性、是否重裝、隊友體力相關的信息詳細掌握并做出有彈性的安排。(FT05-SLR-c)

江南:主要會看看時間安排、路線、天氣、然后上論壇發公告。(FT03-JN-b)

寓公:對隊友的要求,根據不同的路線,環境情況對結伴的隊員的要求是不同的……因為環境太惡劣在召集隊友的時候刻意招了一個懂醫護的……這部分人在去玩兒的時候去農家樂比較多一些,這些信息一般是通過當地驢友了解到,有他們或者某賓館的老板推薦。(FT01-YG-d)

默菲:要針對出行地點、地勢的具體情況準備裝備,裝備的購買首選是在組織者處。(FT12-MF-a)

約翰蘭博:會上網去查一查目的地的情況,找一下合適的路線,不過這些準備工作做多了也沒什么用,因為路線隨時都可能根據當時的情況變化。(FT14-YHLB-b)

悟情:會去百度一下,關注目的地的風土人情,景點什么的。(FT13-WQ-b)

睿童:一般都是會選擇一些自己比較熟悉的老驢組織的戶外活動,目的地相關、路線、裝備等內容發起人會告知的。(FT07-RT-a)

悠果:不了解的領隊組織的活動肯定不會參加,領隊的責任心很重要。(FT06-YG-b)

紅粉丫頭:對目的地危險狀況,路程時間,活動時間長短等方面信息比較關注,怕活動的難度自己會承受不了。(FT08-HFYT-b)

(三)自助旅游者信息搜尋行為特征總結

綜上所述,自助旅游者的不同角色在信息搜尋過程中表現出了較大差異,且與之前的研究結論有所不同,集中在信息搜尋渠道的選擇和信息搜尋內容的側重兩方面。

(1)信息搜尋渠道方面,組織者對互聯網信息應用更多,而經驗欠缺的參與者對組織者的信息依賴程度較高,經驗豐富的參與者對互聯網信息應用亦逐漸增多。值得注意的是,在食宿信息的搜尋渠道選擇方面,組織者并未使用常用的旅游搜索引擎,而是選擇了更了解旅游目的地情況的驢友,與研究者的主流認知有較大差異,這與結伴自助旅游者的旅游動機緊密相關――低成本高體驗,他們在旅行過程中對食宿的消費要求并不高,而當前旅游搜索平臺門檻較高,低端餐飲酒店難以入駐。

(2)信息搜尋內容方面,之前的研究并未對自助旅游者的角色進行區分,而是對自助旅游者這一群體的信息搜尋行為進行籠統概括,經筆者訪談得知,在長期的結伴自助旅游中,存在組織者和參與者兩種角色,二者在信息搜尋內容方面也存在較大差異。組織者對信息內容考慮的更加全面,除去對旅游信息本身的信息關注之外,組織者還關注參與者身體條件、知識結構等內容,而參與者除了更多關注旅行前的裝備購買、旅游資源吸引力等方面之外,同樣也對組織者的可靠性關注度也很高。

由結論可得出,在結伴自助旅游中,組織者才是利用網絡進行信息搜尋的主力,參與者的信息搜尋對網絡信息的依賴程度遠低于被組織者;通過研究,筆者還發現在長期的互聯網結伴自助旅游過程中形成的組織和被組織關系,不僅僅是因為雙方對相同目的地有共同的興趣,同時也是二者進行相互考察而達成“契約”關系的結果,現有研究并未對此進行深入分析。

五、自助旅游者信息搜尋行為特征對智慧旅游信息服務的啟示

根據現有研究的主要觀點,智慧旅游的根本屬性是信息服務,而自助旅游者是智慧旅游的四大服務對象之一,有必要對自助旅游者這一市場群體進行進一步細分――組織者和參與者,并針對其信息搜尋行為提供更加適應自助旅游者需求的信息服務,同時為二者契約關系建立互信機制。

(一)智慧旅游信息服務應發揮互聯網信息搜尋渠道作用

根據朱珠,張欣(2011)的研究,智慧旅游管理平臺架構應從全面感知層,云平臺構建層,應用服務層三個層面展開,其中,在應用服務層面應包含酒店服務、商旅服務、景區服務、位置服務、交通服務等方面。由于自助旅游者中的組織者才是網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智慧旅游的信息提供應重視組織者的網絡信息依賴,注重搭建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信息服務平臺,使組織者在出游前和出游中都能夠隨時隨地接收到景區信息,及時調整旅游計劃,以便于更好的組織自助旅游活動。尤其是針對食宿安排較多使用人際關系渠道的現狀,除應搭建本地組織者和外來組織者的互動交流平臺之外,還應建立本地食宿信息數據庫,將各層次的食宿信息于網絡平臺供自助旅游者參考。針對自助旅游者中的參與者,除提供旅游目的地基本信息之外,更應注重建立目的地旅游論壇,為參與者互動交流提供平臺。

(二)智慧旅游信息提供應重視組織者與參與者需求差異

從上述研究結論中可以看出,組織者和參與者共同關注的信息有:旅游目的地資源、旅游線路等與目的地吸引力相關的問題。另一方面,因為在結伴自助旅游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同,二者所關注信息亦有所區別。組織者更關注旅游目的地的可進入性、參與者的體力和知識結構等問題,而參與者出于對組織者的信任,所關注信息更少,并且集中在裝備購買和組織者的可靠性相關信息上。因此,在景區進行智慧旅游體系構建時,應注重提供景區可進入性、景區周邊食宿、景區游覽對游客體力的要求、旅游所需裝備、景區資源情況等信息,為組織者組織自助旅游做信息參考。

(三)基于智慧旅游建立組織者與參與者的信息互動機制

從研究結果可知,決定參與者是否參與自助旅游活動的因素除了景區吸引力、線路難度之外,組織者是否可靠也是參與者考慮的重要問題。而對于很多經驗匱乏的參與者來說,對組織者的情況并不了解;而組織者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即在組織活動時要考慮線路難度是否適合參與者參與,要對參與者的體力和隊員知識結構進行全局考慮,面對越來越多的參與者,組織者無法對參與者的能力做出準確判斷。因此需要互聯網社區建立注冊機制,并在注冊時選擇自身角色,組織者提供組織活動歷史記錄、經驗值、知識結構、年齡、旅游目的地傾向等信息;參與者也應提供參與活動歷史記錄、經驗值、知識結構、年齡、體力、旅游目的地傾向等信息,使二者達成智能匹配。在結伴自助旅游活動結束后建立評價機制,將評價結果信息公布,供組織者和參與者參考。

六、結論與研究展望

伴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智慧旅游必將成為未來旅游發展的方向,并對中國旅游業發展產生極為顯著的影響。在智慧旅游建設過程中,應注重互聯網渠道信息服務體系設計,重視組織者和參與者的不同信息需求,對自助旅游者進行更深層次的細分,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在此基礎上,未來研究應對智慧旅游如何為自助旅游者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如何建立組織者與參與者的互信機制進行探討,以及智慧旅游信息服務對景區生命周期的影響等方面。

參考文獻:

[1]王宏星.移動互聯網技術在旅游業中的應用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04.

[2]邵振峰,章小平,馬軍等.基于物聯網的九寨溝智慧景區管理.地理信息世界,2010(5):12-16.

[3]朱珠,張欣.淺談智慧旅游感知體系和管理平臺的構建.江蘇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97-100.

[4]吳學安.“智慧旅游”讓旅游進入“觸摸時代”[N]. 人民日報?海外版,2011:06 -09(08).

[5]劉軍林,范云峰. 智慧旅游的構成、價值與發展趨勢[J]. 重慶社會科學,2011,(10): 121-124.

[6]黃超,李云鵬.“十二五”期間“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體系研究[C].2011 旅游學刊年會會議論文集,2011.55-68.

[7]張凌云,黎崾,劉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與理論體系.旅游學刊,2012(5):66-73.

[8]喬海燕. 關于構建旅游公共信息服務系統的思考――基于智慧旅游視角.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2.(4):27-29.

[9]李云鵬,胡中州,黃超,段莉瓊. 旅游信息服務視閾下的智慧旅游概念探討.旅游學刊,2014(5):104-115.

[10]羅劍,楊茹.智慧旅游對旅游消費者行為的影響機制研究,2014(5):75-80.

[11]Antoine Zalatan. Wives' involvement in tourism decision process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 25(4): 890-903.

[12]John L. Crompton, Paul K. Ankomah. Choice set propositions in destination decision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3,20:461-476.

[13]白曉娟. 旅游信息搜索行為的模型建構及其檢驗研究. 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1,12(2):61-65.

[14]Deborah Kerstetter and Mi-Hea Cho. Prior Knowledge, Credibility And Information Search[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4, 31(4): 961-985.

[15]陳德科. 消費者對旅游產品的信息搜尋行為研究[J]. 社會科學家. 2005,5:428-433.

[16]楊靜. 旅游者信息搜尋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D]. 2008.

[17]Andrew Lepp & Heather Gibson. Sensation seeking and tourism: Tourist role, perception of risk and destination choice[J]. Tourism Management. 2008,29:740-750.

[18]Phillip Kotler, John Bowen, James C. Makens. Marketing for Hospitality and Tourism [M], London: Prentic e-Hall. 1999.

[19]Anders S?rensen. Backpacker ethnography[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3, 30(4):847C867.

[20]岑成德,梁婷. 我國年輕旅游者的網絡信息搜索行為研究――以廣州高校學生為例[J]. 旅游科學. 2007,2(1):56―62.

[21]張學梅. 自駕車旅游對旅游信息服務的要求及措施[J]. 商場現代化. 2009,2:240.

[22]蔣晟. 中國背包旅游網絡論壇資訊服務研究[D]. 2008.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 水蜜桃av无码一区二区| 五级黄高潮片90分钟视频| 天堂网www在线资源|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 国产精品午夜福利不卡| 私人vps一夜爽毛片免费| 亚洲性无码av在线欣赏网| jizzjizz少妇亚洲水多|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 精品人妻av区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狠狠躁日日躁夜夜躁2022麻豆| 欧美性开放bbw| 无套内射极品少妇chinese| 无码a∨高潮抽搐流白浆| 国产精品成人网站|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 最近中文字幕完整在线看一| gogogo高清免费观看中国 | 真人抽搐一进一出视频| 精品国产亚洲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在线成人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视频中文字幕|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 人妻中文无码久热丝袜| 性欧美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熟妇人妻av影音先锋| 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老狼|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97视频精品全国免费观看| 疯狂迎合进入强壮公的视频|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免费看成人毛片无码视频 | 啦啦啦www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免费大片黄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