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水利信息化論文

水利信息化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2-05 04:06: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水利信息化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水利信息化論文

篇(1)

2007年,水利部信息中心配合水利標準主管部門—水利部國際合作與科技司設計開發了《國際合作與科技業務系統》,該業務系統包括3個子系統,分別為:國際合作業務子系統、科技業務子系統和標準化業務子系統。標準化業務子系統(以下簡稱“信息化系統”)通過標準化管理功能模塊、數據庫系統和標準報表等功能,極大的提高了工作人員的效率,滿足了水利技術標準日常管理的基本需求。隨著管理程序的日益完善和標準數量的不斷增多,一些問題便凸顯出來,主要為以下3個方面。一是2010年以來,水利部先后出臺了《水利技術標準制修訂項目管理細則》、《水利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管理細則》、《水利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管理辦法(試行)》和《水利技術標準制修訂作業指導書》等有關標準化工作的管理規定,對標準管理從立項、編制到實施以及監督管理等各階段工作以及職能劃分都有了更明確的界定。目前的信息化系統,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新的管理規定的要求。二是近幾年水利技術標準數量日益增多。截至目前,現行水利技術標準體系有958項標準,其中在編標準有260余項,對標準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化系統已經不僅僅局限于數據的查詢和統計,更應增加數據分析和跟蹤的要求。三是目前標準的協調性問題和交叉重復現象日益明顯,因此迫切需要標準的相關數據資源的建設。基于以上幾點,有必要對目前的信息化系統進行改進,拓展其功能,增加系統的靈活性,使其能盡最大可能滿足不斷發展的管理需求。

2改進信息化系統的幾點設想

2.1新增標準督辦子模塊

目前在編標準有260余項,為了保證標準編制的進度,有必要對編制進度滯后標準進行跟蹤和監督。依照標準化管理工作的內容,目前的信息化系統的標準化管理功能模塊主要分為12個功能子模塊,分別為:立項、起草、征求意見、審查、報批、、備案、宣貫、實施、復審、標準監管和變更管理[1]。目前標準制定時間最長不應超過3年,修訂時間最長不應超過2年;其中,等同采用、修改采用國際標準或水利行業標準級別調整為國家標準時,可采用征求意見、審查和報批3個階段。局部修訂可采用審查和報批兩個階段,局部修訂時間最長不應超過1年[2]。標準督辦模塊按照以上時間要求,實現對在編標準從立項到報批階段的時間進度的跟蹤和監督。

2.2新增在編標準階段時間設置功能

目前在信息化系統中,在編標準在立項、起草、征求意見、審查和報批階段各個時間段是固定值,為了適應不斷完善的管理工作,新增在編標準階段時間設置功能,即將在編標準階段時間設計為可以改變的值,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系統的靈活性。新增功能包括各個階段時間點的修改和保存等。

2.3建立水利相關標準數據庫

目前,水利標準數據庫中有1300多項標準數據,是信息化系統的基礎數據庫。標準在編制前和在編制過程中,經常需要查找相關標準,標準編制人員經常需要到不同的部門和網站去查找,查詢的準確度和效率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建立水利相關標準數據庫,可以使編制人員能快速準確的查詢到相關標準,對于提高標準的協調性具有重要的意義。水利相關標準數據庫應包括相關標準名稱、標準編號、標準主管單位、標準類別和標準時間等。

2.4建立水利標準技術要素數據庫

標準的技術要素是標準編制的比較重要的指標。建立水利標準技術要素數據庫,可以方便查詢到技術要素所應用的標準,可以減少甚至避免標準內容的交叉重復現象。水利標準技術要素數據庫應包括技術要素名稱、技術要素類別、技術要素說明、使用標準等。

3結語

篇(2)

論文摘要:中國水利在過去二十多年信息化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當今計算機、通信、網絡等高新技術的發展為實現中國的“數字水利”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和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

一、水利信息化發展分析

水利行業作為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同時也是信息十分密集的行業,其信息化工作開始于“七五”期間,至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仍存在不少問題。

(一)信息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工作相對滯后

水利工作的三大任務是防治洪澇災害,解決干旱缺水和治理改善保護水環境。主要表現在未能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及時為政府和社會公眾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及信息化的質量還不能適應水利現代化的需要。

(二)對信息工作的認識不到位

水利系統的干部和職工對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但還有一部分員工對信息化工作認識不足,缺乏緊迫感;沒有形成統一的建設機制,水利信息化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甚至部分單位還沒有統一的規劃和明確的發展目標。

(三)水利信息化發展水平不高

當前水利信息化發展水平表現為:(1)從事水利信息化規劃的相關人員對IT技術發展把握不夠深,大量信息化應用建設剛剛完成就成了落后產品。此外,整體性規劃的不完善或實施不利而導致各個系統的兼容性差,信息流不暢,致使信息化的大量投入所建設的僅是一個又一個的“信息孤島”。(2)從事水利信息化產品設計與開發的相關機構對行業應用理解不夠深,造成了水利信息化產品的易用性、實用性差,甚至無法推廣或交付使用。(3)信息化發展的保障條件不足。水利信息系統的建設和管理,本身是一個龐大和復雜的系統工程,但目前在水利系統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管理措施和管理辦法。

二、水利信息化的發展方向

“數字水利”是一個以空間信息為基礎,融合各種水文模型和水利業務的專業化系統平臺,是對真實水文水利過程的數字化重現,它把水活動的自然演變搬進了實驗室和計算機,成為真實水利的虛擬對照體。它是水利信息化的發展方向。

三、水利信息化的實施

(一)數字水利應用系統組成

數字水利應用系統主要由采集層、網絡層、數據層、應用層、表示層、接口層、支撐層七個部分組成。1、采集層。水利信息化系統是建立在信息基礎之上的,而這些信息的獲得需要通過不同手段和措施;這些獲得信息的手段和措施以及相應的采集點就組成了采集層。2、網絡層。網絡層為信息共享和數據傳輸提供基礎,網絡的建設一般根據實際情況采用公網和專網相結合的方式。3、數據層。數據層通過建立所有與水利相關的數據的模型或結構,使應用層能夠更方便、更快捷地獲得各種水利信息,產生各種水利應用。4、應用層。應用層建立在數據層的基礎之上,通過建立各種應用模型如洪水演進模型、排水模型等,提供水利行業的各種應用功能。如水利信息服務、統計分析、虛擬仿真、預報決策等。5、表示層。表示層以瀏覽器為載體,直接向從事水利的各級人員提供其所需要的相關功能或信息服務。6、接口層。接口層通過向各級水利系統提供網絡接口、數據接口和系統接口使各類信息得到充分共享,各級水利系統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最終形成“數字水利”。7、支撐層。支撐層通過相關的標準體系以及最新的技術,保證整個系統安全、穩定、有效的運行。

(二)決策支持系統

根據水利工作的實際情況,水利決策支持系統包括:

1、防汛決策支持系統。防汛決策支持系統的建設是保障防汛抗洪工作有效和科學的前提條件,可以利用遙測數據、遙感圖片等進行相應的暴雨預報、洪水預報、洪水調度等工作,提前為防汛抗洪工作做出指導性的預報、預警措施。洪水不僅是災害,其調度使用已成為水資源研究的新課題,是“資源水利”的重要組成。 轉貼于

2、抗旱決策支持系統。抗旱決策支持系統有兩類數據源,一是遙感數據源、另一類是旱情監測站采集的旱情信息數據。抗旱決策支持系統在遙感圖片基礎上,結合相關的計算模型進行計算,可以快速、準確的獲得同一時期內大范圍的土壤含水量信息以提供第一手的輔助決策資料,同時,也可以根據地面旱情固定、流動監測站采集的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量、土壤溫濕度等數據,作為區域遙感數據校正的參考。

3、水資源決策支持系統。水資源決策支持系統是在水資源數據庫及地理數據庫的基礎上,采用相關的數學模型進行計算,評價水資源量、預測水資源量、對水資源進行優化管理和科學調度。

4、水環境決策支持系統。水環境決策支持系統是在水環境數據庫及地理數據庫的基礎上,采用相關的數學模型進行計算,評價水質、預測模擬水質變化、計算水環境容量、控制規劃污染物總量。水環境決策支持系統將成為環境管理和環境執法重要依據。

5、水土保持決策支持系統。水土保持決策支持系統是建立在水土流失數據庫和地理數據庫的基礎上,利用水土流失評價及治理數學模型技術,采用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的思想建立水土流失模型庫,為水土流失的評價及預測提供強大的決策支持。該系統與實時水保監測系統的集成將為保障水土保持治理工程的科學性,并指導水保工程的規劃和實施。

篇(3)

關鍵詞:信息技術;水利信息化;現狀;發展前景

前言

水是社會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社會必不可少的重要資源,能為人類創造優美的生存環境,水環境是各類水生物賴以生存的場所,同時水在特定條件下又可能轉化為災害,成為社會發展的約束,甚至會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隨著現代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我國面臨水旱災害、水環境惡化、水資源短缺、生態環境退化、水管理相對落后的形勢日益嚴峻,迫切需要科學的治水思路、方法和技術,現代高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新理論、新方法的不斷涌現為提高治水技術和科學管理水平提供了條件。因此,信息現代化,行業數字化,水利信息化,是水利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以超出常人想象的速度飛速發展,為水利工作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信息技術應用主要指的是軟件技術的應用,包括GIS、DB、RS、VR、Web等,或是軟硬件結合的信息技術。水利信息化技術應用主要包括:辦公自動化、防汛抗旱指揮、水情測報、水務管理、水資源管理、決策支持、防汛會商、信息服務等應用系統建設,實現信息技術為水利建設和管理服務。

1 水利信息化技術應用現狀

1.1 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應用

地理信息系統(GIS)功能十分強大,應用十分廣泛,遍及各行各業。在水利行業GIS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已經有10多年了,并且逐步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其主要體現在地理位置確定、地理信息展示、行業信息展示、信息統計分析及功能集成等方面。

1.2 數據庫技術

應用數據庫(DB)技術是信息技術發展和應用的核心內容之一,是水利信息化建設的基礎,幾乎所有的水利信息系統建設都離不開數據庫技術的應用。數據庫技術的應用主要包括數據存貯和管理。目前,已經完成了國家級水情數據庫建設,實現了對國家重點關心的降雨信息、水情監測信息和歷史水情信息進行查詢與管理,流域和省級水情數據庫建設正在緊鑼密鼓的進行中,部分有條件的省市已率先完成了水情數據庫建設,制定了國家防汛工情數據庫建設規范,正在進行工情數據的入庫工作;部分省市正在根據國家規范開展工情數據庫建設工作;部分地區根據需要建立了洪災災情信息管理數據庫,以及根據防汛指揮系統和防汛決策支持系統建設需要建立了系統專用數據庫。

1.3 遙感技術

應用隨著遙感技術(RS)的發展,影像識別精度的提高、數據處理能力的增強、影像獲取成本的降低,遙感技術在水利信息化建設中的作用日趨重要。遙感影像的來源渠道較多,有美國、日本、法國、印度等國外的遙感影像產品,也有我國自己的遙感影像產品或者航片,遙感技術的應用主要是通過接收或購置遙感影像數據,確定洪、旱災害的位置、識別洪水淹沒情況和受災情況、分析旱災影響范圍和受災面積、評估可能受到的災情影響,以及根據遙感影像分析河流水質變化和水土保持狀況,為防汛指揮、救災活動、環境保護、生態建設提供信息支持。近年來,由于7大流域和部分省市已經建成一定精度的三維空間地理信息系統基礎平臺,將遙感影像成果與三維平臺相結合,不僅直觀展示水利信息,還可以進一步分析可能的發展趨勢,為水利建設與管理提供高水平的信息支持。

1.4 虛擬現實技術

應用虛擬現實技術(VR)是利用計算機技術生成逼真的三維虛擬環境。現在虛擬現實技術在水利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日漸廣泛。(1)構建防洪工程的三維虛擬模型,如大壩、堤防、水閘等三維虛擬模型,實現了防洪工程三維空間示景;(2)洪水流動和淹沒的三維動態模擬,實現了三維空間場景中的洪水演進動畫過程,三維場景中洪水淹沒情況的虛擬展示;(3)防洪工程規劃中樞紐布置三維虛擬模型,包括大壩、泄洪洞、發電廠、變電站等,為工程規劃提供直觀三維視覺效果場景;(4)云層和降雨效果渲染三維虛擬模型,模擬云層流動、降雨過程等動態效果;等等。

2 水利信息化技術應用前景

社會在發展,科技在進步,經濟在增長,投資在加大,在水利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雖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和不足,但信息化建設仍然發展迅速,取得了驚人的階段性成就,而且隨著信息化建設進程和國家投資力度的不斷加大,水利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前景更加美好。

2.1 社會發展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出更高要求

社會的發展是一個變加速的進程,安全保障日益得到重視,在建設和諧社會和以人為本的社會理念指導下,保護生命安全和環境安全的要求放到治水工作的首要位置。水利信息化建設對防災減災、環境保護、水資源管理、工程管理,進一步提高我國科學治水水平,建立人與水和諧的社會與環境,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水利信息化技術的推廣與應用,推進水利信息化建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需求。

2.2 信息技術進步為水利信息化建設創造條件

DB、GIS、Web、RS、GPS等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和進步,為基于信息技術發展的水利信息化建設和完善提供了技術保障。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建設是前沿信息技術在防汛抗旱領域的應用,先進成熟的信息技術成果為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環境與生態建設等水利行業的信息監測、傳輸、存儲、查詢、檢索、分析與展示提供了技術條件,使水利信息化推動水利現代化成為可能。

2.3 專業模型技術改進為信息技術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水利信息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是決策支持系統建設,而決策支持系統建設的重要依據是水情、旱情、災情等信息的分析成果,這些分析成果主要來源于氣象預測預報、洪水預測預報、洪水演進分析模型系統、洪水調度模型系統、潰壩分析、旱情分析、水資源管理、水質、環境評估等專業模型系統。近年來,有關專業模型技術得到了逐步改進和完善并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為復雜的模擬分析計算提供了條件。專業模型技術的發展為決策支持系統建設的實用性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是水利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堅強后盾。

參考文獻

[1]苑希民,萬洪濤,劉媛媛,等.全國和七大流域三維電子江河系統建設成果報告[R].北京: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06.

[2]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和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一期工程初步設計報告[R].北京:水利部水利信息中心和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2004.

作者簡介:

篇(4)

論文摘要:隨著現代通信和計算機等技術的迅猛發展,水利工程建設也走入現代化管理模式,由最初的人工管理模式轉換為現代化管理。本文以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過程作為切入點,展開簡單的探討。

隨著現代通信和計算機等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水利信息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工程建設管理開始由傳統型的經驗管理逐步轉換為現代化管理。各級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在抓緊骨干性工程措施建設的同時,注重加強非工程性措施的建設,并著手利用通信、計算機、程控交換、圖文視訊和遙測遙控等現代技術,配置相應的硬、軟件設施,先后建立通信傳輸、計算機網絡、信息采集和視頻監控等系統,實現水情、工情信息的實時采集,水工建筑物的自動控制,作業現場的遠程監視,工程視訊異地會商及辦公自動化等。

一、我國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狀況

20世紀80年代以前,水利工程建設管理基本處于人工管理模式,即:根據人們長期工作的實踐經驗,借助常規的工具、機電設施和普通的通信手段,采取人工觀測、手工操作等工作方式,處理工程建設管理的各類圖表繪制、數據計算和文字編輯,進行工程質量、進度和投資等控制,水情、工情調度指令和啟閉調節各類工程建筑物。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通信、計算機技術在水利工程建設管理中開始得到初步應用,但也只是作為一般的輔助工具,主要用于通訊聯絡、文字編輯、圖表繪制和打印輸出,最多作些簡單的編程計算,通信、計算機等先進技術未能得到全面普及和應用,其技術特性和系統效益不能得以充分發揮。

二、水利工程建設現代化管理系統建設的基本解決方案

工程建設管理雖具有相應的國家管理規定和基本建設程序,但工程建設現代化管理卻沒有固定的模式和具體標準,也缺少現成的經驗借鑒。如何根據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業務特點,制定臨時(建設期)與永久(運行期)相結合的現代化管理系統的解決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部門十分關注和急需的課題,也是涉及水利信息化建設戰略實施的關鍵。根據長期的工程實踐,我們認識到工程建設管理應以傳統的管理模式為基礎,結合工程建設管理工作中所積累的經驗,并應用現代的先進科學技術,擇優配置相應的硬件設施和軟件系統,構成一個技術先進、性能穩定、質量可靠、系統開放、擴展靈便和實用的綜合業務現代化管理操作控制平臺,提供信息交互、資源共享的網絡服務環境,將是水利工程建設現代化管理的基本發展方向。現代化管理系統建設的基本解決方案擬借助于現代的通信、計算機、遙測遙控、圖文視訊等先進技術,建立專用的通信傳輸鏈路、高效的計算機網絡、實時的信息采集網絡、動態的遠程監視監控網絡和實用的專家決策支持系統,配置和研制開發相關的應用軟件系統,實現水情、工情信息的實時監測、水工建筑物的遠程監視監控、水利工程的優化調度、工程建設管理辦公自動化和工程管理視訊異地會商等綜合業務的現代化、信息化、自動化管理。鑒于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業務特點,系統中通信傳輸鏈路的建設擬采用有線、無線兼容,多鏈路迂回的基本原則,其骨干性傳輸鏈路擬選擇技術先進成熟、性能穩定可靠的光纖、衛星或數字微波等通信方式,以確保通信暢通、傳輸可靠和安全運行。計算機網絡的建設擬根據工程建設管理體制的實際情況,配置相應的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客戶終端和網絡管理等硬件和應用軟件,并研制開發相關的工程建設管理專用軟件,完成工程建設管理局域網絡的建設,在此基礎上,做好與上級業務主管部門計算機網絡的匯聯,從而構成一個完整的工程建設管理廣域網絡。

三、系統建設一般模式

(一)前端設備

作為圖像和數據信號采集處理設備,由安裝在現場的高分辨率的彩色攝像機、全方位云臺、三可變鏡頭、室外專業防護設備等組成。系統根據工程施工、管理范圍的特點,分別在立交地涵的東北、西北、東南、西南4個角和工程建設處院內各設置1套日本松下公司WV-CP430高分辨率彩色全方位攝像機,通過配置日本Computar公司H16Z7516AMS型16倍兩可變鏡頭和美國AD公司AD1240型或利凌公司PIH-301型全方位多功能室外云臺等設備,其視覺范圍基本可以覆蓋地涵全部,以及該樞紐國道橋全線施工范圍,工程建設處院內的前端設備則可覆蓋項目業主和立交地涵、國道橋兩個監理部的辦公區等范圍,在無遮擋的情況下可實現對半徑300m范圍內進行監視。前端設備至工程建設處監控中心的最遠直線距離達3km。 轉貼于

(二)集中控制設備

作為前端設備旋轉方位、角度、焦距調諧和視頻切換,以及圖像檢索、處理等專用控制設備。前端設備中全方位云臺、兩可變自動光圈鏡頭的控制信號通過深圳亞奧新YA100-PTM云臺鏡頭解碼器的RS-485總線傳輸。系統監控中心則根據泰州引江河高港樞紐工程的實踐經驗,并結合該樞紐視頻監控實際需求,另配置圖像控制主機、YA100-AVSU視頻切換矩陣、9畫面分割器和長延時錄像機各1臺,主要用于視像信號的控制管理和畫面切換、圖像存儲、多畫面分割的控制等。

(三)顯示記錄設備

作為視訊顯示、存儲設備,主要包括:監視器、顯示器、投影大屏幕和錄像機、存儲器、刻錄機等。系統通過配置數臺監視器構成電視屏幕墻,使值班人員能夠在監控中心同時監視5個前端監控點的任意幾路或畫面分割的圖像。另外,在建設處三樓會議室作為系統的圖像管理中心,配置34英寸彩色電視機和圖像服務器各1臺,用于視頻監控圖像的顯示、處理、檢索、存儲、控制和管理。系統監控中心由一個主控中心和兩個分控中心構成,其中主控中心具有最高權限,既能對所有前端設備的云臺、鏡頭進行操作控制,也能對系統管理參數進行修改設置,主控中心在操作控制過程中其他分控中心不能作任何操作。分控中心則根據管理職權而設置不同權限。

四、總結

總而言之,社會在不斷的進步、不斷的發展,而水利工程建設也應該跟隨社會的進展,及時的展開現代化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夠真正的做好這項工作。

參考文獻:

[1]李利,翟偉奇.淺談水利工程建設現代化管理模式[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1).

呂雪林.對水利工程建設現代化管理問題的探索[J].民營科技,2011,(03).

篇(5)

近年來,我們采取多種形式,積極搭建各類水利科技服務平臺,為創新水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是增加了對農水科研試驗站的投入。淮安市有漣水、淮陰、盱眙三個水利科學試驗站,其中漣水試驗站是水利部批準確立的全國100所農水科研重點試驗站之一,共有職工15人,試驗用地123畝,興建了試驗基礎、試驗大棚以及水土保持測試示范區,為進一步研究淮安市水利科技推廣與應用創造了條件。二是搭建創新技術服務新平臺。淮安市水利局與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簽訂水利科技全面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淮安市科技興水、提高科技貢獻率進入到一個新層次。三是建立了雄厚的技術人才。淮安市水利系統除了局機關及相關直屬機構外,還有甲級設計單位1個,一級施工企業1個,二級施工企業6個,水利系統職工總數約4000人。其中技術人才總量占在崗職工隊伍總數約50%,為淮安市水利科技推廣工作提供了人才支撐。

2投入不足、人員結構老化,水利科技工作仍有問題

“十一五”以來,水利科技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但就從水利當前發展的力量上分析,水利發展還沒有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上來。目前水利科技工作還面臨一些問題。

2.1科技資金投入仍顯不足

隨著水利服務領域的拓寬,科研成本的提高,當前的科技經費投入仍不能滿足水利科技發展在深度和廣度上的需求。未設置專項科研基金和獎勵基金。

2.2水利前期工作中必要的研究工作開展不夠

主要體現在工程規劃設計中科技創新意識不強,缺乏創新內在動力,設計方案及技術支持儲備上準備不足,尤其農村水利工程面廣量大,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沒有跟得上。

2.3水環境保護對策措施研究需進一步加強

淮安市水體允許納污量、地下水回灌技術、水環境管理模式等研究進度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尤其水花生打撈處置一體化技術、生態清淤技術等研究有待創新突破。

2.4智能水利發展提出的新問題

在全球物聯網技術發展前提下,淮安市水利信息化建設中各系統信息交換編碼體系和技術規范、中心數據庫動態維護、主要應用系統實現智能功能等要求,將是今后較長一段時期內面臨的重大挑戰。

2.5水利科研基礎設施老化

三個水利科研站長期資金缺乏,配套設施沒有及時到位,加之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得不到正常的維修更新,在長期的運行中嚴重老化,加之數據采集手段原始,精度難保證。

2.6水利科研人員結構老化

人員年齡偏大、學業偏低、專業人員偏少。

2.7各縣區發展很不平衡

少數縣區和單位對水利科技工作重視不夠,技術創新和推廣意識淡薄,科技優先發展的措施沒有得到很好落實,缺乏必要的激勵措施。

3構建體系、建立機制,讓水利工作插上科技翅膀

“十三五”期間,將針對工作的熱點、難點開展一批項目研究;引進、推廣、應用一批先進水利科技成果,建設一批水利科技示范區;建設一支結構合理、高素質的水利科技人才隊伍;建成水利科技知識普及基地;建立和完善以政府為主導、企業和社會力量等共同參與的水利科技創新投入體制和機制,不斷提高投入強度。

3.1完善四個推廣體系

科技推廣是一項促進水利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水利行業科技進步,為實現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服務的一項重點科技工作,必須加強推廣體系建設,具體在四個方面進行完善。一是勘測設計技術推廣,在工程設計過程中推廣成熟的技術產品、優化工程布局和結構型式等工作;二是以水建公司為代表的水利施工企業,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推廣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提高產品的質量和施工效率;三是三個水利科研試驗站,淮陰區、漣水縣、盱眙縣水利科學試驗站,在工作中運用科學的方法、先進的設備開展水利基礎技術推廣工作;四是以鄉鎮水利站為基礎的水利科技推廣體系,包括村組水管員,在工程日常運行、維護等工作推廣成熟的科學技術,充分發揮工程效益。

3.2建立四項研究機制

科技研究平臺,在水利科技研究、開發和成果轉化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我們緊緊圍繞淮安市水利發展大局,深入開展水利現代化、水利發展體制機制、小型農村水利工程管護等課題研究和技術攻關,加快提升淮安市水利建設與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服務全面小康社會、蘇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設的能力。一是合作機制,在淮安水利系統內廣泛開展與揚州大學、河海大學、科學研究所等單位的合作,由這些單位每年提供3~5個科研課題,與市縣水利局進行對接,開展課題研究。二是獎懲機制,建立水利科技獎勵基金,激勵廣大科技人員創新、創造的積極性。設立水利課題配套研究基金,對部、省立項的項目給予經費配套;設立科研成果獎勵基金,對獲得上級獎勵的項目,按獲得獎金的不同比例給予配套獎勵;設立水利學術論文獎勵基金,年底組織優秀論文評比,主要作者在水利初、中級職稱評審中給予加分。三是引進機制。與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省水利廳密切聯系,爭取在推介的技術指南中優先安排最新的水利科技成果在淮安水利工作中推廣應用,引進推廣“948”項目等。四是創新機制。針對水利工作熱點、難點問題,引導和激勵系統部門單位大膽運用新思路、新舉措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突破重點、化解難題、提升效能、激發活力,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和工作水平,推動水利創新創優工作上層次、出精品。

3.3建立多個科普平臺

“十三五”期間,我們將積極開展水利科學知識普及工作,重點抓好五個交流平臺,并以櫻花園等一批區域內水利工程為基礎,探索建立淮安市水利科普教育基地;在“淮安水利”網站上設立專欄,辦好網上水利科普園地,讓廣大水利科技工作者能在水利建設、農村水利、城市水利等各方面參與交流;建立QQ交流群,為淮安水利科技工作者建立的一個即時通訊平臺,能夠實現科技信息共享,廣泛快速傳遞水利科技信息,解決在工作中的遇到的問題;拍攝制作水利科普宣傳片;辦好《淮安水利》雜志,編發水利科普讀物,加大科普宣傳工作。

4精心挑選、科學布局,積極推進水利科技示范區建設

水利科技示范區是將水利科技成果進行試驗示范,集成配套,發揮推廣示范效應的水利科技成果推廣示范區域。能夠充分發揮水利科技成果在開發、轉化、推廣、產業化中的示范作用,促進水利科技發展和技術進步,推動區域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支撐當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我們著重開展了以下水利科技示范區建設。

4.1科學發展的現代化生態灌區示范區

緊緊圍繞水利工程生態化、科學用水節約化、配套工程標準化、科學設計人性化、建筑形象景觀化、用水調度科學化、工程管理信息化、管理隊伍組織化等八個方面積極推廣科技知識,建設現代化灌區,更好地為地方經濟發展發揮作用。

4.2節水高效的管道灌溉示范區

結合項目區實際情況,運用管道節水灌溉技術對項目區進行節水改造,充分發揮其作用,管道工程可大量節約用水、減少輸水渠道占用耕地面積、降低提水費用、節約灌溉用工,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減少灌溉矛盾等方面。

4.3生態河道建設示范區

對農村面廣量大的河道進行生態治理,實施活水、凈水、潔水等工程,從而使河道在滿足防洪除澇、灌溉供水、通航等要求的同時,能與周圍的生態系統相互和諧、協同發展,保持河道生態平衡,維系良好的生態系統。

4.4長藤結瓜式現代化灌區示范區

在盱眙縣,結合灌區改造工程,打造長藤結瓜式的現代化灌區。通過對渠首泵站、輸水、配水渠道系統(稱之為藤)和灌區內部的小型水庫和池塘(稱之為瓜)進行科學改造,利用科學手段對蓄水、調水、提水、引水等方案進行優化,并采取現代化手段進行管理,使灌區使用效益、效率最大化。

4.5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

在盱眙縣和市廢黃河兩岸沿線,打造水土保持示范教育基地。市櫻花園已創建成全國第三批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形成了完整的平原沙土區城市河道水土流失綜合防護體系,起到了城市水土保持示范、引導和輻射的作用。

4.6城市水環境綜合整治示范區

按照構建“水暢、水活、水清、水景”的城市水利治水方針,努力打造生態水城。水暢,即建成流的進、排的出的安全水系統;水活,即建成相互補充、相互流動的動態水系統;水清,即建成清澈見底、碧波蕩漾的生態水系統;水景,即建成風景優美、獨具特色的景觀水系統。

4.7水利信息化示范區

用信息化技術提升水利工程運行和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如3G技術在防汛指揮系統可視化會商中的應用,推出“防汛快e通”產品,并在全市防汛系統加以應用,有力提高了淮安市防汛指揮系統應急指揮能力,是全省乃至全國信息化示范項目。

4.8水源地保護示范區

篇(6)

論文關鍵詞:土地利用,現狀分析,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

 

0 引言

土地利用現狀分析是對土地利用類型、數量、分布及其組合特征進行評價和研究的過程,其結果可反映區域內土地資源的特點和優劣勢,診斷土地利用合理與否[1],因此具有極高的重要性。本文介紹一種基于影像圖的土地利用現狀分析方法,并以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為例科技論文格式,對該校區的土地利用現狀進行分析。本研究所使用軟件為浙大數維信息系統工程有限公司開發的Walkfield信息化測繪系統2008版。所有數據若無特殊說明,皆為Walkfield的處理數據核心期刊。

1基于影像圖的土地利用現狀分析方法

1.1影像配準和定位

利用Universal MapsDownloader軟件,從Google Map下載浙江大學紫金港

校區最大分辨率影像圖,由228幅256*256像素的分幅圖合成,分辨率為3072*4864像素。[①]UniversalMaps Downloader軟件提供每幅分幅圖的經緯度坐標,查詢計算得到影像圖的經緯度坐標。新建JZKZD(糾正控制點)層,使用“點輸入”和“點測量”功能,輸入影像圖的經緯度坐標。將圖像經緯度坐標轉化為國家80坐標系,得到影像圖的四角坐標。新建SGSJ(柵格數據)層,在該圖層添加影像圖科技論文格式,采用多點法中的三點仿射坐標轉換進行圖像定位,誤差在允許范圍內。

1.2數字化

1.2.1建立圖層

參照《土地利用數據庫標準》和《城鎮地籍數據庫標準》,除JZKZD、SGSJ層外,在工程中建立ZJ(注記)、FW(房屋)、DLJX(地類界線)、DLTB(地類圖斑)、XZJX(行政界線)和圖廓層,共8個圖層。

FW層建筑物用途分為:教工宿舍、學生宿舍、教學樓區、后勤用房、科研實驗用房、文體用房、醫療衛生用房、行政辦公用房、商服用房、風景旅游用房,共10類。DLTB層按照《國標版土地利用現狀分類》(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分類標準),根據浙江大學紫金港土地利用現狀選取林地、草地、住宿餐飲用地、住宅用地、科教用地、醫衛慈善用地、文體娛樂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公園與綠地、風景名勝設施用地、交通運輸用地、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空閑地和沼澤地14個分類核心期刊。

1.2.2利用影像圖和實地調查數據進行分層數字化

(1)XZJX層數字化

根據浙江大學基本建設處公布的東區效果圖[②],確定行政界線層。[③]

(2)DLJX層數字化

地類界線的繪制遵循以下原則:①地類界線以線狀地物邊界為參照繪制;②地類的劃分遵循先粗后細的原則,先繪制容易區分的道路、河流等邊界,然后繪制建筑物邊線科技論文格式,最后劃分建筑群內的空地;③主干道的人行道歸并到交通運輸用地,房屋邊線及草地、林地邊線作為交通運輸用地邊線的參照;④其余地類根據影像圖和實地情況自然劃分。

地類界線的畫法采用“捕捉”、“Shift”借線、“剪斷線”、“裁短”、“延長”等方法,提高準確度。繪制完成后,需進行后續兩步處理:“懸掛點處理”,將未閉合的界線自動閉合,防止無法生成圖斑;“圓弧折線化”,在walkfield中,圓弧構成的圖斑無法計算面積,因此必須先將地類界線里所有的圓弧折線化。

(3)FW層數字化

根據房屋邊界繪制建筑物邊界,適當采用地物編輯中的“過點平移”、“距離平移”、“旋轉”、“平移旋轉”、“鏡像”等高級功能科技論文格式,提高繪制效率和精度。另外,需注意以下幾點:①對建筑物直接構面,建筑物邊界不超過地類界線;②注意根據影像圖的實際投影情況,對房屋進行屋檐修正,并進行房屋直角化平差,或直接用直角線繪制建筑物邊界;③利用建筑物邊界構面時碰到的有“洞”的面狀地物,可利用“擦除”功能;④構面完成后,進行實地調查,查清建筑物名稱、用途、層數、結構等數據,進行FW層的屬性賦值。占地面積以每個面信息窗顯示的面積為根據。

(4)DLTB層數字化

利用DLJX層科技論文格式,采用“選中線索自動構面”,在DLTB層生成圖斑,并根據影像圖和實地調研數據劃分地類核心期刊。圖斑間要求無縫隙、無重疊,因此所有圖斑生成后,需進行“剖分檢查”。根據生成的剖分檢查層逐處修改,直至無錯誤。其中面積為0.000000的狹縫,原因在于相鄰圖斑的交界線結點數量不一致或位置不一致,此時可用頂點編輯查看,然后相應增加結點。最后進行屬性賦值。圖斑面積以每個圖斑信息窗顯示的面積為根據。

1.3地圖制作

在圖廓層分別畫內圖廓、外圖廓、圖例、比例尺等,插入指北針和各地類占地面積比例圖科技論文格式,并注明圖名。制作圖例時,畫一矩形面后利用 “陣列”功能生成多個矩形面,填色時在圖廓層可編的狀態下,選中DLTB相應地物,利用“設置為當前式樣”功能,在圖廓層生成相應式樣并進行填色。最后生成紫金港校區土地利用現狀圖核心期刊。

2浙大紫金港校區土地利用現狀分析

2.1土地利用分類狀況分析

根據walkfield軟件結果(表1),浙大紫金港校區總占地面積為1703783.25m2,其中,科教用地和空閑地所占比例最大,分別為18.72%和17.86%科技論文格式,其次是住宅用地、文體娛樂用地、交通運輸用地和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大約在10%左右。占地面積較小的土地類型為醫療慈善用地、公共設施用地和風景名勝設施用地,分別占總面積的0.18%、0.07%和0.05%。具體來說,浙大紫金港校區的土地利用分類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地類種類豐富,共涉及《國標版土地利用現狀分類》(二調)中的8種一級類和9種二級類。地類的分布相對均衡,有57.14%的地類占地面積比例在8-19%之間,占地比例最大的科教用地也僅占總面積的18.72%。

(2)空閑地所占比例相對偏高,土地閑置程度嚴重。全校范圍內共有304255.20m2的空閑地,占土地總面積的17.86%。主要原因在于本影像圖攝于2007年,新校區的建設還在進行當中科技論文格式,如目前在建的生命科學學院院樓、體育館和西部研究中心等在當時的影像圖均未體現,使得空閑地的比例過高。

(3)濕地面積較大,利用價值特殊核心期刊。校區內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和沼澤地分別占總面積的8.56%和3.18%,包括原始生態沼澤地和有“小西湖”美稱的啟真湖。紫金港校區毗鄰罕見的城中次生濕地——著名生態保護區“西溪濕地”,從整理規劃上看,該校區可能會被納入到大西溪濕地生態保護區的范圍之內,因此其生態用地價值特殊,值得深入關注和保護。

表1 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土地利用分類狀況

 

一級類

二級類

面積(m2)

百分比(%)

總計

03 林地

 

  145158.99

8.52

8.52

04草地

  141840.16

8.33

8.33

05商服用地

052住宿餐飲用地

25620.91

1.50

1.50

07住宅用地

  205092.48

12.04

12.04

08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

083科教用地

318966.11

18.72

30.81

084醫衛慈善用地

3072.38

0.18

085文體娛樂用地

181975.73

10.68

086公共設施用地

1170.95

0.07

087公園與綠地

18947.53

1.11

088風景名勝設施用地

860.45

0.05

10交通運輸用地

  156888.17

9.21

9.21

11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

  145805.93

8.56

8.56

12其它用地

121空閑地

304255.20

17.86

21.03

125沼澤地

54128.24

3.18

總計

  1703783.25

篇(7)

關鍵詞 網絡技術;信息;水文信息

中圖分類號TP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2)76—0220—02

0 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在水利行業得到極其廣泛的應用。水利網絡是一個綜合的服務決策平臺,主要用于水利信息、水調信息、水利防汛抗旱、水文信息監測等領域;是水利行業中極其重要的設施。水利網絡的高效性、準確性、高可靠性、快速性可以確保水文信息可以及時地、準確傳遞。

1 水利信息服務中網絡技術的應用

水利信息服務傳統工作模式屬于一種非網絡模式,通常由用戶向水利服務中心提出請求,而手工檢索成為了傳統工作模式下的主要服務形式[1]。由此可見,傳統的工作模式極大程度上會由于工作時間以及服務地點等因素約束著,因而其工作效率不高。而計算機網絡可以為水利信息服務提供一種與傳統工作模式截然不同的服務。計算機網路將多種水利信息源合理的組合在一起,如電子版的水利水電工程的圖書、期刊論文、國際會議紀要等,這些網絡資源中,包含了很多水利水電工程的基本原理、水利工程案例、水利工程數據等,這些重要的資源在網絡中,選擇性的共享,可以為水利決策人員、水利工程管理者、相關的技術人員以及學者等提供各自所需的信息,從而為用戶提供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務。

2 水調信息系統中網絡技術的應用

水調信息系統的基礎是以網絡技術與水調信息數據庫,其核心是信息數據庫[2]。建立多途徑的信息工作模式,主要的途徑有4種:1)交互式WEB;2)查詢/自報短消息;3)郵件收發自動;4)語音應答自動等;從而實現水調信息的跨時間與空間的。通過水調信息服務系統,使得水調信息及時、多元化共享,從而為水利決策者提供有力的決策依據。通常來講,水調信息服務系統的信息數據流程如圖1所示:

其中,水調信息服務系統的核心組成部分是網絡通信,該系統通過網絡通信來與查詢水調信息。常見的信息自報與查詢形式有5種:1)網絡網關信息方式;2)網絡終端信息方式;3)交互式web信息方式;4)郵件自動收發信息方式;5)自動查詢語音信息方式。

3 水文信息測報中網絡技術的應用

水文信息測報系統通過網絡技術,將先進的水文信息進行實時采集并進行處理。水文信息測報系統將網絡通信技術,傳感器測量技術,計算機技術有效的結合在一起,從而實時采集河流與水庫的水位、流量以及區域降水量等信息,并以參數的形式進行處理,作為防洪、發電的優化調度依據,從而有效提高防洪與發電水平。水文信息測報系統主要有3部分組成:1)遙測站,用于水位、降水量、流量等參數的測量;2)中心站;3分中心站,如圖2。

水文信息測報系統中,網絡技術的應用主要在如下環節中:各個遙測站以固定頻率(2次/min)通過傳感器對河流流量、水庫的當前水位,區域降水量進行實時采集;對采集的數據進行處理并存儲后,當所采集的數據波動較大(波動幅度大于預定值)時,則通過超短波技術將信號傳輸給分中心站,當分中心站接收到信號后,經過信號的預處理,然后將信號傳輸給遙測中心計算機,經遙測中心計算機處理后存儲進數據庫,同時通過WEB服務器等技術將信號發送給中心站。中心站一般采用電臺來接收無線電信號,顯然,中心站以及分中心站中都應有信號接收裝置,一般可作為信號接收裝置的有:天線、信號接收控制儀、UPS、電臺電源以及避雷器等設備。中心站與分中心站相對獨立,信號接收裝置在每個分中心站中都應安裝。若網絡數據在中心站與分中心站之間調用時,中心站與分中心站之間就形成了c/s(客戶端/服務器)工作模式。一般情況下,中心站與分中心站的網絡環境包括內網與外網兩種。內網是屬于與相關的行政部分連接的專屬網絡,安全等級較高,外網與廣大用戶連接,實現信息共享。

常用的網絡隔離技術有如下3種:a)雙主機隔離技術。每個客戶端配有兩主機,顯然,主機所包括的附件如CPU、主板、內存、硬盤等都應是雙份的,但兩主機共用顯示器。上內網時,使用1臺主機;相應的上外網時,使用另外1臺主機。從而內、外網之間實現充分的物理隔離。該技術簡單、安全;但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b)網卡隔離技術。該技術的核心是采用雙硬盤。使用外網時強制使內網硬盤關閉,相應的,使用內網時強制使外網硬盤關閉。該技術較前一種技術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其缺點是每一次切換都需要關機,然后重新啟動主機。c)單主板隔離技術。該技術的核心仍是采用雙硬盤技術,不用之處在于在內外網切換時,將命令寫入BIOS系統中,同時在主板上的插槽也分開使用。該技術改善了網卡隔離技術中,內外網切換使用時需要重啟主機的缺點,其價格處于雙主機隔離技術與網卡隔離技術之間。

4 結論

水利水電工程的現代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的科研實力、水資源利用能力以及水利工程建設實力的體現。現代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有效地提升了水利工程建設水平,同時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水利行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方向。

參考文獻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国产真人无遮挡作爱免费视频| av一本久道久久波多野结衣| 香蕉久久久久久av成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男女啪啪高潮激烈免费版| 人妻少妇精品专区性色av|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最新精品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永久一区|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四| 亚洲av日韩av永久无码下载| 又爽又黄无遮拦成人网站| 中文精品久久久久国产网址|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蜜臀|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波多野结衣初尝黑人巨大|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 人妻 在线 视频| 久久综合给合久久狠狠狠97色69| 日韩内射美女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无码精品a| 1区2区3区高清视频| 深夜a级毛片免费视频| 人人澡人人澡人人看添av|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波多野结衣av在线无码中文观看| 女性女同性aⅴ免费观看| av午夜久久蜜桃传媒软件|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国产手机版| 久久国产劲暴∨内射新川| 男女猛烈xx00免费视频试看 |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国内少妇人妻丰满av| 精产国品一二三产品区别在线| 国产精品v片在线观看不卡 | 色老二导航| 日韩少妇内射免费播放18禁裸乳|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夜夜春夜夜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