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高等藥學教育論文

高等藥學教育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3-26 07:12:28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高等藥學教育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高等藥學教育論文

篇(1)

[論文摘要] 隨著畢業生越來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基層醫療專業人才的缺少,如何才能形成二者之間的良性互動,本文以藥學專業為例,從現有的教學模式、專業素質教育和學生的就業方向等方面提出了看法和建議。 

 

為了提高藥學專業教育的綜合素質,筆者分析了藥學專業現在的教學體系及教育模式,并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現將具體分析情況報道如下: 

1 改變藥學專業的現有教學模式 

1.1 改變教學體系 

現有的教學體系主要包括理論教學體系、實驗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等三部分。而實踐教學體系則強調培養學生溝通交流、團結協作以及對社會的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責任感。實踐與實際工作非常密切。我國現階段的許多院系、專業設置及課程內容的教學,往往缺乏與社會需求相適應,還延續著計劃經濟體制的慣性。這是個根本性的體制缺陷,我們的教學大綱和課程安排,與社會實踐相脫節,學生在校時雖然完成了規定的學科學習,但卻沒能學到社會實踐所急需的職業技能,從參加工作的第一天起還得重新起步,把理論融入到實踐中去,因此教學體系改革勢在必行。 

1.1.1 從課程設置入手課程設置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結合職業特征,重點確立“適用型”人才培養。3年的大專課程從專業基礎課到專業課共計30余門課,而實際在校期間只有4個學期,真正地要學好該專業就得進行課程的篩選和優化,把高新技術重點化,根據市場需求做相應調整,在理論課程中可以把《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范》、《醫療機構制劑管理規范》等相關知識的實踐要點理論化,把理論實踐化,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中參加模擬社會實踐,增加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藥品實踐中的實際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實踐教學細致化、標準化、具體化、規范化,把“工作經驗”理論化,把社會知識濃縮進課堂,提高他們的社會經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藥物分析實驗和實踐中,可以結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的實施細則對藥品檢驗的全過程實施規范和標準化:如滴定溶液的配置、定量玻璃儀器的校正、精密儀器的使用等要結合《gmp》標準操作來強化學生動手能力,縮短學生的二次培訓時間。在藥劑實訓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按照《藥品生產質量管理》的制備工藝和技術要求來模擬生產現場,了解藥物制劑的規范化程序。在藥物化學實驗中結合藥品生產的合成路線了解生產工藝和標準操作規程。為了滿足科技的發展和需求,要把先進的檢驗技術融入課堂,讓學生走進社會就能按需所取。所以,教育的重點要與實踐結合起來,與社會實際需求結合起來,才能有利于學生和社會的長足發展。 

1.1.2 從師資隊伍入手國外的大學院校師資隊伍實行的是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老師在已退休的企業家中物色;三分之一的老師從現職的企業家中聘任;三分之一的老師則是大學的專業師資。這樣特色鮮明的師資結構,自然從根本上保證了教學與社會實踐的緊密聯系,使學生的大學生活具備了名副其實的職前準備。由于不同的師資所具有的各自社會職業背景和相關資源的擁有及影響力,使學生們在進行專業學習的同時,能夠更緊密地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及良性互動,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學習與社會實踐嚴重脫節的問題。而我國現在的師資隊伍知識結構單一,普遍都是專業教師,專業知識水平很高,但大都缺乏臨床實際工作經驗,教出來的學生知識結構自然單一,過去的滿堂灌教育模式已經不能被社會發展和需求所接受。只有我們的專業教師把實際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水平高密度地結合起來,才能培育出受時代歡迎的學生精英。所以,建議我們的專業教師隊伍能夠深入社會基層,掌握各領域的一線技術要求和標準后再上講臺。 

1.2 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 

傳統教育課程設置的藥學與醫學的分離,致使藥學知識結構與社會醫療需求脫節。現在不同層次的藥學院校培養目標、課程專業設置基本相同,絕大多數的學生需要用人單位進行二次培訓[1]。以“執業藥師”為例,執業藥師現在承擔著集藥學、醫學、法律、交流與溝通等綜合素質于一身的藥學技術人員,由于傳統的藥學教育是以藥物為中心進行的單純知識、技術的教育,而不是以“人”和患者為中心的全面素質教育,如《臨床藥學》與《臨床醫學》的分離,使得藥學專業畢業學生知識結構與藥學實踐領域的需求脫節,學生對臨床藥物治療方案、對患者用藥評價、對藥物不良信息、對人文精神等普遍缺乏統一認識。在某種程度上只能是藥品供應者,而不是藥學服務者。藥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但在實際臨床過程中又與醫學、環境等社會問題相互關聯。因此藥學教育該如何把“藥學-臨床”有機地結合起來,最大限度地發揮專業作用,是所有藥學教育者的最終目標,也是社會對當代藥學服務工作人員的需求。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藥學專業的教育觀念應逐漸轉變,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創新和服務意識為主導,以便適應當前國內外形勢下藥學領域對藥學人才的需求。高等藥學教育一方面要通過教學理念的轉變,培養具有綜臺素質、夯實基礎、創新思維的藥學人才。另一方面要通過課程設置的調整與整個學校的培養方向結合起來,與社會需求,與學生就業目標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大醫學與臨床藥學課程的比例,增加藥學交流、藥學倫理等人文綜合課程;進行學校與實踐機構的聯合,增強臨床實踐技能的培養;在師資中引進實踐領域專業人員,增強教與學中的實踐工作意識[2],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實際需求與供給的矛盾。教育要加強與社會發展和需求的銜接,將巨大的就業壓力轉化為強大的社會生產力,將以前偏重于科研創新人才的培養轉換為以服務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以適應當今社會的需求。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將教學計劃分為幾個模塊:藥學服務型模塊、藥品生產和經營型模塊、藥學科研型模塊等。然后根據不同的模塊形式制定不同的教學計劃,有目的、有計劃地區分教學重點,細化功能區域,打破以前的大海撈針形式,避免學生學而不精、廣而不細的局面,有針對性地去適應社會的點需求,有目標性地去謀求學生的個發展。所以,專科教育要“專而精”,不能讓學生只懂皮毛,不知精髓。 

2 提高藥學專業綜合素質教育 

2.1 著重開展素質教育 

專業教育必須著眼于未來,以共創明天的現實為目標,為消滅貧困、消滅偏狹做出服務。 那么怎樣才能提高綜合素質?第一要廣泛地學習人文和專業知識,以淵博的知識來填充自己,可知識并不等于素質,但可通過內練把知識轉化為素質,要積極參加各種有益活動,多從事社會實踐調查,多采集成功人士的經驗,多動腦筋深入基層了解問題,從每天的一言一行出發,把學習、生活有利地結合起來,提高閱歷資源,把良好習氣培養出來,提高自身修養魅力。 學習期間不僅要積極投身于校園文化生活,不斷與之交流和碰撞,才能不斷鍛煉和提升自己。第二要走出固定的學習模式,多方位掌握人生技能,要勇于探索和創新,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平時在學習和生活中善于思考,體會做人和做事的準則,才能不斷提高綜合素質。一個高素質的藥學工作者,不僅要有過硬的藥學專業知識,而且要有超群的專業技能和人文社會精神。所以只有提高專業綜合素質和藥學服務的水平,藥學人員才能提供安全、有效、經濟、合法的醫療綜合信息[3],才能滿足醫療水平發展的需要。 

2.2 做好基層醫療需求的就業教育 

在教學過程中學校要注重以人為本:不僅要尊重和發展醫學院校大學生的個性, 以促使其全面和諧發展;而且還要以基層社會需求為目標著重培養實用型人才,解決基層單位的迫切問題,為農村和邊遠地區的醫藥衛生事業做出貢獻,為消滅城鄉差距,消滅經濟發達與不發達地區之分而培養技術骨干。 

合理的醫學專科院校的人文課程還應把課程的內容與時代的發展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在校園學習的同時認識和了解所生存的空間,把有限的課程設置跟學生的現實需要聯系在一起,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將就業和國家的教育方針結合起來,與國家的新農政策結合起來,與基層醫療衛生專業人員的缺少狀況結合起來,把自己所學專業和社會需求結合起來。根據目前嚴峻的就業形勢,鼓勵他們扎根基層和農村。特別是邊遠地區更需要有一批具奉獻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的專業隊伍,為社會的和諧發展做出貢獻。讓學生通過學習人文課程,讓學生確確實實能夠成為下得去,用得著的實用性人才[4]。目前基層的需要就是社會發展的目標,所以引導學生走入基層,服務基層是大勢發展所趨,是順應時展的要求。 

3 建議 

3.1 教育學生改變就業方向 

面對日益激烈、殘酷的就業競爭,當前大學生就業難而基層、民營企業就業崗位虛位以待,這二者之間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阻礙了社會的發展。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在哪兒?第一是擴招導致畢業生供給量大于社會需求量;第二是大學生就業地點多集中在大中城市,經濟不發達地區其實有著廣闊的就業場所,因此大學生就業出現地區不均衡,導致這些地區就業問題比較突出;第三是專業不對口,部分畢業生無法從事喜歡的工作,也可能導致部分畢業生在家待業或者不適應現有工作崗位而導致失業[5]。在現有的民營企業、基層單位中專業技術人員需求量較大,但目前的畢業學生大都不愿選擇這樣的單位,致使二者矛盾突出:學生就業困難,單位專業人員稀缺。這就需要國家的就業傾斜政策和當今大學生的奉獻精神,才能使社會和諧、均衡地發展。所以我國的專業教育亟待改革,要讓學生明確就業方向,放寬就業范圍,拓展就業思路,根據市場需求,做好就業奉獻準備。學生只有不斷拉近與社會實踐的距離,形成就業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的良性、密切的互動關系,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就業難的狀況。 

《中國2001~2015年衛生人力發展綱要》提出,到2015年在全國衛生隊伍中,應有30%以上的人員從事社區衛生工作。按照這個綱要,大學生畢業走向基層是將來就業方向。在當前,也是盡快提高社區醫療技術水平的一個措施。現在的問題是,大學生畢業都不愿意去基層。因此,現在基層的大學生數微乎其微。因此,提高下基層人員的待遇,是吸引人才去基層的重要措施。也是下基層人員應當得到的待遇。我國一直有政策傾斜的辦法。在人才下基層方面,更應當給予政策傾斜,鼓勵和吸引更多的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工作[6]。 

3.2 教育學生改變就業觀念 

民營企業和基層醫療有著巨大的就業空間,在校期間要教育畢業生做好充分的就業思想準備,充分認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 到公有制單位是就業, 到民營企業、在基層同樣是就業。目前經濟不發達地區的就業環境廣闊,就業單位急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這就需要各大學做好學生的就業觀念的轉變,正確引導畢業生求職擇業要與社會接軌, 根據市場的不同需求對自己進行準確定位 。要培養學生的艱苦創業精神,降低和調整就業期望值。幫助畢業生了解當前國際國內的形勢、端正就業理念, 改變就業心態, 確保盡早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浙江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長鄭宇民曾經在一次公開會議上說過,“全國4 300萬個企業,民營企業占92%以上;全國就業人口7.79億。國有企業安排就業人口6 300萬。91.8%都是民營企業承擔的。”民營企業在當今就業問題上承擔著主力軍,但國企實際上是成為了當今大學生們的就業首選目標,這無疑是整個大環境造成的。所以在這樣的環境下,更要求畢業學生求職時要有充當普通勞動者的心態[7]。 

基層醫療同樣急缺專業技術人才,但在每年的學生求職目標中,幾乎沒有學生填報這些志愿。即使有填報的學生也會覺得是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不得已而去的,其實對于這些專科學生來說,基層需要是最好的選擇方向。因為自己的專業層次不是很高,學到的知識不是很精,這就需要一個寬大的環境來彌補自己的不足,需要艱苦的磨礪才能不斷更新自己。所以大學畢業時要做好走向民企、走向基層的思想準備,要有奉獻精神,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所以,民企和基層是目前大學生的廣闊就業市場,也是學生就業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陳欣.借鑒國外經驗發展我國高等藥學教育[j].中國藥事,2009,23(11):1141-1153. 

[2]胡明,蔣學華,張志榮,等.國外高等藥學教育發展趨勢及我國高等藥學教育發展及定位探討[j].中國藥學雜志,2007,42(21):1676-1678. 

[3]聶廣橋.論醫學專科院校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教育[j].教育論壇,2010(9):76-77. 

[4]雷英杰,丁玫雷.引導藥學專業本科生盡早樹立執業藥師意識[j].中國執業藥師,2010(7):46-48. 

[5]孫淑軍,傅書勇.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的經濟學分析及對策研究[j].藥學教育,2010,26(3):60-63. 

篇(2)

拉脫維亞經濟基礎較好,以工業和農牧業為主,是波羅的海沿岸經濟發達國家,也是原蘇聯經濟最發達和富饒的地區之一,在波羅的海三國(拉脫維亞、立陶宛、愛沙尼亞)中,其工業位居第一、農業位居第二。拉脫維亞氣候宜人,森林資源豐富,是一個風景如畫、文化豐厚的美麗國度。在教育領域,拉脫維亞也擁有一定的基礎和實力,獨具特色。

拉脫維亞的高等教育概況

“拉脫維亞是學習型社會,在教育和科研方面保持著開放的態度和可持續發展的核心理念。拉脫維亞努力把高等教育國際化,在科教研究方面積極主動,建立了很多科研合作伙伴關系并且成果卓著,在自然科學領域尤為出色。”

“在地理位置上,拉脫維亞地處東西文化的交匯之處,是最為充滿活力的歐洲國家之一。我們的高等教育學府擁有很多可供選擇的科目,如人文學、社會學、工程學、自然科學和IT等。可以說,拉脫維亞人一生都在學習!”這是拉脫維亞教育科學部長庫克女士對該國教育狀況的概括。

拉脫維亞有尊師傳統。9月1日開學這一天,學生們大都會捧著鮮花到學校報到,并把鮮花送給他們的老師。因此,每逢9月1日,大街上便會出現很多手捧鮮花的少男少女或青年男女,花店的生意也甚是興隆,開學日則被這樣的氣氛渲染成了一個節日,拉國尊師重教的風氣可見一斑。

在拉脫維亞,義務教育為9年,政府提供免費的小學和初高中教育。全國90%以上的兒童就讀國立學校,大多數大學生則就讀公立大學。除公立學校之外,也有私立中小學和大學。另外還有政府補助的少數民族學校,這些學校教學使用俄語、白俄語、烏克蘭語、立陶宛語、愛沙尼亞語、希伯來語及波蘭語。

據了解,自1996年起,拉脫維亞的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到2008年初,每萬人中有近500名大學生,僅次于加拿大和美國的大學生比例,居世界第3位。拉脫維亞有20多所國立高等院校和10多所私立高等院校,設有豐富多樣的學術性或專業性教育課程。

學術性課程主要是基礎課程和應用科學。這種課程分為兩個學習階段,在每階段結束前,學生必須提交獨立完成的論文。學生在完成第一階段學習后可獲學士學位和學術性學位。3年制的學士學位課程是一種職業預備課程,并不是一項完整的高等教育課程。4年制的學士學位課程,不包括職業培訓,是一項法定完整的高等教育課程。在某些課程中,職業培訓和學士學位培訓可同時進行。經過5年學術學位和專業資格的學習,學生可以獲得畢業文憑和資格認證;專業性高等教育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在專業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實際技能。這些課程一般歷時1-2年,可與學士學位的學習同時進行。學生畢業時既取得可學士學位,又可取得專業資格證書。專業資格證書發放以下幾類專業人員:內科醫生、藥劑師、工程師、藝術家、教師、牙醫和技師。

研究生教育是學術性教育的第二階段,經過1年半-2年的學習,學生可獲得碩士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而博士學位的學習分為兩個層次:博士學位和資格博士學位,取得資格博士學位是擔任教授的必要條件。博士學位學習歷時3-4年。學生須提交博士論文并通過公開答辯才可獲此學位。若想取得資格博士學位,必須進行論文答辯,此論文是幾篇已出版的重要科學或教育論文的摘要,或是博士論文答辯后的專題研究。

若想就讀高等院校,一般需提供中等院校畢業證書,學院將對其所學的中學科目進行評估,以確定哪些科目的成績可作為入學條件。申請人必須參加招生辦負責人組織的面試,學生必須參加4種入學考試中的一種。若想申請就讀碩士學位,必須提供學士學位。3年制學士學位的畢業生可在原校就讀碩士課程,如想轉到他校就必須再學一段時間的學士學位課程。若想就讀博士學位課程,就必須提供碩士學位證書或對等學位證書。如果所申請課程的教學語言是拉脫維亞語,申請人必須通過語言能力考試。

外國留學生在拉脫維亞就讀大學本科和碩士課程,每學年需交納2000-3500美元。博士課程學費每年約2500-3500美元,另需交納一小筆注冊費。學生住宿費每月約15-20拉特(拉脫維亞貨幣,1拉特約合2美元)。生活費取決于個人的住宿地點和生活方式,平均每月約150-200拉特。留學生抵達拉脫維亞后最好立即辦理健康保險,以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

拉脫維亞和中國在教育方面進行了成功的合作。據報道,今年9月11日,中國駐拉脫維亞大使程文舉拜會了拉國教育科學部長庫克女士。程大使回顧了近年來中拉在教育科學領域取得的喜人成果,特別是在中國駐拉使館推動下,漢語教學事業蓬勃發展,“漢語橋”項目已在拉國生根開花。據不完全統計,拉脫維亞目前學習中文人數約500人。

庫克說,拉脫維亞已經發展成波海三國地區的漢教中心,拉國教育科學部亦將繼續支持漢教事業的發展。同時,庫克表示,拉國教育科學部已同意與中方簽署中拉關于相互承認學歷和學位證書協定的草案。這一草案的簽署必將為中拉兩國的教育事業增添新的活力,推動兩國科教合作邁向新的臺階。

拉脫維亞的大學

里加工業大學是東歐最古老最著名的國立大學之一(是拉脫維亞排名第2位的大學),始建于1862年。從建校那時起,RTU就是一所世界性高等學府,許多德國、波蘭、瑞典、俄羅斯的科學家都在這里學習和工作過。

拉脫維亞獨立后,抱著與符合歐盟關于教育、科研標準的明確目的,RTU徹底改變了教育程序。現在,RTU的學歷得到世界廣泛認可,RTU還積極參與與德國、英國、瑞典等國家合作的歐洲教育科研項目。

除了本地學生,RTU還有來自中國、印度、巴基斯坦、黎巴嫩、敘利亞及其他歐洲、亞洲、拉丁美洲的學生。

RTU位于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市中心,有8個系及5個科研院所,目前在校生有18000多人、其中本科生5600人、大專生7500人、碩士生3600人、博士生400人、留學生1000多人;教職員工有1000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400人。

RTU擁有拉脫維亞最著名的工程與科技學院及專家教授,并致力在學術及科技領域發展成為世界最著名的大學。RTU在教育創新及進行高端研發方面也享有盛譽,積極地為國家的發展培養科技與管理人才。RTU除了各個系以支持科技、教育及研發需要外,還擁有5個專家研究所及研發中心。

除致力于培養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及建筑方面的高級人才外,RTU同時也從事一些研究工作及為國家培養工程師及專家。

大學主要設施包括教室、圖書館、計算

機實驗室、自然科學實驗室、運動設施、學生宿舍等。RTU的圖書館藏書量為100萬冊,包括書籍、期刊等;計算機實驗室為學生提供了最先進的技術與軟件,所有學生都可以在此上網及收發郵件:自然科學實驗室為學生們進行工程及科技領域的實驗提供了完備的實驗設施;大學教室全部裝有空調及電子教學設施,包括電腦、投影儀及音響設施;室內運動設施包括壁球、羽毛球場及一個健身中心,戶外運動設施包括排球、網球、籃球場,還包括標準的足球、橄欖球及板球場。此外大學還開設了各種俱樂部及社團以滿足學生文化及休閑的需要;RTU的校內宿舍價格合理,學校也會盡量為國際學生安排校內住宿。來自各國的學生可以參加學士和碩士學位的學習,所有課程均用英語由RTU最好的教授授課。

里加斯特拉京什大學(Riga Stradins University,RSU)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里加醫學研究所,該研究所隸屬于拉脫維亞國立大學醫學院,并在1990年更名為拉脫維亞醫學科學院。直到2002年,拉脫維亞醫學科學院才正式改為里加斯特拉京什大學。如今,在拉脫維亞各個領域的多數著名醫藥界人士和從業人員,均畢業于RSU。

RSU的強項專業是醫學,圖書館內收藏了十分齊全的醫學書籍與資料。這里設置了醫學系、口腔學系、配藥學系、康復系、公共衛生系和護士系,并授予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RSU的畢業生都是當今社會急需的醫學人才。1990年以來,來自澳大利亞、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以色列、黎巴嫩、尼泊爾、挪威、巴基斯坦、斯里蘭卡、瑞典、瑞士、敘利亞、英國、美國等國家的留學生都在RSU學習醫學,上課時采用英語授課。

外國學生如想進入RSU學習,年齡必須在17歲以上,并具有高中畢業或同等以上學歷(其中:生物學2學期,化學2學期,物理學2學期)。另外,入學英語測試也是必要的,申請入學的外國學生的托福成績分數要在500分以上,雅思成績分數要在6.5分以上。

RSU也有若干的課外活動和學生團體,例如:學生科學協會,拉脫維亞學生會,里加合唱團等等,還有體育俱樂部、舞蹈組等多樣化的社會活動,學生生活可謂豐富多彩。

文茨皮爾斯大學(Ventspils UniversityCollege,YeA)位于文茨皮爾斯市,在拉脫維亞的西海岸,距首都里加200公里。這座人口不足6萬的小城卻擁有波羅的海地區最大的不凍港,主要進出口貨物有金屬、木材、谷物、石油等。

VeA是一所年輕的大學,由拉脫維亞政府建于1997年,是該國西北地區主要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目前該校有學生約1000人,有60多名教學人員,其中有一半擁有博士學位。這里提供本科和研究生課程,主要專業包括信息技術、翻譯,商業行政和管理等。

VeA積極參與了歐盟國家的學生和教師流動方案,并在愛沙尼亞、立陶宛、芬蘭、挪威、德國、愛爾蘭、意大利和法國有超過20多家的合作機構。這些計劃為校內的學生和老師提供了很多去其他國家學習和交流的機會。

校內的科研工作集中在經濟學和商業管理方面,波羅的海三國的經濟和商業環境是其中一個主要的研究領域。此外,研究工作還涉及應用語言學、翻譯學和文化交流等領域。

“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VeA規模雖然不大,卻已經發展成為拉國西部的一個教育中心,該校致力于實施終身學習的方法,努力為社會提供質量良好、價格公道的教育和繼續教育,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相當齊全和現代化的學習和生活設施。這里的學生宿舍可容納300多人,收費也不是很高。校園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公園和一個籃球場。此外,文茨皮爾斯本身就是一個美麗整潔的海濱小鎮,這里不僅是學習研究的理想之所,也是休閑娛樂的好去處。從校園出發,只需步行10分鐘便可到達海灘。在這里學習和生活,真是不勝愜意。

拉脫維亞工商管理學院――TURIBA(意為“繁榮”)是一家私立職業學校,目前有學生7500多人,是拉脫維亞數一數二的高等職業培訓學校。這里所授專業主要是旅游與酒店管理,并提供工商管理專業學士學位證書,該證書是經過拉脫維亞教育與科學部以及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認證的。

TURIBA每年9月1日開課,學制4年。這里畢業的學生大多成為高級酒店業與旅游業的業務精英,例如商務經理、旅行顧問和旅游機構組織者、導游、飯店主管和經理、旅店行政管理和經理、休閑和娛樂公司管理者、旅游信息中心管理者等。

由于TURIBA與歐洲多家學術機構和旅游機構有項目合作,因此在這里學習,還能獲得到旅游教育方面處于領先地位的北歐學術機構學習。近年來,這些項目在不斷更新、改善,以適應不斷變化的人才市場的需求。目前,TURIBA的學生可以在國內外各種不同的高級旅店接受有價值的培訓,其中不乏布羅德莫度假村、希爾頓酒店這樣的高級場所。另外,TURIBA還和法國諾曼底管理學院就雙學位項目的旅游教育課程簽訂了一項合作協議,學生可同時接受這兩所院校的課程教育,并獲得雙學位。

對于來這里上學的外國留學生來說,一年要交納6760美元的費用,包括學費2810美元,餐費3000美元,以及青年公寓住宿費950美元。這其中還包括所有學習過程中需要使用到的資源、圖書館可用文學資源、講義和印刷材料、學校圖書館管理的電腦資源、免費參加各種學生聚會和活動等。

申請到TURIBA留學,要提供中等教育證書公證書的有效復印件,所有資料需翻譯成英文、俄文或拉脫維亞語,還要提供英語水平測試結果的官方復印件,如劍橋英語測試(至少初級證書)、托福成績(至少得分60%)、雅思成績(最低6分)等。

據了解,TURIBA已與中國展開了教育培訓合作,今年將有十幾名中國學生來到這里進行碩士課程的學習。

拉脫維亞大學(University of Latvia)是一所古典大學,成立于1919年,前身是里加工藝學校。學校教學以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為指導思想,課程設置有:人文科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為留學生設置了以英語授課的多學科研究課程。學校有學生25000名,是拉脫維亞最大的大學,也是波羅的海東海岸最大的大學。

拉脫維亞大學將自身的宗旨定為:整合不同領域的研究與創新,積極提供歐洲標準的高等教育,在拉脫維亞語言和傳統文化等領域開展合作,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保障。

拉脫維亞大學非常重視和積極開展國際合作,參與制定國際教育研究的方案和項目,促進學生和教9幣的國際交流,在學院、研究所、部門和個人等不同層面上都有交流與合作。大學還積極制定雙邊伙伴關系協定,與歐洲30個國家的235個機構(其中包括66所大學)簽定了350多項協議,以期待更深入

的交流。

拉脫維亞大學還積極參與國際大學組織,成為大學網絡中的一員。例如EUA(歐洲大學協會)、UNICA(歐洲國家首都的大學網絡)、BSRUN(波羅的海地區的大學網絡)等。

無論對于國內還是國外的學生來說,拉脫維亞大學已成為一個極具吸引力的地方。英語授課的方案和課程每年都會增加,合作研究一直也十分活躍和富有成效。大學現在的目標是把重點放在國際合作的內容和質量上,進一步調整教育管理和新體制的行政架構,加強教育和研究,以期提升大學的國際聲譽。目前,學校內有1000多名國際學生,2007年曾有2名中國學生在該校學習。

除了與歐洲國家的合作,拉脫維亞大學也將亞洲,特別是中國視為國際合作的主要對象。自1995年起,拉脫維亞大學中文系便開始啟動與北京大學學術人員和學生間相互交流的計劃。每年都有3-5名拉脫維亞學生到北京學習。同時也有1名來自中國的客座講師在拉脫維亞大學現代語言系工作,許多拉脫維亞大學的講師在中國接受在職培訓。拉脫維亞大學接受了來自中國的各種捐贈書籍、電腦、影像膠片和光盤,校內已經組織了幾場漢學研討會。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讓越來越多的拉脫維亞青年對中國產生了濃厚興趣,學習中文的熱情也空前高漲。據了解,拉脫維亞大學計劃在1年后成立孔子學院,加大漢語教學和中國文化的傳播力度。

拉脫維亞的“漢語使者”

提起漢語教學,雖然到目前為止拉脫維亞還沒有一所大學成立正式的孔子學院,但卻有一家“孔子中心”。為了加深拉脫維亞與中國之間的合作,拉脫維亞第一家孔子中心于2005年10月26日在里加斯特拉京什大學掛牌成立。

該中心的全部經費由校方支付,主要在全拉脫維亞舉行和中國有關的學術活動,為雙邊合作提供“新的動力”。為向拉脫維亞共和國民族進一步介紹中國文化,增進當地人民對中國文化的了解,孔子中心還組織各種各樣的活動。

孔子中心傳播中國語言文化,為拉脫維亞人舉辦中文培訓班,促進傳統中醫在拉脫維亞的研究和應用,為政府機關和私營業主提供與中國有關的咨詢活動。此外,中心還打算邀請中國專家前來講學,參與中拉兩國共同進行的科研項目,組織會議等。

拉脫維亞的漢學研究可以追溯到100多年前,而系統地從事漢語教學的工作也有近20年的歷史。中拉1991年建交以來,兩國的文化、教育不斷加強。中國政府重視在拉脫維亞開展漢語教學工作,并為此提供了師資、獎學金、教學設備、教材等方面的大力支持。

篇(3)

(一)成立各級工作組,三部門聯動合作。校級領導小組由書記、校長擔任組長,副書記、副校長任副組長,教務處、團委、學生處、大學生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等部門書記為成員,負責全面指導創新創業教育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為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具體執行機構,辦公室掛靠教務處,主任由教務處處長兼任。各二級學院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加強對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組織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領導小組。學校將就業指導工作從原招生就業處分離出來,連同創業指導工作,成立了就業創業指導中心,為立志創業的學生團隊或個人提供項目引導、技能培訓、法律援助與政策咨詢等個性化、專業化服務。教務處、校團委、就業創業指導中心三部門聯動,既有各自工作重點,又聯動合作,在各級各類創新創業項目申報、創新創業能力競賽、師生創業實體和成果的孵化等工作中發揮各自部門的工作優勢,形成相互有效支撐、分工協作的機制,實現了校內資源的高效整合,有效推動了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二)建立并完善激勵保障機制。為鼓勵學生踴躍參加課外科技創新活動,在校園中營造濃厚的科技創新氛圍,校團委每年在全校范圍內舉辦“天中科技杯”學術節,培育、選拔并表彰各級各類創新創業競賽與專業能力競賽等成果,全面提升創新實踐能力和學術科研水平。設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金,在目前每年50萬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由團委、教務處負責管理,推動學校創新創業教育和大學生自主創業工作的全面發展。《天津中醫藥大學本科生發表學術論文版面費報銷規定(試行)》,設立本科生論文版面費,用于全日制本科生版面費和專利申請費的報銷,進一步調動我校本科生參與創新研究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進行創新創業實踐。在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申報指南中增設創新創業類課程群建設和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與實踐,鼓勵教師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與創新。每年進行優秀本科畢業論文及優秀指導教師評選,并對優秀論文、創新成果進行表彰。鼓勵各單位積極與社會相關基金會、校友、企業積極聯系,爭取得到社會的支持,鼓勵學院利用社會資源設立學院的創新創業基金,為學生開拓創業視野。(三)教育教學改革探索前行。設置創新創業實踐學分,在學生手冊中公布《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課堂學分管理辦法》。管理辦法中設置了創新創業活動學分,每年修訂并完善相應的創新創業學分認定、累積、轉換的管理辦法,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最基本的創新創業教育。鼓勵并支持廣大一線教師及相關管理人員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通過成立創新創業教育教研室、設立相關研究課題、鼓勵創新創業教育試點等工作,促進創新創業教育與傳統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相互滲透,促進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活動。改革考試評估內容和方式,實施形成性評價,注重對學生運用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考查,探索并實行非標準答案試題考核。充分發揮考核與評價體系的“指揮棒”作用,引導教師更新教學觀念,改革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改變學習方法,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與學生的共同發展。

二、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不斷豐富

(一)建設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必修課程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是實現創新創業教育的主要途徑。通過創新創業類課程學習,使學生初步了解創新創業的基本知識、途徑和一般規律,培養學生創新創業的意識。充分利用各類資金引入創新創業類網絡課程,充分發揮網絡學習資源優勢,面向全校學生,開展創新創業通識教育,實現線上學習和線下教學聯動機制,形成層級遞進的一套完整的“慕課&微課”下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促進我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的改革和創新,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二)建設服務專業培養要求專業限選課程各專業要根據性質的不同,充分發掘本專業創新創業的教學內容,可以側重于創新教育,也可以側重于創業教育。醫藥類專業著重強化創新教育,培育創新成果,促進成果轉化,推動以專業創新成果為基礎的創業實踐;管理類專業側重以創新的理念和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創辦企業。學校在管理學院搭建創業教育與實訓體系平臺,構建多層次、模塊化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充分使用了知識互動、評估、角色扮演、模擬經營、競爭對抗等各種培訓教育領域最新手段與技術,大大提升了學習者的學習效果。該模塊包括認知創業應用、創業能力評估、商業模式應用、政策達人應用、案例達人應用五個子模塊。(三)建設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能力拓展板塊充分利用學校管理學院師資和已經購置的“爾雅通識課平臺”,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充實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內容,培養創業者解決創業中可能遇到的具體問題的能力。建設“創新創業能力拓展板塊”,使有志于創新、創業的學生能夠根據自身需要選修相關課程,獲得相關知識,促進創新創業能力的養成。探索以任選課方式推行專業學術社團、實行科研課題開放等創新創業教育方式,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面向全校學生開設創新創業選修課課程,并邀請我校主管教學校長、主管創新創業教育校長、主管大學生創新創業具體落實工作的團委書記、針灸推拿學院院長等作為主講人,從創新與創業的概念、創新創業意識、創新創業精神、創新創業思維、創新創業的方法、創新創業成功案例剖析以及我國、我校創新創業管理制度等多角度為我校學生闡釋創新創業的內涵及其重要性,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各類創新創業項目,培養其創新創業能力。我校對學生分階段地進行創新創業引導,現已開設必修課3門,選修課4門,累計授課160學時,修習課程學生4800余人。學校積極探索將創新創業教育分階段、多渠道、點面結合地融入人才培養體系,著力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創業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創業與職業生涯發展的關系,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

三、創新創業教育平臺廣泛

(一)思維啟蒙平臺。為營造良好的校園創新創業氛圍,培養我校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和實踐能力,我校整合院校兩級資源,促進優秀人才和創新創業成果的不斷涌現,啟動了“天中科技杯”學術節。學術節開展期間,我校先后組織了“岐黃雛鷹”學術科技論壇、“天中大講堂”、科技論文寫作與投稿專題講座、科技創新基金等相關活動,人文知識競賽、校園微視頻大賽等一系列的科技創新創業活動。各學院圍繞“天中科技杯”學術節主題,結合自身專業特點,分別開展了系列學術活動月活動。(二)校、市、國家三級大創平臺。學校為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創業實踐項目提供便利條件,鼓勵并支持學生申報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為學有余力,有興趣進行創新創業訓練的學生創造自主主持項目的機會,搭建校、市、國家三級創新創業訓練平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顯著提高,三分之一以上學生積極參與申報各級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五屆校級創新基金共資助了286個項目,共立項國家級項目52項,天津市級項目63項。通過校、市、國家三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的驅動,推進教學與科研相結合,強化大學生的科研能力培養,繼續遴選資助一批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以增強學生的專業素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鼓勵對科研成果進行轉化,達到創業實踐的目的。(三)專業能力培優平臺。依托各級各類實驗教學中心、實訓教學中心,不斷強化中醫學類學生思維能力、臨床實踐能力,中藥類專業學生的實驗動手能力,護理類專業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等,形成了“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創新為翼”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營造了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增強學生綜合能力訓練的積極性,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搭建培優平臺,通過培訓、比賽等形式,加強學生專業思想教育、創新創業及專業能力培養。發揮各類大學生專業能力競賽、天津市創新創業獎學金評比、“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的引領作用,積極組織開展校級專業能力和職業技能競賽,以賽促學、以賽促教、強化創新創業,實現賽事育人功效。(四)創業孵化實踐平臺。我校“天夢”眾創空間堅持“服務與指導”雙項并舉,是我校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有效載體。學校為已入駐創業團隊提供免費的辦公場地和資源,發揮流動工位的作用,提供辦公、培訓、考核、洽談等指導和服務。積極通過“”網站,以及“天中就創業”“天中SC-DA”“創客在天中”“眾創空間團隊”等微信平臺、QQ群,定期創業政策推廣、創業活動分享、創業資源整合等信息。將優秀創業團隊的事跡推薦到《天津日報》、《渤海早報》、天津廣播電臺生活頻道《創業者說》欄目及“北方網”“濱海高新網”“今日頭條”等多家網絡媒體進行報道。以創業培訓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組織大學生創業培訓班,講解國家、天津市鼓勵大學生創業的有關政策和優惠措施,傳授創業的理念、基本知識和技能,近300人參加并取得了創業培訓證書。舉辦網絡模擬經營公司實訓課、“大學生創業———路在何方”等專題培訓輔導等培訓輔導、實訓實踐類講座。依托“天夢”眾創空間,依托豐富的實驗室資源、實驗實訓基地資源等突出專業服務特色,為學生提供創業成果轉化的有效服務,打造了“岐承”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實現優秀學生項目成果轉化。2014級碩士研究生鄧憶伏創建的“恒益堂”,將中醫藥專業特長與日益增長的養生保健需求對接。2012級本科生馬亞樂相繼注冊成立了“天津綠印廣告傳媒有限責任公司”與“天津綠印云創科技有限公司”,現已在天津市、吉林省等20余所高校校區開設直營和加盟分店。

四、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初步建成

(一)師資隊伍高素質、多元化、專兼職結合。學校要選任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擁有一定創業經驗的干部教師充實到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中,為學生開設創新創業公共選修課或必修課,以學校領導、部門領導、學術帶頭人為主。此外各學院至少要有一名教師或者輔導員從事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工作。學校還聘請了校內外導師、附屬醫院及教學醫院專家為創新創業項目指導教師,邀請智聯招聘經理、天津電視臺《非你莫屬》特邀嘉賓,福能集團CEO等企業負責人為創業企業導師,為學生創新創業導航。初步建成穩定的、專兼職結合、具有創新創業能力和經驗、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學團隊。(二)積極開展師資培訓以及聯動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與績效考核。為激發教師不斷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通過選送外出或邀請創新創業教育專家進校開設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班,對負責創新創業教育的黨政干部、輔導員和指導教師進行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業務培訓,不斷提升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將教師從事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情況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和績效考核的重要指標。鼓勵教師指導學生開展創新創業訓練活動,鼓勵在職教師兼職擔任創新創業教育指導教師。教師年底績效考核以及教學綜合測評結果參考指導學生參與創新創業類競賽獲獎或創新研究等成果,并將教學綜合測評結果與教師專業技術職務評聘聯動。對教師參與創新創業教育的工作予以認可,能夠量化的工作,納入教師教學綜合測評指標體系;無法量化的工作,作為年度獎勵性績效評定依據之一。

五、創新創業文化氛圍日漸濃郁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氛圍。廣泛宣傳,加強學生對創新創業政策與機制的了解,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創業指導服務中宣傳載體的建設,做好政策引導和創業交流的平臺建設。建立“創客在天中”創業交流QQ群、“天中創客微部落”創業交流微信群和校團委官方微信,并依托校園網開辟大學生創業專欄,及時向學生關于創新創業的政策,并且引導大家交流創業想法,擴大創業教育的受益面。幫助我校大學生提升創業意識,了解創業市場,提高創業能力,促進我校學生創成業、創好業。定期組織教師、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經驗交流會、座談會、調研活動。邀請企業兼職導師來院做講座,為學生開拓創業視野。積極發揮學生社團作用,定期舉行講座、論壇、見面會、研討會等學術交流活動,大力建設校園創新創業文化。(二)廣泛開展實踐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將創新創業教育與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把學生創新創業社團作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重要陣地重點扶持,旨在通過社團指導學生自主實踐創新。通過暑期三下鄉活動,“中醫療法進社區”等一些活動,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開展課題研究調查,并將創新創業實踐結果進一步普及應用,有力地推動了學生創新創業實踐。實施了創新創業社會實踐“四個一”工程(即一次活動、一次研討會、一次評比、一次展示)。注重典型宣傳效果,涌現出多項典型項目,如:我校岐黃學子的公益青春暨天津中醫藥大學醫覽華夏———中醫藥文化傳播項目進行公益創業,在一定范圍內傳播中醫藥文化。撰寫《品成語學中醫》書稿,編寫《四季之味》兒童藥膳植物繪本等。項目組利用網站、“醫覽杏林”微信公眾號,普及有關中醫藥文化知識,中醫名家故事等。同時,開展面向兒童、留學生、社區民眾的宣講活動,反響熱烈。諸如此類的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升,創新創業項目立項逐年遞增,學生在各類科技創新大賽中屢創佳績,達到了以點帶面的效果,形成了“比、學、趕、超”的局面。創新創業教育是高水平大學人才培養的歷史使命[2],天津中醫藥大學要建成以重點學科建設和中醫藥對外教育為特色,以科學研究為優勢,以中醫藥學科為主體,醫學、理學、文學、管理學、工學、教育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高水平、外向型、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教學研究型中醫藥大學,勢必要在創新創業教育這條道路上穩扎穩打,構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新模式,依據創新創業的時代要求,使得更多的創新人才孕育而生。[3]

作者:李增艷 闞湘苓 李佳恒 王帥英 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

[參考文獻]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Z].國務院辦公廳,2015.

[2]周祖翼.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13(8):42-43,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新亚洲人成无码网站| 无码国产福利av私拍| 亚洲av麻豆aⅴ无码电影| 全黄h全肉边做边吃奶| 五十路亲子中出在线观看| 男人下部进女人下部视频| 大陆极品少妇内射aaaaa| 精品少妇人妻av无码久久| 国产成人手机高清在线观看网站| 777爽死你无码免费看一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日本 |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欧美就去吻| 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66| 久9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 午夜成人理论无码电影在线播放 | 国产av熟女一区二区三区| 西西午夜无码大胆啪啪国模|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无码一区二区| 日韩人妻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无码资源站| 永久免费av无码网站国产| 日韩av无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玩弄放荡人妇系列av在线网站 |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97色一本一本|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法国白嫩大屁股xxxx| 中文字幕免费不卡二区| 亚洲人成网网址在线看|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欧美|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最新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你懂的| 久久婷婷激情综合色综合俺也去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超碰| 人妻少妇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