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法律咨詢論文

法律咨詢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2-21 13:20:01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法律咨詢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法律咨詢論文

篇(1)

任現職以來,作為思政課專任教師,時刻注意自身形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到為人師表、思政先行,積極參與學校安排的各類培訓學習,努力提高自身教學教育水平,積極開展教學等各項工作,其主要本職工作業績如下:

1.一日三省己身,注重自身思想政治建設和師德師風要求。本人是一名專任教師,且是一名思政課教師,又是一名老黨員,因此本人積極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參與批評與自我批評理論學習和自我檢查工作,任職以來沒有出現違法違紀的行為,獲得周圍領導、同事和學生認可。

2.勇于承擔各類教學任務,積極探索新型教學方法,開創新的教學改革模式。2018年,在擔任《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教師期間,對涉及法律基礎的章節,本人發揮專業和社會服務經驗的優勢,以“模擬法庭”的教學模式,生動展現了教學任務相關知識,同時也成為卓有成效的法制教育方法,受到師生好評。

3.學習和探索運用先進現代教學技術。繼2019年獲得校2019年浙江省微課教學比賽學校選拔賽一等獎、省三等獎以來,在利用原有的超星學習平臺用于點名、預習、復習、布置作業、課堂互動之外,本人在2020年嘗試運用慕課豐富和拓展教學形式,利用業余時間完善教學資料,并重復慕課影像錄制,盡善盡美。

4.科研與教學并進,利用業余時間積極參與各類科研,也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就,在衢州市“新民法典背景下的公正、仲裁與司法審查及執行制度”主題研討中本人論文《民法典背景下商事仲裁裁決司法審查程序與方式的合理性研究》榮獲二等獎,浙江省高職院校黨建研究會組織的年會論文評比中,《新時期高職院校立德樹人實踐研究

篇(2)

論文關鍵詞: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社會需求

2004年8月,江西省開始了新一輪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主體改革基本結束,配套改革正在跟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塑造了林農的市場主體地位。林農自主經營、發家致富的積極性極大地調動起來,但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的小規模林業生產與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大生產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建立健全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能較好地解決這一矛盾。為此,筆者與課題組成員于2006年8月至2007年9月先后深入江西省林業基層單位、鄉村和農戶中開展林業社會化服務需求調研,以期通過實地調研為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依據。

1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概念和內容

林業社會化服務。指的是專業經濟技術部門、鄉村合作經濟組織和社會其他方面為林業發展所提供的各種服務。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是指為林業發展提前、產中和產后服務的服務組織和活動的組合。

林業社會化服務內容十分廣泛,涵蓋了林業生產全過程,一是產前服務。包括林業技術教育和培訓服務、科技推廣和咨詢服務、林業政策法律咨詢服務、林產品市場信息服務、林地林木流轉服務、籌資融資(信用擔保、抵押貸款)服務、提供優質種苗等必要生產資料二是產中服務,包括林地規劃設計,造林撫育設計。采伐更新作業設計,育種育苗、整地造林、撫育間伐、林地更新的技術指導,森林有害生物和火災預防,林地林木資產評估,木竹檢量,林木采伐等服務。三是產后服務,包括林產品收購、儲運、加工、銷售提供的服務。

2林業社會化服務需求調研基本情況

2006年8月到2007年9月,筆者和課題組成員按山區、丘陵、濱湖平原選擇了江西省14個縣開展實地調研和問卷調查,另外6個縣開展農戶問卷調查。調研中,共召開由政府和部門領導、林業技術管理干部、鄉村干部、林農、林業大戶組成的現場座談會42場,實地考察調研鄉村、基層林業工作站、產權流轉中心、“三防”協會、造林公司、國營林場、林業生產基地等與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相關的單位和部門45個。調查問卷分干部調查問卷和林農調查問卷兩類,發放干部調查問卷230份,收回180份;發放林農調查問卷305份,收回229份,合計收回調研問卷409份。通過調研,取得了第一手數據資料。

3林業社會化服務需求調研結果分析

3.1林農從事林業生產要素稀缺性調查分析

調查問卷設計了“您經營林業最缺的是什么?”,如林農缺少某項要素則按資金、技術、市場信息、勞務、其它5項填寫。在全省調查了23個村229戶林農,結果有225戶農戶缺少一項或幾項生產要素,占調查農戶的98.3%。其中,缺少資金的124戶,缺少技術91戶、缺少市場信息51戶、缺少勞力32戶,缺少其它如林地、管理等6戶,它們分別占缺少生產要素戶數的55%、40%、23%、14%和3%。林農主要缺的是資金,其次是技術和市場信息,勞動力和其它要素不是主要問題。5項生產要素的稀缺性比例結構如圖1。

然而,在山區、丘陵或平原地區林農生產要素稀缺性表現不同:在山區鄉村,63%的農戶缺乏資金,33%的農戶缺少技術,26%的農戶缺乏市場信息,10%的農戶缺少勞力;而在丘陵或平原鄉村,45%的農戶缺乏資金,51%的農戶缺少技術,20%的農戶缺乏市場信息,21%的農戶缺少勞力。按農戶生產要素稀缺性從大到小排序,山區順序是:資金一技術一信息一勞力,丘陵或平原順序是:技術一資金一勞力一信息。調查研究結果表明,由于不同地區林業經營的傳統和習慣不同。農戶在經濟上對林業依賴程度不同,生產要素的稀缺性和需求程度也不同。山區林農對林業的依賴程度大。同時林地面積大,資金成為經營林業最大障礙;丘陵或平原地區農戶基本上以農耕為主,務林不是傳統產業,缺乏林業經營經驗和技術,技術則成為第一需求。因而,不同區域宜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以滿足農民的林業生產需求。

同時,在對林業干部、技術人員、鄉村干部的調查中。也能印證上述結果。調查問卷設計了“您認為當前林業發展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么?(依迫切程度按順序填寫:A為政策、B為資金、C為技術、D為信息、E為中介服務、F為市場、G為產業發展)”。排列在前3位的問題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調查了14個縣(市)林業局、鄉鎮、行政村干部和科技工作者180人,填寫的有效票140張,按前3位的問題統計得票數:填寫政策問題117票。資金問題105票、技術問題59票、信息問題34票。即林業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前3位問題中。84%的人認為是政策問題、75%的人認為是資金問題、42%的人認為是技術問題、24%的人認為是信息問題,資金、技術、信息3類問題是僅次于政策而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如果用票數結構比例表示。則政策、資金、技術、信息、中介服務、市場發育、產業發展票數分別占總票的33%、29%、16%、9%、2%、7%和4%(圖2)。

由此可見,無論從林農的需求,還是從林業管理干部、鄉村基層干部、林業科技工作者的角度看,除政策問題外,資金、技術、信息問題是當前林業發展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因此。林業社會化服務的核心是盡力幫助林農和林業經營者解決上述問題。

3.2林農森林抵押貨款需求意愿調查分析

如前所述,資金缺乏成為林農投資林業的第一制約因素。農村小額貸款是一個可行的途徑,但點多面廣,貸款風險大。銀行不愿意進行小額貸款,那么森林資源抵押貨款是否可行?在問到林農“您是否希望能實行森林抵押貨款?”時,69%的農戶希望能抵押貨款,24%的農戶無所謂,只有7%的農戶不希望抵押貨款。而林業和鄉村干部的判斷是:森林抵押貨款需求旺盛的占30%,一般的占55%,很少的占15%;在問到是否需要開展森林資源抵押貨款時,干部認為需要的占80%。不需要的占10%,無所謂的占10%。兩者認識基本一致,同樣足以說明森林資源抵押貨款是林農和林業發展所必需。就不同地域而言,山區縣76%的林農希望能抵押貨款。16%的農戶無所謂,只有8%的農戶不希望抵押貨款;丘陵、平原縣中,58%的農戶希望能抵押貨款,37%的農戶無所謂。只有5%的農戶不希望抵押貨款。山區與丘陵平原縣比較,農戶希望森林抵押貨款人數比率相差18%,說明山區更希望能開展林業抵押貸款。這與干部調查判斷基本一致:在山區縣調查,林業和鄉村干部認為當地森林抵押貨款需求旺盛的占37%,一般的占46%,很少的占15%;而在丘陵平原縣調查,當地林業干部認為森林抵押貨款需求旺盛的占11%。一般的占67%,很少的占22%。以上結論說明,森林資源抵押貸款的重點應放在山區林區。

3.3林農從事林業經營風險調查分析

從事林業會面臨著各種自然風險、經濟風險、社會風險和政策風險。但林農真正最擔心的風險是什么呢?最害怕的事一般是風險最大的事。調查組設計了“您經營林業最怕的是什么?”讓林農問答。在229戶調查農戶中,227戶回答了該問題,其中:怕政策不穩(A)的132票,怕不賺錢(B)的45票,怕發火災、病蟲害(C)的93票,怕林木被偷盜(D)的37票,其它(E)的4票;分別占有效票的58%、20%、41%、16%和2%。分區域統計表明:山區村農戶63%的人怕政策不穩、17%的人怕不賺錢、40%的人怕發生火災和病蟲害、23%的人怕林木被偷盜;而在丘陵平原地區51%的人怕政策不穩、24%的人怕不賺錢、42%的人怕發生火災和病蟲害、7%的人怕林木被偷盜。兩者沒有本質的差別。只是山區農戶依靠山林生存,更擔心林業政策的穩定性;而丘陵平原地區由于農業生產用火多,防火意識不強。更擔心發生山林火災(圖3)。

調查結果表明。從事林業最大的風險是政策風險,其次是火災、病蟲害風險,再次是經濟風險和社會風險。調查結果揭示一個事實,因林業生產周期長,政策穩定性是關鍵,“三防”建設是重點。經濟效益是動因。因此,制定有利于林業發展政策,特別是產權政策長期穩定,同時組建有效率的“三防”體系,是林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內容。

3.4森林資源保險意愿調查分析

林業經營風險大,林農是否有林業保險需求呢?在問到林農“您是否希望實行森林資源保險?”時,希望實行森林資源保險占調查戶數的71%,無所謂的占21%,不希望實行保險的占8%,可見林農有森林資源保險的潛在需求。在山區,農戶希望實行森林資源保險的71%,無所謂的占17%,不希望實行保險的占11%;在丘陵平原鄉村,農戶希望實行森林資源保險的71%,無所謂的占26%,不希望實行保險的占3%。從調查結果看,農戶實行森林資源保險的意愿在不同地區變幅很小。

在林業部門干部、技術人員、鄉村干部調查的180人中有171人進行了問卷回答,認為有森林保險必要的有127人,不必要的16人,無所謂的28人,分別占總人數的75%、9%、16%。同樣可以說明森林保險的必要性。

3.5法律咨詢服務調查分析

林業不同于其他行業或者農業,除林木生長周期長等本身特征外。它的外部經濟性很強,涉及到國土安全、國際生態環境、人類生存、生物多樣性保護等一系列重大問題,是當今全球關注與參與的熱點領域。同時,務林不同于務農,林業上的造林整地、撫育間伐、防火防蟲、采伐運輸都要受到林業法律的諸多剛性約束。林農只有了解林業法律法規知識,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才能既保護個人的合法權益,且不至侵犯國家、集體和他人的利益。而林農不可能全面熟悉有關林業政策法律知識。因此,需要在普法的基礎上開展林業政策法律咨詢服務。那么服務需求到底如何?對林業部門、鄉村干部和林農的調查表明,林農迫切需要政策法律咨詢服務的占30%,需要的占69%,二者合計人數比例達99%。其中,山區林農迫切需要政策法律咨詢服務的占33%,需要的占66%;而丘陵平原農民迫切需要的占21%。需要的占77%。山區林農需要政策法律咨詢服務顯得更為迫切。

當問到林農“您覺得法律對林農來說有沒有幫助?”時。回答很有幫助的占53%,有一定幫助40%,沒有幫助的占7%。在山區鄉村,法律對林農很有幫助的占55%,有一定幫助34%,沒有幫助的占11%。在丘陵平原鄉村,法律對林農很有幫助的占49%,有一定幫助49%,沒有幫助的占2%。兩者在法律的運用方面沒有表現明顯的差別。

因此,開展林業政策法律咨詢服務是林農經營林業的需要。也是促進林業發展、維護林區穩定、達到森林資源增長的重要途徑和基本內容。

3.6林業科技服務需求調查分析

調研中。在問到“您是否希望有人對您進行林業科技指導?”時。87%的農戶需要林業科技指導,13%的農戶無所謂。而沒有農戶回答不需要林業科技指導。林業和鄉村干部也認為:林農對林業科技服務迫切需要的占36%,需要的占6o%,共占人數的96%。不需要和不知道的僅占4%。

調研統計中還發現,林農最缺的林業實用技術是毛竹培育技術、果樹培育技術、用材林豐產培育技術和茶葉栽培技術。而現有的林業技術從何而來?問卷統計表明:22%的人是祖輩傳下來的(A),16%的人從當地能人處學來的(B),14%是通過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獲得的(C),13%的人是技術人員推廣得到的(C),20%的人是林業技術培訓獲得的(E),15%的人是從學校(F)和其它途徑(G)獲得的(見圖4)。

以上調研說明,林業科技服務體系還沒有真正有效運行起來,林業科技推廣部門、林業院校、林業科研院所等還未充分發揮科技資源優勢,以滿足基層和林農對林業科技日益增長的需求。

3.7社會中介服務調查結果分析

林業社會中介服務包括森林資產評估、木竹檢量服務、調查設計等可市場化的領域,是林業社會化和產業化發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對于森林資產評估需求而言,在調研中,林業部門、鄉村干部認為林農迫切需要的占25%。需要的占68%,共占總人數的93%。分區統計結果顯示:在山區縣,認為迫切需要的占29%,需要的占67%。合計占總人數的96%;在丘陵平原縣,認為迫切需要的占15%,需要的占68%,合計占總人數的83%。而對木竹檢量服務需求而言。認為迫切需要20%。需要的占71%。合計占總人數的91%。分區統計結果是:在山區縣,認為迫切需要的占24%,需要的占69%。合計占總人數的93%;在丘陵平原縣,認為迫切需要的占11%,需要的占76%,合計占總人數的87%。

以上調查統計結果表明,總體上林業社會中介服務的需求是旺盛的,但區域不同森林資產評估需求不完全一致,山區的需求比丘陵平原更旺盛。因此,在山林分戶經營后,由于股份合作經營、家庭聯合經營等經營形式日益多樣化,森林資源產權流轉速度加快。森林資源抵押貸款在逐步推行,專業技術性強的中介服務需求必然日益旺盛。

3.8林業產權交易機構需求意向調查分析

篇(3)

在目前全國開設法學專業的高校已逾700所,在校學生超過30多萬人,發展規模太快,法學專業也成為畢業生最難找工作的專業之一的情況下,農林院校開辦的法學專業與綜合類、政法類高校舉辦的法學專業相比,在辦學歷史、師資力量、法律氛圍等方面都存在明顯的距離,其面臨著求生存、謀發展的深層次問題,在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上,應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畢竟從事法學研究的人員是少數,大部分學生應參加實際工作[1]。本文就以東北林業大學文法學院法學專業的改革實踐為例,來探討如何根據學生自身的素質和應用型法律人才的培養目標,利用農林院校的學科和專業優勢,確立“交叉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團隊式”的辦學組織形式和“實務型”的教研模式,辦出自己的專業特色,并逐步提高農林院校法學專業的競爭力與生命力。

1 “交叉性”的人才培養模式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科技進步飛快,對應用復合型法律人才需求旺盛,迫切要求理工類、行業類強勢高校充分利用其得天獨厚的理工科專業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建立法學與科技相結合的“交叉性”人才培養模式。目前我國有部分理工類、行業類院校已采取這種人才培養模式,如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依托學校的理科實力并針對該校科學技術專利與產權等領域問題較多的特點,即以發展科技法、知識產權法等為定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依托強大的理工科及自然科學技術文化優勢,以發展航空法為特點,以培養掌握一定的航空航天科學技術知識的復合型法律人才為目標。

東北林業大學是黑龍江省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屬林業院校,現在也致力于綜合性大學的建設,法學教育一方面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本文由收集整理興培養應用型法律人才,另一方面為林業行業培養其所需的法律人才。因此,在課程體系設置中充分體現林業的特色,在講授環境法、自然資源法等環境法基本課程的基礎上,增加林業生態保護法、林業法、林業環境管理法等選修課程。此外還設置了刑事偵查技術、房地產法等體現跨學科特色的專業方向,同時專門建立一個跨學科的特色研究機構——環境資源法重點研究基地。以后還要逐步設置法經濟學、法社會學、交通法學、科技法學和電子商務法等有特色的課程,通過學科的交叉融合,對學生進行知識交叉的培養,以適應社會對實務型人才的需求。

關于“交叉性”的人才培養模式,可以體現在“精神的交融”和“知識的交叉”等多個方面。現行比較好的交叉性人才培養模式應當是雙專業疊加模式,有的稱之為“3+2”模式,即理工科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在學習3年的本專業知識之后,經考試轉入法學專業修讀2年法學專業知識。如東北林業大學目前實行的是法學雙學位制,非法學專業的在校大學生在學習2年的本專業知識后,如成績優秀即可選擇攻讀法學第二學位,在自己的業余時間學習2年的法學課程,考核合格并通過論文答辯的即可獲得法學學位。法學專業的學生還可以選擇攻讀外語、計算機、會計等第二學位。事實上,這樣的培養模式既符合理工類、行業類院校法學教育的辦學特色和辦學規律,也符合人才市場的需求,所培養的人才具有極強的市場競爭力和生命力。

從人的全面發展來看,現代大學里學業的競爭正逐步轉向基于多元智力的復合能力競爭。學習已經并正在突破傳統知識教學的框架而成為一種綜合能力的培養和實踐方式,能力建構的理念已經上升到與傳統的學問修養并駕齊驅甚至更高的地位。所以應轉變教育教學觀念,構筑與時展趨勢和特點相適應的現代教育教學觀念和人才培養模式。相應的,知識交叉的特色培養還可通過優化法學教育的課程體系,加強對學生知識結構、學習能力和職業能力交叉的寬口徑專業培養來實現。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在院校理工科方面的學科優勢,通過通識基礎課程平臺,拓寬學生對理工類課程的必修或選修面,從而加強對現代科技知識的掌握及其基本技能的訓練;另一方面注重設置交叉性的專業課程。當然學生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不應當讓學生陷入無止境的課程學習,所以各學校要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來設置法學專業課程。

2 “團隊式”的辦學組織形式

農林高校要確立“交叉性”的人才培養模式還需要“團隊式”的辦學組織形式。如果僅靠單個人的孤軍奮戰就無法適應多學科的交叉研究和復合知識的人才培養。在此,東北林業大學優勢專業如林學、野生動物保護、材料學等專業有著成熟的團隊式教學組織形式可供借鑒,如按照學科專業組建一批有學術特色、高水平的教學科研團隊,充分發揮學科帶頭人的引領教學改革建設和學術研究的作用和團隊整體協作的力量,不斷促進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在東北林業大學文法學院的法學專業,這樣的團隊分為兩類:一類是教學團隊,按照法理學、刑法學、憲法學、行政法學、民商法學、環境法學和國際法學等傳統學科建立若干教學團隊;另一類是在新興的法學邊緣學科和法學交叉學科等領域,建立有其他相關專業教師參與的幾個有特色的創新團隊,如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研究團隊就吸納了林學院和野生動物資源學院的專業教師。教學團隊分別由各專業的學科帶頭人領銜建立“負責人——主講教師——助講教師——教學助理(研究生)”的教學組織模式。在此,學科帶頭人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走入本科教學第一線,負責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以教學團隊為單位進行核心課程建設、教材建設和教改項目申報、研究等工作,形成配置合理的教學梯隊。如行政法學教學團隊就在2008年成功申報上黑龍江省精品課程。學術團隊則通過組成課題組共同申報、承擔科研課題的研究,有力地推動學術水平的提升與學科的發展。如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研究團隊就申報上多項國家林業局、省部級課題,為我國林業法制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2010年東北林業大學成功申報上法學一級學科碩士點,法學學科建設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眾所周知,法學與理工科有很大不同,在采取“團隊式”的辦學組織形式時應注意一些問題。比如,“團隊式”可能更主要適應于教學和課題申報這兩大塊。教師隊伍因為存在教學經驗、教學方法等各方面的差異,“團隊式”教學模式有利于各專業領域的教師之間揚長避短,互促學習,而且學生也能從不同教師的教學教法中掌握知識及學習方法;不利之處是有時課程銜接不是很好,連貫性較差,這就需要團隊里的教師多交流、多切磋。至于課題申報,“團隊式”也非常適宜國家各類法學課題的申報,不宜采取“單打獨斗”式申請及研究,這樣會在申請的數量和完成的質量上受到很大影響。當然“團隊式”的研究模式同時鼓勵出個性化,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研究專長,真正做出有影響的課題成果。

3 “實務型”的教研模式

本文由收集整理

耶魯大學校長雷文曾經特別指出:教學方法的問題是制約學生創新能力發展的主要原因,因為不同的教學方法取得的效果是大不一樣的[3]。大學教學最根本的方法應該帶給學生心靈自由的飛翔,才能喚起學生創造的沖動,才能激起學生分享的內在需要。為了培養應用型、實務型法律人才,需要借鑒理工科“重實驗、重實訓、重實效”的綜合實踐教學方式,構建包括案例教學、模擬法庭、診所式教育、實訓實習等多環節、多層次的實踐教學體系,以強化學生法律操作技能和實踐創新能力的訓練。

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生活更迭頻繁,各類法律糾紛層出不窮。基本上,目前農林院校,特別是東北林業大學的法學教師都有或多或少的實務經驗,這些教師將法律實踐融合在教學和科研中,形成“實務型”的教研模式。“實務型”教研模式有利于培養和訓練法學學生的法律技能,使他們畢業后能夠很快適應社會,最終促進整個法律職業共同體的發展。采取“實務型”教研模式,首先要求任課教師必須具有豐富的法律職業經驗,并將法律實務與科研、教學活動結合起來,甚至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實務工作者共同承擔教學。這些豐富的法律實踐經驗將會有力地促進教師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因為教師會將實踐中涉及的法律問題帶到課堂,并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大大豐富實踐教學內容。同時,教師可結合自己的科研設想,講解創新思維的全過程,將教師研究性的教學與學生研究性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發表的論文、出版的著作也可以是對法律理論與實務相結合的分析與思考。

“實務型”教學方式的關鍵是加強實踐教學各環節,尤其是強化模擬法庭功能,甚至引進真實法庭審判活動,豐富診所式法律教育內容。實際上,模擬法庭就是一個提高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為主的綜合性法學實驗室。通過模擬法庭教學方式,采用實戰式演練,選取實際案件和案卷材料,在不同教師的指導下分別承擔原告、被告和審判人員的角色,在庭審前各組互不交流,不進行“彩排”,直接進行庭審對抗,以加強對學生進行會見當事人、審查證據、法律文書寫作、口頭表達、辯論技巧、推理判斷等方面的訓練。

東北林業大學的模擬法庭設備比較優良、完備,經常邀請法院將真實的庭審活動設在模擬法庭進行,既有利于學生就近觀摩實際的法院審判活動,又能解決部分法院審判活動場地緊張的困難,更能促進學生與審判實務人員面對面的直接交流,可謂一舉三得。東北林業大學還學習借鑒兄弟院校的診所式法律教育,這是一種在行動中學習的情景式教學方法,它仿效醫學院利用診所實習培養醫生的形式,通過“診所教師”指導學生參與法律實際應用的過程,縮小知識教育與職業技能的距離[4]。該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導,學生直接參與教師承辦的案件,從而鍛煉各種能力。

此外,東北林業大學多年來一直加強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優化實習實訓的效果,使學生通過在檢察院、法院等法律實務部門的實際視察和操作,將課堂上所學的法

篇(4)

撰寫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成人教育教學工作總結

成人學校是構建“全民學習、終生學習”的橋梁,在我國學習型社會的建回顧一年的工作,我們在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全體成教工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積極實施加快富民工程,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以人為本,提高辦學質量,努力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力度,努力提高各項培訓的質量,積極探索農科教結合的新路子,圓滿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為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大力塑造我校新形象,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在鹿泉市教育局、文明辦___的農民知識競賽比賽中,我校代表隊獲全市第一名,我校獲優秀___獎。在__月份鹿泉市成教論文評比中我校教師___名,榮獲一等獎,王紅、___英榮獲__年度成教優秀班班主任稱號,我校教師聶文杰參加成教大講堂走遍全市13各鄉鎮,受到農民朋友的好評,__年__月我們學校選送的節目《神醫》,參加鹿泉市農村社區文藝展演,獲得了上級領導的好評。

(一)、加強思想教育,切實把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擺在突出位置

我們全體成教工作人員,努力踐行鹿泉市教育局提出的“辦大教育”思想,努力辦人民滿意的成人教育,推進鹿泉教育的全面發展,圍繞本學期工作中心和教育新形勢,把教育上的政策要求和學校的管理思想等,及時宣傳到每一位教師的心中,以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團結協作,多做實事,愛崗敬業,努力奉獻。

1、認真開展“三整頓一提高”學習活動以及“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努力開創工作新局面”活動,認真全面開展推進教育全面發展大討論、大實踐活動。

(1)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召開動員會,明確工作任務,落實工作責任,制定切實可行、操作性強的實施方案,確保作風整頓活動順利開展。

(2)認真落實了“人手一份學習材料”,定期檢查學習筆記,確保學習落實到實處,保證學習效果。

(3)聽取意見,對照檢查。我校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重點查找領導班子、干部和教職工自身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和領導作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分析認識產生問題的原因與危害,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找準問題根源和實質,明確努力方向。

(二)、加強學校硬件建設,提升教學設施配置

根據上級要求及新形勢的發展,我校先后投資萬余元,更新打印室設備一套,___了兩個辦公室安全防護設備,購置更新科技圖書,___本,購置科技教學光盤、資料100盤(冊),為更好的為農民培訓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狠抓農民素質培訓促進當地經濟發展。

在雙帶頭人培訓、農業技術培訓、農村富余勞動力活動中,我們采取適當增加培訓時間,努力提高培訓質量,注意資源整合,抓住培訓重點,落實培訓職責,切實開展各種開展科技培訓工作。一年來我校聘請省蔬菜專家姜靜雨、___市水肥專家郝月嬌、畜牧局高士民、___農業學院張占峰教授等專家,為大河鎮農民進行西紅柿黃瓜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技術、化肥的使用與鑒別講座、豬的飼養與疾病預防、小麥管理、病蟲害防治等實用技術培訓___次,發放傳單___份,解決了農民生產中的實際問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受到農民朋友的歡迎。

(四)、認真準備,做好送教下鄉開課工作。

我校挑選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積極做好教室、課桌等準備工作,聘請___市及鹿泉職教中心專家教師開展雙帶頭人培訓工作,保證每周在我校的培訓工作順利進行。為農村培養急需科技人才。本學期我校深入農村農戶宣傳,又招生___多名學員,為學校的長久發展打下了基礎。

(五)、充分利用法律咨詢室開展法律咨詢活動

我校教師聶文杰自修了法律本科、具有很高的法律知識修養,我校利用教師自身具有的專業知識和便利條件在農閑時間里對農民進行法律常識培訓和在科技下鄉時給農民提供法律咨詢,為廣大農民兄弟排憂解難。并多次幫助學校解決了學校與社會各方面的司法糾紛。

一年來,聶老師幫助南故城安印祥、大河駱金華、紹營劉連喜等多名農民解決法律糾紛挽回經濟損失___余萬元。

(六)、利用科技信息資料搜尋室,搜集種植、養殖、林果、法律、健康等相關科技知識。

我校積極為農民提供咨詢、幫助。先后印發小麥田間管理、麥田病蟲害防治、玉米、大豆品種介紹、蘋果樹管理、家畜疾病防治、甲型H1N1型流感宣傳、夏玉米播種、黃瓜、茄子等蔬菜病蟲害防治山區防火、禁燒秸稈、預防煤氣等各種實用技術、知識宣傳單___份。

(七)、加強社區服務文化建設。

我校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協助各村組建文藝活動隊,豐___村文化生活。成立了邵營、南、北故城、霍寨等多個村的文藝活動團體,有效地活躍了農村的文化生活,促進了當地的精神文明建設。__月份,南故城村的小品《神醫天下沾》在鹿泉市農村社區文藝展演中,受到了熱烈的掌聲。積極___提高農民沒文化素質,謳歌新農村、暢想新生活,展現農村日新月異的變化,抒發農民對祖國、黨和人民的熱愛。在鹿泉市教育局、文明辦___的農民知識競賽比賽中,我校代表隊獲全市第一名,我校獲優秀___獎。

(八)、創建農村成教園地,為實施科教興農戰略,以加快中心農村建設為主題,以廣大農民對各種知識的需求為出發點,搭建成人教育工作平臺。

我校充分發揮成教園地的作用,每月按時更新內容,政策信息、生活竅門、致富之路、健康指導、法律顧問、等知識深入人心,真正使成教園地成為成人教育在農村宣傳傳播各種知識的有效窗口,使農民真正有所收益。受到上級的肯定與表揚。

(九)、精心準備確保管理質量教育年、成教工作觀摩交流現場會成功舉辦。

__年__月__日___市各區縣教育局成教領導,成人學校校長及有關人員___余人到大河鎮成人學校觀摩交流。與會人員參觀了我校在南故城制辦的大河鎮成人教育園地板報、櫥窗、農民文藝活動現場及今年工作業績展。教育局局長對我校一年來的工作業績給了高度評價,并對以后的工作指出了前進的目標和方向。我們倍受鼓舞,我校全體教職工決心以此為契機,借大會之東風,堅持上下聯動,形成合力,面向農村,面向群眾,提供更加優質、更加高效、更加實用的服務。以創新精神,辦好大教育,推進___新農村建設。

回顧一年的工作有成功也有不足,今后,我們要一如既往地遵照上級領導的指示,精心安排、認真落實、加強和兄弟鄉鎮的聯系,深入到農村中去,密切聯系群眾,充分發揮科學院校與農村、專家與農民的紐帶橋梁作用,把農民需要的知識及時送到農民手中,利用教育的優勢,為農民的致富提供幫助,為農村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努力做好成教工作,使我鎮的成教工作繼續走在我市先進行列,為鹿泉教育的全面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篇(5)

年12月4日是第十個全國法制宣傳日,現根據區司法局統一要求,結合全街道實際,就開展全街道“12?4”法制宣傳月活動作出如下工作方案:

一、活動主題

年“12?4”全街道法制宣傳月的活動主題為:“弘揚法制精神,促進社會和諧”。

二、指導思想

今年,全街道的法制宣傳工作要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深入基層、貼近群眾,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突出重點、分類實施,以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弘揚法治精神為核心,以滿足基層經群眾法律需求為出發點,以抵御金融風險保障經濟增長為著力點,通過扎實開展法制宣傳教育活動,營造濃厚的學法氛圍,進一步引導廣大群眾依法辦事,切實推進依法治街進程,構建和諧靖安,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環境。

三、時間安排

年“12?4”全街法制宣傳月活動,從11月20日開始,到12月20日結束。

四、活動內容

1、召開動員會,由支部書記、行政村主任、廠長及各單位普法教員參加,請街道、辦事處主要領導就法制宣傳活動進行動員。

2、街道普法辦在政府集鎮懸掛橫幅兩條,司法所出一期專欄,營造宣傳活動氛圍,各單位要求張貼法制宣傳月宣傳標語。

3、聘請大學生村官為街道法制宣傳員。

4、組織送法下鄉、送法進社區等活動。

5、12、4法律宣傳日在街道集鎮開展一次法律咨詢活動。

6、開展青少年法制宣傳教育,由法制副校長、社區法制學校教員各上一堂法制課,長江、營防兩個社區各出一期法制宣傳專欄。同時,充分利用中小學法制信箱的作用積極做好青少年法律維權工作。

7、在全街道開展一次以“弘揚法制精神,促進社會和諧”為主題的調研座談會。各單位應圍繞主題,以論文或散文的形式,謳歌民主與法治建設的成果,或頌揚深入普法,為全街道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營造法治的環境等。

8、開展企業維權活動。司法所開展以勞動法為主要內容的法制宣傳,

9、在青少年中開展一次法律知識競賽活動。

五、活動要求

1.各單位要對全街道開展“12?4”法制宣傳月活動高度重視,按照街道制定的工作方案,加強領導,因地制宜,結合實際,制定計劃,認真組織實施。

篇(6)

關鍵詞:法學實踐;課程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424.2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0)26-0275-02

課程體系是指按照人才培養目標、教學要求和學生心理,根據專業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而設計的各門課程的系統。多年來,我國高校在法學實踐教學理論上缺乏論證,在課程體系上呈現百家爭鳴的狀態。目前,實踐課程內容應當包括哪些內容、如何規范、如何具體運作尚無統一認識。

一、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研究欠缺

由于受傳統教育模式和教學觀念的影響,我國沿襲大陸法系,重理論輕實踐,實踐教學的理論研究很薄弱。目前,對法律專業人才需要具備哪些實踐基本能力,開展哪些實踐形式才能達到實踐教學的目的,這些環節能否符合實踐教學的本質,這些實踐環節如何開展,以什么標準評價這些實踐環節,這些能力和環節通過怎樣的課程體系去實現,都缺乏科學、系統的理論指導。

(二)沒有將實踐教學視為一門課程

作為一門課程,應當有教學培養目標、教學計劃、具體課程設置、課程教學方法和課程評價標準等指標體系。作為一門課程,必須嚴格按照課程理論關于學時、學分、教材、評價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而開展,應前后有序,不得隨意改變。但目前我國法學實踐教學課程還沒有形成包括以上內容的規范化的課程體系。

具體的實踐性教學應當包括如下內容:(1)確定實踐性教學的基本內容。即在教學大綱中明確實踐性教學的基本內容、目的和要達到的教學效果。(2)制定實踐性教學的實施方案和具體的工作方案。即編寫和準備教案,明確實踐性教學的環節、措施和具體方法;(3)規范實踐性教學過程。對于教師教學的組織形式和活動程序進行規范,確定教學的具體方法和手段。(4)制定對教學內容的考核要點、考核方法、考核標準等。

(三)法學實踐課程體系的內容缺少統一標準

我國對于法學理論教學課程體系的內容已經有規范化的管理,教育部頒布修訂后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規定了16門核心課程。雖然沒有明確規定整個課程結構體系設置,但基本上確立了全國高等法學院校法學專業課程的主要內容,統一了法學人才培養的基本規格。

我國對于法學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內容缺乏規范化的管理,造成各高校對其理解不一,實際操作中呈現百花齊放。目前各高校的實踐性課程教學各有其特點:清華大學與北京市海淀區消費者協會通力合作開設法律診所的課程,讓學生親自“坐診”受理各類消費者的投訴,學生在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并獲得實踐知識的同時也幫助消費者維護了自己的合法權益。武漢大學以律師事務所為基地,配備年富力強且多年從事律師職業的教師指導學生學習法律診所課程。浙江大學注重提高司法實習的實效,設置了短學期司法實踐課程。南京大學著力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寫作能力、思辨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知識運用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并結合法學教育特點和要求,不斷豐富讀、寫、議的內容體系。綜上,目前關于法學實踐教學課程體是各行其是,系缺乏國家基本規范。

(四)沒有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區分開來

實踐性教學活動并不等同于專業實習,還包括更廣泛的內容和方法。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1998年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中已有規定:“主要實踐教學環節包括:見習、法律咨詢、社會調查、專題辯論、模擬審判、疑案辯論、實習等。”也有學者提出,法學本科實踐教學應當具有如下具體環節:(1)公眾法律意識調查;(2)旁聽審判;(3)社會調查;(4)專業見習;(5)疑難案件辯論;(6)模擬審判;(7)法律義務咨詢;(8)專業實習。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內容,我們可以把它分為課堂內進行的實踐性教學活動和課堂外進行的實踐性教學活動。

目前,各校已經開展的課堂外的實踐活動較為多樣,有模擬審判、專業實習、旁聽審判、社會調查、法律咨詢等形式。此外,診所式教學、以師帶徒等也是培養學生的良好方法,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但課堂內的實踐教學如何設置和講授缺乏統一認識和規范。很多教師通常運用案例分析等方式來體現課堂內的實踐教學,對實踐教學的本質認識不足。案例分析的運用體現為,只是教師給出經過高度概括的案情,然后提出問題,由于課堂教學課時的限制,教師不能給予學生充分討論和分析的時間,然后很快給出標準答案,使實踐教學流于形式。法學實踐教學的實踐性應當體現出學生作為主體的親自參與性,而不是被動接受者的身份。

(五)實踐教學專業設置過于狹窄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許章潤指出,目前,法學畢業生的求職大多還把眼光盯在律師事務所、政法和國家機關上,但實質上社會工作、企事業單位等等,都應該是法學專業的就業市場,而現在很多市場還呈現一種封閉狀態。

很多法學專業教育教學工作者存在一個誤區,認為法學專業的學生將來只能從法官、檢察官和律師中擇業。但是,學生中相當數量的人不能通過統一司法考試,因為司法考試歷年的通過率很低。事實上,法學專業學生運用專業知識的領域不限于此,還有其他法律服務工作和非訴訟事務領域。法學實踐課程的設置既要適應法治進步需要為立法、行政、司法及法律監督部門培養大批高素質的法律人才,也要培養為公司企業和公民等提供權益保護的律師和法律工作者,還要培養全球化下參與國際競爭與合作及跨國權益保護所需的涉外法律人才。由此可見,在法學實踐教學內容上,既要重視訴訟實務訓練,也不能忽視非訴訟實務和其他技能的培養。

二、法學實踐教學課程體系的構建

實踐教學旨在提高和加深學生對專業課程的學習和理解,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給學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法學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一般包括基礎實踐、專業實踐和綜合實踐三個層次。從課程建設角度應當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一)職業倫理課程

由于法律工作責任重大。所以,有關部門應當加強法律工作者的職業倫理教育,同時,法本身所蘊含的公正、誠信等價值內涵等都決定了法學教育過程中也應加強對法律專業學生的道德品性和職業操守的教育。法學教育要培養學生具有忠于祖國、忠于法律、剛正不阿、不畏權貴的品德;要使他們具有法律信仰,把握法的精神。職業倫理課程屬于包括軍事訓練、國防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在內的基礎實踐。職業倫理課程的設置應當包括法官、檢察官、律師法律服務人員職業倫理道德課程等。

(二)專業實踐課程

專業實踐主要包括學年論文、專業見習、專業實習和做畢業論文等實踐環節。對于法學理論課程體系問題,不少專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許多專家認為,應當適當減少必修課門數。例如,有學者認為應在規定法學本科必須修滿的法學課程總時數的前提下,重新確定一般法學基礎教育的必修課程,將其減少至20門左右。而有的學者則認為法學本科的必修課程應該減至11門,在必修課程之外應該建立專業課程群,專業課程群分理論法學課程群、公法課程群、民商法課程群和刑事法課程群。與此同時,他還為不同的課程群擬就了具體的課程。后者的觀點值得借鑒,同時對我們法學實踐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有所警示,即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應當相呼應。

國家對于法學實踐課程雖然進行了一定指導,但在目前我國高校教育尚未充分發展到足以獨立的情形下,指導性意見過于概括和籠統。國家應當參照規定法學理論核心課程一樣規范法學實踐課程基本的課程內容,除此之外,各高校在必須完成實踐基礎課程之外可以根據各校的特點及市場需求建立實踐教學課程。這樣,在實踐課程上國家既實現了宏觀管理,又尊重了各高校的辦學自主性。

(三)綜合實踐課

綜合實踐主要是法律職業技能訓練,具體包括口頭語言表達能力訓練、書面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等。法律是一個獨立的學科,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它須不斷從其他學科中汲取知識來充實。法律人才不僅要精通法律知識,還要通曉相關學科的知識,因為法學本身的發展必須從其他學科中汲取營養,法律的運作也離不開相關知識與環境。可以設置法律文書寫作、辯論技巧訓練、談判技巧、和解技巧、溝通交流技能等實踐課程。

我國首部就業藍皮書―《2009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法學大類畢業生就業率排名倒數第二,其中,法學一個專業失業人數在全部本科專業小類中排名第一。就業不理想的原因比較復雜,實踐性教育滯后是原因之一,因此,改變法學實踐教學理念,加強法學實踐課程建設,使法學專業學生更適應社會的需求,提高法學專業學生就業率,有其深遠意義。

參考文獻:

[1] 霍憲丹.法學教育的歷史使命與重新定位[J].政法論壇,2004,22(4):30.

[2] 蘇力.當代中國法學教育的挑戰與機遇[J].法學,2006,(2):14.

[3] 房文翠.法學教育價值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 賀衛方.中國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42.

篇(7)

關鍵詞:應用法學;案例教學法;實訓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G642.0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0)01-0242-02

一、選擇和設計法學課程教學方法的依據

第一,首要依據是法學教育的任務和目的。方法作為途徑和手段,首先應當服務于其目的。法學教育是精英教育,它不僅要為法律職業培養后備力量,也要面向全社會培養法治國家的建設者和管理者,培養各行各業所需要的法律人才。專業素質的培養是法學教育的中心任務,就法學教育來說,其素質教育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法律素質。包括法律思維能力,特別是準確掌握法律術語,正確把握法律命題的能力;法律評論和創新能力;法律表達能力;對法律事實的探知能力;運用法律處理案件的能力;二是文化素質。法學教育要加強外語和計算機技能培養,加強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政治學、環境學、生物學等跨學科的知識和理論教育;三是法律職業倫理的教育。要提高法律人才的道德素養和公共責任心,使法學學生在受教育階段就牢固樹立權利和義務觀念、民主和法治觀念、公正和效率觀念、理性與寬容精神等。

第二,教學內容。方法屬于形式,內容決定形式,形式為內容服務。法學在其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包括法律思想、學術流派、價值標準在內的法律知識體系,以及高度專業化的法律思維、法律意識、法律語言、法律方法、法律推理、法律倫理等等。這就要求法學教育在方法上應當注重實用性。中國法學教育過去對應用教育重視不夠,大部分法學教育資源被用于發展基礎教育,這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法學教育剛好相反。為此,我們在法學教學內容上應當加強法學的應用性教育,加強法律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所以,就相應的教學方法而言,在教授實體法內容時應注重選用案例法和模擬法,在教授程序法內容時則要注重講授法和討論法的使用。不同的內容適用不同的方法。即使在同一門課的教學過程中,也應當依據每一次課教學內容和目的的不同,在教學方法上做必要的調整。

第三,學生狀況。在教學過程中,雖然教師是主導,但學生是主體,教師的“導”完全是為了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只有通過學生的學才能起作用。所以,任何學科和課程的教學方法都必須適合學生的需要,這是共性。無論是法學教育,還是其他教育,都應當確立“學生本位”理念。作為老師應當把教育當做服務行業來看待,都應當確認,教師是服務者,學生是教師的服務對象。而在事實上,我們一些高校教師,包括法學教師往往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主導兼主體”,學生成了被動的、單純的“受體”。教師沒有“學生為本”的觀念更新,是很難在教學上漸入佳境的。關于了解學生的途徑,教師可以通過座談會、平時師生交談、師師交流、聽課評課、意見反饋等途徑了解學生的學習、思想、生活、志趣以及希望和要求等狀況,然后因材施教。

第四,其他微觀方面的依據,例如學生人數和教學空間。我們法學專業生源較廣、在校生人數較多,上課時可能有一兩個班的小班課,也可能是若干個班的大班課和階梯教室的合班課。教室越大,人數越多,越難于使用模擬法、討論法等較激趣的方法。對此,教師可以加強講演法、案例法的使用,著重從教學內容和表達上去吸引學生。再如教學時間。方法隨時間、地點而轉移。一周或一天內的不同時間會使師生的體力、智力因素,尤其是非智力因素有著不同的狀態。一般而言,第一節課,或者上午,或者周一、周二時,師生的狀態較積極,而最后一節課,或者下午,或者周五時,師生的狀態較倦怠。所以,同一教法在不同教學時間的效果會有所不同,不同的上課時間要求教師在教法上有相應的微調。當學生處于上述積極狀態的時間段時,教師可多使用信息容量較大、要求學生聽、思、記較多的教法。反之,在學生容易倦怠的教學時間中,多使用一些較生動、活潑、激趣的教法或技巧。

二、應用法學教學方法的選擇和設計

(一)案例教學法

案例法的主線是教師通過實際案例的分析討論來指導學生去理解法律理論和原則。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所以在應用該法時,教師應首先選取一定數量的有代表性、有相應難度的教學案例打印成冊,提前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在課前對案例資料認真閱讀、分析并作出判斷。必要時還應要求學生去獨自查閱更多的資料,而教師則負責提供參考文獻目錄和出處。選取案例的途徑要拓寬,既可以從“焦點訪談”、“今日說法”、“現在開庭”中選擇,也可以從《法制日報》、《文摘報》中選擇。案例編寫中提出問題這一步非常關鍵,這關系其利用價值大小的問題。所以,從何種角度評價并提問,必須既要集中抓典型側面,又要綜合考慮,從深層次、多方面挖掘。案例教學法離不開教師的講解,但是應當精講多練,教師要精心提煉和設計必須講授的理論內容,以騰出足夠的教學時間給師生研討案例。另外,還要注重貫穿啟發式精神。在案例法教學活動中,教師扮演的是經驗豐富的“引導者”角色,教師應當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發揮的空間,不輕易地就某一問題下結論,而是通過各種巧妙的設問、提問、討論等去幫助學生培養主動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那么,案例教學如何進行呢?教師在課堂上講述一定的法學原理根據需要采用虛構或真實的案例,展示了法官根據這些案例所作的各種判決來反映各種法理學流派的特點,讓學生們可以了解,法官是如何根據他對法律的本質和目的認識以及對法律制度的認識來參與法律程序的。同時,為了做到公正的判決,法官是如何解決他們所面臨的難題的。根據這些虛構或真實的簡要案件事實讓學生將扮演律師和法官,根據他自己對法律的理解,以及他所學到的法律知識和法學理論(如民法、刑法、合同法、公司法等)對此作出判斷和裁決。教師將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學生在運用法律推理時出現的錯誤和法律知識上的缺陷,引導學生對法律問題進行深入思考。

(二)模擬教學法

“訓練學生能力需要教師講,但主要是在教師指導下靠學生自己去學習。”法學教育要注重應用性教育,要大力培養法科學生的動腦、動手、動口能力,“模擬教學”在這方面大有用武之地。模擬教學方法包括模擬律師辦案、模擬法庭審判、模擬檢察、模擬公安辦案、模擬法律咨詢、模擬非訟實務等。該法有很強的綜合性,往往同時涉及若干課程內容的應用,從而要求教師必須做好指導工作。以模擬法庭教學為例,首先要精選難度適中,貼近生活,不涉及過多專門知識的案例,事先把盡可能詳細的案情資料和有關法規打印出來交給參加模擬法庭的學生,以使他們事先做準備,同時也要求他們到圖書館和網上去查找更多資料。教師事先應當有針對性地對開庭程序及注意問題做重點講解,并組織學生到法院旁聽庭審,實地觀摩。在模擬法庭開庭過程中,除非迫不得已,教師不要打斷學生的進程,而是要做好看、聽、記的工作,以便在開庭結束后做好總結講評,幫助學生逐步提高。

(三)讀書指導法、課堂討論法

該法有助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學生在自由討論、激烈爭辯的氛圍中求得共識,獲得新知。它還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鍛煉獨立思考和求異思維的能力,而這些能力都是法學專業的學生在其學習和未來工作中非常需要的。討論內容可以是法理,也可以是案例等。為了保證效果,教師在討論前應精選討論題目,并要求學生先行準備,寫出發言提綱。在討論中,教師要做好控制和引導工作,使討論圍繞中心議題展開并逐步深入,使學生積極參與進來。討論完之后,教師要做好歸納總結,畫龍點睛,使學生的認識得以升華。該法的具體應用形式可以是全堂、半堂、十分鐘、五分鐘討論;可以全班、分組、前后桌討論;可以課上、課下討論:可以課前準備、當堂準備、無準備討論;可以先講解后討論、先討論后總結;可以適用于舊課或新課。總之,不拘一格,以課堂效果兼教學效果雙佳為取舍標準。

(四)師生對話法

指課堂上師生間問答式的口頭交流。“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該法不同于簡單的課堂提問,而是教師就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雙向交流,教學相長。這也是法學教師必不可少的教法。該法可分為問答式和誘導式。問答式主要適用于復習鞏固學過的知識,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以溫故知新。誘導式是為了啟發學生思考,進而理解掌握新知識。所以,誘導提問時應符合學生的知識和認識水平,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另外,備課時對所提問題要有所準備,不能上課時跟著感覺走,隨心所欲地問。提問的形式要靈活多樣。如以舊帶新式提問、案例引發式提問、反面設疑式提問、比較區別式提問等。

(五)實訓教學法

法學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必要的實訓有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在實訓教學法中,可利用法院、檢察院、律師事務所為更多的學生提供經常性的實習場所,按制定的教學計劃進行定期固定的各項法律業務的專業實習即學生在法律援助中心、法律事務所進行義務法律咨詢,在校外實習基地法院、檢察院參加具體辦案,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能夠有親自處理各種法律事務的機會,使學生既增強對法律的感性認識,又鍛煉處理法律實務的能力,以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此外,也要加強對學生口才與寫作的培養。因為從事基層法律工作,對口才的要求很高,學生不僅要掌握法律理論和實踐知識,還要有雄辯的口才,才能在法庭辯論和日常法律服務工作中取得優勢。書面寫作能力也是法律工作者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所以,口才的鍛煉和寫作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定期安排學生寫專業論文,然后課上互相交流,采取一方闡述,一方提問的方式,通過這種論文方式,學生不僅可以加深掌握相關的法律專業知識,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寫作和口才能力。提高寫作和交流能力還可通過其他方式,如就某一專題進行討論交流,或辯論、演講等方式。

參考文獻:

[1]趙相林.對法學本科教育改革的幾點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2,(7).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男女高潮激烈免费观看| 日韩av影院在线观看| 春色校园亚洲综合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 初尝黑人巨砲波多野结衣| 明星性猛交ⅹxxx乱大交| 欧美激情肉欲高潮视频| 手机在线观看av片|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精品| 色在线 | 国产| 小宝极品内射国产在线| 特级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尤物| 性xxxx视频播放免费| 人妻换人妻仑乱| 日本高清视频www| 狠狠色丁香婷婷久久综合| 美女扒开屁股让男人桶| 国产igao视频网在线观看| 久久香综合精品久久伊人| 国产女人高潮抽搐喷水免费视频| 免费观看黄网站在线播放| 被群cao的合不拢腿h纯肉视频| 久久av无码αv高潮αv喷吹| 久久久久 亚洲 无码 av 专区|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成人国产欧美大片一区| 色欲aⅴ亚洲情无码av蜜桃| 妓院一钑片免看黄大片|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 亚洲 制服 无码 中文|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老年 | 五月综合激情婷婷六月色窝|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日韩一欧美内射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а√天堂官网| 性色av无码中文av有码vr|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无码| 国产香蕉视频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