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評價指標論文

評價指標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7-25 19:19:03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評價指標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評價指標論文

篇(1)

【論文摘要】作為知識資源的管理和服務部門,圖書館正積極推廣和應用知識管理,以產生巨大的價值。然而,目前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評價方面的研究卻很少涉及。通過對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指標的各影響因素的分析,在此基礎上構建了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1圖書館知識管理與圖書館績效評價

知識管理(KnowledgeManagement,KM)這一概念,最初來源于管理學領域,是針對企業解決企業競爭力的一種管理。知識管理是以知識的發展、傳播和利用為基礎,以科學技術和管理為核心,通過對人創造的知識和擁有創造知識能力的人的管理來實現知識價值的最大化為其基本內涵。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是指應用知識管理理論、技術與方法來改善圖書館管理工作,提升圖書館管理職能,實現圖書館管理目標的過程。它是知識管理在圖書館管理中的具體應用與實踐。

績效評估方法最初用于企業管理,20世紀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美國圖書館界首次把它引入圖書館。關于圖書館績效,國內外圖書館界有多種定義。在比較多種定義的基礎上,筆者傾向于國際標準化組織的定義,即“圖書館績效”是“圖書館提供服務的效能以及撥款和資源利用在提供服務中的效率”。也就是效能和效率的有機契合。“效能”(Effectiveness)是指對所設定目標完成程度的測評,即一項活動最大限度地達到設定的結果,便是有效能的。“效率”(Efficiency)是指在既定目標實現中對資源使用情況的測評,即在一項活動中最小限度地使用資源或在使用相同資源的情況下能做出更多成績,被視為有效率。“評價”是指對服務或設備的效能、效率、利用及適應的測評程序。可以看出,圖書館績效評估就是對照統一的指標,采取一定的方法,對圖書館投入的資金和資源,對圖書館管理者和從業人員在~定時間內經營圖書館所取得的業績和圖書館在一定時間內提供各項服務中所獲得的效益進行評價和測評。簡言之,圖書館績效評估就是對圖書館各項資源的投入和產出效益的比較。

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的目標是否實現,管理的效率與效益如何?這就需要對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活動進行評價,最終需要一個體系進行檢測。績效評價是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進行評價有助于改進管理實踐,可以使圖書館管理者了解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了解影響組織發展的關鍵因素所在,從而能有效地改進圖書館管理的現狀,為圖書館管理的順利實施打下基礎。

2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評價指標的影響因素

2.1知識資源結構

知識資源結構是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評價指標的重要有機組成之一。知識資源結構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方面指圖書館以用戶需求為依據,以圖書館類型、目標和任務為依據,經過系統化、長期化采集、加工而形成的具有不同學科內容、不同類型資源、不同級別收藏、不同媒介的資源的綜合體系,包括紙本、多媒體、縮微、電子以及數字資源等多種形式。另~方面指圖書館員工、用戶、供應者、伙伴等所擁有的知識以及長期管理實踐中所積累的工作總結、研究成果和經驗教訓等,包括個人隱性知識(如專門知識、創造力和無法解釋的訣竅等)和個人顯性知識(如可以解釋的個人技能和知識),以供員工、用戶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的相互轉化、共享與利用。

2.2組織結構

組織結構是組織的骨架及粘和劑,是組織實現知識管理的關鍵。在組織結構上,知識管理采取開放的、扁平式管理的學習型組織模式,以發揮人力資源的創造性為目標,致力于將組織內員工的智力資本轉化為更大的生產力、競爭力與新價值。為了挖掘人力資源,組織必須更多地運用員工的知識。組織結構功能之一就是建立一系列類似數據庫一樣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鼓勵員工相互溝通和學習。除了加強人員聯系外,組織結構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功能。許多管理者已經意識到,越來越多有價值的東西存在于人們的頭腦中,一旦人員離開,這些價值也就隨之而去。管理者一直在尋找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即尋找即使發生人員流失圖書館仍然可以留下和利用這些知識(隱性知識)的方法。組織結構利用設立標準和程序可以達到這一目的,即創造一種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互動的機制與平臺,從而創造出新的知識去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2.3知識管理系統

為了推動知識管理的實施,應該建立一個良好的設計且易于操作的知識管理系統,最新的信息技術必須盡可能地被運用上去。知識管理系統是采用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知識倉庫等現代技術手段實現知識管理的系統,是一個有助于知識的收集、組織和在圖書館內部員工之間傳播的知識管理技術集合,在這個系統里包含了對人的管理和對知識的管理。它的核心是網絡技術和知識倉庫。知識管理系統的本質是一個軟件框架或工具箱,能夠幫助用戶更容易、更精確地創造、組織、理解和交流思想;知識管理系統又是一個集成的多功能系統,它能夠支持所有主要的知識管理與處理活動,包括知識獲取、組織、分類與理解、調試與編輯、搜索與檢索、傳遞與共享等。

建立圖書館知識管理系統的目標是通過對各種知識的連續動態管理,增進員工對知識的捕獲、開發、利用、創新的意識和水平,通過知識生產率的提高帶動圖書館管理效率的提高。知識管理系統有四項基本功能:發現知識、顯性知識交流、隱性知識交流和知識應用。館內互聯網必須能夠用于支持知識管理的功能,使之能夠共享文獻、作品、學習課程的出版物以及最佳實踐等,廣域互聯網也必須用于用戶、知識分子(大學教授、研究員和項目專家)、出版者、政府機構、商業和工業組織提供知識交換的機會。

2.4用戶滿意度

用戶滿意度是指圖書館用戶對圖書館形象、服務質量以及其它方面認識的信息,往往可以通過用戶訪談、用戶調查和用戶意見簿(包括網上意見簿)等方式得到。這些信息可以幫助圖書館管理者及時和準確地了解本館知識管理的用戶效應,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找到解決該問題的辦法。

2.5圖書館形象

圖書館形象主要是指圖書館的用戶、學校其它部門、其它圖書情報機構、社會公眾以及與圖書館有業務往來關系的客戶等對圖書館、圖書館行為、圖書館各項活動的綜合評價。這些關系與圖書館的發展水平、領導能力、國內外影響:力以及與外界交流程度密切相關,直接反映的是圖書館的影響因子和圖書館知識服務能力的大小,圖書館影響力的提高有助于其所在學校知名度的提高。

2.6員工競爭力

圖書館員工的知識以及所積累的經驗構成了各類圖書館的智慧資產,應該受到重視和共享。員工競爭力是指圖書館內部所有成員的知識、能力、技術、經驗等的集合。它可以從員工素質和員工滿意度等兩方面來進行衡量。員工競爭力是圖書館最重要的資產,也是圖書館知識管理能力最強的資本。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就是要盡可能有效地挖掘員工的潛能和專長,這對組織創新具有戰略性的意義。員工價值取向是構成圖書館競爭力的一個很重要的部:分,如果員工的工作態度是積極向上的,那么他們就會有意無意地向用戶傳遞這種信息,提高圖書館形象。

3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3.1指標的選取原則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是進行綜合評價的基礎。從績效評價指標的影響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影響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的要素很多,評價指標的選取是否適宜將直接影響綜合評價的結果。因此,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

3.1.1科學性原則

指標體系的科學性是確保評價結果準確合理的基礎,一項評價活動是否科學很大程度上依賴其指標、標準、程序等方面是否科學。評價指標的設計既要考慮到評價研究的任務,也要符合客觀現象本身的特點、性質及其運動規律,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使評價指標的定量描述以定性認識為前提。

3.1.2系統性原則

人類知識活動系統是物質再生產、知識再生產、智力再生產的統一體。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的基本職能作為人類知識活動系統的縮影,同樣是智力再生產、知識再生產、物質再生產的統一體。因此,作為以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為出發點的評價體系也應該是一個綜合的系統。因此在建立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指標體系時需要把圖書館作為一個綜合系統進行分析,使該指標體系具有高度的系統性和概括性。

3.1.3客觀性原則

系統、準確地反映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活動的客觀實際情況,克服因人而異的主觀因素的影響,評價指標設計要本著簡明扼要、定義明確、分類界限清楚的原則,逐步完善以知識管理為基礎的圖書館績效評價指標,這是評價的基本要求。

3.1.4可比性原則

評價指標在設計中要注意使評價指標具有可比性。按照這一原則,要求這~套指標體系是對多個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因此,該指標體系的設計必須充分考慮到各圖書館間統計指標的差異。在具體指標選擇上,必須是各圖書館知識管理共有的指標涵義,統計口徑和范圍盡可能保持一致,保證指標的可比性,以增強評價指標的分析功能。

3.1.5代表性原則

所謂代表性是指我們在選取指標時應抓住問題的實質,即抓住主要矛盾。影響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的要素范圍很廣,指標體系不可能把與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管理有關的一切要素都包含在內,這就決定了應該選取那些最具代表性的要素和那些代表性強、綜合性強的指標,從而較為準確地刻畫出知識管理的本質特征。在建立指標體系時,指標并非越多越好,相似的指標過多,容易造成信息的重復,影響評價效果。而且指標數目過多,將會加大計算量,且不能夠突出重點。因此,指標的代表性是關系到評價效果好壞的一個重要問題。

3.2指標的設置

評價指標的設置,是對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進行綜合評價的前提和基礎。指標設置得是否合理和準確,直接影響著評價結果的科學性、可靠性和準確性。因此,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綜合評價的首要任務就是根據評價對象的性質、評價目標以及評價決策要求等,按照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原則,建立能夠全面、準確地反映評價問題全貌的綜合評價要素指標體系。

如前文所述,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主要由圖書館的知識資源結構、組織結構、知識管理系統、用戶滿意度、圖書館形象和員工競爭力六個方面來反映,這些組成了績效評價的一級指標。所以,對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的考察及評價,必須立足于這六個基本方面。而這六個方面又是由不同的要素來體現的,每一種要素都有表征其屬性特征的指標。這些要素指標的組合就構成了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評價的二級指標(見表1)。

3.3指標的權重

在上表基于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績效綜合評價指標中,由于下層各指標對上層某一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并非一樣,即一些指標的影響程度要大于或超過另一些指標。因此,為了衡量下層各指標對上層指標的相對重要性,需要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即績效指標在考評體系中的重要性或績效指標在總分中所應占的比重,是每個績效指標在整個指標體系中重要性的體現。各個績效指標相對于不同的考評對象來說,會有不同的地位與作用,因此要根據不同的考評主體、不同的考評目的、不同的考評對象、不同的考評時間和不同的考評角度,以及各績效指標對考評對象反映的不同程度而恰當地分配與確定不同的權重。

篇(2)

關鍵詞:人文社會科學;學位論文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35-0222-02

學位論文質量評價體系是以保障和提高學位論文質量為目標,依靠必要的組織機構,把各個組成要素的質量評價活動嚴密組織起來,形成一個任務明確,職責、權限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1]。與容易使用定量的評價方式對其成果進行評估的自然科學碩士論文相比,人文社會碩士論文科學成果因廣泛、復雜則較難評價。這不但使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價工作難以順利開展,也會影響到研究生教育規模與質量的整體發展。所以,構建和完善科學合理的人文社會科學碩士研究生評價指標體系已經成為我們亟須完成的任務。

一、對21所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碩士學位論文評價體系進行調查分析

(一)調查方法

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獻資料法、綜合分析法、層次結構分析法、文獻計量法、個別訪談法和專家評審等方法。理論研究部分,充分利用圖書資料和網絡文獻數據庫,搜集21所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碩士學位論文評價體系的相關資料,深入理解和綜合分析文獻內容,一方面詳盡地了解目前人文社會科學碩士學位論文評價體系的特點,另一方面明確國內外人文科學成果評價已取得的成果和不足。實證研究部分,主要運用層次結構分析法、個別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確立評價指標及其權重,形成相應的論文類成果和應用對策類成果的評價指標體系。通過獲取實證研究樣本相關數據,對數據進行相關的統計分析,以驗證指標體系的信度、效度和不足,以明確該評價指標體系的改進方向。另外,在整個研究過程中,加強與論文指導老師和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及時發現和解決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創新,將理論研究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以彌補認識上的不足。

(二)樣本收集

確定研究對象:具備研究生培養的石油類院校、理工類院校、國內頂級院校、地域差異的院校、省內有代表性的院校。收集數據方法:通過電話訪談,相關大學網站收集相關資料以及通過相關的期刊或研究報告等資料獲取相關數據。除此之外,我們重點選取了二十余位學術評價領域的理論學者和科研管理部門的實踐專家,以面訪、郵件、電話方式進行了訪談和書面反饋。

(三)21所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碩士學位論文評價體系統計分析

通過選取,最終有21所高校被列為研究的對象。一方面研究這些高校研究生學位評價體系的細化分類,另一方面探析各類高校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價體系內部的權重分配,各個指標之間相互關系,從而發現研究生學位論文評價體系分配的規律。

以中國石油大學、西安石油大學、西南石油大學三所石油院校的碩士研究生論文評價體系為藍本,結合其他18所高校的碩士研究生論文評價體系的分類方法,將21所高校的人文社會科學碩士研究生論文評價體系進行系統的統計分析得出以下統計結果:一級評價指標的論文選題主要包括三個二級指標:要求學術價值與應用價值的學校統計數量21個;要求選題前沿性的學校統計數量13個;要求選題新穎性的學校統計數量3個。一級指標論文水平主要包括七個二級指標:要求研究方法的學校統計數量19個;要求理論基礎與專業知識水平的學校統計數量16個,要求文獻綜述的客觀性與全面性的學校統計數量15個,要求寫作的邏輯性的學校統計數量12個,要求論文研究難度與工作量的學校統計數量8個,要求材料的充分性與可靠性的學校統計數量7個,要求觀點鮮明、立論正確的學校統計數量2個。一級指標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三個二級指標:要求新觀點與新見解的學校統計數量19個;要求潛在的社會效益的學校統計數量9個;要求獲獎或的學校統計數量4個。一級指標寫作能力主要包括五個二級指標:要求文字表達能力的學校統計數量16個;要求書寫的規范化的學校統計數量10個;要求設計圖形、圖表的規范化與標準化的學校統計數量9個;要求學風嚴謹性的學校統計數量5個;要求摘要表述簡潔規范反應核心內容的學校統計數量2個。一級指標答辯情況主要包括三個二級指標:要求回答問題水平的學校統計數量9個,要求報告重點及闡述情的學校統計數量7個,要求著裝及態度情況的學校統計數量3個。

(四)制定人文社會科學碩士學位論文評價的原則

從評價需求、評價過程、評價結果和評價持續等維度看,應關注以下六項原則:可操作性原則,即分類方案在評價過程中要具有可操作性。分類不能過于復雜,分類顆粒度切分要恰當,以保證分類框架清晰簡明,并在最大程度上能夠與評價主體的常識判斷保持基本一致,使評價主體較容易把握,從而提高評價操作的效率和評價結果的準確性。可比性原則,即分類方案的評價結果要具有可比性。只有同類比較才可以實現同一指標下的度量,評價結果也才具可比性、可信度,這就要求分類標準明確和界線清晰。可擴展性原則,即分類方案要具有一定的擴展張力。隨著經濟、社會、文化等諸方面的日益交融和加速推進,專業學科也隨之細分、交叉、融合。因此,保持評價分類體系具有較廣的范圍適應性和較強的功能擴展性,有利于評價結果的持續性比較和評價工作的一致性開展。可靠性原則。評價指標的設計不僅要考慮評估對象的特征,同時也要考慮指標的實際可操作性,指標的內容應明確,數量需適當,同時,同一參評項目中不同研究成果的各項指標間應具有一定的內在一致性,相互之間不會產生矛盾。客觀性原則。保證評價指標的客觀性,使評價指標及其評價結果符合研究成果的實際質量和水平,所設計的評價指標才具有現實意義。獨立性原則。當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某一指標被修改或調整時,其他指標應具有適當的獨立性,不會因某一指標的修改和調整而使評價指標或評價結果之間相互矛盾。

二、確立人文社會科學(法學類)碩士學位論文評價指標體系

著重選取了人文社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學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開展問卷調查,共形成有效問卷200份。為保證問卷調查結果能夠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學科領域的實際情況,發放問卷時還對受訪對象進行了學科比例控制。

重新選取了人文社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學生代表和科研管理者開展問卷調查,共形成有效問卷200份。為保證問卷調查結果能夠較好地反映人文社科各學科領域的實際情況,發放問卷時還對受訪對象進行了學科比例控制。

人文社會科學(法學類)碩士學位論文評價指標(答辯用)

三、評價體系的應用及結果分析

該評價體系針對科研管理者、專家和2013年畢業的人文社會科學碩士研究生進行了實際應用,該碩士學位論文評價體系一經使用即得到了學生、相關科研管理人員及指導教師的一致好評,一致認為該評價體系的主要優勢表現在三個方面:客觀科學:在全面探析各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評價指標之間的內在關系基礎上,能夠客觀科學地反映研究生學位論文質量的實際水平。嚴密可靠:該評價體系所采用的評價項目和權重比例之間的關系是嚴密的,選擇的應用對象具有代表性,評價結論具有可比性,因而能夠對研究生學位論文水平進行可靠評價。操作簡單:與其他評價體系相比,該操作步驟簡單明確。答辯之前學生可以通過該體系判斷是否符合答辯標準,指導教師可以通過該評價體系衡量學生對畢業設計的完成情況并督促學生。答辯時各答辯評委可以準確科學的評定學生學位論文的綜合水平。

篇(3)

(一)營銷資源評價指標

企業營銷資源來源非常的廣泛,由企業對其進行統一配置,從而形成營銷競爭力。營銷資源具有雙面性特點,并非每種營銷資源都對營銷戰略發揮作用。,而有些營銷資源對企業來說閑置無用,這些資源就是無效資源。在市場營銷中,需及時掌握信息動態、收集市場情報,利用渠道商、賣場等信息反饋渠道,了解市場行情和競爭對手的現狀。作為營銷基礎資源,人力資源也非常重要,競爭環境的不斷變化要求企業不斷優化和調整競爭力。衡量人力資源指標時,需根據人員流動率,人力資源優化配置的合理性等于(流動人員數/企業總員工)×100%。在產品市場上,品牌是以建立優勢品牌的方法,引起消費者們的注意。企業營銷過程中,資源增值能力的不斷提高,可用品牌價值、企業知名度以及美譽度,對其進行衡量。

(二)營銷創新評價指標

首先,營銷理念的創新。在全球化經濟發展背景下,國內企業面臨著嚴峻的調整,所處環境開發度也不斷增大。從企業長期的發展視角來看,每位員工都有創造性的想法和潛能,所謂管理人員,其責任就是要激發和挖掘員工們的潛力。以企業營銷策略決策能力為例,又可以分成四個具體的指標。產品決策能力是衡量企業產品種類、包裝以及樣式和風格的決策能力。價格決策能力是產品定價能力;渠道決策能力主要是指衡量企業管理渠道、新營銷渠道決策能力;促銷決策能力主要是指市場競爭中根據需要采用促銷手段吸引消費者能力。

(三)營銷運行評價指標

對于目標完成能力而言,即在市場競爭中能夠完成預期目標的能力;營銷執行能力,則是通過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來完成營銷任務的能力。其中,目標完成能力評價指標中的經濟效益指標達成率等于效益指標實際完成量與效益指標預期完成量的百分比。企業渠道資源的擴大能力主要有以下衡量指標:產品市場覆蓋率=(產品覆蓋市場/同類產品市場)×100%;客戶增加量=現有客戶保有量-原來客戶保有量;供應商增加量=現有保有量-原來保有量;營銷渠道投資力度=(現有營銷渠道投資額-原來同時期營銷渠道投資額)/原來同時期營銷渠道投資額×100%。

二、市場營銷競爭力評價步驟

對于企業而言,營銷策略具體可分為:市場定位,該策略是鎖定當前潛力市場,并且根據競爭者產品在現代市場上所處的位置,消費者需求來確定;產品策略,主要包括產品包裝、商標以及顏色的合理安排,產品策略與整個企業營銷活動成功與否,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聯性;價格策略,即對企業生產的產品價格制定,其中包括產品成本、市場需求分析等內容;渠道策略,即產品流通渠道,其執行效果直接將決定著市場的開拓情況,以及營銷目標能否實現。本文所研究的市場營銷競爭力評價體系,在確定評價指標基礎上,在企業營銷競爭力評價指標權重確定時采用了德爾菲法,有效地克服了頭腦風暴法之弊端,確保了各指標測評客觀性、準確性。在此過程中,企業可根據市場競爭對手的情況,對其營銷競爭力進行預測和評價,基于對結果的分析和考慮,不僅可以得到企業營銷競爭力現狀,而且有利于企業制定對于策略。在市場營銷競爭力評價過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步驟。

(一)明確目標,構建適合企業的層次結構模型

實踐中,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評價指標,然后依據評價指標的相互關系和內在邏輯關系,構建由各指標組成的評價結構體系。

(二)建立比較式判斷矩陣

在判斷矩陣建立過程中,根據企業營銷競爭力評價體系各層次隸屬性,基于對于數據資料的分析結論、專家意見,兩兩比較各指標因素。

(三)確定營銷方向

在此過程中,企業還需根據實際情況,收集到的信息數據,估測出企業競爭對手的競爭力,然后將其反饋到戰略運營管理體系之中,通過戰略性決策的實施,來提高企業的營銷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三、結束語

篇(4)

[關鍵詞]學術期刊 評價指標分類 因子分析 聚類分析

[分類號]G304

1 引 言

學術期刊是國家科技發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知識創新、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重要橋梁,在推動社會科技進步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期刊評價是文獻計量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過對學術期刊的發展規律和增長趨勢進行量化分析,揭示學科文獻數量在期刊中的分布規律,為優化學術期刊的使用提供重要參考,同時可以提高學術期刊的內在質量,促進學術期刊的健康成長和發展。對期刊評價指標進行分類是期刊評價的基礎和前提,目前期刊評價方法有幾十種,有些評價方法不需要對期刊評價指標進行分類,如主成分分析、灰色關聯、TOPSIS等方法,但是有些評價方法必須建立在期刊評價指標分類的基礎上,包括層次分析法、專家打分法、突變理論等。層次分析法是根據子指標對父指標的重要性程度進行兩兩判斷,指標分類尤為重要。專家打分賦權類評價方法是在指標眾多的情況下進行的,更需要分類。

Weiping Yue、Concepcion s.Wilson(2004)利用結構方程的原理建立了一個期刊影響力的分析框架,并對期刊評價指標進行了系統的分類。蘇新寧(2008)在構建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指標體系時,將一級指標分為期刊學術含量(篇均引文、基金論文比、機構標注、地區分布數)、被引數量(總被引頻次、學科論文引用數量、他引率)、被引速率(總被引速率、學科引用速率、它刊引用速率)、影響因子(總影響因子、學科影響因子、他引影響因子)、被引廣度等。蓋紅波(2006)將期刊評價指標分為定量評價指標(被引量、被索量、載文量、被摘量、影響因子)、定性評價指標(雙高、雙效、雙獎、雙百)、質量考核指標(政治、學術、編輯出版、效益)、同行評議指標。趙惠祥、張弘等(2008)將科技期刊評價一級指標分為影響力指標(總被引頻次、影響因子、5年影響因子、相對影響因子、即年指標、他引率、引用刊數、擴散因子、學科影響指標、學科擴散指標、被引半衰期、h指數)、文獻指標(載文量、參考文獻量、平均引文量、平均作者數、地區分布數、機構分布數、基金論文比、海外論文比等)、載體指標(文獻書目信息完整率、編排規范化、差錯率、裝幀質量、印刷質量、網絡通暢率、平均發表周期、平均出版時限等)、管理指標(期刊社體制、編委會狀況、管理規章完備性、版權制度、發行體制、信息平臺、人員狀況、營業總額、資產總額、利潤總額)。邱均平、張榮等(2004)將期刊評價指標分為技術性指標(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即年指標)、效益指標(直接效益、間接效益、社會效益)、標準規范化指標(編校質量、裝印質量、現代化建設)。黃河勝(2000)將期刊內涵指標分為引文參數(影響因子、總被引頻次、自引率、被引半衰期、外文引文率、SCI文獻引用率)、稿件特征參數(基金論文比、學位稿)、稿流特征參數(平均時滯量、平均載文量)。潘云濤(2007)”將期刊一級指標分為學術質量指標、國際競爭力力指標、可持續發展潛力指標。龐景安、張玉華等(2000)將科技期刊評價指標分為經營管理水平指標、學術水平、編輯水平三大類。

由于評價目的不同,期刊評價的指標選取不同,當然分類也不一樣。對于大多數評價指標而言,不同學者的分類基本相同,但由于學術期刊評價指標的特點,對于少數指標,不同學者分類截然不同,如基金論文比指標有的作為學術質量指標,而有的作為文獻特征指標;即年指標有的被作為時效性指標,有的被作為影響力指標。這些難以分類的指標主要有基金論文比、地區分布數、海外論文比、即年指標等。此外,目前學者主要采用主觀分類法進行分類,沒有采用客觀分類法。

本文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的醫學期刊評價為例,采用聚類分析與因子分析等客觀分類法進行分類和比較,試圖確定學術期刊評價指標的分類方法,從而為進一步的期刊評價打下基礎。

2 方法

2.1 聚類分析(Cluster Analysis)

聚類分析是多元統計分析的一種,它把一個沒有類別標記的樣本集按某種標準分成若干個子集(類),使相似的樣本盡可能歸為一類,而不相似的樣本盡量劃分到不同的類中。聚類分析被廣泛地應用于模式識別、數據挖掘和知識發現的許多領域。聚類的目的是要使各類之間的距離盡可能地遠,而類中點的距離盡可能地近。并且分類結果還要有令人信服的解釋。在聚類分析中,人們一般事先并不知道應該分成幾類及哪幾類,全根據數據確定。

對一組數據,既可以對變量(指標)進行分類,也可以對觀測值(事件,樣品)來分類,對變量的聚類稱為R型聚類,而對觀測值聚類稱為Q型聚類,它們在數學上是無區別的。在學術期刊評價中,可以應用R型聚類分析來進行學術期刊評價指標的分類。

2.2 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

因子分析是從多個變量指標中選擇出少數幾個綜合變量指標的一種降維的多元統計方法。該方法的基本思想是通過變量的相關系數矩陣或協方差矩陣內部結構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變量的少數幾個隨機變量去描述多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然后根據相關性大小把變量分組,使得同組內的變量之間相關性較高,不同組的變量之間相關性較低。每組變量代表一個基本結構,這個基本結構稱為公共因子。對于所研究的問題就可試圖用最少個數的不可測的所謂公共因子的線性函數與特殊因子之和來描述原來觀測的每一分量。

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目的是找出主因子,解釋每個主因子的實際意義,以便對實際問題進行分析。由因子模型矩陣得到的初始因子載荷矩陣,如果因子負荷的大小相差不大,對因子的解釋可能有困難,因此,為得出較明確的分析結果,往往要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正交旋轉或斜交旋轉。通過旋轉坐標軸,使每個因子負荷在新的坐標系中能按列向0或1兩極分化,同時也包含按行向兩極分化。如果不對因子載荷矩陣進行旋轉,就是主成分分析,因此,主成分分析實際上是因子分析的一種特殊情況。主成分分析只要求所提取出的主成分能包含主要信息即可,不需對其含義作準確解釋;因子分析要求所提取出的因子有實際含義,因此采用因子分析進行變量的分類較好。

因子分析是根據現有的指標尋找公共因子,因此,可以借用因子分析進行指標的分類,與主觀分類不同的是,由于因子分析是完全根據數據進行的客觀分析,

因此不能首先確定一級指標的名稱,而應該根據因子分析的結果對公共因子進行命名。

3 數據

本文數據來自于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CSTPC數據庫,以醫學類期刊為例進行分析。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從1987年開始對中國科技人員在國內外數量和被引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并利用統計數據建立了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數據庫,同時出版《中國學術期刊引證報告》。本文數據是2006年的醫學學術期刊數據,共518種醫學期刊,如表1所示:

由于要對期刊進行評價,所以必須對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每項指標最大值設為100,然后按比例進行調整。此外,被引半衰期和引用半衰期是兩個反向指標,必須進行適當處理,方法是用100減去其標準化后的結果后再做標準化,這種處理方式是線性處理方式,比反向指標取倒數的非線性處理方式要科學一些。

4 指標分類結果

4.1 聚類分析

采用層次(hierarchical method)R聚類,第一步把最近的兩個指標合并成一類;度量剩余的指標和小類間的親疏程度,并將當前最接近的指標或小類再聚成一類;再度量剩余的指標和小類間的親疏程度,并將當前最接近的指標或小類再聚成一類,如此循環,每次都少一類,直到最后只有一大類為止。越是后來合并的類,距離就越遠。采用SPSS 15.0進行數據處理,選擇組內聯系最大法(within-groups linkage),結果見圖1。總被引頻次(x1)與學科擴散因子(X5)被劃為一類,都是期刊影響力的指標;影響因子(x7)與即年指標(X8)被劃為一類,還是期刊影響力的指標。在此基礎上將以上4個指標劃為一類,是可以解釋的。然后以此為基礎,依次增加平均引文數(X11)、海外論文比(X14)、基金論文比(X9)、學科影響指標(X4),關聯性相對較弱,如平均引文數與期刊的影響力關系并不是很大,海外論文比和基金論文比與期刊影響力有一定關系,但基于聚類分析的角度,似乎又比較遠。

平均作者數(10)和引用半衰期(12)被分為一類,幾乎無法從理論上找到這種關系,在此基礎上又和擴散因子()(3)聚類,更是無法解釋。

被引半衰期(x6)和地區分布數(X13)被分為一類,從理論上也無法解釋,在此基礎上和他引率(x2)聚類,也無法解釋。

由于期刊評價指標的特殊性,如果采用聚類分析對指標進行分類,結果可能是不能令人信服的,本文是基于大量數據分析得出的結論,應該是比較可靠的。

4.2 因子分析分類

同樣采用SPSS 15.0進行因子分析,首先進行KMO與Bartlett檢驗。KMO是對樣本充分度進行檢驗的指標,一般要大于0.5。本文采用SPSS進行數據處理,KMO值為0.680,也就是說,符合因子分析的條件;Bartlett值為3319.828,P

第一因子是總被引頻次(x1)、學科影響指標(x4)、學科擴散因子(x5)、影響因子(x7)、地區分布數(X13),前4個指標都是與被引相關的指標,可以用影響力加以概括,地區分布數也是影響力的一種體現,影響力越大,論文地區分布越廣。

第二因子包括基金論文比(X9)、平均作者數(XIO)、平均引文數(X11)、海外論文比(X14)、即年指標(x8)、前4個指標都是期刊特征指標,即年指標比較特殊,在第一因子中的系數為0.34,說明它也是影響力指標;在第四因子中的系數為0.424,第四因子包括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也與引用相關,但第二因子系數最大,為0.531,所以認為其是期刊特征指標。

第三因子包括他引率(x2)和擴散因子(x3),也與被引相關,是影響力的體現,因此可以將第三因子和第一因子合并。

第四因子包括被引半衰期(x6)和引用半衰期(X12),它其實主要反映的是期刊的時效性情況,因為引用半衰期較短的論文,一般比較新,其參考文獻也相對較新

因此,根據以上分析,可以將學術期刊指標分類如下:①影響力指標:總被引頻次(x1)、他引率(x2)、擴散因子(x3)、學科影響指標(X4)、學科擴散因子(x5)、影響因子(x7)、地區分布數(X13);②期刊特征指標:即年指標(x8)、基金論文比(x9)、平均作者數(XIO)、平均引文數(x11)、海外論文比(X14);③時效性指懷:被引半哀期(x6)和引用半衰期(X12)。

篇(5)

〔關鍵詞〕中國科學院;科技評價;評價指標;評價方法

〔中圖分類號〕G250.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0821(2012)09-0155-05

科技評價作為科研管理和績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構建科技發展競爭環境的基礎,在推動國家科技事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科技資源優化配置方面作用重大。中國科學院的研究所承擔著國家的重要科研任務,合理有效的科技評價,不僅可以充分調動研究所和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更好地完成科研任務,而且能為國家的科學研究、獎勵、管理提供依據和參考,使管理決策部門正確地評價科學活動,合理地制定激勵系統,以保證科學系統積極有效的運行,對科研事業和學科的長遠發展有舉足輕重的意義[1]。

中國科學院研究所科技評價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的評價特點是采用定量方法進行研究所產出評價,評價結果表現為研究所排名,不與資源配置掛鉤。第二階段的評價特點是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關注重大創新成果、目標完成度和政策引導,評價結果表現為研究所分類排名并與研究所資源配置有所掛鉤,同時反饋評價信息到研究所并為研究所提供咨詢建議。第三階段的主要特點是建立以綜合質量評估為根本、以政策導向評估為重點、以基礎數據測評為基礎的綜合質量評估體系,把戰略規劃評估納入評價,嘗試了創新能力指數評價[2]。

以上評價的3個階段伴隨著中國科學院的知識創新工程。第三階段的評估體系全面總結和評估了科學院各個研究所的知識創新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為:有科學院特色的評價模式尚待建立,科技評價尚不能有效支撐科學院戰略管理和績效管理的需求,科技評價方法有待完善和進一步創新[2]。目前,中國科學院應總書記“不僅要創造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益、一流的管理,更要造就一流的人才”的要求,開始實施“創新2020”,著力解決關系國家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科技問題。為此,研究所的評價導向應有所調整,應建立以重大產出為導向的研究所評價體系,尤其注重對人才的評價。

本文在討論了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研究所評價體系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優化評價指標和評價方法的思路。

1 常用指標分析與優化思路

中國科學院知識創新工程研究所評價體系共包括24個基礎指標元素(見表1)[2],其中的很多指標是科研機構常用基礎評價指標,也是科技評價必不可少的指標,如論文等出版物以及影響因子、檢索系統收錄情況和被引頻次,獲獎成果,專利和軟件著作權,項目數和經費,將帥人才等等[3]。下面就在討論這幾項常用指標的基礎上提出一些改進思路,使之更適合中國科學院的創新評價需求,達到評價導向和支撐科學院戰略管理與績效管理的需求。

1.1 論文數和影響因子

絕大部分科研機構都把發表科技論文數作為評價單位研究實力和科研人員研究水平的一個重要指標,而且與研究所排名、項目申請、成果申報、職稱晉升、待遇獎勵等掛鉤。科研論文是科研成果的重要表現形式,此項指標數據也很容易獲得,但以簡單的數量指標來衡量科研績效,往往不能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價值[2]。首先科研論文有期刊論文、會議論文、綜述、摘要、咨詢報告等多種類型,論文的類型不同,在數量方面客觀上就存在差異。其次,即使同樣是期刊論文,刊載論文的期刊的質量和影響力以及論文本身的質量也是千差萬別。再次,數與學科差異和領域有較大關系,如有些需要有長期積累的學科,在短時間內很難有論文等成果產出。還有些學科或領域的期刊較少,發表文章的難易程度也就不一樣[4]。因此現在的評價體系都不會把論文數作為單一的評價指標,而是和影響因子相結合。

篇(6)

(論文)教學質量的可行性PDCA循環是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Ed-wardsDeming)博士提出的,其基本含義是在進行任何一項工作之前首先要制訂計劃,然后將制定的計劃付諸實施,再根據實施的情況進行檢查,最后根據檢查反饋的結果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由此不斷循環往復,提高工作質量或水平,即是“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ck)—反饋處理(Action)”工作循環的方法[9]98-101。任何一項有目的的、有過程的活動都可以按照PDCA循環理論的P(Plan)—D(Do)—C(Check)—A(Action)4個環節進行循環轉動,整體呈現螺旋上升狀態,同時,PDCA循環又是一個遞歸的體系,P-D-C-A的每一步驟又可以再細分為一個完整的PDCA循環,這樣就形成了大環套小環,環環相扣不停地向前移動的螺旋上升體系,如圖1所示。每次循環都把活動的目標或標準推向一個更新的高度,如此往復不斷,活動的目標或標準將會不斷地得到提升[2]920-926。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管理過程是在首次制定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計劃的基礎上,將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計劃付諸實施,在實施的整個過程中總結經驗,檢查發現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之處,最后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并將本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存在的問題在下一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工作中進行解決,如此循環往復達到不斷提高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的目的。由此可見,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管理過程與PDCA循環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邏輯上的一致性。由此可見,本文認為,PDCA循環理論為解決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評價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途徑。

(二)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評價中的PDCA循環

依據PDCA循環理論,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管理過程分為4個環節:(1)計劃環節:指本科畢業設計(論文)開始前的準備工作,主要包括教學大綱、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如畢業設計(論文)選題、對指導教師和學生要求、寫作規范、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時間安排、答辯程序、成績評定辦法、畢業設計(論文)資料保存等一整套規章制度以及與畢業設計(論文)質量有關的評估標準,即畢業設計(論文)過程中評價階段性成果的標準和要求,如畢業設計(論文)選題標準、寫作規范標準、評分標準等一系列質量評估標準文件;(2)實施環節:指按照畢業設計(論文)教學大綱以及規章制度的要求開展具體的工作,主要包括組織學生選題、進行任務書的下達、學生撰寫開題報告、中期檢查、課題的設計及論文的撰寫、論文的評閱、論文答辯、成績的評定等工作;(3)檢查環節:主要是對畢業設計(論文)的工作進行檢查,以發現其不足之處,該過程貫穿于畢業設計(論文)的全過程。如對任務書下達情況的檢查、學生開題報告情況的檢查、學生畢業設計(論文)質量的檢查、教師指導情況的檢查、成績評定合理性的檢查等;(4)處理環節:主要是針對本屆畢業設計(論文)工作進行總結,發現不足之處,提出改進的意見或建議,并以此作為下一屆畢業設計(論文)工作改進的依據。圖2描述了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管理過程。根據圖2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管理過程模型,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評價的PDCA循環包括:畢業設計(論文)計劃的評價、畢業設計(論文)實施的評價、畢業設計(論文)檢查的評價以及畢業設計(論文)改進處理的評價,這樣的循環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實現了對畢業設計(論文)前期、中期、后期不同階段的有效評價,從而使得對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的評價具有客觀性和完整性。

(三)基于PDCA循環的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教學質量評價指標

篇(7)

首先,從10項指標來看,他引量和他引影響因子占據絕對量,兩項之和53%(他引量25 %,他引影響因子28 % )。期刊評價指數如果想得到有效提升必須在這兩項上下功夫。他引量指某刊自創刊以來,所登載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他刊某學科論文引用的總次數,包括期刊他引量、博士論文被引量、會議論文被引量。他引影響因子就是該刊前2年在統計當年被他刊某學科的論文引用的總次數除以該刊前2年的總數。其實這兩項在內涵上有著一致性,如果他引量上去了,他引影響因子自然而然就提高了。被引量也與他引量有著密切的關系,因為被引量是某刊自創刊以來所登載的全部論文在統計當年被某學科論文引用的總次數。因此,在整個中文核心期刊評價中“他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在他引量和他引影響因子這兩項上急需提高,關鍵要做好兩項工作。一是在組織高質量的稿源上下功夫。這是提高刊物影響力的根本之道。期刊要想高被引,必須發表大量的高質量論文,尤其是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的論文。作者寫論文,最喜歡引用具有學科引領價值和參考價值的論文。讀者對專家的觀點最為關注。二是編輯樹立自覺意識。編輯不僅要有學術素養,而且還應有編輯素養,主動地研究期刊相關評價指標,總結期刊發展規律,合理、恰當地加以利用,提高編輯工作的針對性。

其次,被摘量和被摘率兩項之和是10%。綜合性人文、社會科學類中文核心期刊論文被摘的檢索工具包括4種二次文獻刊物:}4)《人大報刊復印資料》,}2}《中國社會科學文摘》,}3}《新華文摘》,}4}《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其實這兩項指標是一個數據兩個角度。如果被摘量大了,那么被摘率肯定就高。二次文獻的復印轉載既是論文學術反響的重要體現,也是評價刊物重量高低的一項指標。因此,論文被復印轉載是作者、編輯共同期待的事情。編輯、作者一道關注具有熱點、焦點的學術問題,共同打造出具有創新價值的論文,以期引起二次文獻機構的關注。同時還應積極向二次文獻機構推薦所刊發的好論文,以便提高工作的主動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内射中出日韩无国产剧情|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网站| 人人看片人人看特色大片|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色婷婷基地| 久久久国产打桩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宅男?|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 色偷偷www.8888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三级久久久精品麻豆三级| 国精品午夜福利视频不卡757|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久久久久久九九99精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乱码av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精品伊人久久| 影音先锋女人aa鲁色资源| 日本韩国男男作爱gaywww|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放he|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妓女影院| 麻豆乱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免费看成人影片| 他一边曰一边吃我奶小说免看| 无码少妇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动态 | 131美女爱做视频| 国产精品情侣呻吟对白视频| 欧美激情办公室videos| 网禁拗女稀缺资源在线观看| 九色porny丨国产首页注册| 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性大毛片视频| 无码无遮挡又大又爽又黄的视频| 老汉色av影院| 亚欧精品午睡沙发|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