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傳統德育思想論文

傳統德育思想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7-12 08:18:14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傳統德育思想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傳統德育思想論文

篇(1)

關鍵詞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 研究現狀

1 國外研究現狀

當我們追溯思想史時,就會發現在17世紀的英國哲學家洛克那里,已具有了交往理論的初始形態,而后經過18世紀法國哲學家和19世紀德國哲學家,到馬克思時已演化出多種形態的交往理論,但國外沒有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這個概念,而是在“公民權利和義務教育、國民精神教育、道德教育、宗教教育和歷史教育”的旗幟下悄無聲息地進行,所以筆者以“德育交往”為主線,著力挖掘教育交往的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

1.1 德育交往的理論研究

美國著名的教育哲學家約翰?杜威在其著作《民主主義與教育》中提出了如何在實用主義教學體系中處理交往活動與道德教育的關系;瑞士心理學家讓?皮亞杰指出“協作交往活動是道德發生的前提”,在《兒童的道德判斷》一書中他一再強調從交往中去尋找道德起因以此抓住道德作為人類意識活動的根本性起源;美國現代道德認知理論的創立者勞倫斯?科爾伯格強調,個體的道德成長是一種在其自身與社會交往環境相互作用下不斷建構的過程,是個體道德經驗的不斷同化、調整、平衡的過程。

1.2 德育交往的實踐研究

就德育教學而言,以美國和日本為代表的發達國家所編寫的德育教材以“協助個人發展潛能、實現自我、適應環境并進而改善環境的個體社會化歷程”為一以貫之的主線,學生得以在與自身、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的交往中實現其德育目標。教師在授課時善用澄清法、討論法、公正團體法等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樂于與學生一起思考討論,在溝通交流中提升學生的道德觀念。

就德育活動而言,國外的高校生活更側重于以情景和活動為中心,營造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提倡學生在群體交往中實現主體意識的培養。如美國的康奈爾大學除了提供學生活動的六百多個俱樂部、學會和協會以外,還提倡學生參加具有社會發展和政治意義的社會活動或者參加公益活動,這些思想政治教育途徑有效體現了思想道德主體性教育的特點。

2 國內研究現狀

2.1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理論研究

教育交往的研究概述。近幾年,先是在教育研究中,一些學者觸及到了交往這一視角,相關論著及論文的發表也如雨后春筍一般,其中以張天寶的《走向交往實踐的主體性教育》(2005年)為代表。同期發表的有:蔡春、扈中平的《從“獨白”到“對話”――論教育交往中的對話》(2002年),岳偉、王坤慶的《主體間性:當代主體教育的價值追求》等,學者們在具體論述德育與交往時,多數集中在德育對交往運用這一層次,主要著眼于兩方面:一是把交往作為與“活動”并列的手段,強調它對學生的道德發展價值;二是把交往作為對舊式、傳統師生關系的挑戰,強調交往中的民主和平等。2005年彭未名在其論著《交往德育論》中系統提出了“交往德育”這一新概念,并構建其理論體系,是對我國大學德育理論建設的一個有益探索。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研究概述。在思想政治教育學科中首次明確談及交往的應是在張耀燦和鄭永廷等著的《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第一版)中。此后,在一些博士論文中也有學者論及交往,認為現代思想政治教育過程實際上是人類求善的精神交往互動過程。但這些研究并沒有就交往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進行全面深入、系統的探討和分析,因此不能從根本上和整體上解決思想政治教育的諸多問題。此外,一些散見的論文更著重于從主體間性視角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與創新進行研究,而忽視了交往理論的依托,使得目前的研究顯得殘缺不全。2011年8月由閆艷著述人民出版社最新出版的《交往視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在揚棄的基礎上實現的新跨越,作者不僅對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交往視角進行了深度剖析,還對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進行了系統構建,這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的推進和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改革均具有重要意義。

2.2 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實證研究

(1)調查研究的方法。國內對思想政治教育進行實證研究的文章為數不多,所謂的實證研究也僅僅是對問卷進行的簡單處理分析,得出支撐論文寫作的數據。楊鮮鮮在其論文《交往-發展理論下的高校課堂教學及評價實證研究》、趙飛在其論文《廣東高校德育課基本狀況實證分析》中均采用問卷測量法,簡單地利用EXCEL統計軟件進行問卷分析。這些研究是對學生德育交往的一般特征的歸納,或者得出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批評與建議。

(2)敘事探究的方法。李醒東在其《事件?場景?交往》一書所呈現的德育研究方法實現了相對意義上的創新,他著力以敘事探究的方式來呈現學生社會生活的內容,教育理論在呈現和解釋學生社會生活中建構,在進入現場中實現方法與思路的摸索和調整。這是一種生活范式的研究,從具體的事件中引發對學生交往與思想政治教育關系的思考,進而得出對思想政治教育交往的反思和理解。

3 國內外研究的不足

篇(2)

關鍵詞:網絡時代,德育教育,機遇,挑戰對策

 

21世紀,網絡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最搶眼的詞匯。而互聯網正像一個不斷生長和擴展的大網,伸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據統計,我國互聯網使用者的平均年齡為35歲,上網人數中的45%為25歲以下的青少年,而我們的學生又首當其沖地成為網絡沖浪的主力軍,隨著在價值判斷和道德判斷上的量變引發了青年學生在認識方式和思維方式的質變,已給我們的德育教育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也給德育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載體和陣地。如何把握機遇,迎接挑戰,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

一、 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教育提供了嶄新的機遇。

1、網絡為學校德育教育開辟了新的空間,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互聯網使用的普及性,將社會、家庭與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連為一體,通過網絡,社會對青年學生的要求,家長的希望可以共同作用于學生主體,形成教育合力,使得原先相對狹小的教育空間變成了全社會的、開放性的教育空間,為全社會育人創造良好的網絡系統環境和育人模式。同時網絡可以極大地豐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資料,使我們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豐富的資料來源。

2、網絡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的特點,使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時性和廣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巨大的速度優勢,是信息網絡最重要的特點,信息高速公路所架設的四通八達的方便快捷的網絡,使學生不必按傳統方式在規定的時間到規定的場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個設有終端的地方隨時獲取所需的知識,它突破了時空的局限,增強了影響力。以往,德育教育以課堂傳授或一對一的形式開展,通過促膝長談,可以很好地解決個人和少數人的思想問題,但這種交談的內容無法廣為傳播,對其他有類似問題和疑惑的人無法產生影響。網絡的發展使我們傳統中深入細致的德育教育工作的優勢得以進一步發揮。

3、網絡有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對象-----學生的綜合能力。

一是有利于促進學生獨立意識的發展。網絡上的雙向或多向信息傳遞方式,使得學生可以獨立地參與討論,自由地訪問所需要的站點,主動了解各種信息資源使學生接受來自不同角度的建議,經過自身的判斷整合形成自己的觀點。免費論文。二是促進學生開放精神的樹立。網絡突破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以先進的電子技術手段向學生適時地傳播全人類優秀文化遺產及價值觀與行為規范,使青年人在一個比以往更加廣泛的社會環境中積累社會知識,發展和形成自己的個性,順利參與社會生活。三是有利于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網絡上豐富的信息資源使學生從中獲得養料,完善知識結構。四是網絡有利于促進學生民主意識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學生道德法制意識的健全。

二、網絡浪潮給學校德育教育帶來的挑戰。

1、網絡文化的多元性給德育教育理念的主導性帶來了新的挑戰。

由于網絡文化來的太迅猛,傳統文化、傳統道德的精神并沒有很好地借助網絡文化整體充分地展示。學生對信息的選擇性又空前增強,多樣化的社會經濟成本、社會組織形式和社會生活方式,必然會帶來多元化的思想觀念、價值判斷和情感評價。這些同樣會在網絡信息中以各種面貌出現并誘導學生在行為和意識上發生質的變化,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學校德育以什么樣的對策來保證自身理念傳輸的主導性地位,就成為擺在我們眼前的問題。

2.網絡成員溝通的交互性給現有德育教育方法的機械性、靜態性、單向性、帶來新的沖擊。免費論文。

互聯網是開放的,每個上網者可以與大學教授交流也可能與罪犯溝通;既可以接受信息,也可以制造信息;既相互溝通,也相互感染;面對這樣一個四通八達的交互式網絡平臺,傳統德育教育顯的機械和單調。所以德育以什么樣的途徑來保證教育的實效性,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3、網絡技術發展的創新性與現有德育教育模式的滯后性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網絡時代德育的背景是新的,挑戰是新的。面對著網絡的挑戰,我們的德育教育在教學內容、教材建設、教學方法、教師的自身素質等重要環節上,自身改革的速度遠遠跟不上網絡技術的發展步伐。空泛的高談闊論與媚俗的市井傳聞都在我們的德育教育中并存。問題的關鍵是:教育主體--學生與教師以及他們所依賴的原有教育制度環境已嚴重滯后,特別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政策,教育目的等方面缺乏前瞻性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

三、如何借鑒和吸收網絡文化的積極因素,搶占網絡思想陣地;如何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機和活力以應對網絡文化的挑戰,新時期的德育工作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關注網絡,加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和自律教育。

(1)針對網絡文化的多元信息流的沖擊,學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對網絡保持高度的關注,要依靠技術手段切實加強對因特網的控制力和對各種不良信息的屏蔽能力。

(2)網絡作為一種改變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基礎性因素,必然會引發人類精神文化生活和價值理念的深層次嬗變,這種嬗變最可能引發學生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轉變。所以,在加強德育教育的同時,要注重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

(3)加強學生自律教育。在德育教學中可以增加加強網絡法律、法規知識教育,依法使用網絡、做文明網民等相關內容。

2、建立專門網站,利用網絡手段加強德育教育。

(1)建立堅持正確導向的網絡陣地。

堅持正確輿論導向,需要建立起自己的網絡陣地。辦好學校網站,一定要體現出導向性原則。在四通八達的交互式網絡平臺上,針對一些事關大局、事關政治方向,事關穩定的敏感性問題,要有正面的聲音,給涉世不深的學生以政治上的引導。

(2)要創造思想類網站,將可讀性、服務性與權威性、指導性有機的結合起來。學校網站應貼近學生、貼近生活,具有可讀性、服務性。

3、要培養運用網絡從事德育工作的專業隊伍。

學校網絡管理,決不是單純的技術性管理,而是融思想政治工作和網絡技術于一身的新型管理。這就要求從事德育工作的干部和教師,不能是對網絡一無所知的網盲,他們不但要學習網絡知識、了解網絡、運用網絡,而且要學會把德育教育和網絡技術結合起來,這樣才能面對新世紀的學生,解決網絡時代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問題。為此,一是要盡快地對德育工作者進行系統的網絡知識的培訓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責任心,要注意從網絡上搜集信息,摸準學生的思想脈搏,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三是要學會運用網上的正面材料,對學生進行形勢教育和解疑解難;

4、德育教育要在理念、內容、方法上進行前瞻性的探索。

(1)要確立終身德育教育理念。知識經濟時代,知識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和擴展,知識更替的周期越來越短,單純的學校教育遠遠不能滿足知識經濟時代技術創新和知識更新的需要,一次性教育已經過時,與終生教育理念相適應,德育應樹立終生德育理念。免費論文。德育主題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心理教育 ,由這一主題所決定的人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素質、心理素質、意志品質、合作精神等德育目標不是一次就能完成,而需要教育對象在德育認知的基礎上,不斷吸收、內化、升華、實踐從而形成相對穩定的素質,在時空上它不僅需要小學、中學、大學道德教育的相互銜接,而且還會貫穿德育主體的人生的全過程,而且隨著社會的變遷、時代的發展,新的德育問題會不斷的出現。所以,在德育教育上要確立終身教育的理念,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幫助教育對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二是提高教育對象的自我修養能力。

(2)在德育教育的內容上我們可以以道德品質、心理素質教育為基礎,向實踐能力和鑒別能力、選擇能力和創業精神的培養延伸。

(3)在德育教育的方法上還要倡導生動活潑的學風,將傳統的灌輸方法轉變為吸引和參與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內容是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政策,我們用青年喜聞樂見的文風表現出來,并且利用多媒體以聲、色、光、畫等多種現代化手段體現出來,從而化抽象為具體,化枯燥為情趣,化不解為理解。也可以在校園網絡的信息中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總之,網絡時代的到來,關起門來進行德育教育的時代已經過去,代之而起的應該是開放的德育觀念,既要加強對網絡的管理又要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既要增強教育對象對多種意識形態、多元價值取向的辨別能力,又要使他們在多元價值觀念中保持必要的張力,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

參考文獻: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教學參考

篇(3)

一、網絡對德育工作的沖擊及負面影響11德育工作的主導地位受到沖擊。在信息時代,大學生接受不同主體經不同途徑傳遞的不同傾向的思想意識的頻率越來越大,其信息攝取行為也愈個體化、隱蔽化,接受信息的自主性也越來越強。首先,大學生理解信息變得多角度化,他們不再簡單按照教育者制定的目標去理解信息。其次,大學生理解信息變得更加主動。他們會將各種信息、觀點擺在一起,自行選擇并將其轉化為自己的思想,進而指導自己的行動,而不是被動地聽從教育者的安排。21數量巨大的網絡信息“淹沒”了德育信息,從而嚴重影響著德育的作用。互聯網是一個沒有邊界的信息庫,數量巨大而且來源廣泛的信息憑借網絡直接到達學生身邊,造成大學生身邊的信息空間發生“過載”,使學生的注意力極度分散,有限的德育信息在大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上難度加大。31學生對德育活動的參與程度下降。網絡信息以其廣泛性、多樣性、多媒體化等特點激發出學生的強烈興趣,使大學生把大量時間用于計算機網絡,而對學校德育活動的參與程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度下降。這樣,教育者所要傳達給學生的德育信息很難在學生頭腦中積淀,使得高校德育對大學生思想的影響作用大為降低。41信息質量難以把關,德育環境受到污染。

在傳統的德育工作中,由于學生接受信息的途徑單一,德育工作者可以運用管理手段來對這些信息進行“過濾”,努力去掉那些不正確的觀點和各種不良信息,同時直接參與信息的制作,擔當信息源的角色。因此德育工作者對學生接受的外界信息,從信息源到信息流動過程都有較好的可控性,使得信息比較“純凈”。計算機的普及打破了這一局面,在計算機網絡形成的環境中,對信息源的限制以及對信息的過濾非常困難,各種各樣的信息都能夠在校園中傳播而形成復雜的信息環境,信息質量大幅度下降,德育空間被污染。51對網絡的過分癡迷影響了大學生的道德養成。網絡豐富的信息和各種新鮮刺激的娛樂手段具有很強的誘惑力,使得一些大學生把過多的精力放在網絡上。一方面,長期的網上漫游縮短了正常的人際交往時間,影響了正常的交友活動,人具有社會性,社會活動的減少會給其道德養成造成阻礙,另一方面,由于網上的人和物都是虛擬的,擺脫了真實的環境,人的行為缺乏了角色的約束而趨于放任,極端者利用網絡高智商、高技術、難以偵破等特點進行違法甚至是犯罪活動。這些情況雖然不具有普遍性,卻影響了某些大學生的道德養成。

二、網絡環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應對措施網絡雖然給大學生德育工作帶來負面影響,然而,消除網絡的負面影響不能采用“封殺”的辦法,而應當采用疏導的方法。我們德育工作者應當占領網絡這塊陣地,抓住時機,充分發揮信息網絡技術的優勢,大膽創新,以網絡為工具開展德育教學,消除網絡給德育工作帶來的負面影響。11充分利用新的技術手段

(1)借助國內已有的知名網站。經過幾年的發展,我國一些網絡公司及其網站已經躋身于世界知名網站的行列,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借助知名網站,就是利用其知名效應,使訪問者引起興趣。特別是可以獲知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網絡和網站的“路由”。目前,我國可借助的知名網站主要有中華網、搜狐網、炎黃在線網等,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網。

(2)鼓勵德育工作者個人設立網頁。通過有目的的組織,幫助一些德育工作者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網頁,提出一些社會熱點問題,開展與熱心網友進行溝通、對話、辯論、答疑、咨詢活動。由個人建立的網頁有時更具有吸引力和親和力,更靈活,更容易使人感到有平等性而被接受。(3)制作生動直觀的德育軟件用于德育教學。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為大學生提供了色彩艷麗的圖片、悅耳的音樂、活潑的三維動畫及其他多媒體仿真畫面,使大學生猶如身臨其境,其效果是傳統思想教育方法所無法比擬的。21采取新的德育方法(1)采取“網上”聊天的方法。在網上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因勢利導式的“滲透”教育才能有效。因此,我們應充分利用網上聊天這種形式開展教育,通過“閑侃”,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現實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答疑解惑講道理。(2)采取“網上”辯論的方法。俗話說,真理越辯越明。實踐表明,人們總有各種成熟或不成熟,準確或不準確的觀點,并且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愿意別人能傾聽自己的觀點,注意自己的存在。

但是,生活中能夠表達自己觀點的場所很少,因此許多人存在這方面的心理壓抑感。信息網絡出現以后,開辟了“我來說兩句”的場所,給人以不限時間、場合、順序、范圍、對象的說話機會。辯論的方法從表面看是一對一,實際上許多“觀辯”者也是受教育者或是受影響者,不排除有時“觀辯”者的思想觀念轉變更快更徹底。(3)采取“網上”咨詢的方法。在網上開展信息咨詢,如學生工作信息咨詢,包括有關學生工作方面的獎勵、處罰的政策規定,校內重大活動的具體內容和日程安排,校內熱門話題,遵章守紀,文明禮儀等方面的內容。再如網上心理咨詢,使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打開心扉,心中的壓抑感得到釋放。還可以在網上開設畢業生就業服務系統,一方面可以使用人單位能夠更全面、更方便地了解畢業生的有關情況和擇業意向;另一方面增加了就業信息公布的新渠道,提高了信息的公開性和實效性,為學生的應聘、擇業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機會。可在網上開設就業“指導”、“就業形勢分析”、“就業政策解答”、“擇業技巧與方法”等欄目,使學生了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從而擺正自己擇業的坐標,同時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滲透。31

增加德育內容(1)網絡道德教育。由于今后的年輕人學習、工作、娛樂越來越依賴于互聯網,因此,網絡使道德教育比過去更顯得重要。美國特拉華州立大學規定:新生入學后必須接受一次計算機使用方面的道德教育。校方為此專門制定了一本計算機網絡使用守則,向學生解釋攻擊計算機網絡和發送偽造的電子郵件等行為是錯誤的。經過短期培訓后,學生還必須參加一次以守則為內容的網上考試,成績合格者才有資格使用校園網。在我國,部分高校在大學新生中開展了網絡道德教育,開始在思想道德修養課中增加了“網絡道德與文明”的內容,重點進行網絡道德規范、網絡法律規范、網絡禮儀、網絡安全以及網絡健康等方面的教育。(2)網絡法規教育。網絡存在著較大的安全隱患。青少年好奇心強,富于挑戰,在掌握了大量的計算機知識后,便將網絡當做他們施展技能的天地,并依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所以必須在大學生中廣泛開展網絡法規教育,使他們了解法律法規方面的各項規定。自80年代以來,我國在信息技術方面制訂了許多相關政策和法規。近幾年更是加快了網絡立法的進程,僅2000年一年就頒布了七部網絡法規。作為教師應該關注這方面的動態,把最新的網絡法規、管理規定等及時向學生傳達。

同時還要看到網絡時空只不過是現實社會的虛擬,公民在社會生活中需要遵守的所有法律法規和禮儀,諸如《憲法》、《民法》、《刑法》、《國家保密法》等在網絡上同樣適用,任何觸犯法律法規的行為都要依法處理。如:《憲法》第四十條規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護,除國家公安機關和檢察機關因工作需要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網絡中使用的電子郵件從本質上講只是為了便利人們的交往提供的一種先進技術手段,電子郵件的內容與賬號同樣受法律保護。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法律課教學時要注意這方面的灌輸和引導。(3)網絡安全與健康教育。告訴學生在網上可能遇到的有害情況,應采取什么樣的措施,以提高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如:不要讓任何人知道你的密碼,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不要回復任何粗俗、曖昧或骯臟的電子郵件;不要跟陌生人約會見面,如有必要須有朋友同行并且約會地點選在公共場所等等。針對一些學生把過多的精力投入到網絡中,影響正常的生活、學習和身心健康,以及網絡綜合征的出現,還應開展網絡健康教育,使他們明白:任何一項科學技術的發明與使用都是為了人類的進步,網絡也是這樣,使用網絡并不是要在網上消磨時間,而恰恰是為了節省時間并以此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4)學德教育。

在網上信息非常簡單、快捷,而且不用通過電視臺、雜志社、報社等社會信息過濾系統,因此對學生進行學德教育,培養他們嚴謹的學風本論文由整理提供,需要有對社會對他人負責的態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學精神。與此同時,由于通過網絡人們可以比較快捷地獲取各種信息資源,如網上資源搜索、下載、搜索引擎等方式,使得抄襲他人作品成為更簡單的事,甚至美國波士頓大學還發現有八家網絡公司在網上出售論文,即所謂的“論文工廠”,為大學生抄襲論文提供便利,因此網絡環境下學德教育不能忽視。41改進德育教學評價內容及方式。教學評價是對教育效果進行的價值判斷,是改進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高校德育教學評價應對學生正確思想與行為的形成產生積極的導向作用,要通過加強對學生德的狀況的要求與考評的管理,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提高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可否認,目前德育評價相對于學校的智育和體育的評價還依然是一個比較差、比較弱的環節。比如在評價內容上習慣于用既定的品德標準去衡量不斷發展中的受教育者,當受教育者的品德言行不符合既定的品德標準時,不是用新的實踐去重新檢討既定的品德標準,而是用既定的品德標準否定受教育者的品德發展狀態,想方設法約束防范受教育者,這導致對德育對象估計失真,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關系失調、對立,嚴重影響了德育實踐的效果。再如,在評價方法上也不甚科學,如我們經常采取的評語法,即用簡明的評語來表述評價結果的方法,這種方法只注意定性描述而不注重定量分析,因而不夠精確,對評價對象不能逐一排出先后次序,有時難以做具體的比較分析。做評語時,也容易摻雜個人偏見或主觀因素。網絡環境下,如何公正、客觀地評價一個學生的在校表現,需要在以下方面有所改進。(1)把網上道德作為一項評價指標。信息素養是信息時代每個社會成員的基本生存能力,21世紀的受教育者已經不再是一個只會吸納大量事實信息的人。超級秘書網

面對信息時代的嚴峻挑戰,學校必須將信息素養納入教育的目標與評價體系之中。所以,對學生道德的評價應包括網上道德水平的評價指標,如學生上網后遵守網絡道德的情況,被網管處理的情況,被網友譴責的情況的記錄和反映。同時,還應實施對學生自身定期上網的道德狀況的評估,如破壞校園網的情況,“黑客”行為的有無,惡意造謠、誹謗同學的問題,對教師的不良人身攻擊或評價等。(2)評價方法的創新。對學生的評價,可以借鑒國外教育評價前沿正在探索的“文件夾”式的評價模式。每個學生將本門課程學習期間所做的所有工作總結整理成個人的“文件夾”,并進一步制作成個人和課題組的網上學習主頁。學習主頁中還包括每個學生的學期論文,包括個人與小組對當前高校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成功個案和存在的主要問題所做的調查研究報告,以及在學習過程中搜集和整理的全部資料與信息,并綜合成每一屆學生集體創建的課程資源庫。這種全新的學習評價與管理模式充分調動了每一個學習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充分展示出每一個學習者的才華與鮮明的個性特征,尤其是創造出一種師生之間,本屆同學之間直至不同屆互不相識的學習者之間跨時空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評價的新模式。

篇(4)

[關健詞]德育課教學 實效性 教學方法 學習主體

德育課教學是對學生系統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在培養學生成為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傳統的德育課堂存在許多弊端,如:重知識輕能力、重認知輕情感、重結構輕創新,不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就妨害和限制了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不利于創新人才的培養。作為德育教師,應該充分地正視和嚴肅地對待這一問題,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

德育實效性包括德育教育效果和德育教育效率兩方面,強調德育課教師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作用于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行為并取得一定的效果,真正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使他們真正懂得如何正確做人,正確看待事物。結合教學實際,筆者認為,要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必須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一、重視發揮教師作為教育主體的作用

德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時,認同教育者所倡導的對社會、對事物、對人生的觀念,并內化于自己的觀念體系中,成為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過程必須通過受教育者自身的體驗、感情的積累和行為的實踐才能完成。因此,德育教師在進行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時,只有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充分發揮教師作為教育主體的作用,才能實現德育的效果。現在有的教師不管學生懂不懂,夸夸其談,甚至有些問題教師自己都沒有弄清楚就引進課堂中,致使教學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而要克服教學中的盲目現象,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多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增強課堂教學的預見性和針對性。當前社會變化對德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市場經濟中利益突顯所引發的金錢觀、享樂觀等,以及信息時代所帶來的人際交往的虛擬化等。面對這些問題,德育教師必須在德育活動中及時關注并引發思考和研究,增強學生對多種意識形態、多種價值取向的辨別批判能力,使他們在多元價值觀念中保持必要的張力,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培養學生的進取品質和優良品德。

二、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德育課的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教師從頭講到尾,滿堂灌輸,教學效果較差。德育課的理論性比較強,所講的概念、原理比較抽象,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應由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服從和服務于教學,有利于促進教學,以實現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最優化。所以,教師在教案的設計、知識的傳授、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能力的訓練以及情境的創設等方面都要靈活多變,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景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精心設計疑問,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在使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設疑的問題難度適中,由淺入深,問題有新穎性、啟發性和趣味性,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認知心理。

此外,德育課教學還可以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引進多媒體教學。德育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比如組織辯論賽、分組討論等等,讓學生感到德育課不是假大空,的確對自己有幫助。

三、重視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

德育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素質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

教學過程應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學生應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傳統的德育課教學模式是滿堂灌輸,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淡化甚至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不是積極、主動地思考。所以,必須改變單向灌輸、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獨立思維能力,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從而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四、改進德育課考評方法

傳統的德育課教學中,還存在著陳舊的“一張試卷定乾坤”的考評方法,這種方法使本來就對枯燥的德育課沒有興趣的學生更加產生厭煩情緒。因此,要想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必須改進德育課的考評方法。

1.創設合理的考試形式

改革考試觀,摒棄教師課堂講什么,學生筆記記什么,期末考試考什么的做法,應以能力考核為目的。考核形式要多樣化,在傳統的閉卷考試和筆試的基礎上,大膽嘗試開卷考試和口試,并配合寫一些小論文,立足于通過學習知識,獲得一種再學習的能力,即重在理解運用而非記憶,重在課堂參與而非結果。

2.構建科學的評價標準單一的以考試成績為惟一標準的教學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在個性和潛能上的差異,容易傷害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構建科學的考評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應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強弱和個性特點,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盡量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充分肯定其特長。比如可以使理論考核占30%,如小測驗、小論文等,主要考核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參與活動占20%,主要考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表現,努力使各層次學生在相應的評價體系中得到充分發展;卷面成績占50%。

五、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

德育教育要與時俱進,增強時代特色,如就近期的一些國內大事開展“揭批”、“向地震災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等活動,肯定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比如引導學生通過查報紙、翻雜志、上網搜尋、請教老師、關注廣播電視,去學習、感知、領會國內外大事,提高學生素質和立志報國的使命感;倡導他們參與“校園垃圾分類回收”,“定期到校園撿垃圾”等活動讓學生明白人們的環保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多重要,從而提高了從自己做起愛護環境的積極性。

總之,德育課教學可以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樹立新的德育教學觀念。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德育課空洞、枯燥,而會在平等、輕松、和諧的氛圍中自主學習,在知識、能力和覺悟方面都有所收獲,切實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高志軍.淺議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5,(7).

[2]李志英.培養學生學習政治課興趣的思考[J].水利職業技術教育,2001,(2).

篇(5)

德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時,認同教育者所倡導的對社會、對事物、對人生的觀念,并內化于自己的觀念體系中,成為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個過程必須通過受教育者自身的體驗、感情的積累和行為的實踐才能完成。因此,德育教師在進行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時,只有聯系學生的思想實際,引起學生的思想共鳴,充分發揮教師作為教育主體的作用,才能實現德育的效果。現在有的教師不管學生懂不懂,夸夸其談,甚至有些問題教師自己都沒有弄清楚就引進課堂中,致使教學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而要克服教學中的盲目現象,就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多從學生的思想實際出發,增強課堂教學的預見性和針對性。當前社會變化對德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如:市場經濟中利益突顯所引發的金錢觀、享樂觀等,以及信息時代所帶來的人際交往的虛擬化等。面對這些問題,德育教師必須在德育活動中及時關注并引發思考和研究,增強學生對多種意識形態、多種價值取向的辨別批判能力,使他們在多元價值觀念中保持必要的張力,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培養學生的進取品質和優良品德。

二、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

德育課的傳統教學方法和手段是教師從頭講到尾,滿堂灌輸,教學效果較差。德育課的理論性比較強,所講的概念、原理比較抽象,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應由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而定,服從和服務于教學,有利于促進教學,以實現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最優化。所以,教師在教案的設計、知識的傳授、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能力的訓練以及情境的創設等方面都要靈活多變,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問題情景來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精心設計疑問,教學過程實際上就是設疑、質疑、解疑的過程。在使用這種方法時,應注意設疑的問題難度適中,由淺入深,問題有新穎性、啟發性和趣味性,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認知心理。

此外,德育課教學還可以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積極引進多媒體教學。德育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要求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比如組織辯論賽、分組討論等等,讓學生感到德育課不是假大空,的確對自己有幫助。

三、重視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

德育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同時也要重視學生的思想素質和學習能力、創新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發揮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作用。

教學過程應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學生應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傳統的德育課教學模式是滿堂灌輸,過分強調教師的主導地位,淡化甚至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過程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不是積極、主動地思考。所以,必須改變單向灌輸、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確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與獨立思維能力,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敢于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見解,從而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四、改進德育課考評方法

傳統的德育課教學中,還存在著陳舊的“一張試卷定乾坤”的考評方法,這種方法使本來就對枯燥的德育課沒有興趣的學生更加產生厭煩情緒。因此,要想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必須改進德育課的考評方法。

1.創設合理的考試形式

改革考試觀,摒棄教師課堂講什么,學生筆記記什么,期末考試考什么的做法,應以能力考核為目的。考核形式要多樣化,在傳統的閉卷考試和筆試的基礎上,大膽嘗試開卷考試和口試,并配合寫一些小論文,立足于通過學習知識,獲得一種再學習的能力,即重在理解運用而非記憶,重在課堂參與而非結果。

2.構建科學的評價標準單一的以考試成績為惟一標準的教學評價方式,忽視了學生在個性和潛能上的差異,容易傷害部分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構建科學的考評方式顯得尤為重要。應針對不同學生的學習基礎、能力強弱和個性特點,采用不同的評價方式,盡量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充分肯定其特長。比如可以使理論考核占30%,如小測驗、小論文等,主要考核學生運用理論分析問題的能力;參與活動占20%,主要考核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表現,努力使各層次學生在相應的評價體系中得到充分發展;卷面成績占50%。

五、與時俱進,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

德育教育要與時俱進,增強時代特色,如就近期的一些國內大事開展“揭批”、“向地震災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等活動,肯定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好第二課堂,比如引導學生通過查報紙、翻雜志、上網搜尋、請教老師、關注廣播電視,去學習、感知、領會國內外大事,提高學生素質和立志報國的使命感;倡導他們參與“校園垃圾分類回收”,“定期到校園撿垃圾”等活動讓學生明白人們的環保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多重要,從而提高了從自己做起愛護環境的積極性。

總之,德育課教學可以積極進行教學改革,樹立新的德育教學觀念。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德育課空洞、枯燥,而會在平等、輕松、和諧的氛圍中自主學習,在知識、能力和覺悟方面都有所收獲,切實提高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高志軍.淺議如何在新形勢下加強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05,(7).

[2]李志英.培養學生學習政治課興趣的思考[J].水利職業技術教育,2001,(2).

[3]盛閔貴.增強新形勢下學校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J].水利職業技術教育,2001,(1).

篇(6)

論文提要:德育工作的德育過程的接受規律及主體性原則表明,中學德育工作最佳“切入點”是:人本化教育,即在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以人為本,堅持主體性。

中學德育工作“切人點”的選擇和確立,制約著中學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的選擇,關系著中學德育工作過程的起點和發展,決定著德育工作的實際效果。在中學德育工作中,對“切人點”進行深人思考和探究,其意義是相當深遠的。

思考一:中學德育工作最佳“切入點.確立的依據

1,思想遭德教育的接受規律

思想道德教育的接受規律表明,在德育活動中,教育者的教育活動只能作為引發受教育者覺悟的前提和條件。

①需要驅動規律

需要驅動規律指“在德育過程中德育接受主體的需要是進行接受活動的動力規律性。”一貫重視研究和滿足人的需要,需要不僅有物質需要,而且有精神需要,在中學德育領域,廣大青少年的精神需要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在德育過程中,接受主體總是自我對象化,尤其是廣大青少年處于心理不夠成熟、世界觀正在形成時期,“主體的我”往往將“客體的我”,置于現實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和客觀環境之中進行多維度的自我觀察和評價,從而獲得不同的心理體驗,產生不同的需要,這些需要,都將作為一種驅動力調節主體的自身狀態,一般情況下主體需要越強烈,其接受活動的自覺性就越高,積極效果越強。

我國南方不少學校的“成功教育”、“愉快教育”的德育課題研究和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就是明證。我們一些學校,校規中有“不打人,不罵人”之類的規定,也有違反校規、校紀被扣相應分值的處罰,實在不符合德育需要的驅動規律。歐美一些學校校規中多采用加分制,明確指出做某一件好事可獲得多少加分。這種做法是否值得我們借鑒一、二呢?

②內化外化規律

內化外化規律,是指“德育接受過程中內化與外化辯證的統一的規律。德育接受主體從自身的需要,在外界的環境的作用影響下,通過某些中介對接受客體進行反映、選擇、整合、內化、行為多環節連續的、完整的活動過程。”內化,是德育主體將接受客體及發出者的要求整合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品德、情感等內在意識的過程;外化,則是將接受內化所形成的思想品德意識轉化為自己的行為和習慣的過程。在德育過程中,內化是外化的前提和依據,外化是內化的目的和歸宿。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改變傳統的說教、灌輸、強迫執行等不符合接受規律的方法,樹立科學的德育理念,采用理性的德育方式方法。

2、德育的主體性原.

主體性是哲學的基本范疇。在馬克思看來,主體不是精神、理性和作為唯一者的“我”,主體是活生生的“社會化了人類”,沒有主體性就沒有人類道德實踐活 動。在德育過程中,主體根據自己的地位,本質力量和認 知定勢,形成對客體的主動態勢和能動狀態,表現出能動 性、創造性和自主性。

也許有一些教育工作者認為,我們面對的是學生是非不明的孩子,沒有必要如此復雜,只需將道理講出來規范定出來,學生只需服從,也就順理成章地完成了德育過程。這種觀點,其實質就是將人的社會性與主體性對立起來,認為道德就是對人的意志與行為的限制與規范,否認人的主體性及需要.對道德的認識是淺層次的服從和適應。

面對21世紀的中學生,這種認識顯然是相對滯后的。完整的道德,不只是指服從或適應社會所認可的習俗和學校的規則,還包括面臨種種不同規則和行為時所作出的創造性行動,體現出受動性和能動性的一致性,從而使德育工作提升到自主、超越的層次。

思考二:中學位育工作最佳“切入點”的確立

綜上,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務,德育工作的主體性原則及德育過程的接受規律,無一不在表明:中學德育工作的最佳“切人點”,是人本化思想道德教育,即以人為本,在思想道德教育過程中堅持主體性。

作為培養未來人才搖籃的中學教育,絕不是“春風不度”的“玉門關”,而恰是走在時代前沿的先驅。

今天,廣大青少年擁有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的判斷、選擇和行為機會,思想道德實踐的范圍和領域空前擴大,而個人的自我意識與主體意識大大增強,因此德育現實向傳統的封閉式德育模式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德育過程的主體性、人本化被不可回避地提了出來。

思考三:“切入點”在中學旅育工作中的落實

1、德育工作者的‘.人本化”意識,是落實“人本化”切入點的前提和基拙

“人本化”德育是否能夠落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德育工作者的德育理念是否科學地發揮德育主體的主體性,德育工作者的人本化意識,是實現德育“人本化”的前提和基礎。

出于培養21世紀具有健全的人格、高素質的人才的考慮,勢必促使教育工作者摒棄空洞的說教,生硬的管教等不力做法,樹立起科學的“人本化”德育理念,尊重、理解、善待每一位學生,變“說教式”為“引導式”,變“管教式”為“激發式”,變“間題式’為師生互動、學生與學生互動的“參與互動式”。

2、德育過程的民主化,是德育“人本化”切入點的重要內容

中學德育工作以“人本化”作為切人點,這就要求在德育過程中處處體現著、落實著民主化德育管理和教育。

“人本化”的中學德育將呈現出以下幾種走向:德育常規管理的參與式走向。教育者真誠邀請受教育者參與德育常規的擬定和討論、落實和檢查,建立真誠的雙向溝通,鼓勵人人參與,呼喚德育主體的角色意識,充分調動廣大青少年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受教育者這一人力資源的能力作用。在德育系統中體現出“人—人”氣息。

德育過程的權變性走向。德育工作是一個復雜的集合,它含著人、時、事、秩序、制度、德育信息、德育評價等諸多因素。在德育過程中,教育者就不能拘泥于某一德育方式方法,而應權衡利弊、隨機應變,綜合、靈活地運用各種德育方法,以變應變,因勢利導,殊途同歸,追求實效,以取得最佳效能的德育效果為宗旨。

德育內容和形式的多樣化走向。中學德育系統是一個多因素、多方面、多層次的系統,這決定了德育內容的內涵是相當豐富的,德育形式是多姿多彩的。諸如,多樣化的德育內容范疇、多樣化的德育活動方式、多樣化的德育組織方式、多樣化的德育活動領域等。

3.培養受教者的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人本化”的核心

篇(7)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其德育歷史尤其悠久。據史書記載,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軒轅黃帝時代,就有了“修德振兵”(《史記·五帝本紀》)之舉,表明從那時起,就已出現德育現象。后來到了堯舜時期,已有了孝父母、友兄弟的道德觀念,并且舜曾“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旨在改變“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孟子·滕文公上》)的結局。這說明在舜時,道德教育已成為社會管理者的自覺行為。此后,薪火相傳,代代相繼,不斷將具有我們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論推向前進,使中華民族成為富有道德內涵的偉大民族,早在古代就被外民族譽為“禮義之邦”,留下了無比豐厚的德育產。發掘、總結、提煉、繼承這批遺產,為社會主義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歷史借鑒,是當代德育理論工作者義不容辭的光榮職責。正是在這一歷史使命的激勵下,近年來許多學人,特別是一些生氣勃勃的青年學者,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傳統文化尤其是傳統德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新成果。崔華前同志這部《先秦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書稿,就是其中之一。我有幸最早讀到這部書稿,感受良多。

書稿把“先秦諸子德育方法思想”作為研究對象,這個任務是很艱巨的。先秦諸子是在春秋戰國之際百家爭鳴的熔爐中鍛煉出來的。百家爭鳴是我國學術史上的黃金時代。當時,代表不同階級利益的各家學者,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在學術上展開論辯,彼此交鋒,是此而非彼,競相提出不同的學術見解,表現出“道不同不相為謀”的對立傾向。在德育理論和方法方面,各家各派也都有自己的理論創造。他們既相互對立,又相互補充,各種不同的德育學說交相輝映,構成了春秋戰國時期德育學術盛況的壯麗圖景。

面對這種紛繁復雜的學術背景,要對先秦諸子德育方法作開創性的、系統性的總結,其難度確實非同尋常。令人高興的是,作者沒有向困難低頭。他自覺地以唯物史觀為指導,運用比較研究法和歷史文獻考察法等現代科研方法,在深入揭示先秦諸子德育方法思想形成的社會條件和理論基礎之后,對先秦諸子的德育方法學說,從宏觀到微觀、從歷史到現實,進行了系統而深入的理論探索。書稿所展示的先秦諸子德育方法思想體系,其概念之清晰,內容之宏富,脈絡之分明,觀點之新穎,都顯示出自己的特有優勢,給人以許多智慧的啟迪,讀后令人耳目一新。

一、概念清晰

例如,關于“德育方法”的概念,作者先把“德育”釋為“思想道德教育”,然后進一步指出:“德育方法,就是關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具體說來,就是指教育者在對受教育者實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道德觀教育的過程中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是溝通德育主客體的中介或橋梁。”這個概括,內容完整而清晰,它不僅厘清了現代意義上的“德育”概念,而且把“德育方法”概括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并對其具體內涵作了完整歸納,給人以概念清晰之感。

長期以來,一些人從廣義的角度,把“德育”解釋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合成體。這是值得推敲的。“德育”一語,確有狹義和廣義之分,從狹義上說,德育即指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從廣義上說,“德育”指的是關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若從廣義角度把“德育”概括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合成體,則必然導致概念上的重疊或出現“屋上架屋”的弊病。我們知道,“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都各有特定內涵,簡單地將之相加,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混亂。我們所說的“思想教育”,指的是關于思想觀念方面的教育。“思想觀念”所涉內涵很寬,它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政治觀、道德觀等一系列關于思想方面的觀念。因此,所謂“思想教育”,指的是以上述一系列觀念為主要內容的教育。我們所常說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世界觀教育、人生觀教育、價值觀教育等,都含納于思想教育之中,或者說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以政治為核心內容的思想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則指的是以道德為核心內容的思想教育,等等。思想教育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相比,屬于高一層次的概念,絕不可與后二者平列看待。

若把“思想教育”看作與“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平列的東西,并簡單將它們相加起來構成“德育”概念,其結果必然使人產生這樣的誤解:似乎“思想教育”中,沒有“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似乎又不屬于思想教育。這顯然不符合客觀實際,其失誤的根源,在于概念不清。本書將“德育”定位于“思想道德教育”,無疑是正確的作法,值得大加肯定。

二、內容宏富

本書旨在揭示我國先秦時期儒、墨、道、法四大學派中的著名思想家的德育方法思想,具體說來就是對儒家學派中的孔丘、孟軻、荀況,墨家學派中的墨翟及其后學,道家學派中的老聃、莊周及稷下道家學者,法家學派中的商鞅、韓非及齊法家學者等人的德育方法思想,進行系統論述。其所涉學者之眾、內容層面之寬,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在思想提煉方面,書稿既有宏觀的概括,更有微觀的剖析。

例如,它在分析先秦諸子關于“身教示范方法”的思想時,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分別論析了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思想、孟子的“教者必以正”的思想、荀子的“師以身為正儀”的思想、墨子的“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的身體力行思想、老莊的“行不言之教思想”、商鞅的“官無邪則民不敖”的思想、韓非的“不以言談教”思想,以及齊法家的“明正以治國”思想,等等。這些論析,既說明先秦諸子對“身教示范”德育方法的普遍關注,又說明他們從不同視角對“身教示范”德育方法,進行了各具特色的理論創造。一部專著,把問題的研究置于如此廣博的層面,并將之引向微觀作深入的探討,這不僅反映了作者扎實的專業功底,更反映了作者不懈追求的理論勇氣。

它使關于這一問題的研究,生動而具體,細膩而周密,給讀者以內容宏富的深切感受。

三、脈絡分明

書稿所要集中闡釋的,是先秦諸子關于德育方法的系統思想。這是一個涉及面寬、包容量大、需要回答很多問題的研究課題。如何才能抓住要領、突出重點呢?作者別出心裁,將先秦諸子的德育方法思想,分為三大類:一為關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二為關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的思想,三為關于實施德育評估的方法思想,等等。全書關于先秦諸子德育方法的思想體系,正是由這三個方面擴展開去,并最終建構起來的。

例如,圍繞“關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書稿揭示了“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學相長法”、“平等育人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漸進法”、“啟示引導法”、“環境陶冶法”等八種關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圍繞“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的思想”,書稿又揭示了“知榮明恥法”、“自我反省法”、“克己慎獨法”、“忠恕一貫法”、“改過遷善法”、“防微杜漸法”、“躬行踐履法”、“益志養氣法”等八種關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方法思想。此外,圍繞“關于實施德育評估方法的思想”,書稿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方法論指導意義的基本方法、原則。這樣,全書沿著以上三條粗線深入下去,層層剖析,步步發掘,揭示了先秦諸子關于德育方法的思想共達150余種之多。這么多方法,用三條線索將之串連起來,可謂脈絡分明,條理謹嚴,既突出了重點,又照應了全面,確有裁剪得體之功效。

四、思想新穎

一部專著的成功,不僅取決于它有明晰的概念、豐富的內容、嚴謹的邏輯,更取決于它有創新的理論思維。創新是一切理論研究的靈魂,是一部專著取得成功的關鍵所在。

本書稿的可貴之處,就是作者在探討先秦諸子德育方法思想的過程中,勇于闡發自己的獨得之見。例如,書稿在探討《先秦諸子德育方法的理論基礎》這一節中,抓往三個基本理論問題(即天人觀、人性論、發展觀),進行自己的理論思考,認為先秦諸子關于德育方法的思想,都是與他們對這三個基本問題的看法相關聯。這無疑是很有見地的認識。“天人觀、人性論、發展觀”(以下簡稱“三觀”),均屬于世界觀范疇。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有什么樣的方法論。正是基于這一見解,書稿具體回答了先秦諸子所持的“三觀”如何決定了他們相應的方法論。以“人性論”為例,書稿把先秦諸子的人性理論,分為“性習論”、“性善論”、“性惡論”、“性無善無惡論”、“性有善有惡論”、“性自然論”、“性利己論”等七種形態,在此基礎上,再進而說明這些人性之論如何決定了相應的方法論,如:孔子的“性習論”,決定了他重視后天學習、提倡“擇友擇處”、突出養成教育的德育方法;孟子的“性善論”,決定了他在德育方法方面,重視“反省內求”、“存心養性”、“平等育人”等方法;荀子的“性惡論”,決定了他重視“積善成德”、“環境育人”以及“待師法而正”的德育方法等等。這就從本質上闡明了先秦諸子德育方法各具特色的思想的緣由。其所論,均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既達到了相當的理論深度,又闡發了自己的獨到認識,給人以勇于探索和觀念新穎的深切感受。

本書的創新特色,不僅在于作者在書中闡發了自己的獨得之見,更在于它從總體上對先秦諸子德育方法思想作了系統性總結,這是一項披荊斬棘、開拓荒野的具有探索意義的學術研究活動。長期以來,由于“左”的思維方式的束縛,人們害怕被載上“鉆故紙堆”、“拾封建余唾”的帽子,以致不敢接觸傳統文化特別是傳統德育遺產。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傳統文化的價值特別是傳統道德的價值,已逐漸為人們所認同。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法律規范相協調、與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相承接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的偉大戰略任務。正是在改革開放的適宜條件下,對于傳統德育遺產的發掘與研究,日益引起學界重視。近年來,先后有一系列研究傳統道德或傳統德育的新著問世,如,羅國杰主編的《中國傳統道德》(含多傳本與單行本兩種本子)、陳谷嘉主編的《中國傳統德育思想研究》、江萬秀等著《中國德育思想史》、羅熾主編的《中國德育思想史綱》以及拙著《儒家德育學說論綱》等等,都是研究傳統德育理論的新著。然而,這些著作多偏于德育理論方面的探討,而對于傳統德育方法則涉及較為有限。

擺在書案上的這部《先秦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可以說是當代中國第一部研究傳統德育方法的新著,盡管它所涉及的歷史僅限于先秦時期的春秋戰國階段,但它的問世,卻打破了過去關于傳統德育方法的專門研究長期處于“0”的狀況。這無疑是一項具有填空補白意義的難能可貴的探索!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了“一”的起點,我相信隨著傳統德育研究的深入,我國學界以后將會有更新、更多、更高水平的傳統德育方法研究新成果涌現出來!這正是“長江后浪推前浪”這一社會發展規律所使然,余將樂觀其成!

毋庸諱言,作為一部拓荒性的著作,本書稿不可能十全十美,它不可避免地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缺陷,例如,本書以《先秦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為題,但在《導論》中,卻對先秦諸子所處的百家爭鳴歷史環境、諸子所依各家各派的基本學術宗旨,以及諸子中各位學者的生平傳記,均未能作出較為詳盡的交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少妇暴力深喉囗交3p| 亚洲欧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 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www| 奇米在线7777在线精品|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性色| 国产无遮挡无码视频免费软件|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18禁| 午夜dj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在线|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合88|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内射交换多p国产| 九九re6热在线视频精品66|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免费a∨ | 风韵多水的老熟妇| 午夜免费啪视频| 爱情岛论坛首页永久入口|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三级做a全过程在线观看| 欧美婷婷六月丁香综合色| 国产香蕉国产精品偷在线|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 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视频| 精品国内自产拍在线观看 | 出租屋勾搭老熟妇啪啪| 久久躁狠狠躁夜夜av| 成 人 免费 黄 色 网站无毒| 熟妇高潮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 4444亚洲人成无码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剧情av麻豆香蕉精品| 最近日本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国产精品久久毛片|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播放| 公交车被cao得合不拢腿视频 | 免费a级毛片18禁网站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