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大學生手機論文

大學生手機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8-29 21:47:36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大學生手機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大學生手機論文

篇(1)

大學圖書館是學生信息素養教育的重要機構,每年新生入學的第一節信息素養教育課基本設在圖書館內進行,為了讓學生認識大學圖書館的任務和義務,帶學生進行實地參觀和介紹是必要的。但是這項工作存在著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走馬觀花趨于形式成為完成任務的效果。在當今信息泛在化的環境下,由于新生人數之多,應該為廣大師生提供在線信息素養教育平臺,特別是通過先進的網絡技術建立手機訪問的在線信息素養教學平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不受時空限制通過手機訪問該平臺,進行信息素養的學習。了解圖書館網站上提供的各種數據庫和文獻資源,另外,網站上還提供有各重點學科的學術前沿與研究方向及專題專題資源導航,師生可以隨時了解、訪問各學科有關的新聞、期刊、數據庫資源以及從網絡收集的其他移動信息和學科資源,接受學科專業方面的信息素養教育。

2教學課件手機化

手機智能化的發展使其功能擴充到現在豐富多彩,不論從文字、圖像、視頻都可以實現,因此手機也可以應用多媒體課件來開展信息素養教育,在教學媒體的形式從簡單文字文本發展到圖像,動畫視屏的豐富教學模式,在手機上都可以完成。使在線信息素養教育變得更為生動形象,以直觀的視覺和聽覺沖擊激發用戶的學習興趣。,提供PDF的教育手冊,涉及信息素養教育的各個方面,方便大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下載學習。這樣,用戶就可以隨時隨地接受信息素養教育,達到普及信息知識、提高信息素養的目的。

3手機終端教學化

無線網絡的發展使手機成為互聯網的終端,圖書館應該利用這個終端對信息素養教育的方式和手段進行改革。圖書館可以進行資源整合,將手機這個便捷的通信工具嵌入到大學信息素養教育中,通過將真實教學環境與數字化學習環境結合,讓學生們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通過直觀的、可操作的、交互式的啟發性教學,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水平。高校圖書館可以通過手機短信、手機QQ等方式對用戶進行信息素養教育,更特別的是可以方便地與學生的互動交流,將手機作為課堂反饋系統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內容陳列,學生通過手機就可以在任何時間和地點接受信息素養教學,還可以隨時就某一問題與老師展開交流。隨著移動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通信費用不斷降低,相信越來越多的用戶會將手機作為首選的學習設備,用戶通過手機可以隨時隨地接受圖書館的信息素養教育服務。

4方便快捷的二維碼技術

手機二維碼技術應用的特點有目共睹,圖書館在借還書,預約座位等諸多服務層面和業務管理上可以得到應用,圖書館只要將手機需要訪問的圖書資料,資源導航、信息編入到二維碼中,讀者利用手機攝像頭就可以識讀,或掃描二維碼獲取相關信息,讀者服務在手機上的應用方便快捷。手機二維碼技術的應用的特點是可免去讀者書寫、錄入的繁瑣。還可以將信息素養教育的課程、講座等信息編成二維碼,讀者通過掃描宣傳頁上的二維碼來獲取課程、講座信息,并進行選課、預約講座座位等。手機二維碼技術,拓展了圖書館信息素養教育的手段,提升了圖書館對讀者的服務能力,也將成為圖書館增值服務的標志。

5借助微信、微博推送信息素養教育知識

微信、微博是目前信息交流、互動訪問量最大的平臺,圖書館可以借助微信、微博等這個信息交流平臺,向讀者進行語音短信、視屏、圖片、文字等信息素養知識的推送,這種信息素養方式更加靈活方便,并隨時可以與讀者實施互動,講解更加直觀,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發揮手機信息素養教育的優勢。

6結束語

篇(2)

關鍵詞:大學生 媒體 分析比較

1.大學生與網絡

因特網在校園生活中無所不在,并正在潛移默化地改變著大學生的學習、科研和社交方式。近75%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利用因特網查資料的時間要超過上圖書館。互聯網上的信息和資訊豐富全面,便于檢索。超過85%的同學都表示在寫論文的時候都會借助網絡,寫的時候方便修改,打印出來清晰明了,老師評閱方便。

在人際交往上,網絡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延及生活領域,不少大學生認為,網絡使個體生命的存在價值獲得無限的提升和張揚,使人們有可能得以再鑄生命的尊嚴。聊天室、BBS、電子郵件也好,琳瑯滿目的網頁也好,他們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劑的角色。

同時,在上網的過程中,大多數人都會受網頁上的廣告和強制彈出播放的廣告影響,往往會收到意外的收獲。如QQ上彈出的各類新聞,不經意間會讓我們了解關于時政、體育、娛樂、等實況信息。網上有幾個地方是幾乎所有大學生都會注意的。第一,校內和QQ空間里的新鮮事、留言。這里常常會包括一些和日常生活、專業有關的資料圖片,還有一些新聞和好的廣告、帖子。第二,一些游戲里的植入式廣告,像QQ農場、QQ炫舞……這些廣告都與游戲內容相結合,通過游戲獎勵,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廣告的信息。另外網上購物逐漸在大學校園風行,像淘寶網、當當網每天郵寄到學校的物品在學校門口可堆成小山。這種購物習慣的變化正是由于大學生與網絡的“長期相處”引起的。

2.大學生與手機

手機是大學生接觸第二多的媒介。大學生作為對新媒體傳播手段有較強接受能力的社會群體,手機所表現出的互動、分眾、及時、便捷等新鮮特性對大學生有著較強吸引力。其實現在手機正向掌上電腦發展,成為網絡的第二終端。用手機上QQ、農場、瀏覽網頁、玩游戲、看小說視頻,對于大多數大學生已經很常見。

大學生手機上網的頻率較高,有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平均每日都會或多或少接觸或使用手機上網。但從其手機上網的日均時長來看,大學生使用手機上網的黏性不大。大學生最經常接觸的手機媒體形式就是手機QQ。手機QQ將傳統互聯網QQ聊天軟件搬到手機上,實現了隨時隨地免費聊天,同時還引入了語音視頻、拍照、傳文件等功能,使大學生邊聊邊玩的多媒體需求得到較好的滿足。一些3G、WAP門戶網站通過提供一系列全面免費使用的、多功能客戶端軟件,以及豐富的網站資源也逐漸吸引了一定規模的大學生手機網民的接觸興趣。另外,不經常使用手機上網的這部分大學生對手機報、手機飛信的接觸頻率則比較高。

經常使用搜索下載的大學生手機網民也有一定規模數量,另外,大學生還比較熱衷于參與個性化、創造性的手機網絡應用,通過手機上網更新自己的博客。

娛樂是大學生手機上網的第一行動,但對于大學生手機網民來說,手機上網不僅限于娛樂功能,在獲取各類資訊、獲得生活幫助等方面也能發揮一些作用,其中有過半數的受調查者手機上網時會經常關注時政信息,有三分之一的受調查者手機上網還會經常點看生活、體育、社會資訊。

如今的手機已不再單單是通訊工具,它還擔當起了“第五媒體”的重任。大學生普遍將傳播信息、提供娛樂消遣視為手機互聯網最為重要的兩項傳播功能,另外,手機互聯網在幫助學習知識、傳承文化、倡導思想理念、輿論監督、推動社會進步等方面所發揮的作用,也得到一些大學生的初步認同。

但手機上網速度較慢,手機互聯網內容不夠豐富,且上網費用較高等幾項因素也被大學生視為當前比較突出的手機上網問題。由此也反映出,手機上網的經濟成本是影響手機互聯網普及與推廣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與此同時,大學生利用手機互聯網實現自我表達的積極性、主動性也比較薄弱。大學生參與手機互聯網發表觀點的欲望與需求不夠強烈。 大學生對手機互聯網的信任度還是比較理性的,并具有一定的戒備意識的。

3.大學生與其他媒體

其實除了網絡和手機,大學生還有和其他的媒體有一些接觸的。

由于英語等級考試的原因,幾乎所有的大學生都有收音機。所以還沒買電腦的同學可能會在午休和晚上睡前聽一些音樂類、故事類、新聞類的節目。

再如校園廣播,走在校園里,大多數人都會聽。大學生比較喜歡廣播媒介,并且收聽時間一般較長,有著穩定的收聽習慣。

雖然大學生對于網絡接觸率最高,但通過網絡的廣告傳播的效果在這個群體中卻受到了限制。相比較其他媒體廣告而言,大學生對待網絡廣告的態度普遍傾向于消極。而他們對待廣播廣告的態度卻傾向寬容和積極。同時廣播是個人化媒介,在高校中擁有穩定的收聽人群。若在校園廣播里植入廣告,同學們的接受程度應該很高,而且還可以給學生活動拉一些贊助。這是一個受眾針對性很強,花費很低的廣告方式,就是覆蓋面比較小。

大學生收聽廣播的目的依次為“休閑娛樂”、“了解國內外新聞”、“了解各類知識、增長見聞”、“消磨時間”、“獲取生活信息”。 從收聽時段來看,有幾個時間段特別值得關注,早上7:00~9:00、中午11:00~13:00(21.1%),這兩個時段擁有較高的收聽率。,從下午13: 00開始收聽率逐漸下降,至16:30~17:30區間跌入最低谷(4.8%)。隨后開始上升,至18:30~20:30區間基本接近早上和中午黃金時段收聽率,為18.3%。22:00~24:00則達到全天收聽率最高峰。 這和大學生的作息時間有關。

對于報紙和雜志媒,大學生也有一定的接觸。不過對于報紙除非有少數人愛長期訂購自己喜歡的,大多數同學除了坐火車、長途車外不會購買。接觸的報紙主要有校報和團組織發給班級的以及青年志愿者協會義賣的。要不就是在閱覽室翻閱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報紙。

篇(3)

關鍵詞:中學生 手機成癮 家庭 學校

一、手機成癮的概念及表現

(一)手機成癮概念的提出

據《中國青少年網癮報告( 2009) 》指出, 目前我國城市網癮青少年約占青少年網民的14.1%, 約為2404.2 萬。在網癮青少年中60.4%使用過手機上網, 有關專家分析, 隨著手機上網越來越便利, 手機網民數量的急劇增加, 手機上網可能成為青少年網癮的一個新動向1。那么,到底什么是手機成癮呢?成癮是指個體不可自制地反復渴求從事某種活動或濫用某種藥物,即使給自身帶來了各種不良后果,仍無法控制。廣義的成癮包括各種依賴、癖習和迷戀。2而對于不恰當或過度使用手機的行為,有些研究者把其稱為手機問題使用或問題性手機使用或手機依賴,同時,因為這些手機使用的不當行為會產生成癮的傾向,所以也可以把它們歸于一種新的行為成癮概念,即手機成癮(Mobile Phone Addiction)3

(二)手機成癮的表現

北京安定醫院精神科鄭毅主任認為手機依賴綜合癥主要表現為對手機過分依賴。手機使用多不一定就是手機依賴,關鍵是要看是不是在健康地使用手機。手機作為現代通訊工具有它的好處,也有一個依賴成癮的問題。他認為手機綜合癥的表現有: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該用的時候也頻繁使用;二是手機過多地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三是停機或手機不在身邊時,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反應。

二、中學生手機成癮的原因分析

(一)手機的多樣性與多功能性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社會生活節奏加快,信息更新迅速,手機變得越來越普遍,使得手機成為大多數人學習、工作和生活的重心,無形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手機的普遍使得許多中學生也用起了手機,手機不在像以前那樣是一種奢侈品,目前的中學生,幾乎人手一部手機,功能各異。

另外,隨著科技的進步,手機的功能也越來越多樣,現在的手機,除了接電話發信息之外,還可以聽音樂,照相,上網,登QQ聊天、看電子書,功能齊全。因而很多中學生都沉迷于其中,手機隨時不離身,甚至是不離手。

(二)中學生本身的特點

中學生正是身體、心理各方面都快速發展,尤其是高中階段的中學生。出現了創造力的高峰 ,有強烈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樂于接受新鮮事物,對于新類型的手機,他們也是十分的好奇,想要研究新手機里面的各種各樣的特意功能,因而他們常常會擺弄手機。

自我意識的進一步發展,有強烈的“成人感”,自尊心也空前高漲,他們要求他人更多的理解自己,尊重自己,可是加上自己還有一些“幼稚性”表現,常常得不到老師、家長的理解與尊重,于是他們就躲而避之,不與他們交往,沉迷于自己的手機世界里。

高中生交友熱情高,迫切需要情感力量和參加不同類型的群體活動。然而,目前的高中生,學業負擔繁重,加上教師、父母額外布置的任務,使得中學生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與他人交往。于是,他們便通過手機上網、手機QQ等方式與他人聊天,向他人傾訴情感,宣泄情緒,滿足自己的交往需要。

(三)家庭環境不良和學校壓力過大

家庭中親子關系不良或是父母關系不和諧使一些中學生經受慢性而又長期的心理困擾。讓他們覺得自己是一個多余的人,無人疼愛,強烈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父母很少與孩子交流,導致孩子的性格比較孤僻內向,不太會與他人交流。于是,當一個人獨處或是與陌生人在一起的時候,不會主動與他人交流,只顧自己玩手機。現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許多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的陪伴,父母有事的時候,常常讓小孩玩手機,孩子長大后,無人陪伴的時候自然想起了手機。另外,與家庭氛圍也有關系。已有研究表明,家庭氛圍、父母教養方式是影響青少年網絡游戲成癮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氛圍越冷漠,青少年越傾向于在網絡世界中尋求情感補償; 民主型家庭中的孩子則不容易產生網癮。4

在學校學習壓力過大,尤其是對學校生活適應不良的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受到的挫折較多,而產生情緒、認知和人際關系失調,他們就會借助手機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舒緩壓力,以逃避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困難。有的甚至沉迷與手機QQ,在手機上與他人交流,相互說一些在現實生活中無法說出來的話。

(四)趨同從眾心理

中學生由于處于相同的文化氛圍,有共同的生活選擇,使得不同個性和不同生活方式的青年逐漸形成大致相同的心態和行為傾向——趨同從眾心理。手機——彰顯個性、追求前衛的當前中學生必不可少一種全新的時尚型工具。在周圍同學都有“手機”而自己沒“手機”的這種社會群體的壓力下,不得不“放棄”自我,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紛紛購買手機,更換手機,狂發信息。手機成癮癥導致了許多學生中出現超前消費、過度消費以及負債消費,從而加重了家庭的經濟負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如今,手機的娛樂功能愈發豐富,很多成年人都會對這種時尚物品上癮,更何況自制力不強的中學生。手機五花八門的功能也容易讓孩子在學習上分心,不利于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健康成長。5

三、中學生手機成癮的教育對策

(一)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學習觀,正確對待手機

人生觀、價值觀直接決定著人對事物的認識,面對著功能多樣,設計時尚的手機,中學生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正確使用手機里面的新功能。讓學生明白,手機再先進,也只不過是一種通訊工具,不值得大家沉迷其中,也不值得大家去研究。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據觀察,很多手機成癮的中學生都是那些成績不好,對自己的學習感到不滿意者或是那些有自卑感的人。他們都是因為對學習喪失了信心,才不愛學習,可是又迫于家長和教師的要求,不得不到學校來。于是便到學校里來混日子,能過一天算一天吧,由于不愛學習,又無事可做,便迷上了手機,隨時隨地都是機不離手。因而,學校應對其進行勵志教育,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鼓勵學生重拾對于學習的信心,激發起學習的積極性。

(二)引導學生進行時間管理

很多中學生由于自制力不夠強,缺乏時間觀念,不會管理自己的時間,更不會處理學習與玩手機的時間。很多中學生常常一開始玩手機,就沒完沒了。如有的中學生拿手機聽音樂,有時候上課都會偷偷的聽,下課更是隨時都在聽。有的學生聊天聊到深夜,第二天起床很沒有精神,嚴重影響了上課質量。這些,都是由于中學生的控制力不強,時間觀念淡薄,常常玩過了頭。因此,學校應根據中學生的特點,對其進行時間管理教育,讓中學生學會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時間, 把握好娛樂與學習時間。

(三)家長和學校共同努力,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的學習生活環境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環境對人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有很強的教育作用。家庭和學校是中學生生活的主要場所,這兩個 地方的環境如何,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發展。那么,對于家長來說,就要做好孩子的榜樣,多與孩子溝通。現在很多家庭,都是有幾部電腦,幾部電視機,孩子看孩子的,家長看家長的,互不影 響,殊不知這本身就是一種影響。孩子無聊時沒人說話,因此只有借助于手機玩游戲或是看電子書,或者是找同學聊QQ。另外,家長自己也要正確的使用手機,并教孩子學會正確使用。

對于學校來說,應該給學生創建一個積極健康的校園環境,形成一種好學、樂學、積極向上的校園風氣。如果一個學校的學習風氣好,一定會有更多的人熱愛學習,平日里愛玩手機的同學,在這種校園文化和風氣的感染下,一定會有所改變的。當然,營造一個互幫互助的班級體才是最重要的。班級成員之間可以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幫助那些手機控們學會正確的使用手機。

(四)交給學生人際交往技巧,建立廣泛的社會支持系統

現在很多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幾代人的呵護下長大,是人人心中的“小皇帝”,這就使很多獨生子女常常以自我為中心,不會換位思考問題。因而,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會有一些小矛盾。由于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安慰,很多學生便會沉迷與網絡或手機,又不敢大張旗鼓的跑去網吧上網,便只好通過一些手機游戲來緩解自己的壓力,或是手機QQ,與他人在網上互相鼓勵,互相傾訴。如果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能夠與他人愉快的相處,共同幫助。那么學生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有人幫著分擔,有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來為他分憂解難,做他強大的后盾,他也不會在手機上尋在精神的寄托吧。因此,讓學生掌握一些人際交往技巧,建立一個廣泛的社會支持系統是十分重要 的。

(五)正確認識自我,促進其個性發展

從眾心理是一個群體里不可避免的,在大家都有手機的群體里,如果一個人沒有手機,肯定會覺得自己會被他人恥笑的。中學生的自尊心正在高度發展,正是相當強烈的時候,自然不會落后于人,于是便會在同學們之間形成一種相互攀比炫耀的風氣,這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因而,讓學生學會認識自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家庭的經濟水平也不一樣,手機消費要量力而行。再說,一個人要靠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贏得他人長久的尊重。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通過班會活動或是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學會認識自我,找到自己的優缺點,揚長避短,形成良好的個性。

總結:手機作為一種通訊工具,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方便,但由于中學生身心發展的不成熟性,使得他們不太會正確使用手機,尤其是那些不愛學習的學生,容易手機成癮。手機成癮給我們的中學生帶來了許多危害,也給我們的教育形成了一種挑戰。如何解決部分中學生手機成癮的狀況,需要我們去不斷的努力。

參考文獻:

[1]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青少年網絡成癮報告[OL]. ht tp : / / edu.qq. com / edunew / diaocha/ 2009w ybg.h tm , 2009

[2]百度百科

[3]王薇.手機成癮的研究綜述[J].心理. 2011,07(下旬刊)

[4]馬薇薇.大學生網絡成癮與人際交往能力、人格特質的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7.

[5]潘長寶.手機對中學生成長影響之我見[J].健康干線,2010年12月號

[6]韓登亮,齊志斐.大學生手機成癮癥的心理學探析[J].當代青年研究,2005,(12):34—38.

篇(4)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 3G 移動服務平臺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2)05(a)-0253-02

隨著新型移動通訊終端在高校的普及和國內移動通訊服務進入3G時代,能夠隨時隨地獲取所需信息資源已經成為了部分高校讀者的迫切需求和日常習慣。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教學科研信息中心,在傳統圖書館和現有電子圖書館的基礎上,應該逐漸將相關的信息與應用的環境,從單一的有線網絡擴展到移動通訊領域,使讀者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訪問圖書館網絡信息資源。

1 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應用需求與網絡環境

1.1 目前大學生手機用戶已成為移動網絡的主力群體

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移動上網用戶具有以下幾個特性:(1)年齡層次較年輕,多數在18~28歲之間;(2)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能很快靈活使用上網技術;(3)使用時段較隨機,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約92%的用戶會在空閑時候、需要的時候或者想起來的時候,而有相對固定的手機上網時間的用戶只占8%;(4)使用時間較短,約占50%的用戶平均每天有不到10分鐘用手機上網的時間,約占20%的用戶每天有超過1小時用手機上網時間;(5)無線互聯網的主體已經變成學生[1]。這些特點提供了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基本條件,大學生的上網習慣成了圖書館開展移動信息服務。

1.2 大學生思維活躍,求知欲強,手機閱讀的需求較強

專業和課外閱讀是大學生主要的閱讀方向,根據一些高校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還是以學習為生活中心,各種教科書、教輔材料、應試考級材料、英語學習資料等是閱讀重點,閱讀這類書籍所占用的時間也較多。而多元化、娛樂化、時尚化是大學生課外閱讀的趨勢,尤其是像武俠、言情、校園青春等各類小說;其他像時尚、生活、體育等書籍也深受大學生喜愛。大學生大多數比較樂于接受現代出現的各種電子閱讀方式,他們認為雖然電子閱讀沒有傳統的紙質閱讀享有時間上的優勢,但是在部分領域電子閱讀更具有優勢,而通過網絡、手機等工具的新閱讀方式逐漸在大學校園內流行。因此,高校圖書館完全可以有針對性地組織大量的信息資源,以更為靈活的方式提供給學生閱讀。

1.3 構建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的網絡環境日益改善

雖然目前我國有一些圖書館開展了移動信息服務,可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的發展還是受制于參次不齊的自身設備建設和移動網絡環境存在的缺陷。首先,用戶只能通過移動圖書館獲取有限的一部分信息;其次,數據傳輸速度慢,2G手機(如GSM)數據速度是14kbps,GPRS手機的傳輸速度是40kbps~60kbps,用手機下載數據極大地考驗著用戶的耐心。隨著3G技術的發展與應用,移動圖書館的應用環境得到極大地改善。我國TD-SCDMA、WCDMA等3G網絡已經大范圍推廣使用,數據下載速率可達2Mbps,真正進入寬帶網絡時代[2]。3G無線終端設備能夠不受訪問速度的限制,隨時隨地地接入無線網是網絡傳輸帶寬高速化特點。圖書館的無線訪問可以借助智能手機等無線終端設備,并且可以定制為用戶量身定制個性化業務。

2 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平臺的資源建設

在現階段,高校圖書館移動服務平臺的資源建設可以著重從兩個方面入手,即手機閱讀資源與學術期刊數據庫檢索。有條件的圖書館可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其它服務內容。

2.1 手機閱讀資源建設

在手機閱讀資源的建設上,需要根據手機閱讀的特點對現有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進行選擇和整理。當前高校圖書館可以根據在校大學生的“淺閱讀”需求,開展手機閱讀服務,比如提供館藏文獻的報摘、文摘、書摘,或者對館藏經典圖書進行縮減、改編等后供學生們閱讀。關于閱讀內容的建設,可以適當采購部分手機出版的內容,也可以自建“手機閱讀庫”,盡可能地將電子版的學習資料比如各種教輔材料、應試考級材料、英語學習資料等放入其中供學生下載,當然為了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豐富課余生活,也應該包括一些健康的有一定勵志和啟發意義的文學作品以及其他如時尚信息、體育資訊、生活常識等方面的內容。這樣,我們就可以充分利用手機這個新媒體來延伸、創新高校圖書館的讀者服務。有些讀者會有自己特定喜歡的閱讀種類及方式,對于這些資源,高校圖書館可以依據這些將資源分類,根據自身特點推出若干定制頻道如資料檢索、文化快遞、書刊推薦、報紙速遞等,讀者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定制頻道,獲得自己感興趣的資源。

2.2 學術期刊數據庫檢索

圖書館重點的服務內容是對現有信息資源服務的數據庫檢索。各個學校一般會因為版權的問題只對校園網開放本校所購買的數據庫,這也是很不方便的,無法登陸校園網的用戶就不能使用本校的數據庫。如果圖書館的數據庫檢索服務是通過移動網站的形式開放,利用手機上網登錄的讀者就可以隨時隨地(如CNKI)檢索并下載自己感興趣的文章;而如果跟移動運營商合作,當讀者下載論文的時候,由移動運營商進行代扣款,則數據庫既可以擴大服務范圍,又解決了版權問題。當然,由于圖書館一般并不掌握商業數據庫的底層結構和運行機理,在移動網站的開發建設中涉及的移動用戶訪問認證與登錄,信息檢索與結果顯示,數據庫中不同格式的全文、多媒體數據的訪問、瀏覽與下載等方面的問題存在一定困難,比較理想的做法是在網站開發的過程中,同軟件商、數據商協作開發各系統的底層認證與檢索接口,以及對非通用格式數據的瀏覽器進行第三方手機應用程序開發等。

3 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平臺構建的技術方案

3.1 圖書館實現移動信息服務的幾種技術方式

篇(5)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網絡道德實踐;網絡信用評價機制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2010年4月的《2009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指出,大學生群體是中國網民最活躍的群體之一,在網絡娛樂、交流溝通、信息獲取和商務類應用方面,大學生群體都有較之其他群體更活躍的表現。高校已經成為社會網絡化的發展前沿,網絡文化已經成為校園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

一、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現狀

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匿名性和隱蔽性的特點,現實社會的道德規范在網絡社會中失去了約束力,傳統道德教育功能被部分弱化,網絡應用日益豐富,大學生的網絡道德失范行為呈現出多樣化的頻發趨勢,從計算機技術倫理層面到網絡生活道德層面,不斷引起社會關注,成為校園網絡文化蓬勃發展中的不和諧因素。因此把網絡道德教育及時地納入學校思想道德教育整體管理體系中,建立有效的網絡道德教育實踐模式,成為構建和諧高校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保證。

各高校經過多年努力,在網絡道德教育必要性的認知上基本取得共識,但是相對于網絡應用的發展,網絡道德教育理論的研究始終相對滯后,大學生在網絡社會中的道德失范行為從最初的對黑客行為的模糊評價、網絡知識產權意識淡薄為主,發展到瀏覽涉黃網頁、人肉搜索(挖掘、公開他人隱私)、網絡盜竊、網絡沉迷、網絡暴力等不當行為,并集中在網絡不文明用語和抄襲論文方面。當前的網絡道德教育研究應該著眼于提高時效性與實效性,這需要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掌握網絡技術,成為網絡社會的成員,用發展的眼光,對網絡帶來的道德現象保持敏銳度,不斷更新對已有問題的認識,調整在網絡道德教育實踐中的方式方法。

二、構建連續的網絡道德教育實踐體系的思考

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是以提高大學生在網絡環境下的規范認識水平,培養大學生網絡信息素養,規范網絡行為為目的。“網絡道德教育在強調道德主體性的自律的同時,也要根據大學生網絡道德素質的實際情況,建立和完善網絡道德的外在約束機制,實現網絡道德素質教育的社會化”。在具體實踐中,網絡道德教育應該不問斷地貫穿大學生在校期間的各個重要階段,構筑連續的以教育引導為主、技術保障為輔的有效的教育模式。

(一)通過有步驟的規范意識教育奠定網絡環境下道德教育導向的基礎

1.入學階段:認知。大學生對制度和規范的認知是進行大學生網絡道德教育的制度基礎。入學階段是大學生學習認知校園規范的重要階段,一方面從道德規范、技術規范上進行普及教育,正面引導學生遵守網絡使用規范;另一方面,實行實名注冊制,方便從技術上實行有效監管,打好網絡道德教育的基礎。以我校為例,新生入學后,需要學習相關網絡使用的法律法規及道德規范,通過實名認證,激活根據錄取名冊預設的校園網絡賬戶。

2.相關課程:正面強化。網絡道德的教育并不能忽視傳統的“面對面”課堂教育。在相關課程中強化網絡道德規范的專題教育,加強網絡知識產權方面的倫理教育,加強言行自律的倫理教育,是督促學生從認知到他律到自律的有效途徑。

(1)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在思想道德修

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開設網絡道德教育專題中,進一步介紹網絡使用規范及應遵守的道德準則,加強對相關法律規定的學習,結合具體案例,引導學生在現實環境中正面虛擬環境中的道德問題。然而考慮課堂教學很難擁有即時網絡使用環境,教師的網絡操作水平和對網絡生活的理解并不相同,當教師不能以一個成熟網絡成員的身份出現時,說教性將高于引導性,對于思想活躍樂于接受新事物的大學生來說,教學的效果就會受到影響,可以結合網絡教學平臺進行補充。

(2)計算機文化基礎。計算機文化基礎是各高校廣泛開設的公共基礎課程,多數學生通過該門課程,真正開始使用并掌握網絡操作及理論知識。但是受學時限制以及授課教師對大學生網絡道德問題認識程度的影響,雖然當前該課程的主流教材均有網絡應用技術和網絡倫理安全專題,卻往往不被當納入正式的教學進度安排。而通過網絡道德教育體系整體管理的調度安排,加強對該課程中的專題教學,能夠在學生學習網絡技術基礎知識的同時,認同網絡使用及道德規范,對促進規范意識的內化,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實踐中,涉及到網絡使用的課程中都可以開展有效的網絡規范意識、網絡知識產權意識教育,高校教師應當對網絡道德規范意識的傳遞和言行自律起到示范作用。

(二)培養網絡信息道德素養促進道德規范的內化

1.優化網絡文化環境。筆者認為,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目標,一方面是提供健康有益的網絡教學及應用資源,另一方面是培養大學生的網絡應用素養,也就是健康使用網絡的能力。可以嘗試通過多種方式優化網絡文化環境,促進網絡道德規范的內化,實現網絡道德教育的目的。

(1)提供優秀的網絡教育資源。優秀的網絡教育資源,應當是校園網絡文化的核心內容。用優質的信息內容充實大學生的網絡生活,是以正面的方式引導大學生優化網絡生活形式。優秀課程的在線學習、課程在線答疑、教學資源的下載、電子閱覽室等服務,即豐富大學生課外學習的方式,滿足大學生學習的要求,也能夠激發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促進自律精神的養成。

(2)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網站建設。網絡無疑是進行網絡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如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思想和信息被網民接受并進一步傳遞和,那他就成為了業余或兼職的教育者,這正是我們期望達到的目標”。近年來,多數高校創建了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在從宏觀上保證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和道德教育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具體實踐中,思想政治教育網站應當用更加生動豐富的教育形式弘揚主旋律。可以利用網頁制作技術提高互動性,由專業的德育教師主持,進行具體問題的指導,可以通過網上心理疏導豐富大學生網絡德育的途徑;可以采用豐富多彩的網絡活動,對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引導大學生利用網絡對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進行主動思考,以期得到正確的網絡道德觀。甚至可以采用網絡鼓勵機制比如實名積分制,鼓勵大學生主動瀏覽和完成相關內容的學習,讓大學生在網絡的海量信息中關注網絡道德教育網站,通過自主參與,增強自律意識,并主動進行傳遞,以實現教育目的。

另外,在前文提到的《2009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調查報告》中一個值得注意的數字是,大學生網民中手機網民占比最高,達85.7%。相對于校園網寬帶接入互聯網,手機上網更具有隱秘性,學校在管理上更加不易監管,各高校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開發供大學生手機用戶訪問的WAP德育網站,及時抓住另一個新生渠道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宣傳。

2.善用大學生網絡評論渠道。善用諸如高校貼吧、校園BBS這樣的,以在校大學生為主要成員的網絡評論渠道并加以正確的引導,既能充分發揮大學生在學校管理建設上正面作用,也可以及時把握學生的想法和網絡生活的動態,以使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應對突發性群體網絡行為的時候不至于顯得被動。但是較之其他網絡應用方面,大學生容易在網絡評論中發生言語失范行為,甚至采用比較激進的態度和方式或者言語以期引起注意。這就應該通過網絡道德教育體系,讓大學生清楚地知道,網絡是“可以合法、自由、文明地發言”的途徑。

一是更加重視建立訓練有素的網絡評論員隊伍,對熱點的網絡事件宣傳進行主動引導,減少或者避免不當的言辭和由此相關的網絡突發事件的發生。在具體實踐中,高調說教,并不利于教育主體能動性的實現,要求擁有一定人數的既有較高的政治素質,又能夠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同時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把握網絡傳播機制規律的網絡評論員,而這也是網絡道德教育體系建設中需要解決的現實難題。二是通過對客戶端提交服務器的信息進行嚴格審查,屏蔽掉評論內容中敏感、不文明的字眼,或者健全對非法不良信息直接進行屏蔽和刪除的技術制度。這是必須做的又要把握好度的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凈化網絡空間,起到監督和管理作用。

3.重視大學生人文素質修養的培養。培養大學生的人文修養,是培養大學生網絡信息道德素養的一個重要方式。瀏覽涉黃網頁、網絡言行失范、網絡交友不當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學生人文素質修養的缺失。人文素養不僅包括哲學、歷史、文學、藝術素養,也包括心理素質、適應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等。通過各種活動和課程,鍛煉大學生現實生活中的人際交往能力,提升藝術鑒賞力,能夠提高大學生網絡使用中對各類信息的辨識能力,從而在網上信息瀏覽、傳播、評價的過程中,自覺地抵制不良信息,遵守網絡道德規范。

(三)利用網絡監管體系建立網絡信用評價實現外部的約束

在校期間連續的網絡道德教育,是通過主動引導全面調動大學生網絡自律精神的過程。而在網絡道德教育體系中,還應建立網絡信用評價機制。由網絡技術部門和學生工作部門合作,必要時對學生在校期間的校園網絡使用情況進行評價,記人大學生信用檔案,以實現對網絡社會虛擬行為的現實評價約束。

篇(6)

關鍵詞:手機短信 移動“飛信” 德育信息 傳播 途徑

任何教育活動都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和方式來實施的。在信息技術環境下,高校德育工作如何突破刻板的教育模式,得到最佳化運用已成為受眾關注的焦點。筆者將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應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構建了一個基于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相結合的高校德育信息傳播新途徑,并在貴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進行應用與實施,最后對應用效果進行了調查與評估。

手機短信、移動“飛信”及其功能

手機是一種新興媒介。手機短信作為一種新型的信息互動方式,使用廣、影響大,已經成為重要的信息傳播和思想宣傳陣地。調查研究表明我國使用手機短信的人群中,20~25歲這個年齡群體使用手機短信的比例最高,達89%。而我國的在校大學生正處于這一年齡階段,是手機短信使用的主流應用群體。學者劉幼昕對重慶幾所高校的調查顯示,75.55%的人使用手機,其中98.8%的人使用過手機短信功能。謝小剛對江西省高校調查得出,100%被調查者都使用過手機短信功能。56.3%的人認為自己頻繁地使用短信功能。隨著手機的普及,高校教輔人員常常需要提前安排工作,這些工作大多都是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分發下去。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過手機短信及時準確地各類會議通知、各種講座信息、勤工助學信息、就業工作信息以及突發事件等權威信息。因此,手機短信在高校德育信息傳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飛信是中國移動推出的“綜合通信服務”,即融合語音(IVR)、GPRS、短信等多種通信方式,覆蓋三種不同形態(完全實時的語音服務、準實時的文字和小數據量通信服務、非實時的通信服務)的客戶通信需求,實現互聯網和移動網間的無縫通信服務。

易觀國際監測數據顯示:2008年第一季度飛信的活躍賬戶數達到1600萬,躍居市場第三位,排在QQ、MSN之后。易觀國際的研究結果顯示:2008年中國飛信用戶數量增長迅速,活躍用戶數由一季度的1600萬增至四季度的2921萬,環比增幅達到82.6%。活躍賬戶數高速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信的免費短信及其他促銷活動吸引了大量對通信費用敏感的人群。如飛信在中國在校大學生中的滲透率已經在30%以上。

移動“飛信”的出現,為手機短信作為大學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構建了一個更好的平臺。移動“飛信”可以使用手機或計算機與對方進行手機語聊、信息交互和發送文件;移動“飛信”具有免費短信無限發送功能,通過計算機可以給飛信用戶快速、便捷地傳送信息;如果對方不在線,信息將以短信形式自動轉發到接收者的手機上,保證信息即時到達不會丟失;另外,移動“飛信”具有快捷群發功能,可以將信息一次性地發送給需要該信息的所有學生。因此,移動“飛信”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信息的傳遞”方面與其他傳播媒體相比有多方面的優勢。

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聯姻,建構高校德育信息傳播新途徑

傳統的高校德育信息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當面口頭、紙質通知兩種方式,這兩種德育信息傳播途徑存在不可避免的缺陷。當面口頭必須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傳者)與學生(受眾)面對面,學生才能夠接收到德育工作者所傳播的德育信息;紙質通知雖然能夠實現高校德育工作者與學生時間分離,但不能實現空間分離,學生還必須到張貼通知的地方才能夠接收到通知上的德育信息。然而,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電話的普及,高校德育信息的傳播可以通過高校網絡與電話進行,傳播途徑出現多樣化。高校網絡傳播能夠實現時空分離,但是要求學生上網才能接收到德育信息,學生是否有電腦、是否能夠隨時上網是網絡傳播的最大障礙,德育信息是否能傳播到每個學生依然是制約網絡傳播的一個重要因素;通過電話進行傳播德育信息,只能是一對一地進行傳播,非常費時,而且費用也很高。高校德育信息傳播途徑中,傳統的當面口頭、紙質通知,相對比較新的通過高校網絡與電話進行,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點。

近年來,隨著手機在高校的普及,一些高校德育工作者開始探索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來德育信息。然而,德育信息通過手機短信的方式進行傳播。對于德育工作者來說,工作量依然很大,而且也需要一定的費用。本研究充分考慮到現在大學德育工作者的工作環境。其大多數是在網絡化的辦公環境下工作,移動“飛信”的出現,給大學德育工作者利用手機短信進行學生德育工作提供了便捷。另外,學生通過手機短信能夠及時地收到有關教學、學習、生活、家庭與社會的各種有用信息,及時準確地掌握教學動態,班級、學院與學校的各類通知。

綜上所述,高校德育信息可以通過以下六種途徑進行傳播:當面口頭、紙質通知、網絡、電話通知、手機短息、飛信。這六種方式在高校德育信息傳播中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傳播范圍、有效性、時空分離、人力成本、經濟成本等特點上,每一種傳播方式都有一定的優勢,也存在一些缺陷。各種傳播途徑之間優缺點的綜合比較如表1所示。

本研究綜合考慮各種可利用的德育信息傳播途徑(如圖1所示),充分利用高校德育工作者辦公室便利的網絡媒體,將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相結合,應用于高校德育工作,進行高校德育信息傳播。這樣,既可以保證高校德育工作中信息傳遞的及時性與準確性,使高校教輔人員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為廣泛與順暢,又能使高校德育工作的渠道和途徑更加多樣化,有效地彌補了傳統德育信息傳遞與交流的不足。

應用研究――以貴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為例

本研究將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技術應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與傳統的傳播途徑有機地結合傳播高校德育信息,并以貴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為例,將新的傳播方式(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技術)應用于學院學生管理工作中,經過實際應用,為了驗證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相結合在學院學生管理工作的實際應用效果,本研究最后對使用此方式的教師進行了實地訪談,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教師和學生基本信息。移動“飛信”與手機短信有機結合應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使用者的手機服務必須是移動網,并開通“飛信業務”。通過統計,貴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學生專職輔導員共有8人(3男5女),為了配合研究,這8位教師都采用了移動網,并且開通了“飛信業務”。學生中(本研究只選擇了大=、大三、大四學生),學生基本信息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貴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學生手機普及率很高,達90%以上,其中,

大多數學生采用移動服務,也達80%以上。因此,非常適合應用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技術開展高校德育工作,進行高校德育信息傳播。

調查結果與分析。本研究將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技術應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與傳統的傳播途徑有機地結合進行傳播高校德育信息,在貴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進行了實際應用,最后對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能否應用于高校德育工作、能否及時地傳播德育信息、能否準確地傳播德育信息、能否有效地彌補傳統德育信息傳播途徑的不足、是否能成為今后高校德育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五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教師調查結果與分析。8位老師都認為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能有效地應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能夠將高校德育信息及時、準確地傳播到所有被通知的學生。教師普遍反映過去如果采用當面口頭的話,需要將學生聚集在一起,工作難度非常大,太過頻繁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如果采用紙質通知或網絡。不一定能使所有的學生都及時地收到這些德育信息,一些學生也會抱怨沒有及時地通知他們,傳播效果差。采用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傳播高校德育信息,教師普遍認為能夠有效地彌補傳統德育信息傳播途徑的不足,教師不再會為一件小事而讓學生集合在一起而發愁,不再會為用紙質通知或網絡將使一些學生不能及時地收到這些德育信息而擔心。教師們認為采用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傳播高校德育信息,能夠明顯提高德育信息傳播的效果,做到以“學生為本”,應該成為今后高校德育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

學生調查結果與分析。調查顯示,94.36%的學生認為應該將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應用于高校德育工作中;95.21%的學生認為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能夠及時地傳播德育信息;94.32%的學生認為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能夠準確地傳播德育信息:96.86%的學生認為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能夠有效地彌補傳統德育信息傳播途徑的不足;大部分學生認為,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應該成為今后高校德育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

對于大四學生來說,他們的觀點更加肯定,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大四學生的事情比較多,一方面要忙于找工作,還需要進行畢業論文寫作,在學校的時間不確定:另一方面,大四畢業生需要辦理的各種事情很多,各類信息通知也很多。因此,大四學生對手機短信與移動“飛信”進行傳播德育信息都持有積極的態度。

結語

篇(7)

關鍵詞:大學生;閱讀行為;閱讀動機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83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古人對閱讀的情有獨鐘。閱讀作為人類一種獨特的文化交流活動,是人們接受教育、發展智力、獲取知識的最根本的途徑。而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未來創新的中堅力量,是社會閱讀群體中最活躍的部分,他們的行為和動機直接影響著我國全民閱讀活動的發展。因此,研究大學生的閱讀行為及閱讀動機,對大學生的閱讀現狀進行調查和分析,為我們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心理歷程,規范大學生的閱讀行為并根據存在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1問卷調查

1.1調查對象和方法

該問卷是以江蘇省大學生的調查為基礎的。為了保證調查結果的全面性,通過問卷星以網上問卷為載體向江蘇省各大高校發放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402份,利用問卷星的分類統計和交叉分析功能得到我們所需的數據。

在402位被調查者中,男生153人,占比38.06%;女生249人,占比61.94%。在年級方面,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研究生等其他人的人數分別為49、84、197、29和40人,分別占比12.19%、21.64%、49%、7.21%和9.95%。在學歷方面,來自985或211高校的有50人,占比12.44%;來自普通本科高校的298人,占比74.13%;來自專科院校的有54人,占比13.43%。在地區方面,城鎮戶籍的有119人,占比29.6%;農村戶籍的有283人,占比70.4%。此外,這些學生分別來自不同的專業。

1.2調查內容

為了解大學生的閱讀現狀,研究大學生的閱讀行為和閱讀動機,本文從大學生閱讀量、圖書類型、閱讀途徑與閱讀影響因素等方面設計調查問卷,問卷主要分為五個部分,分別為基本情況和閱讀行為、圖書館利用情況、家庭影響因素和對閱讀的看法,以基本情況和閱讀行為這兩個部分為主要調查內容進行研究分析。

2調查結果分析

2.1閱讀行為分析

2.1.1閱讀量分析

閱讀量是一個抽象的概念,本文以每天花費在課外閱讀上的時間和每學期閱讀課外書的數量這兩個指標來衡量。調查結果表明,每天花費在課外閱讀上的時間小于1小時的人數最多,達209人,所占比例為51.99,而花在閱讀時間為1-2小時,2-3小時和三小時或以上的人數分別為128,36,29,分別占31.84%,896%,7.21%,呈遞減趨勢。與此同時,大學生每學期閱讀課外書的數量也呈遞減趨勢,每個學期閱讀課外書五本以下的占了54.48%,而15本以上的只有871%。通過這些數據可以發現大學生的閱讀量嚴重匱乏。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大學生壓力大,空余時間少,沒有多余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其中有42.79%的調查者贊同此觀點。另一方面,有42.54%的調查者因為缺乏閱讀興趣,沒有閱讀動力,利用業余的時間做閱讀以外的事情。

2.1.2圖書類型分析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用戶的普遍增加,大學生的圖書選擇范圍也越來越多樣化。在圖書類型的選擇上,74.38%(299人)的學生閱讀小說散文類的書籍,閱讀報刊的比例也達到了4279%(172人)。除此之外,生活新聞類的書籍和專業書籍也是大學生閱讀時主要關注的圖書類,而哲學類的書籍最不受學生的關注,僅達到了13.93%(56人)。具體如表1所示。

然而,電子圖書的出現也給傳統圖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通過調查,49.75%(200人)的學生喜歡閱讀傳統書籍,喜歡閱讀電子書籍的比例僅占15.17%(61人),而對于35.07%(141人)的學生來說,無論是傳統書籍還是電子書籍,哪種方式方便就選擇哪種。每個人從一開始的誕生就會遭到家庭環境的影響,這類影響往往是多方面、深刻的,家庭環境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大學生的閱讀行為產生作用。本文中的家庭環境分析主要是指硬環境分析,包括課外藏書量、父母文化水平、經濟狀況。

在藏書量上,數據顯示家里課外藏書量為11-30本的學生人數最多,達到了36.57%,其次是10本以下,占比25.37%(102人),家里課外藏書量超過100本的學生人數最少,僅占7.96%(32人),表明了大學生的家庭課外藏書量普遍偏少,與大學生的閱讀量呈正比關系。

在父母文化水平上,父母最高文化水平為本科及以上的學生人數僅占9.45%(38人),而學生父母的最高文化水平普遍為初中及以下,比例達到了47.76%(192人)。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有31.59%(127人)的學生認為父母的閱讀行為和習慣對他們影響很大,有46.52%(187人)認為父母的閱讀行為和習慣對他們影響不大,認為沒有影響的比例占21.89%(88人)。

在經濟狀況上,主要用家庭每年用于圖書購買的支出來衡量。每年用于圖書購買的支出低于500的學生人數最多,占比70.9%(285人),支出500-1000、1000-2000的學生人數分別占比22.14%(89人)、423%(17人),而支出在2000以上的人數最少,僅有2.74%(11人),說明家庭普遍用于圖書購買的支出偏少,不重視閱讀,這與大學生較少的閱讀量相對應。

(3)圖書館環境。

圖書館是一個收集、整理、采集書籍和資料來供人們閱讀、參考的場地,是大學生閱讀的主要來源。本文研究圖書館環境對大學生閱讀行為的影響,主要分析大學生對于高校圖書館的利用狀況。

從大學生去圖書館的頻率來看,每天必去和經常去圖書館的學生約占40%,而偶爾去和從不去圖書館的人數達到了60%,可以看出不常去圖書館的大學生占到了多數。進一步分析影響大學生去圖書館的原因時,有42.54%(171人)的學生認為空余時間多少是影響他們去圖書館頻率的主要原因,認為是圖書館距離宿舍或教學區的遠近、圖書館的硬件措施分別占比2786%(112人)、16.42%(66人),而認為圖書館的存書量和更新速度是主要原因的人數最少,僅占13.18%(53人)。

從大學生去圖書館的目的來看,以自修為目的學生人數最多,達到了52.49%(211人),看報刊、借書查資料的學生分別占比10.2%(41人)、27.61%(111人)。結合大學生去圖書館的頻率來看,大學生不僅去圖書館的次數少,而且去圖書館以自修為主。

2.2閱讀動機分析

閱讀動機是學生閱讀的主觀意圖,是促進學生閱讀的一種內在動力,是一種鼓勵和引導學生閱讀的必要條件。它具備喚起讀者行為、深化閱讀進程、提高閱讀效用的功能。

2.2.1為了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調查結果表明,為這一動機所驅使而投入閱讀活動的學生人數最多,達到了33.33%(134人),這也恰恰說明了閱讀是終身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和手段。閱讀不但能夠開闊視野,而且能夠增長知識。知識的來源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他自己的經驗,而另一個是別人的經驗(這是知識的繼承)。經驗的積累需要時間和精力,大學生們都很忙,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如何有效地獲取知識,最好的方法是閱讀。

2.2.2為了工作需要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侵略性的核心問題,而這一閱讀動機占比24.88%(100人)。誰具有更多的知識,誰將在激烈的競爭中在未來的工作中,比別人更成功的把握。在心理學的指引下,大多數學生嘗試著多讀書籍,掌握更多的知識,使自己成為真正有能力的人才,他們以增加他們的知識面和重點研究某個專業層面作為閱讀的主要目的。如經管類院校的大學生,他們在校期間就以閱讀經濟管理方面的書籍為主。

2.2.3為了提高內在修養

修養是一個人安身于社會待人處世的一種立場,是知識、實力、人格通過大腦思維治療后的最后外在表現,它體現了一個人的素質和水平。數據表明,有13.93%(56人)的學生以提高內在修養為閱讀動機。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讀書的多少往往能用外在表現出來。另一方面,更多的閱讀無疑是提高內在修養的有效途徑,特別是對女孩來說,閱讀能提高氣質。

2.2.4為了休閑娛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部分的學生進行閱讀主要是為了休閑娛樂,達到了25.37%(102人)。相比初高中生,學業以外,大學生有更多的業余時間可以選擇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因此對于喜歡閱讀的學生來說,他們可以積極的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享受閱讀所帶來的快樂。而對于不喜歡閱讀的學生來說,在無聊寂寞的時候也可以通過閱讀來休閑娛樂,讓大學生活更加充實。

2.2.5無閱讀動機

有2.49%(10人)不知道自己除了閱讀課本以外還應該重點閱讀什么書籍,根本就沒有明確的閱讀動機。他們的閱讀往往表現出一種從眾心理,也就是所謂的羊群效應,別人看什么書、最近什么書比較火,他們就看什么書。于是,他們選擇閱讀書籍時,具有盲目性和隨機性,閱讀的范圍也更廣泛。

3分析和討論

此次調查研究描繪了當前大學生閱讀行為和閱讀動機的基本狀況,反映了以下幾個突出問題。

3.1對閱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從大學生嚴重匱乏的閱讀量可以看出大學生對閱讀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以下幾方面。首先,當代大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其自身的閱讀能力和時間分配能力還有待提高。其次,嚴峻的就業形勢要求大學生具備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很多大學生把大學生活的重心放在課外實踐上從而忽略了閱讀。第三,書籍成千上萬,而如何選擇合適的書籍成為大學生面臨的一個閱讀障礙。因而,為解決選書難的問題,高校圖書館應加強相應的文獻檢索功能。同時,根據自己的知識領域、閱讀興趣和待解決的問題利用互聯網來獲取可能會對自己有幫助的書籍以及自己想讀的書籍。

3.2閱讀的盲目性普遍存在

這是大學生閱讀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不論是在閱讀類型的選擇上還是閱讀途徑的來源上,小說雜志等網絡流行書籍備受大學生的喜愛,充分表現了大學生閱讀的盲目性,他們或跟隨潮流的趨勢,或附和他人的選擇,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其中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只是漫無目的地用小說來打發時間,對他們的知識拓展和文化素養的提高沒有起到任何作用。此外,由于網絡書籍的傳播性,容易接觸到很多并受到錯誤觀念思想的影響,嚴重影響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3.3功利性閱讀問題突出

所謂功利性閱讀,即閱讀的功利性,是以實際功效或利益為行為準則的閱讀。在考研、就業壓力日益增加的大背景下,大學生的閱讀也日益功利化。如每年臨近四六級考試、計算機考試等證書等級考試以及研究生考試的時候,圖書館中各類輔導書、專業用書的借閱量會迅速增加,書店中相應備考書也最為暢銷,但是考試后這些書很少人會看。說明大學生并不是喜歡閱讀這些書籍,只是為了考證或考研需要,為自己以后的就業增加籌碼。另外,為了更好的實現就業,很多大學生還通過參加輔導班或培訓的形式閱讀一些實用性的工具書,如面試指南、大學生擇業指南等。

4建議

4.1樹立正確的閱讀觀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大部分的學生除了完成所學課程和必要的考試以外,還是很喜歡閱讀的,但是,喜歡閱讀和進行閱讀完全是兩個概念,其中很多人沒有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閱讀觀。建議開展全校性的閱讀活動,大力宣傳閱讀的重要性,組織、鼓勵學生的加入,讓更多的學生認識閱讀、了解閱讀、進行閱讀,從而樹立正確的閱讀觀。

4.2加強閱讀引導

大學生活是人生的最佳選擇,是最好的學習階段,對大學生的生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大學期間,除了學生以外,與學生聯系最多的就是大學教師,其言傳身教對于學生的思想認識有重要的影響。建議老師們將閱讀貫穿在學生的日常學習中,如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完成作業或論文,與學生交流閱讀的感想,相互推薦優秀的書籍等。總之,高校教師應學會觀察和分析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心理,通過他們的行為、理解的表達,針對不同的個性特征和心理活動,來指導他們的閱讀活動。

4.3提高閱讀質量

閱讀質量的提高不僅表現在閱讀量上,還表現在讀物的質量上。調查結果表明一些大學生對良莠不齊的網絡小說娛樂類讀物情有獨鐘,占用了大量的閱讀時間,甚至沉迷于虛擬的想象之中,嚴重影響了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因而建議學生提高自己的辨別能力與自制力,多讀些求真、向善、蘊美的好書,尤其是經典名著,對于提高自身修養、傳承民族文化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4.4構建良好的閱讀環境

良好的閱讀環境不僅能夠吸引大學生更多的利用圖書館資源,對其閱讀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高校圖書館要擔負起大學生閱讀環境的建設功能,在做好館藏建設的基礎上,對圖書館的閱讀環境也要加以美化,如對全館進行網絡覆蓋、保持閱讀場所適度的安靜、增加觀賞性植被等。與此同時,良好的閱讀環境還離不開高校其他部門的全面配合。因此,良好的閱讀環境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設好的,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需要每個人的努力和堅持。

參考文獻

[1]陳春梅.近十年來國內大學生網絡閱讀行為研究述評[J].煤炭高等教育,2013,(3).

[2]趙玉光.影響大學生閱讀行為的幾種因素[J].江西圖書館學刊,2010,(1).

[3]樊立娜,崔文浩.我國大學生閱讀行為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3,(12).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成免费crm在线看|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日本最大色倩网站www| 日日麻批免费40分钟无码| av蓝导航精品导航| 波多野结衣 内射| 再深点灬舒服灬受不了了视频 | 草草浮力影院|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4438|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 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 av无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另类精品xxxx人妖| 激情 小说 亚洲 图片 伦| 激情综合色五月丁香六月欧美| 午夜性刺激免费看视频| 污18禁污色黄网站| 破了亲妺妺的处免费视频国产|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蜜臀亚洲| 无码骚夜夜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闺蜜张开腿让我爽了一夜|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 日日摸日日碰夜夜爽无|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久视频| 欧美内射深插日本少妇| 亚洲色成人网站www永久四虎 | 日本不卡高字幕在线2019| 精品无码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国内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 国产精品店| 国产男女爽爽爽免费视频|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7777奇米|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蜜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