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囯产精品一品二区三区-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网站-四房播播网站

學術刊物 生活雜志 SCI期刊 投稿指導 期刊服務 文秘服務 出版社 登錄/注冊 購物車(0)

首頁 > 精品范文 >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精品(七篇)

時間:2022-04-16 15:39:22

序論:寫作是一種深度的自我表達。它要求我們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真相,好投稿為您帶來了七篇信息技術教學論文范文,愿它們成為您寫作過程中的靈感催化劑,助力您的創作。

信息技術教學論文

篇(1)

社會的發展要求高中階段的教育不能再以單純的語、數、外等學科知識教育為主,而要在這些基礎課程上加強生物、化學、信息技術等課程的教學。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中階段的教育有了明顯的轉變。就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而言,逐漸走出了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模式,開始走以知識為基礎,以技能培養為重點,以提高信息素養為宗旨的路線。應該說,信息技術教學模式的改革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一些教師依然被狹隘的傳統思想所束縛,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改革中泥足不前。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高中信息技術課要“提升信息素養,培養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為此,教師不能以完成教學任務為目的,而要著眼于學生未來的發展,通過引導學生合作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在構建信息技術知識的基礎上培養應用能力,從而提升信息素養。

二、立足學生,突出發展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那么,學生自然是信息技術教學的主體。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無論是學習環境的創設還是學習方式的引導,一切都要圍繞學生發展這一中心展開。在新課改下高中信息技術課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而發展并不局限于分數的提高,相反是要摒棄以分數為唯一衡量標準的狹隘觀念,從而實現終身發展、全面發展。新課改指出,高中信息技術課要“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打造終身學習的平臺”。為此,教師要摒棄以書本和課堂為主的傳統教學,而要以課堂為中軸,整合家庭、社會等多種環境,讓學生在更加廣闊的環境中學習信息技術,應用信息技術。以網絡技術應用中的“網站設計與評價”教學為例,教師可組織學生深入家庭或社區對各類網站進行調查,通過小組合作設計網站而讓學生掌握網站、網頁、主頁的概念,了解靜態網頁、動態網頁的含義及其區別,在實踐中初步學習網站設計。同時,新課改中還提出要加強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不能再以知識傳授為主,而要引導學生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而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如在“網絡的連接策略”教學中,教師以電教室為基本環境,組織學生對電教室的傳輸介質進行分析,然后再進行點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從而讓學生經歷知識的構建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強調全面,關注差異

在傳統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全面發展是一個內涵較為狹窄的概念。從全體學生角度而言,更多的是以參考率、及格率等來評定全面發展,由此造成了教師在教學中為保住升學率而對學生實施“魔鬼訓練”。從學生個體角度而言,發展更多指向的是考試成績,分數高就意味著發展。在信息技術教學中不難發現,一些學生雖然在理論學習方面稍遜一籌,但他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又顯現出了卓越的才能。因此,在信息技術教學中要正確理解全面發展的內涵,這樣才能更好地通過教學來促進全體學生全面發展。新課標中指出:“關照全體學生,建設有特色的信息技術課程。”在這里需要從兩個方面來理解全面發展。一方面,全體學生的發展是建立在個體學生發展基礎之上的。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實施小組教學、分層教學等讓學生個體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另一方面,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全體學生指的是教育教學所面對的每一個學生,而全面發展則是全體學生的共同的全面性的發展。以“信息交換方式———數據交換技術”的教學為例,首先要讓每一個學生都了解三種數據交換技術及用途、理解IP電話的工作原理,而這可采用分層教學方式進行。其次,在全體學生掌握了數據交換的基本方式后,教師以電話為例組織學生分析數據交換方式的優缺點,讓學生在合作中得到全面發展。

四、結語

篇(2)

包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和高職院校在內的地方院校是中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地方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6年2月,黔東南民族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通過評估,由教育部批準,升格為本科院校,并更名為凱里學院。經過7年多的建設,學校無論在學科專業建設、師資培養、人才培養、教學條件建設,還是在教學水平、科研水平等方面都上了新臺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為黔東南及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

近年來,凱里學院繼續加強教學條件建設,特別是在現代信息技術應用方面投入較大,逐漸改變了教學中“一支粉筆一本書”的傳統局面,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但是,由于部分教師對現代技術的認識差異,在課堂教學中對現代技術的應用方面仍然缺乏合理性,亟待改善。英美文學是英語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目的在于培養學生閱讀、欣賞、理解英語文學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學批評的基本知識和方法。通過閱讀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促進學生語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質的提高、增強學生對西方文學及文化的了解。英美文學課程由于其獨特的內涵要求和教學目標,使其擁有獨特的教學原則和規律。縱觀我國的英語教育教學歷史,英美文學課程的教學無論是在教學要求還是在教學形式上都在不斷演變,20世紀90年代以前主要以紙質文本的文學史和文學作品閱讀與分析為主,自80年代末開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得到廣泛認可,特別是在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高效應用的背景下,為傳統英美文學教學的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形成了現代教學理論和方法,網絡信息技術為英美文學課程提供了建構主義提倡的教學環境。、

二、英美文學教學現狀

英語專業的英美文學課程屬于高年級開設課程,根據相關規定、英語教學規律和學生基礎,該課程以《英國文學》和《美國文學》的名稱分別安排在第6學期和第7學期。根據調研和分析,生源和教學總體呈現以下狀況:

(一)學生基礎薄弱。2012年,筆者對凱里學院英語專業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調研,發現學生進校時英語基礎普遍較弱。以英語專業(旅游方向)學生為例,該班共有48名學生,其中外省籍學生3人,貴州省非黔東南籍學生8人,黔東南籍學生37人,全班平均高考英語成績為88分,最高分為132分,最低分為36分,可見,學生入校時英語基礎總體相當薄弱。

(二)教學時數不足。根據規定,文科專業的總學分數控制在165學分以內,計劃學時控制在3140學時以內,扣除通時教育課程、生涯教育課程、特色教育課程、集中實踐環節、教師教育課程、創新素質與綜合能力、課程實踐實驗等,專業課的計劃學時只有1536學時,由于學生英語基礎較差,在課程設計和安排方面不得不最大化考慮基礎課程的利用,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技能,最大化彌補學生英語基礎的“先天不足”,每周學時為2學時,總學時為72學時。而英美文學信息量和閱讀量較大,72學時不能很好顧及作品的研讀,更多的是涵蓋了其中的基本知識、流派、著名作家等,頗有文學史的教學形式。

(三)圖書資料缺乏。近年來,由于辦學需要,凱里學院大量購入圖書,社會各界也大量捐贈圖書,學校的圖書總量上了新臺階。但是,在外文圖書方面,仍然顯得數量不足,特別是原版圖書較少,還不能完全解決學生閱讀原著的需求。

(四)學生興趣不濃。從教師反映的情況以及在學生中的調查結果分析,由于學生的英語基礎、個人愛好等因素,大部分學生對英美文學課程的興趣不濃,導致學生在文學作品欣賞、文學現象探索等方面缺乏積極性,平時的學習缺乏主動性,文學作品閱讀量小,達不到相應的要求,大部分學生在英美文學課程方面花時間,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應付考試,急功近利的心理非常明顯。

三、現代信息技術對英美文學教學的積極影響

現代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介入,主要強調對文字處理、視頻處理、音頻處理和網絡資源的引入,文字、圖片、電影、歌曲、音頻等資料以及網絡資源的應用,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取舍等方面的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英美文學教學實踐的促進作用也非常明顯,、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改變觀念,創新實踐。現代信息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導致外語教學活動與傳統模式有著較大的區別。面對新技術和新要求,教師必須認真思考,在原來的教學模式基礎上進行調整,在教法上進行改革和創新,順應教育發展需求,適應新形勢下的文學教學內涵要求。

(二)拓展資源,提高能力。眾所周知,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傳授知識和學生獲取知識與信息的渠道主要是課本和教師的教案,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使這一模式受到了徹底的顛覆,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得到無限的拓展。在英美文學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相關的背景知識、文學文本以及相關的分析材料等。引導學生合理使用網絡資源,能極大地提升學生在英美文學領域中的鑒賞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節約時間,提高效率。文學課程,無論涉及文學概論、文學作品賞析、文學史等,信息量都非常大,在傳統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基本上是長篇大論地解讀文本,或者沒完沒了地書寫板書,教學內容取舍較多。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讓教師能在課前準備好課件,在課堂上自如地加以利用,節約了書寫板書的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

(四)立體生動,藝術性強。現代信息技術在語言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教學過程的立體化效果,使教學過程更具藝術性和可欣賞性,能最大化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英美文學教學過程中,圖片、電影、視頻、音頻、文字、特殊文學文本結構展示等加大了英美文學教學的藝術性。

(五)易于理解,增強感知。鑒于在語言課堂教學中引入了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課堂教學中的視覺效果和聽覺效果大大得到加強,具象形式一改傳統教學中的抽象形式,對文學作品本身和背景知識的理解難度大大降低,增強了學生對文學現象的感性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四、現代信息技術對英美文學教學的消極影響

有人說,現代信息技術是雙刃劍。在語言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既有其積極的一面,但無疑也存在著消極的因素,如果應用不當,勢必引起不利的影響,值得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師的注意。

(一)喪失閱讀,流于形式。如前所述,現代信息技術的介入,使英美文學傳統教學模式被顛覆,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得到無限的拓展。也就因為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導致學生不在熱衷于原著文本的閱讀和研究,容易造成學生按圖索驥,根據教師布置的問題直接在網絡資源中尋找答案,流于形式,囫圇吞棗,對文學作品和背景知識一知半解,甚至形成理解誤區。

(二)藝術再造,作品失真。在現代社會中,網絡資源中的文學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是當下得到普遍認可和接收的事實,例如,小說被拍成電影,詩歌變成歌曲,散文變成音頻作品,形成了文學作品欣賞中的“快餐文化”,但是,當傳統文學作品被打上現代技術的烙印后,往往發生了文學作品的藝術再創造,從標題到故事情節都有可能發生變化,文學作品內涵抑或思想性失真。

(三)注重情節,文學性弱。在英美文學教學過程中,圖片、電影、視頻、音頻、文字處理等手段加大了英美文學教學的藝術性,但從另一個方面分析,在藝術性的增加的同時,文學課程本身應有的文學性大打折扣,因為“視頻/音頻快餐”能促進眼球和大腦的極度閃爍,讓學生在很短的時間內了解作品情節和片段,忽視了通過利用優秀作家作品分析進行人性教化和道德教育,因此,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的英美文學教學在文學性方面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因為缺乏文學性的文學課程失去了應有的意義。

(四)思維膚淺,理性誤差。谷啟楠認為,“影視作品注重視覺效果,一般比較膚淺,過于直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思維方式,使他們滿足于被動地接受現成的信息而不愿意進行深入的思考,滿足于了解作品的故事情節而不愿認真研讀原著”、。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的英美文學教學在促進學生開展批判性思考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學生不愿意在文字之間尋找意義,更愿意在“視頻/音頻快餐”中尋找一種視覺上的,導致對于作家和作品缺乏深層次的理性認識。

(五)缺少互動,興趣漸失。人們經常提到“粉筆+本書”是傳統教學的代名詞,在現代信息條件下,“課件+鼠標”卻成為了有些課堂教學的代名詞。有研究表明,在課堂教學中,如果學生能看見教師的面部表情,學生的信息接收率可高達90%。反之,信息的接收率甚至小于20%,在現代課堂教學中,不難發現這樣的現象:教師在多媒體設備后面“埋頭苦干”,部分學生要么做自己的事,要么表情木訥地聽講,師生之間缺乏互動,久而久之,學生會發現教學索然無味,學習興趣下降在所難免。

五、結語

篇(3)

探究式學習把創設教學情境放在了首要的位置,因此為學習創造一個良好的情境,才能更加方便學生理解和接受知識,并為此打下良好的基礎。通過給學生播放一些探究摩擦力與哪些因素相關的視頻,如在下雪天,大卡車在濕滑的冰面上行駛時,總在輪子上捆上鏈條;在自行車鏈條上涂上一些油更省力;在光滑的斜坡上小車行駛得快,在粗糙的斜坡上行駛得慢等。可以根據播放的這些視頻,讓學生帶著理想和探索原由的心情,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學習中,讓學生真正走入到教學中去。在探究影響壓強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時,播放一個人用同樣的力把大頭釘和釘子釘在木板上;一個大人站在雪地上和一個小孩站在雪地哪個壓的腳印更深,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使學生集中精力投入到學習中。

2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有利于提高和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以往的教學是本末倒置,沒有體現和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對于農村的教學條件來說,就更不用提了。沒有良好的實驗器材基本無法進行實驗,教師只能拿著課本干講,這樣學生很難全神貫注并長久地把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長此以往,對物理課便會變得毫無興趣、厭倦甚至產生反感抵觸情緒,不利于教學的順利開展。然而把信息技術運用到物理教學中,可以通過各種或動或靜的生動直觀、色彩豐富的畫面模擬出各種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使各種物理現象和物理過程在屏幕上展示出來,這樣更容易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理解程度。通過動畫模擬更能直觀地呈現各種狀態和過程,進一步增加了物理現象和過程的真實感,讓整節課的物理知識更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在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投入意識。水結成冰,溫度計顯示溫度緩慢下降,下降到0℃時,水開始逐漸結冰,溫度計的示數不變,直到全部變成冰;冰化成水時,溫度逐步升高,待溫度計到0℃時,冰開始化成水,但溫度計的示數不變,直到全部變成水。在“熔化和凝固”這一教學過程中,學生難以理解熔化和凝固的過程與特點,但通過用信息技術模擬實驗水結成冰、冰化成水的整個過程,使學生更容易增加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

3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進行“探究串并聯電路電流規律”的實驗時,運用信息技術來演示實驗的過程,每個學生通過電腦進行模擬操作,在操作過程中出現連線錯誤時會有提示,這樣就避免了不必要的損耗,同時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實驗變得更生動有趣,學生們也了解了整個實驗過程,并且測出的數據也更加準確,這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動手能力和鍛煉實踐能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如果學生沿用以前的實驗方法進行,不僅容易因錯誤連線導致實驗器材被損壞,而且非常耗費時間,教學進度受到影響,還容易出現測量數據不準確,從而使實驗的真實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不僅如此,一般來說中學的物理教學,大多更傾向于實驗,因此體現出很強的實踐性,很多課程的內容都是以實驗為主的,實驗教學和演示實驗成了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通過運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動畫進行模擬演示,不僅可以讓學生親自操作模擬試驗,還通過觀察實驗的過程,使學生對物理現象和規律進行探究,獲得了感性的認識,對所學知識加深了理解。針對那些不容易觀察、不容易理解、具有一定危險性并且不具備良好條件的實驗,經過信息技術模擬實驗,就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并感受實驗的整個過程,不但直觀地、生動地、真實地展現了物理現象和規律,還能重復實驗、回放實驗,讓整個實驗過程一目了然。

4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有利于突破物理教學的難點

在進行探究凸水沸騰、晶體與非晶體的熔化與凝固和透鏡成像規律等一些實驗時,對于其呈現的規律與特點等內容都是教學的難點,那么在物理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減小以往通過傳統的教師講授、操作實驗讓學生了解和掌握知識的局限性。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不但可以借助圖像、聲音、動畫和視頻等形式的課件讓學生自己操作,而且通過信息技術的幫助能展現出物理實驗的整個過程,讓學生對事物的色彩、形狀、聲音及發展變化的過程進行詳細的觀察,以多種形式、生動有趣地進行學習,使那些內容抽象的、難以理解的難點變得更加具象化、容易理解,從而不再感到困惑,從感性上得到了認知,并對所學的物理現象、規律和理論知識記憶得更加深刻、理解得更加透徹,獲取了知識,攻克了教學中的疑難問題,化解了教學中難點,從而使學習變得不再枯燥乏味、晦澀難懂,對提高教學質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5結語

篇(4)

傳統外語教學以教師講解,學生背誦、做題為主,學生基本處于知識的被動接受狀態,課堂記筆記,課后復習做題。不可否認這種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短時間高強度的知識輸入,但忽略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與建構的過程,更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思辨力與創新力。將信息技術引入外語教學可以極大地改變教師“一言堂”的局面,其集音頻、視頻和文字為一體的特征可以使教學更加形象、具體、生動,充分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內化語言知識,并敢于對事物形成自己的觀點,學會自我思索而非坐等老師答案。信息技術作為教學系統四要素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無疑將給外語教學帶來變革性的影響。

1.1從以教為主到以學習為中心的轉變

信息技術與外語課程整合之后,教師由之前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課程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支持者和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積極參與者,是信息加工與情感體驗的主體,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

1.1.1課前準備階段

不同于傳統外語教學模式下教師通常在課前查閱資料精心備課,信息技術引領下的外語教學模式可嘗試任務型教學法以及小組協作、問題教學法等更加多元化的方法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熱情。例如講授“節日”這個主題時,教師可以在課前先布置學生通過網絡搜索有關中西方節日的資料,之后學生可以小組協作的方式選取“節日”主題的一個側面做幻燈片展示以及自我陳述。雖然教師依然是課堂活動的重要組織者和指導者,課前承擔著收集相關的信息資料(文字、短片、音頻等)以完善學生知識體系的責任,不可否認的是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教師已經不是學生唯一的信息來源,翻轉課堂和慕課等新涌現的教學法已越來越重視學生在課前準備階段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加入到課前預習準備階段有利于使其學會如何學習以及對所學知識的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探索。

1.1.2課堂活動組織

外語課堂中教師作為課堂活動的指導者和組織者有著不可忽視的主導作用,教師應當善于根據學生的不同知識水平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尤其是對基礎較薄弱的班級更應當適當增加講授知識的比例。以中國農歷新年這一主題為例,教師可以先查閱資料把相關的核心詞匯做成幻燈片進行講解,之后將這些詞匯套用在學生較為熟知的句型中,同時注意把握話語的難易度。在學生掌握了相關背景知識后,教師可以播放介紹中國農歷新年的短片,通過視覺、聽覺的感官經驗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是之前知識的完善和補充。講授之后教師應給予學生復習所學、運用所學的實踐機會,例如布置相關的口語或者作文練習,通過語言的輸出完善二語習得進程。學生作為外語課堂中的教學主體是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要素,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應當以促進學習者的學習效果來展開。外語學習是一門極具實踐性的活動,教師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于實踐,學會知識的自我建構,其中包含聽、說、讀、寫、譯等各方面的語言知識與技能的培養。

1.1.3課后評價階段

信息技術引領下的大學外語教學評價不再是單一地評定學習成績的優劣,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能力及其發展過程,重視過程性評價。評價方式趨于多元化,除考試外還有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在線考試等形式。傳統型教師課堂評價或是考試批分的形式過于片面、絕對化,無法全面評定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而通過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互評、在線考試等多元化方式可以啟發誘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自己去糾正和補充錯誤或片面的認識,實現評價主體及方式的多元化。

1.2從傳統課本到立體化、多維度教材的轉變

狹義的教材主要指紙質版本的教科書,廣義的教材則是指一切用于學校教學的所有媒體材料,含紙質版本的教科書、教輔資料,以及多媒體音像資料、通過網絡形式呈現的教學資源。在信息技術的引領下教學內容有了從量到質的變化,根據多元智能理念每個人都擁有八種主要智能:語言智能、邏輯一數理智能、空間智能、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內省智能、自然觀察智能。而要充分培養學生的多方面智能就必須鼓勵學生涉獵教材以外的資源(如詞典、英文報刊、圖書館資源、互聯網信息等),使他們在不同階段達到相應的資源能力,通過訓練學生的認知能力促進語言智能的發展。

1.2.1教學內容的多樣、直觀、無限性

傳統課本及教參構成的教學內容單一并且缺乏互動性,而信息技術呈現的教學內容資源豐富,形式多樣并且具有無限擴展性。網絡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給外語教學帶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在美國越來越多的網站開始嘗試二十分鐘左右視頻短片的教學模式,例如:“TED演講、skillshare、MOOC”等網站無一不給外語教學帶來新的氣息;而在中國成立于2012年的“天下網校”致力于打造國內最專業的知識交互與共享平臺,通過匯聚全國各行各業的業界權威與名家名師,制作精良的原創教程,建造一條能夠將惠及大眾的實用性知識、技能和名家理念直接傳遞至學員本人的知識通道。在學習資源極大豐富的網絡信息時代,教師和學生可通過主題資源網站、教學軟件、模擬動畫、論壇、博客和自制幻燈片等途徑獲取極其豐富的教學材料。

1.2.2教學內容的精品、移動、便攜性

雖然目前中國大部分的高校難以做到學生每人一臺電腦,信息化教學在課堂上主要依賴于教師的個人電腦以及多媒體播放儀器,但是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利用手機下載教學視頻、查找學習資料和進行在線交流等活動,不可否認教學內容正朝著精品化、移動化、便攜化的方向發展,除了傳統的課本之外,學生通過互聯網技術擁有了無限學習的資源。考慮到學習者的平均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分鐘,網絡教學視頻通常在10到15分鐘之間,為了將一個知識點講述清楚采用了基于知識點的內容切片,將知識要點進行拆解以連續劇集的形式分集講解,實現了教學內容的精品、移動、便攜性。

1.2.3教學內容的互動、即時性

傳統課本上的知識從編寫到出版需要一定的周期,新知識的更替相對而言有一定的滯后性,而信息技術引領下大學外語教學將技術融入課程,可實現知識的即時更新以及教師—學生、學生—學生之間的互動式交流。通常成年人傾向于主動式的學習,因此學習者自身的經驗,或是遇到的問題,必須成為課程中的一環,才會產生滿意的學習成效。由此可見一方面教師不應當完全忽視傳統課本作為知識傳授樣本的作用;另一方面隨著學生認知能力和年齡的增長,學生不再僅僅滿足于課本內容的學習。教師應當靈活地將技術融入課程、技術啟迪創新,大學生的學習要有更明確的動機來當前導,而這動機又必須和學習者本身的生活經驗、個人需求、或遭遇的問題連動,并且以實作、體驗的方式進行,才會是一堂有效又難忘的課程。模擬軟件、博客、論壇、主題資源網站、微信等技術的涌現無疑給傳統外語教學帶來了更多的互動與即時性。

1.3信息技術從輔助教學到與課程的整合轉變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發展經歷了計算機輔助教學階段、計算機輔助學習階段、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階段。現在不僅將信息技術用于輔助教學或者輔助學習,更強調利用信息技術創建理想的學習環境、全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與教育本質。

1.3.1課內整合模式

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模式根據技術支撐環境不同可分為基于多媒體演示、基于網絡教室、基于軟件工具或基于仿真實驗等多種不同的課內整合模式。在多媒體教室內教師通過多媒體演示課件進行教學,與傳統教室相比多媒體課件可以通過圖像、音頻、視頻多種形式講解知識點,可分步驟、分階段再現復雜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有了更為直觀、感性的認識。基于網絡教室的教學模式下實現了師生每人一臺電腦的教學技術支持環境,教學過程中可通過網絡實現師生、生生互動,有利于學生親身實踐和自主學習。基于軟件工具或基于仿真實驗的教學模式下信息技術成為了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僅是知識的演示工具,更是學生獲取、處理信息和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認知工具。

1.3.2課外整合模式

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課程的課外整合模式可為學生提供網絡交流、互評、資源搜集以及教師網絡評價、監督和輔導平臺。以適時教學模式為例,教師首先通過網絡平臺預習內容,包括背景知識、視頻及音頻介紹等;學生在課前利用網絡平臺閱讀相關知識后,可以在線與教師、同學交流心得,之后通過電子郵件等形式向教師反饋學習情況;教師在收集了學生的學習進度以及反饋后可對之前的備課內容進行一定的調整與修改,針對學生的疑問和難點進行知識的補充和更替;在學生課外預習、教師課前收集學習反饋情況的基礎上創設學習者的主動學習課堂,利用角色扮演、多媒體演示、小組討論等活動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掌握,實現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從而充分調動每一位學習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最后為了激發學生對于后續學習的積極性和探索性,適時教學模式設置了“難題探究”環節,將與之前知識相關聯的主題作為專題供學生課后進一步自學和探討,同時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監督以及給予必要的輔導。由此可見信息技術已經融會貫通了整個課前、課中及課后教學環節,最大限度保證了學生自主性及探究性學習,有利于教師實時跟蹤和監督學生的學習進度,是現代化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2結語

篇(5)

1.從目標出發,設計任務項目

對于教學而言,需要達成怎樣的教學目標,就需要有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來支撐。也就是說,目標是制訂任務最重要的依據。對于一節信息技術課而言,教學目標要相對集中簡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此基礎上,設置相應的活動任務,讓活動任務與目標之間形成緊密的對應關系,這樣的活動任務就是聚焦的、有實效的。如五年級《調動文字》一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1)掌握插入和改寫狀態的切換與區別;(2)學會插入和刪除文字的方法。因而,這一課教學前所要建構的任務就非常明晰,通過設計三項任務,一是提供一個文本,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經驗展開,嘗試插入相關文本的操作;二是對于文本中相關的語句,按照指令完成改寫狀態的切換以及插入、改寫工作;三是讓學生自己寫一小段文字,綜合運用上述操作。如此,圍繞教學目標設計層次分明的活動任務,有序引導學生展開主動探索,學生的積極性必然提高。

2.從需要出發,確定主要任務

教學是為學生服務的,因而,學生的學力基礎和學習需要是設計活動任務時必須重點考慮的方面。同樣一項內容,有的班級學生課外已有接觸,或者已能熟練運用,如果再按部就班設計淺層次的活動任務,學生就會失去興趣。相反,如果這些知識對學生來說是全新且具有一定挑戰性的,那么活動任務的設計就要有一定的坡度性,讓學生能“跳一跳摘桃子”,這樣學生主動探究的熱情才會高漲。如在《文字復印機》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普遍課前已對復制文本的一兩種方法有所掌握,那么在課堂上就可以設計幾項靈活性的任務,讓學生自主運用不同的方式對呈現的內容進行復制,同學之間相互合作、互相指導。這樣的任務設計,既是向目標的邁進,也確保了學生在各自原有的經驗基礎上都有一定的提升,并能順利掌握本課的教學內容。

二、妙設情境,提出任務

建構好任務項目后,以怎樣的形式提出任務呢?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一些有趣的情境,或是組織一些小競賽,或是模擬一些現實場景,或是以問題引發他們的挑戰闖關欲,不知不覺中將學生引入任務活動中。

1.把握認知心理,創設模擬性情境導引任務

小學生喜歡直觀、形象性的事物,豐富有趣的情境,最能激活他們的學習因子。因而在教學中,應將學習任務納入情境之中,通過模擬學習生活中的某個場景,讓學生自然而然地接觸任務,并饒有興趣地展開任務的探究。如在教學《我是板報設計師》時,邀請兩位同學將事先做好的兩塊電子板報展示給大家看,一塊板報內容字體與圖案比較單一,另一塊從色彩的搭配到圖文的結合,都給人以一種協調舒適感。這時,請同學們說說:你更喜歡哪塊板報?為什么?學生都很有自己的見解,紛紛發表建議。這時老師順勢問學生:你們也想自己動手來設計一塊這樣美麗的板報嗎?特別注意板報標題的設計。學生興致極濃,都急切地想一展身手。如此將任務置于情境中呈現,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發現藝術字的魅力,繼而自主動手、嘗試任務,比教師開門見山直接生硬布置,效果要理想得多。

2.遵循思維規律,創設問題性的情境導引任務

“一切思皆起于疑”,也就是說,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從問題開始的。在計算機教學中,應遵循學生的思維規律,以問題的形式導引活動任務,即通過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引發學生的實踐操作,在問題的突破中獲取新知識,感受學習的成就感。如在教學WORD文字處理軟件中“查找與替換”這個操作,給出一段文字,讓學生手工進行查找替換,學生查得很認真,卻費時費力。這時,教師抓住時機進行啟發:既然計算機是智能化的,那是不是應該有一種更加快捷的方法,可以快速準確地將這些任務一次性完成呢?一石激起千層浪,許多學生探究的勁來了,紛紛要展開嘗試。此時,可以讓學生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指導學生利用工具欄中的工具自主實踐。這樣遵循“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有效地完成學習任務,對學生來說是一次極為有益的思維與實踐的鍛煉。

三、立足發展,指導探究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知識來源于動作。”這強調了學生實踐、體驗的重要性。學生接受了活動任務后,展開自主探究與實踐,這時,教師可以從實踐途徑、問題策略、協作方式等方面,指導學生運用自己的智慧,挑戰學習任務,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提升,將教學活動指向學生長遠的能力發展。

1.指導實踐方法,發展個體探究能力

在信息技術教學普及的情況下,學生人手一臺機器,資源配置到位,能確保學生更好地展開信息技術的學習。在任務驅動式教學中,學生以任務為引領,自主展開探究,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要注意進行巡視,及時發現學生在操作過程中的種種困惑,并給予及時指導。特別是當領到一項任務后,學生不知從何處下手,這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以前學過的方法去展開嘗試,也可以借助網絡搜尋解決問題的方法,當然還可以認真閱讀教材獲得化解之法。這些都是非常富有實際意義的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的方法,也是作為學習者必須形成的能力。此后,當學生面對學習過程中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借助這些方法去自我尋求突破。久而久之,學生的學習探究能力就自然生成,將對以后的學有裨益。

2.引導互助共享,發展合作探究能力

篇(6)

為了更好地與孩子之間進行交流,我建了一個QQ群,將有QQ號的聾生都添加了進來。當學生上線時,他們都會主動地跟我打招呼、聊天、留言。每當我在線時,都會收到他們發來的“你好”或者各種表情符號。可是我漸漸地發現了一個問題,和聾生用QQ交流的時候,他們打字的速度都比較慢,錯別字還比較多,而且他們的詞匯量有限,很多字不會輸入。我問他們問題,他們通常會隔好久才能回復,或者只會發表情符號,一句話字數也比較少,表達得不是很清楚。平時上課的時候,我會特意留給聾生自由活動時間,讓他們盡情地使用聊天軟件。他們每次都很興奮地打開QQ,開始尋找朋友聊天。但他們會不斷地問我,有些字怎么輸入。

二、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切合聾生特點選擇縱橫輸入法

我不禁思考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高年級聾生已經有了一定的信息技術基礎,但為什么他們還會出現這種問題?由于聾生在語言方面的生理缺陷,一方面,他們的理解能力相對來說比正常學生要差,另一方面,在教學中所有的教學活動得靠手語來進行。而手語的詞匯在信息技術方面比較貧乏,這對老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教師在教學中既要考慮怎樣教學生才能被理解并接受,又要考慮手語該如何表達才妥當。通過拜訪前任計算機老師,我了解到聾生們剛開始學習打字時都是用的拼音輸入法。可聾生平時彼此的交流都是通過手語,手語相對比較形象,有很多手語都是直接通過字形演變的。比如“億”字,手語中,左手做單人旁,右手直接書空寫乙。類似的還有“仙“”人”等字。所以聾生們對字形的掌握會容易些。他們形象思維相對于其語言語音方面會更突出些,剛開始通過拼音為載體學習漢字,對聾生而言只是學習的入門或是一種標注。往后的手語學習才是他們溝通所用的媒介。他們在用QQ與人、社會交流的時候,起初腦子里浮現的是手語,然后才能把手語轉換為漢字,最后才能將漢字與對應的拼音相結合。這個過程比較耗時,而且他們在拼音這個領域又比較薄弱,因此在QQ交流時就會出現打字速度較慢的情況。問題是找到了,那怎樣才能解決呢?輸入法除了音碼輸入還有形碼輸入和數碼輸入。而形碼輸入要背誦一百多個字根,還得識別大小寫英文字母,并且掌握漢字字型結構需要較好的基礎。縱橫輸入法需要記憶的內容少,非常適合聾生學習。縱橫碼將字分成上下左右4個部分,簡潔明了,只要通過輸入小鍵盤的數字就可進行編碼輸入,字根口訣簡短精練而又形象,便于聾生們記憶。最為重要的是,縱橫碼在輸入詞組和多字詞組方面優勢較大。縱橫碼在輸入漢字時,相對于掌握了字形的聾生,其速度方面就更顯優勢。聾生們運用縱橫碼,不僅在QQ時可以交流順暢,將來這也會成為他們的一技之長,有利于他們更好地適應社會。因此,我在信息技術的教學中鎖定了縱橫碼這款輸入法。

三、在信息技術課堂中開展縱橫碼教學活動

鎖定了這一輸入法后,我開展了縱橫碼打字的訓練。在第一學期的教學中,我重點教學生學會縱橫輸入法。讓其體會輸入法學習的快樂與成功,為下一步學習打好基礎。興趣有了,那接著就得通過正確的方式提高打字的速度了。首先,我教會他們對小鍵盤的使用手法,然后通過各種游戲、比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慢慢地他們敲數字的速度達到130次/分鐘。緊接著筆畫對應數字,字解碼、詞解碼、多字詞組解碼的練習都緊鑼密鼓地展開了。個別學生可以較準確地拆字、單字錄入、詞語錄入和文段錄入。但是速度仍不夠快,準確度還要再提高。聾生由于聽力缺陷,在進行學習、接受新知、提高認知等方面都比不上健全學生,因此還需繼續練習。經過一段時間后,我發現,他們的輸入速度變快了。聊天時,他們不再只是簡單地發“你好”兩個字,有時他們還會主動地向我提問題,主動地跟我溝通,聊他們所感興趣的事,有時還會和我討論電視劇劇情、游戲等。平時,聾生也能幫助老師做一些文本錄入工作,將來進入社會,他們也能憑借此長在社會上尋找屬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四、掌握信息技術,迎接美好未來

篇(7)

在傳統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中,主要的教學方式把教材中的內容抄到黑板上之后老師對著黑板進行講解或者是在課前老師根據教材內容制作相關PPT,然后以PPT的形式展現出來。采用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弊端是非常多的:第一、操作性非常差,偏重對理論知識的講解,忽略教學的實踐意義,使學生沒有從真正意義上把握知識;第二、很難對學生進行操作演示,使所講的內容非常抽象,學生很難真正理解;第三、老師對初中信息技術課程進行單調的講解,很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的消極心理。第四、對于教學內容不懂的重、難點很難做到隨時溫故。由于在初中信息技術的傳統教學模式中這些的缺點,因此微視頻的加入會給信息技術課堂帶來新的亮色。微視頻一般指的是時間比較短,一般情況下不會超過二十分鐘,涵蓋教材中的重、難點知識的視頻。短、精、快是微視頻的重要特點。傳統的教學方式是先對課本內容進行講解,后面才安排時間給同學們進行操作練習,這樣的教學方式,一直以來都主導著整個初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模式,比如,在傳統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里,老師是在演示之后,再讓學生根據任務在進行操作。這樣就導致老師所教的內容和學生所操作的的流程在上時間達不到一致。特別是在flash和photshop的教學中,學生經常會忘記教師操作的過程。如果教師每個學生單獨去指導,不僅浪費時間,還使得教學工作變得非常累。如果時常停下來演示,這樣做會打斷學生的操作和思路。但是,如果在教學中適當地引入微視頻教學效果會不一樣。應用微視頻演示教學,將信息技術中的重難點、以圖片、視頻、聲音、圖像等運動的形式展現出來,進而使學生將操作流程深深印在腦海里,同時使得學生的積極性得到提高,而且方便學生隨時觀看。微視頻教學法擺脫了枯燥乏味的教學方式,為師生創造了全新的上課形式。應用微視頻教學還可以活躍班級的學習氛圍。為了能更好更有效地達到教學效果,老師還可以通過拿學生的手機、電腦、IPAD等電子工具將有關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微視頻發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自己看視頻加以強化記憶。

二、微視頻的選擇與教學要求相適應所取得的成果

微視頻有些時候不僅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利用網絡上的資源。但是網絡上的資源廣而雜,怎樣才能在這種類眾多、樣式各異、信息質量不相同的資源中提取自己所需要的是十分重要的。由此以來,老師在在對信息技術教學的時候,需要充分備好課,將教材中所需要講解的內容與微視頻巧妙的結合在一起,使微視頻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更好的作用。比如:在初一的信息技術教材中,有一章節介紹了信息技術的歷展史。老師可以將微視頻用于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微視頻觀看計算機發展的歷史資料,這比教師只是一味地按照書本講解有趣和深刻的多。但是,在選擇微視頻的時候要以學生為中心,應該要考慮到初中生的心理特點和審美觀點,合適的視頻應該是符合學生的審美觀點范疇。在微視頻的諸多優點中,以靜止的知識轉變成動態的流程組合,用最短的時間向學生傳授最重要的信息技術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一優點最為突出。

三、微視頻播放時機的把握

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在教學中適當融入微視頻,如對初二的學生在學習如何發電子郵件這一章節的教學中,教師在網上剪輯了簡短的視頻并在講解的時候播放給同學們看,這樣只用老師講一遍然后同學們再看一遍視頻就能很好地記住操作流程,在之后的操作過程中的順利完成有很大的幫助。根據目前的情況看來所取得的教學效果還是相當不錯的。但是,并不是隨時使用微視頻教學都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在使用微視頻教學的時候應該選擇合適的時間段,以便得到吸引學生眼球的效果,這樣能達到改善教學的目標。不同的微視頻在播放時應該選擇不同的時間點。例如,在老師進行講課之前,采用微視頻的方式,將這次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習任務通過微視頻播放出來,可以讓學生提前知道本節課的學習任務及目標。這樣學生的學習就會更加具有主動性。

四、在信息技術教學中應用微視頻所取得的成果

要想使微視頻更好地運用到初中技術教學中,滿足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需求,需要從老師的角度與學生的角度進行分析,下面從鼓舞學生制作微視頻與教師合理安排微視頻授課時間這兩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鼓舞學生制作微視頻。

微視頻的制作不僅只有老師可以制作,學生也可以自己制作微視頻。學生制作微視頻可以開闊學生的思路,而且在學生制作微視頻的時候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視頻制作的內容靈活的聯合起來,這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將會更加牢固。老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微視頻創作大賽”。學生們可以利用所學到的信息技術技巧制作微視頻,在制作的過程中應該做到微視頻的形式新穎,主題突出。等到學生把微視頻做好之后,老師抽出一部分學生作品來對微視頻進行評比。學生們自己制作微視頻可以促進他們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同時還可以很好的培養同學們的動手操作能力。而且可以加深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知識更加系統的理解。

(二)利用微視頻進行分層教學。

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內容難易不一,而且學生的接受能力也有較大的差別。所以在授課過程中,老師應該衡量教學內容的難易,學生能力的差異選擇不同程度的微視頻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例如在給學生講授“魔棒工具”的內容時,可以利用微視頻工具把內容分層難易不同的幾部分教學內容。這樣可以讓操作能力差的同學可以循序漸進,讓能力好的同學可以越過容易的部分,直接進入觀看操作難度較大的微視頻進行學習。通過一段時間的試驗,明顯看出這種分層教學的方法,比原來只給出高難度的學習任務的方法來的有效的多。學生的學習會更加主動、積極。

五、總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又粗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 97精品人人妻人人|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欲求不満の人妻松下纱荣子| 人妻 色综合网站| 挺进大幂幂的滋润花苞御女天下|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尤物| 午夜成人鲁丝片午夜精品|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国产电影无码午夜在线播放| 18禁网站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日日做夜狠狠爱欧美黑人| 毛茸茸的中国女bbw| 日本少妇春药特殊按摩3|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国产真实老熟女无套内射| 婷婷亚洲五月|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中文|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av东京热| 男人用嘴添女人私密视频| 我把护士日出了白浆| 极品少妇被弄得高潮不断| 国产在线视频www色|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 久久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果冻传媒| 99精品国产在热久久婷婷| 欧美孕妇变态重口另类| 再深点灬舒服灬受不了了视频| 人与狗精品aa毛片| 精品人妻人人做人人爽| 久久频这里精品99香蕉| 久久精品无码午夜福利理论片| 新狼窝色av性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艾草| 免费人成自慰网站| 厨房掀开馊了裙子挺进电影| 97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