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化工安全論文

化工安全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6-01 12:41:37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化工安全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化工安全論文

篇(1)

1.原料易燃、易爆、腐蝕性強

約百分之六七十以上的化學物品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蝕性強。如果在生產、使用、貯運中管理不當,就會發生火災、爆炸、中毒和燒傷等事故,給安全生產帶來重大損失。

2.高溫、高壓設備多

化工生產所需設備多高溫、高壓,能量集中,如果操作中失誤,易發生災害性事故。

3.工藝復雜,操作性強

化工生產工藝流程長、技術復雜、工藝參數多、要求嚴格。如果擅自改動,違背操作規程,就會產生安全隱患,導致事故發生。

4.三廢多

化工生產中產生的廢氣、廢渣、廢液多。“三廢”中許多物質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蝕,這都是不安全因素。

二、化工安全隱患中人為因素

1.員工素質不高

不少化工企業的員工,并不是科班出身,只是經過短期培訓就匆忙上崗,安全技術素質不高,安全意識不強,缺乏防范和處置事故的能力,因此易于發生事故。統計數字表明,員工操作不當導致的事故占整個生產事故的50%以上。

2.管理者安全意識淡薄

不少化工企業管理者對安全隱患流于被動整改,卻并未真正徹底改進。不可否認,經營者在生產中盡量降低成本,拼設備、拼消耗,加之部分員工不懂操作程序,技術生疏,加大了生產管理的安全隱患。

3.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

不少化工企業雖有安全管理制度,卻并不健全,巡查制度不落實,諸如未增設有效緊急止漏裝置、未在易漏地點增設濃度報警裝置;員工沒有取得資格證,對職工操作技能、安全生產的教育和培訓不夠;工藝設計不完善,生產設備選型不妥,廠房設計、施工弊端多,降低防爆標準,人員隨便出入生產場所,職工隨便吸煙;危險化學品的儲存沒有按照規定擺放,甚至混存隨意擺放。管理上的漏洞易增加危險化學品爆炸事故的發生。

4.生產設備老化

許多企業不增加技改投入,普遍存在設備老化嚴重問題,甚至必要的定期維護也難以做到,設備失效而引起氣體泄漏產生爆炸。

5.職能部門監管不力

化工廠建廠審批沒有把好關,未經嚴格審查就批準生產經營條件存在安全問題的化工廠開工,帶來安全隱患;職能部門在化工廠生產、運營環節沒有做好安全監督工作。

二、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改進策略

基于以上所述化工生產自身特點以及人為因素,筆者以為,要科學認識化工生產特點,在員工中普及防火防爆知識,知曉危險有害因素,深入研究事故發生的客觀規律,提高安全意識,創建安全生產環境。具體而言:

1.真正樹立安全管理意識

化工企業管理者要時刻牢記“人命大于天”,真正的樹立起安全生產的管理意識,把管理落實到車間、班組,抓住每一個薄弱環節,層層落實才能更有效的作好各項安全生產,做到步步到位,不留死角;把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到實處,對生產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實行監控,查找隱患,控制危險源,招聘文化水平高、技術素質較高、安全意識較強、防范和處置事故能力強的員工,減少因操作不當而發生的事故。

2.完善安全生產制度

化工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加強巡查制度,真正落到實處。增設有效緊急止漏的裝置、在易漏地點增設濃度報警裝置;對職工操作技能和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做定期培訓,提高職工的防火防爆意識;禁止隨便出入生產場所,禁止職工在生產區吸煙;對于危險化學品要嚴格擺放,加強火源的控制和管理,除生產過程本身具有的加熱爐火、反應熱、電火花以外,對易于引起易燃易爆物著火爆炸根源的維修用火、機械摩擦熱、撞擊火星等,嚴格控制。

3.強化細節安全

在生產操作過程中注重細節,把安全生產落實到每一個環節,要嚴格控制工藝指標,控制溫度、壓力、加料速度、加料比例、加料順序等,對設備進行正確的操作,減少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確保檢修質量,確保設備完好,加強對壓力的容器的安全監察和檢測,及時更新老化設備,嚴格控制系統中的氧含量,加強氣體監測,采用自動檢測分析、自動調節、自動報警、自動排放、自動切除電源等安全聯鎖自控技術措施,防止火災爆炸。

4.加強安全監督

篇(2)

(1)安全措施投入不夠

基于一些石油化工企業對安全管理工作缺乏認識,往往以企業生產效益為主要發展戰略,而對安全管理工作沒有重視。在企業生產過程中,有關安全生產的資金、設備等措施投入不夠,安全管理工作難以有效開展。亦或已有的安全生產措施沒有深入地根據生產工藝要求而科學地制定,流于形式現象嚴重。此外,還存在安全生產組織機構不健全,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配備不足,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身兼數職的現象,導致難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去處理各種影響安全生產的事務,管理效率低,效果不明顯。

(2)安全管理人員責任意識不夠,素質水平有待提高

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人員素質水平的高低對安全管理工作的質量和效果有著直接性影響。一些企業的安全管理人員對自身角色認識不清,專業技能不高,業務能力不強,為現場提供的技術支持不足,沒有為企業安全管理工作起到出謀劃策的作用。部分人員對企業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不能及時發現并積極采取應對措施予以排除,督促整改問題力度差,難以滿足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的管理要求。

(3)安全管理責任落實不到位

現階段普遍認為安全工作就是安全管理部門的事,出了問題都是安全管理部門的責任,因而形成了一個“管生產不管安全,管業務不落實安全”的局面,各部門間缺乏溝通、配合和協調,對安全隱患查處難以及時、到位,大大削弱了安全控制能力。

2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的改進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組織機構,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通過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明確各部門、各級管理人員、操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職責,形成一級對一級負責的安全生產組織保障體系。安全管理機構一般應包括決策機構、職能部門和基層單位。其中決策機構主要負責企業生產安全、職業健康、環保等環節的審查和評估,協調指導各部門開展工作;職能部門負責督促落實決策機構所下達的安全管理要求,并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監督各級人員的執行情況。基層單位是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實者,應嚴格按照職能部門所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抓好落實,加強對各個生產環節的安全管控。

(2)構建科學、高效的安全管理體系

構建科學、高效的安全管理體系是提高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工作實效性的有效措施和途徑。石油化工企業應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學習借鑒國內外同行業安全管理先進企業的運行模式,構建與自身發展實際相適應的安全管理體系,不斷探索和優化改進,以保證安全管理模式順應企業的長效發展。將安全管理由事后管理轉變為事前管理,將生產作業活動由過程控制轉變為風險控制。

(3)加強危險源辨識及風險管控

石油化工企業應針對生產特點,組織各部門、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對本企業生產作業活動中存在的安全風險進行系統性辨識和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制定有針對性的風險控制措施在日常作業中貫徹執行,尤其要加強對重大風險的管控力度以保證企業安全穩定運行。

(4)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工作

從以往國內外石油化工企業所發生的各類事故來看,多數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人員違章操作導致的。為了能夠減少或者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生產安全事故,石油化工企業應加強對企業生產操作、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工作。分專業、按崗位和需求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計劃,進一步提高人員的操作技能和水平。

(5)建立安全預警信息機制

隨著社會發展進入到數字化、信息化時代,傳統的安全管理監測監控、事故處理等手段難以滿足現代企業的發展需要。因此,采用計

算機技術加強企業信息化平臺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通過對企業安全生產信息數據進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實現安全管理績效在線實時預警、動態考核,進一步為企業安全生產決策提供支持服務。

3結語

篇(3)

施工人員,應加強施工人員的培訓和管理,必須進行崗前培訓在施工人員進入工地前,例如,施工人員的思想品質,建立相應的規章制度,施工過程的操作,以及各種設備模型和功能訓練。仿真和實踐各種意想不到的情況,熟悉事故,找出解決策略的實踐。培養施工人員逃生意識同時,為了有效地確保發生事故時迅速逃離。安全教育是一個重要的方式來提高安全意識和員工的整體素質。

2.密封和密閉系統的管理

持續排放易燃、/粉塵、有毒氣體、或生產,應設計成一個封閉的,并設置霧和除塵或吸收設施。可以低沸點易燃液體、有毒液體或空氣中的氧氣、水、氧化、分解、和反應或變質,應使用惰性氣體密封,確保惰性氣體系統的安全。腐蝕介質的過程做好防腐措施。

3.危險介質杜絕進入火場

在滿足生產平穩的前提下,盡可能把材料在設備的停留時間縮短,選擇的分離設備要減少儲蓄流體。對大型設備底部、排量大于8m3/h液化烴泵入口、大排量泵、高溫(\閃點,\自燃點)泵入口、液化烴罐出口,應考慮事故的發生設置隔離閥,緊急切斷當事故發生時,減少事故外泄露。切斷氣源是氣體消防和最好的方法。因此,應當建立事故隔離閥在天然氣加工廠邊界可燃氣體歧管。

4.對設備布置的安全管理

設備布局設計等專業設計,需要操作滿足工藝設計的要求和流程,控制布局時應考慮的第一個問題。設備布置根據工藝步驟,單元操作和工藝設備布局,特別是強調流程設計的設備高差的要求,溫度下降和壓降的要求,沒有直接造成安全事故,經常會出現故障,不穩定和不連續性給生產帶來危險。

5.管道器材的安全管理

選擇管道設備,應該能夠經得起最苛刻的操作過程產生的溫度和壓力的組合力量;不得超過規范允許范圍內在管道設備的使用時,不允許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規范;道應該仔細選擇耐腐蝕材料和腐蝕裕量的腐蝕介質管,不同等級的管道連接,應該使用閥來連接,盡量避免異種鋼對接口進行焊接;危險中應盡量避免使用波紋管伸縮接頭解決撓性管;高毒性和液化烴管道閥門,不要使用螺紋蓋閥門,高壓閥門應選擇壓力密封結構或更好的密封結構。

6.管道機械的安全管理

篇(4)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過程中,每一個生產環節的工作人員都要提高規范化生產的意識,因而需從細節抓起,找到各環節中危險因素出現的根本原因,將可能發生的安全事故扼殺在萌芽之中,將安全防范措施與完善的生產技術相融合,才能體現出我國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生產和管理的嚴密性,在此基礎上才能談及企業的生產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2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內容

2.1制定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的應急預案

鑒于石油化工企業在實際生產中需要用到具有高毒性、強腐蝕性等特性的危險化學品,則制定基本的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應急預案是極為必要的。企業需定期開展系統檢查,嚴防出現重大生產事故,一旦發生爆炸、毒物泄漏等突發性事件,則要極力采取應急措施將損失降到最低[2]。

2.2嚴格規范石油化工類型企業生產原料的標準

我國行業監管機構對于石油化工行業所出臺的政策較為明確,其核心在于實現節能減排,嚴格控制能耗比指標[3]。與此同時,國家對石油化工類型企業生產原料的標準也有著嚴格的規范,不僅相關的原材料的挑選要符合國家標準,而且相關的技術操作人員要盡可能選擇機械化、自動化的手段來維系生產,避免人體直接與化工硫酸等物質相接觸,從而降低人體受到危害的概率,并要合理地使用相關原料及設備,管理者及一線工人要時刻注意生產安全制度的履行。

2.3針對相關的一線操作技術人員進行系統化安全教育

石油化工類型企業可以定期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使其掌握先進的處理方法,并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以及專門針對石油化工產品泄漏的應急處理設備,以系統內部層級宣傳的模式來強化企業安全管理。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模式探討劉鵬(唐山中浩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611)摘要:隨著我國石油化工類型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需要采取行之有效的企業安全管理模式來應對實際的生產狀況。而且如若必要,企業管理層以及國家監管部門需依據企業的生產工藝和狀況的變動,對規范化安全管理的模式進行適當的調整。本文就針對啟用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模式的現實意義以及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模式的核心內容進行闡述,并探究如何更好地改進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的策略,以期為同質類型企業管理帶來有益的借鑒。

3更好地改進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模式

3.1安全管理模式的選用要與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實踐相配套

通過對我國石油化工企業生產危險因素的分析,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目前,我國絕大部分石油化工企業單位采用了HSE管理體系的框架來鞏固自身在市場中的位置,并適時根據生產工藝技術的變化來調整安全管理模式,簡單來說,我國石油化工企業要與時俱進,采取先進的管理模式來保障生產,其安全管理模式的選用要與石油化工企業當下的生產實踐相匹配。

3.2實施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與環保理念的整合模式

從各產業發展的實際狀況來看,我國石油化工行業的發展較為迅速,為社會總體經濟的發展貢獻了較大的力量。但從環境保護的角度來看,石油化工行業的負面效益值得管理層深思。基于此,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模式的調整也要本著順應國家環保標準要求的原則來執行,堅持“健康、安全與環境管理并重”的理念,將安全管理與環境治理結合起來操作,這樣不僅能夠提升企業生產管理的效能,還能有效降低企業管理成本,為石油化工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夯實基礎。

4結語

篇(5)

(一)違章操作

在生產中,違規操作、操作錯誤以及不按照化工的安全規章制度等等。化工的儲存、運輸以及生產都有嚴格的程序,違背安全操作規則,則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從筆者的統計來看,在整個化學事故中,由于操作人員違規操作導致的化學事故大約占了28%左右。

(二)設備故障

1、先天性不足

例如:化工場地選擇不正確,規劃不夠合理,不符合化工廠搭建的安全距離,生產工藝不夠成素等等,都會在化工的生產上帶來先天性的隱患。

2、設備設計上的缺陷

設備的選取不當,制造安裝設備的質量低劣,缺乏比較的管理、維護以及及時的更新等等。多數的化工產品在生產的過程匯總都需要高溫、高壓,加之多數材料產品具有強烈的腐蝕作用,極容易造成生產所需的管、缸、塔由于腐蝕損毀導致有毒有害的氣體(液體)出現跑、冒滴等現象。

(三)管理上的漏洞

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不能夠及時的將隱患消除或者治理,化工生產操作員工沒有經過良好的培訓,作業環境底下,管理層領導不當等,都容易導致化工安全事故的發生。

(四)意外因素

意外事故主要是包括了突然的停水、停電,導致化學反應失去了原有的控制,或者是在有害物質的運輸中,出現了爆炸、泄漏或者是車禍等事故。從上面四方面的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來看,化工事故造成的原因當中,人為因素占有的比重較高。既然化工事故中,人為因素占有過高,就應當想方設法的將人為的化工事故的發生控制完好。

二、預防化工事故的幾點措施

(一)把好設備質量關

隨著石油化工企業的生產規模不斷的擴大、設備技術工藝的不斷改善以及量得增長,經過多年所使用的設備和儀器,難免會出現一些異常的情況,而新投入的設備儀器還沒有處于穩定狀態,而操作人員也沒能詳細的了解設備的運行,也容易導致在生產過程中出現一些錯誤操作,從而發生各種安全生產事故,所以作為化工企業的管理層,需要高度重視設備的安全、質量。例如:根據生產管理的實踐,制定出一套相對的、科學的、有效的安全責任管理制度,并建立出相應的臺賬。尤其是特種設備、大型生產設備、存儲器等等設備以及裝置的管理和維護,并對設備定期的檢測、維修,如發現安全問題,應立即處理;如遇到不能處理的情況,則需要立刻對有關的單位進行報告。

(二)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體系

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管理是一種綜合性的管理工作,建立出使用的、恰當的安全管理體系是做好安全生產的關鍵。化工生產的安全與每一個操作員工的人生、財產安全都有著直接的影響,也是關系到企業存亡、發展的關鍵因素。如果一個企業沒有安全管理制度作為保障,就更談不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企業想要爭取到理想的經濟效益,安全的生產是必要的前提。在企業中,要樹立出安全就等于效益的生產經營理念,在內部建立出自我約束、檢查、糾正的管理體現,實行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真正做到“防微杜漸”,有效的遏制安全事故的預防、發生。

(三)建立安全事故問責制

在2001年4月21日,(國務院令第302號文件)國務院正式頒布施行了《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在制度的施行之后,石油化工企業先后將重大安全事故的問責制度落到實處。如果發生以下幾類重大安全事故,則應追求其企業領導責任:其一,違反了安全生產、消防、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等有關的法律、法規;其二,違反了企業新建或者是擴建的項目管理制度規定;其三,違反了國家、行業的有關技術規范、標準;其四,面對安全事故,處理不夠及時、恰當,從而導致事故進一步的嚴重或者出現次生災害;其五,沒有對有關專業技術人員、操作人員進行崗前技術培訓以及上崗技術指導、監督。

(四)建立安全管理機構

安全管理機構的建立,是一個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保障。安全管理機構的合理完善,對企業的安全生產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的建立必須要有企業高層領導的參與,這樣才能有效的增強其執行力。安全管理制度是否能夠落實到位是管理的關鍵,有管理制度不執行,是安全生產中發生安全事故的主要源頭,安全生產必須將制度落到實處,否則一切都是空話。領導管理層需要以身作則的執行每一項規章制度。建立安全管理機構的最終目標是讓每一位員工都懂得安全、了解安全、重視安全。在遵守安全制度中,對于一些取得了成績的人員要進行一定的表揚與獎勵,相反,對違反了操作規章制度的人員,必須進行嚴厲的處罰。

(五)全員參與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石油化工企業想要將安全生產做到最好,保證員工人生、財產的安全,就必須將“安全生產、人人有責”的話語落實到每一位員工的心理。為了做到這一點,則需要員工將生產實踐與安全理論聯系在一起。在企業內部,除了將安全管理工作人員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的同時,還應當讓每一位員工都參與到安全的生產管理中來,只有調動、發揮出每一位員工的安全意識、安全積極性,才能夠有效的切斷、防止安全事故的根源。讓每一位員工養成安全意識,真正的實現員工能夠擁有自保能力、相互保護能力以及配合保護的能力,這樣也能夠將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將至最低。安全生產管理,換一句話來說,就是對化工企業生產中人員的操作進行安全的、有效的管理,制定出相應的安全操作規范條例、章程等。在企業中建立出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管理模式,不論是管理層還是一線員工,都應當將安全的理論知識熟記于心,在上崗之前,加強技能操作培訓,改正以往操作中的不安全、不正確的操作方法。石油化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是將有效的方法貫穿到生產的每一處。

篇(6)

關鍵詞:畢業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培養方案

畢業設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階段最后一個教學環節[1-2]。通過畢業設計能夠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理論基礎、專業知識和技能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文獻查閱與利用、溝通及總結能力,能夠系統檢驗學生的綜合能力。安全學科是綜合學科,包括工學、理學、管理學、法學、醫學和社會科學,安全工程專業是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畢業設計環節尤為重要。以工學-化工類安全評價畢業設計為例,除了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文獻檢索、數據調研、論文寫作及嚴謹邏輯表達能力外,還可以使學生將所學化學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化工生產和工藝設計,從中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對于學生畢業后走向化工類工作崗位起到良好鋪墊作用。

1化工類安全評價畢業設計為例探討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問題

近年來畢業設計的教學質量受到了來自高校內部和社會的高度關注,提高畢業設計質量,進行畢業設計改革的呼聲和方案較多。我校在這方面也開展了積極的探索,比如在畢業設計的選題上增設兩類題目,一是以企業運行中發生的實際問題為題目,以校企聯合的形式開展畢業設計教學工作,以達到檢驗學生利用知識、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以學校科研項目子課題為題目,以學生參加項目組工作的形式,開展畢業設計教學工作,可以檢驗學生創新能力;通過以上教學形式,亦可同步檢驗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上的不足之處。目前來看改革效果較好,但也反映出一些現實問題,以安全評價化工類畢業設計方向為例,分析2013-2017年化工安全評價畢業設計情況,反映出學生應用能力較好,但專業基礎欠缺。具體見化工方向安全評價畢業設計內容框架體系(詳見圖1),學生在定性、定量安全評價、對策措施部分完成較好,說明開設的安全系統工程、安全評價、課程設計、專業技能訓練等教學環節能夠為畢業設計順利完成奠定必要基礎;而系統情況簡介和危險有害因素辨識部分,則普遍反映出學生對化學工藝流程、危險物質理化特性、化工設備情況及危險有害因素辨識依據掌握不足,這直接影響后面定性定量評價、對策措施完成質量,導致整體畢業設計完成欠佳。究其主要原因:一是化工類基礎課程開設數量少。目前本校人才培養方案設置中,化工類方向只開設了一門化工安全工程,基礎薄弱。該培養方案在專業基礎課方面主要強調安全基礎學科知識平臺的構建,雖然符合大安全觀的要求,但也導致學生專業基礎薄弱。此外,近年來聽課效率低,課堂授課質量不好也是導致專業基礎薄弱的主要原因,在專業基礎課程設置較少,課堂授課質量不好的情況下,學生專業基礎能力可想而知。

2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方案

針對化工類畢業設計反映出的學生專業基礎能力薄弱問題,筆者建議從培養模式、教學模式及考試模式三個方面進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2.1培養模式改革

目前安全工程專業院校培養模式大體分為行業型培養模式和通用型培養模式[3-5]。為了增強學生的專業基礎,建議進行強化行業特色的培養模式改革,將行業基礎體現在培養方案的各個方面,從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一直到專業選修課均強調行業性;例如某高校安全工程專業強調化工行業特色。既在專業基礎課方面開設普通化學,又在專業方向課程方面開設化工原理、有機化學、物理化學等,還在專業選修課程方面開設分析化學[3]、化工安全。該培養方案能很好地凸顯行業特色。同時針對容易導致學生的安全基礎學科知識面窄等問題[6],可在專業基礎課方面同時強調安全基礎學科知識平臺的構建。改革后培養方案既可滿足學生行業基礎知識培養,又能符合大安全觀的要求,達到行業專業基礎能力強,學生就業適應面廣,較快適應安全工作的目的[3]。

2.2教學模式改革

2.2.1傳統教學模式改革為解決大學課堂聽課率低問題[7],可依照培養方案課程設置,選用優質教材,思考教材符合哪些人用,達到什么樣計劃。提倡精英教育,學生適應課程;而非普及大眾化教育,課程適應學生。考慮教材不僅是知識堆壘,還要考慮教與學,以前少數人上大學為了求知,現在人數眾多上大學是為了工作。不要糾結學術、專業和應用職業,教育在教育過度和教育不足中徘徊,同一專業在不同學校定向不一樣,同一門學科在不同學校定向不一樣,人才培養需要個性化定制,重視技能和能力,在知識不再壟斷時代,技能和能力仍需通過學校培訓才能獲得。理論知識和直覺知識,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看你更強調誰,目前這種傳輸性教學+教師權威性占大學主導的學習模式應該改變,聯合國教改組織目前提倡:①參與式學習,學生積極學習者,而不是旁觀者,目前好多學生都是旁觀者;②個性化制定學習,人文主義教育核心,教材應體現個性化;③項目/問題導向化學習,項目問題和課程目標相關,引領精神、學習地點應靈活,不局限課堂;④興趣引導式學習;⑤友愛式教學(最高端的),正確的師生關系。教授對學生的培養應從知識培養轉向技能+能力的培養,因為只有技能和人民生活水平成正比,并非知識創造財富,知識應轉化成技能才可以服務人民生活,培養后大學生具有以下能力:①批判性思維能力(審辯思維求真思維);②解決問題能力;③協作能力;④溝通領導能力;⑤創業創新能力(企業家精神,包括不依賴,慣性思考,敢于冒風險,創業心理,高階思維能力);⑥高階思維能力;⑦數字化公民;⑧多元文化。2.2.2新型教學模式引入大學課程教育多元化已成必然性,中國也將走入這一天,云課堂,無黑板教學,云終端、微課,慕課都終將走入大學課堂。以后的教學將實現教學綜合平臺,學術綜合平臺,學生自主式,探究性學習平臺等多平臺結合,實現高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可以使更多大學生享受其他高校的優秀教育資源,也可以避免個別優秀生學習能力強,全體學生授課情況下知識量吃不飽情況,滿足他們學習主觀性,成為精英教育途徑。2.2.3《化工安全》教學模式改革例如《化工安全》教學模式改革,主張讓學生積極參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教學模式由傳統的“以教材為中心”轉變成“以問題為中心”;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成“教師講授與學生自主學習相結合”的互動模式;由“以課堂為中心”轉變成“課堂+課后+文獻-論文提交-小組評審”五位一體的綜合教學模式。同時進行案例研討式、情景模擬式、網絡在線式、微課式、翻轉課堂式等教學模式改革,提高課堂聽課率。

2.3考試模式改革

近段時間常有網絡微博討論大學課堂考試成績該嚴該松問題[8-9],似乎厭學棄學大學生居多,考試成績分數低劣,關于應該繼續要求還是放水通過的言論此起彼伏。筆者認為導致考試成績低劣的原因之一還有考試模式問題,目前很多課程都在臨近考試前畫復習題,考試內容多是記憶名詞解釋、簡答題多半為記憶內容。既然高校教育中不再強調知識的死記硬背,而在于靈活應用,培養技能和能力,那么考試模式也應該進行改革。事實已經證明人的記憶能力遠遠不如計算機,可目前還有好多教師強調學生背誦定義,這種做法只會事與愿違,學生在手機上、電腦上輕松搜到名詞解釋,他為何要聽課,在教學模式改革重在培養技能和能力的同時,考試模式也應進行改革,重在考核學生的技能和能力。考試內容不再局限名詞解釋,而重在分析試題,計算試題,應用試題上,甚至可以效仿國外論文考試辦法,使學生課下完成考試,在完成論文、完成課題的時候督促學生查閱大量資料進行分析,由被動學習變成自主學習。考試內容由記憶類型向應用類型的轉變,考試形式由課上考試向課下論文的轉變可很好的配合教學模式改革,提高學生聽課率,提高學習熱情,促成學生由被動型學習向自主型學習轉化。例如《化工安全》考試模式改革,考試為平時考試+期末考試+應用考試三部分之和。其中平時成績包括考勤+課堂表現+日常測試;期末考試包括計算試題+應用試題;應用能力以近期發生事故(例2015.8.12天津港爆炸事故)的調研分析報告作為考試題目。平時+期末+應用三部分成績總和作為最終考試成績,避免“一試成敗”現象,重在考核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分析能力,與教學模式改革相互呼應。

3結語

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探討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是重中之重。本文結合安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所反映出的問題,研究了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專業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共性問題,在調研及對一些高校常見的聽課率低等問題分析基礎上,初步提出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方案,在課程設置改革、教學模式改革(傳統教學模式改革、新型教學模式引入)、考試模式改革等方面進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希望可以為從事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的同行提供一些思路和參考。

參考文獻

[1]李國華.對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的再思考[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3,30(5):120-122.

[2]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12]4號,2012-3-16.

[3]牛金成,許放.我國安全工程本科專業培養方案之比較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5):83-88.

[4]吳超,楊書宏.安全工程專業繼續教育知識講座第一講:我國安全工程專業高等教育現狀及發展(上)[J].勞動保護,2011(1):116-117.

[5]徐鋒,張國華,朱麗華.安全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中存在的問題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6):159-161.

[6]楊有振,王書華,衛博.高校人才培養目標與課程體系設置改革研究[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13(4):10-15.

[7]魏連江,唐俊,方宗武.卓越工程師培養背景下安全工程專業畢業設計教學模式改革[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8(5):41-43.

[8]鄢泰寧,張濤,胡郁樂.專業課考試模式改革的迫切性和可行性[J].中國地質教育,2010(2):14-17.

篇(7)

1)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占據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主導地位。

上海自然科學領域中生物學、化學、物理學分別名列前三位,占據上海自然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主導地位。排在后面的依次為信息與系統科學、地學、數學、天文學和力學。除生物學、化學、物理學三個學科科技發展的主成分得分為正外,其他五個學科科技發展的主成分得分均小于零,表明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的多數學科的科技發展低于整體水平(見表1)。

表1 上海自然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綜合評價

投入

產出

綜合

排序

生物學

1.7461

0.98206

1.79619

1

化學

0.87113

1.18576

0.83031

2

物理學

0.81642

1.32005

0.76775

3

信息與系統科學 -0.41952 -0.77932 -0.37558 4

地學

-0.54201 -0.6447

-0.52783 5

數學

-0.71232 -0.20092 -0.7645

6

天文學

-0.88765 -1.14172 -0.84543 7

力學

-0.87214 -0.7212

-0.8809

8

2)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的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在全國具有明顯優勢,但與北京差距明顯。

在自然科學學科中,上海除地學外,其他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數均進入前三名,其中數學、力學、物理學、化學、天文學、生物學六個學科在大陸排名第二(僅次于北京),信息與系統科學國際科技論文數排在北京、湖南之后,名列第三(見表2)。雖然上海自然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數均位居前列,但與北京相比,差距明顯,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除天文學外,上海其他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數均不足北京的1/2。在國內科技論文方面,上海自然科學領域中的力學、物理學、化學、信息與系統科學、天文學和生物學有明顯優勢,數學與地學國內科技論文未能進入前三名(見表2)。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除數學外,上海其他學科國內科技論文均不足北京的1/2。

表2 2001年自然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國內前三名地區

國際論文

國內論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數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江蘇 湖北

力學

北京 上海 陜西

北京 上海 陜西

信息與系統科學 北京 湖南 上海

北京 湖北 上海

物理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上海 安徽

化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上海 江蘇

天文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江蘇 上海

地學

北京 湖北 江蘇

北京 江蘇 湖北

生物學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廣東 上海

資料來源:200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2,23-24。

3)知識流動不足、系統失靈是制約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瓶頸。

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效率,就其實質而言,是新的知識在一個系統中創造、流動和利用的效率。它取決于諸創新要素的創新動力、能力和互相之間相互作用的效率。而決定創新要素的創新動力、能力和互相作用則取決于經濟科技制度的安排,政策體系的設計,基礎設施建設的水平和創新文化的氛圍。建設知識創新體系,提升學科建設與科技發展能力的關鍵是通過制度、政策和環境的作用,提高創新各要素的創新動力、能力和達到創新目標的要素間的互動。從本質上看,創新體系是由存在于企業、政府和學術界的關于科技發展方面的相互關系與交流所構成的。在這個系統中,相互之間的互動作用直接影響著創新的成效和整個經濟體系。創新體系的核心內容是科學技術知識的循環流轉。表3所示上海自然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2/3左右的項目為獨立完成,表明知識流動不足、系統失靈成為制約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瓶頸,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速知識流轉、戰勝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中的系統失靈是上海自然科學領域知識創新體系建設面臨的長期任務。

表3 上海自然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

項目數 項目參加人員全時當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項目經費支出

與境外機構合作

114

343

275

5122

與國內高校合作

127

305

221

7258

與國內獨立研究院所合作

107

243

177

2526

與境內注冊外商獨資企業合作 38

127

118

2360

與境內注冊其他企業合作

915

2103

1895

25427

獨立完成

2545

4408

2707

32311

其他

26

124

102

1384

資料來源:上海市全社會R&D資源清查工作小組。上海市R&D清查數據匯編,2001,72。

2 上海工程與技術領域科技發展的學科結構與績效評價

1)學科在國內的比較優勢。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20個學科的國際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包攬了20個學科的第一名,上海只有材料科學、冶金與金屬學、機械與儀表、動力與電氣、電子通訊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土木建筑、交通運輸9個學科排名第二(僅次于北京),上海能源科學技術和環境工程兩個學科國際論文排名第三(見表4)。

表4 2001年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國內前三名地區

國際論文

國內論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工程與技術基礎學科 北京 河北 山西

北京 陜西 江蘇

測繪科學技術

北京 四川 陜西

北京 湖北 江蘇

材料科學

北京 上海 遼寧

北京 上海 陜西

礦山工程技術

北京 江蘇 湖南

北京 湖南 江蘇

冶金、金屬學

北京 上海 遼寧

北京 遼寧 上海

機械、儀表

北京 上海 陜西

北京 江蘇 陜西

動力與電氣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湖北 陜西

能源科學技術

北京 湖北 上海

北京 山東 黑龍江

核科學技術

北京 安徽 四川

北京 四川 甘肅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 北京 上海 陜西

北京 陜西 上海

計算技術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江蘇 上海

化工

北京 上海 湖北

北京 江蘇 上海

輕工、紡織

上海 北京 四川

北京 廣東 上海

食品

北京 江蘇 廣東

廣東 浙江 江蘇

土木建筑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上海 江蘇

水利

北京 湖北 江蘇

湖北 北京 江蘇

交通運輸

北京 上海 江蘇

北京 上海 湖南

航空航天

北京 陜西 黑龍江

北京 陜西 江蘇

環境

北京 江蘇 上海

北京 江蘇 上海

安全科學技術

北京 湖南 安徽

北京 湖南 江蘇

資料來源:200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20個學科國內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有18個學科排名第一,只有食品和水利分別由廣東和湖北名列第一,而上海只有9個學科進入前3名,其中材料科學、土木建筑、交通運輸3個學科名列第二,冶金與金屬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輕工與紡織、環境工程名列第三(見表3)。

2)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占主導地位的學科。

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中占據科技發展主導地位的8個學科依次是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機械與儀表、航空航天、材料科學、化工、計算技術、動力與電氣、交通運輸。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科技發展最為薄弱的5個學科是測繪科學與技術、水利、礦山工程技術、安全科學技術和食品。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3的學科科技發展的主成分得分小于零,表明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60%的學科科技發展低于平均水平(見表5)。

表5 上海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綜合評價

投入

產出

綜合

排序

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

2.93105

2.48946

2.96681 1

機械、儀表

1.38674

0.06872

1.29458 2

航空航天

1.16586

-0.81414 0.98384 3

材料科學

0.57576

1.29195

0.67626 4

化工

0.61197

0.94682

0.66216 5

計算技術

0.35117

1.86971

0.51358 6

動力與電氣

0.49477

0.42028

0.50252 7

交通運輸

0.45473

-0.19787 0.40005 8

土木建筑

-0.32659 0.6906

-0.23377 9

工程與技術基礎學科

-0.26822 -0.66067 -0.31811 10

冶金、金屬學

-0.46472 0.25968

-0.40773 11

輕工、紡織

-0.46716 -0.475

-0.47954 12

環境

-0.69617 -0.31043 -0.67619 13

核科學技術

-0.72349 -0.79265 -0.75082 14

能源科學技術

-0.79072 -0.50098 -0.78198 15

食品

-0.76882 -0.90066 -0.80184 16

安全科學技術

-0.81005 -0.84276 -0.83462 17

礦山工程技術

-0.8642

-0.85314 -0.88633 18

水利

-0.89218 -0.8347

-0.91028 19

測繪科學技術

-0.89975 -0.85423 -0.91858 20

3)上海工程技術領域科技論文產出與北京差距懸殊。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國際科技論文方面,上海排在前3名的11個學科中,除材料科學與土木建筑兩個學科外,冶金與金屬學、機械與儀表、動力與電氣、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交通運輸、能源科學技術和環境工程9個學科的國際科技論文數均不足北京的1/2。

在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國內科技論文方面,上海進入前3名的9個學科,除材料科學、輕工與紡織兩個學科外,土木建筑、交通運輸、冶金與金屬學、電子通信與自動控制、計算技術、化工、環境工程等7個學科國內科技論文均不足北京的1/2。

4)加強產學研合作、戰勝系統失靈是上海工程技術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面臨的基本任務。

表6所示上海工程技術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70%左右的項目為獨立完成,表明知識流動不足、系統失靈成為制約上海工程技術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瓶頸,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產學研合作、戰勝系統失靈是上海工程技術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面臨的基本任務。

表6 上海市工程與技術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

項目參加人

項目數 員全時當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項目經費支出

與境外機構合作

201

3341

2169

74523

與國內高校合作

437

1762

1415

21865

與國內獨立研究院所合作

644

3021

1745

24587

與境內注冊外商獨資企業合作 94

854

608

19073

與境內注冊其他企業合作

1431

4551

3454

52744

獨立完成

6934

22836

15879

219665

其他

293

1592

1198

10703

資料來源:上海市全社會R&D資源清查工作小組。上海市R&D清查數據匯編,2001,75。

3 上海農業科學領域科技發展的學科結構與績效評價

1)農學和水產學占據上海農業科學領域中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主導地位。

上海農業科學領域中占據科技發展主導地位的學科是農學和水產學,林學、畜牧與獸醫科學相對薄弱(見表7)。

表7 上海農業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綜合評價

投入

產出

綜合

排名

農學

1.21943

1.45978

1.26327

1

水產學

0.28854

-0.26992

0.2164

2

畜牧、獸醫科學 -0.3714

-0.38479

-0.37749 3

林學

-1.13657

-0.80507

-1.10218 4

2)上海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與國內先進地區有相當差距。

在農業科學領域4個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的農學和林學、甘肅的畜牧獸醫、湖北的水產學國際科技論文排名第一,上海在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科技論文無一進入前3名(見表8)。在農業科學領域4個學科國內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的農學、浙江的林學,江蘇的畜牧獸醫、山東的水產學國內科技論文排名第一,上海在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國內科技論文無一進入前3名(見表8)。無論是國際科技論文、還是國內科技論文,上海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與國內先進地區都有相當大的差距。

表8 2001年農業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國內科技前三名地區

國際論文

國內論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農學

北京

浙江

江蘇

北京 江蘇 浙江

林學

北京

黑龍江 安徽、福建、 浙江 北京 福建

廣東、陜西

畜牧、獸醫科學 甘肅

云南

北京

江蘇 北京 甘肅

水產學

湖北

山東

廣東

山東 廣東 福建

資料來源:200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2,23-24。

4)知識流動不足是上海農業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相對薄弱的重要原因。

表9所示上海農業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64%的項目為獨立完成,表明知識流動不足是上海農業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相對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產學研合作、戰勝系統失靈是加強上海農業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面臨的重要任務。

表9 上海農業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

項目數 項目參加人員全時當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項目經費支出

與境外機構合作

24

46

38

229

與國內高校合作

25

72

45

613

與國內獨立研究院所合作

48

86

68

442

與境內注冊外商獨資企業合作 2

5

4

18

與境內注冊其他企業合作

69

124

99

506

獨立完成

312

420

269

3716

其他

9

8

3

25

資料來源:上海市全社會R&D資源清查工作小組。上海市R&D清查數據匯編,2001,73。

4 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的學科結構與績效評價

1)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在全國具有明顯優勢,但與北京仍有相當差距。

在醫藥科學領域6個學科國際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的預防醫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中醫學四個學科排名第一,上海的藥物學和特種醫學兩個學科排名第一。此外,上海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排名第二,中醫學排名第三(見表10)。在醫藥科學領域國際科技論文方面,上海除藥物學和特種醫學外其他4個學科與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

表10 2001年醫藥科學領域各學科國際國內前三名地區

國際論文

國內論文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預防醫學 北京 浙江、廣東

北京 廣東 上海

基礎醫學 北京

上海

廣東

北京 廣東 上海

藥物學

上海

北京

江蘇

北京 廣東 上海

臨床醫學 北京

上海

廣東

北京 廣東 上海

中醫學

北京

云南

上海、江蘇 北京 廣東 江蘇

特種醫學 上海

北京

廣東

北京 陜西 上海

資料來源:2001年度中國科技論文統計與分析(年度研究報告),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02,23-24。

國內科技論文排名中,北京包攬了6個學科國內科技論文的第一,上海除中醫學國內科技論文未進入前三名外,預防醫學、基礎醫學、藥物學、臨床醫學和特種醫學國內科技論文均排名全國第三(見表11)。在醫藥科學領域國內科技論文方面,上海6個學科與北京均有一定的差距,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醫學和特種醫學國內科技論文不足北京的1/2。

表11 上海醫藥科學領域學科發展的綜合評價

投入

產出

綜合

排名

臨床醫學

1.495

1.583

1.56579 1

藥學

0.89727

-0.15227 0.79183 2

基礎醫學

-0.33507 0.84777

-0.246

3

中醫學與中藥學

-0.21555 -0.8431

-0.27284 4

預防醫學與衛生學

-0.69136 -0.64275 -0.70052 5

軍事醫學與特種醫學 -1.1503

-0.79264 -1.13826 6

2)上海醫藥科學領域中占據科技發展主導地位的學科是臨床醫學和藥學。

上海醫藥科學領域中占據科技發展主導地位的學科是臨床醫學和藥學,中醫學與中藥學、基礎醫學、預防醫學與衛生學、軍事醫學與特種醫學科技發展相對薄弱。

3)知識流動不足是影響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的制約因素。

表12所示上海醫藥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85%的項目為獨立完成,表明知識流動不足是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相對薄弱的重要原因,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產學研合作、戰勝系統失靈是加強上海醫藥科學領域科技發展與學科建設面臨的重要任務。

表12 上海醫藥科學領域R&D項目按項目合作單位分組情況

項目參加人

項目數 員全時當量 科學家和工程師 項目經費支出

與境外機構合作

37

124

114

7510

與國內高校合作

142

258

170

1607

與國內獨立研究院所合作

113

234

171

1921

與境內注冊外商獨資企業合作 6

10

7

119

與境內注冊其他企業合作

97

195

166

2343

獨立完成

3074

4857

3192

20038

其他

139

12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 日本肥老妇色xxxxx日本老妇| 无码毛片视频一区二区本码| 欧美裸体xxxx极品少妇|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国产丰满麻豆vⅰde0sex|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免费视频爱爱太爽了| 国产伦子系列沙发午睡| 久久99国产精品久久99| 欧美人和黑人牲交网站上线| 永久免费av网站| 色综合久久中文综合网| 好吊妞视频这里有精品| 国模肉肉超大尺度啪啪|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字| 四房播播网站| 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三区|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亚洲av天天做在线观看| 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人妻va精品va欧美va| 初尝黑人巨砲波多野结衣| swag台湾极品高潮内射|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夜色av网站|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小妖精又紧又湿高潮h视频69| 国产激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重口 亚欧美无遮挡hd高清在线视频 | 6080亚洲人久久精品| 爆乳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app下载| 欧美男男作爱videos可播放| 孕妇特级毛片ww无码内射|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精品| 插插射啊爱视频日a级|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狠狠色综合网久久久久久| 国内老熟妇对白hdxxxx| 国产精品186在线观看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